金史卷七十 列傳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二猛安軍鎮撫之。
於是,殄平寇盜,招集流亡,四境以安。
天會五年,薨。
熈宗時,贈特進。
大定間,謚威敏。
世宗思太祖、太宗創業艱難,求當時群臣勳業最著者,圖像于衍慶宮:遼王斜也、金源郡王撒改、遼王宗幹、秦王宗翰、宋王宗望、梁王宗弼、金源郡王習不失、金源郡王斡魯、金源郡王希尹、金源郡王婁室、楚王宗雄、魯王闍母、金源郡王銀朮可、隋國公阿離合懣、金源郡王完顏忠、豫國公蒲家奴、金源郡王撒離喝、兗國公劉彥宗、特進斡魯古、齊國公韓企先,并習室凡二十一人。
初,海陵罷諸路萬戶,置蘇濵路節度使。
世宗時,近臣奏請改蘇濵為耶懶節度使,不忘舊功。
上曰:「蘇濵、耶懶二水相距千裡,節度使治蘇濵,不必改。
石土門親管猛安子孫襲封者,可改為耶懶猛安,以示不忘其初。
」 思敬本名撒改,押懶河人,金源郡王神土懣之子,習失弟也。
初名思恭,避顯宗諱改焉。
體貌雄偉,美鬚髯,純直有材幹。
年十一,從其父謁見太祖。
太祖在納鄰澱,方獵,因詔從獵,射黃羊獲之,太祖賜以從馬。
宗翰自太原伐宋,從其兄習室攻太原。
宗翰取河南,思敬從完顏活女涉渡河,下洛陽、圍汴皆有功。
師還,隸遼王宗幹麾下。
太宗幸東京溫湯,思敬權護衛,押衛卒百人從行。
領謀克。
從征朮虎麟有功,遂充護衛。
天眷二年,以捕宗磐、宗雋功,遷顯武將軍。
熈宗捕魚混同江,網索絕,曹國王宗敏乘醉,鞭馬入江,手引繫網大繩,沉於水中。
熈宗呼左右救之,倉卒莫有應者,思敬躍入水,引宗敏出。
熈宗稱嘆,賞賚甚厚。
擢右衛將軍,襲押懶路萬戶,授世襲謀克。
七年,召見,賜以襲衣、廄馬、錢萬貫。
及歸,復遣使賜弓劍。
是年,入為工部尚書,改殿前都點檢。
無何,為吏部尚書。
天德初,為報諭宋國使。
宋人以舊例,請觀錢塘江潮,思敬不觀,曰:「我國東有巨海,而江水有大於錢塘者。
」竟不往。
使還,拜尚書右丞,罷為真定尹。
用廉,封河內郡王,徙封鉅鹿。
丁母憂,起復本官,改益都尹。
正隆二年,例奪王爵,改慶陽尹。
大定二年,授西南路招討使,封濟國公,兼天德軍節度使。
俄為北路都統,佩金牌及銀牌二。
西北路招討使唐括孛古底副之。
將本路兵二千,會孛古底,視地形衝要,或于狗濼屯駐,伺契丹賊出沒之地,置守禦,遠斥候,賊至則戰,不以晝夜為限。
詔孛古底曰:「爾兵少,思敬未至,不得先戰。
」僕散忠義敗窩斡於陷泉,詔思敬選新馬三千,備追襲。
窩斡入于奚中,思敬為元帥右都監,以舊領軍入奚地張哥宅,會大軍討之。
敗偽節度特末也,獲二百餘人。
賊降將稍合住與其黨神獨斡,執窩斡并其母徐輦、妻子弟姪家屬及金銀牌印詣思敬降。
思敬獻俘于京師,賜金百兩、銀千兩、重綵四十端、玉帶、廄馬、名鷹。
拜右副元帥,經略南邊,駐山東。
罷為北京留守。
復拜右副元帥,仍經略山東。
初,猛安謀克屯田山東,各隨所受地土,散處州縣。
世宗不欲猛安謀克與民戶雜處,欲使相聚居之,遣戶部郎中完顏讓往元帥府議之。
思敬與山東路緫管徒單克寧議曰:「大軍方進伐宋,宜以家屬權寓州縣,量留軍衆以為備禦。
俟邊事寧息,猛安謀克各使聚居,則軍民俱便。
」還奏,上從之。
其後遂以猛安謀克自為保聚,其田土與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
三年四月,召還京師,以為北京留守,賜金鞍、勒馬。
七年,召為平章政事。
先是,省併猛安謀克,及海陵時無功授猛、克者,皆罷之。
失職者甚衆。
思敬請量才用之,上從其請。
思敬前為真定尹,其子取部民女為妾。
至是,其兄乞離異,其妾畏思敬在相位,不敢去。
詔還其家。
九年,拜樞密使,上踈論五事:其一,女直人可依漢人以文理選試。
其二,契丹人可分隸女直猛安。
其三,鹽濼官可罷去。
其四,與猛安同勾當副千戶官亦可罷。
其五,親王府官屬以文資官擬注,教以女直語言文字。
上皆從之。
其後女直人試進士,夾谷衡、尼厖古鑑、徒單鎰、完顏匡輩,皆由此緻宰相,實思敬啟之也。
久之,上謂思敬曰:「朕欲修熈宗實錄,卿嘗為侍從,必能記其事迹。
」對曰:「熈宗時,內外皆得人,風雨時,年穀豐,盜賊息,百姓安,此其大概也,何必餘事。
」上大悅。
世宗喜立事,故其微諫如此。
大定十三年,薨。
上輟朝,親臨喪,哭之慟,曰:「舊臣也。
」賻贈加厚,葬禮悉從官給。
孫吾侃朮特,大定二十四年,除明威將軍,授速濵路寶鄰山猛安。
贊曰:劾者讓國世祖,以開帝業。
撒改治國家,定社稷,尊立太祖,深謀遠略,為一代宗臣,賢矣哉。
習不失蓋前人之愆,著勳五世。
易曰「有子考無咎」,其此之謂乎。
始祖與季弟異部而處,子孫俱為強宗,而取遼之策,卒定于迪古乃,豈天道陰有以相之邪。
於是,殄平寇盜,招集流亡,四境以安。
天會五年,薨。
熈宗時,贈特進。
大定間,謚威敏。
世宗思太祖、太宗創業艱難,求當時群臣勳業最著者,圖像于衍慶宮:遼王斜也、金源郡王撒改、遼王宗幹、秦王宗翰、宋王宗望、梁王宗弼、金源郡王習不失、金源郡王斡魯、金源郡王希尹、金源郡王婁室、楚王宗雄、魯王闍母、金源郡王銀朮可、隋國公阿離合懣、金源郡王完顏忠、豫國公蒲家奴、金源郡王撒離喝、兗國公劉彥宗、特進斡魯古、齊國公韓企先,并習室凡二十一人。
初,海陵罷諸路萬戶,置蘇濵路節度使。
世宗時,近臣奏請改蘇濵為耶懶節度使,不忘舊功。
上曰:「蘇濵、耶懶二水相距千裡,節度使治蘇濵,不必改。
石土門親管猛安子孫襲封者,可改為耶懶猛安,以示不忘其初。
」 思敬本名撒改,押懶河人,金源郡王神土懣之子,習失弟也。
初名思恭,避顯宗諱改焉。
體貌雄偉,美鬚髯,純直有材幹。
年十一,從其父謁見太祖。
太祖在納鄰澱,方獵,因詔從獵,射黃羊獲之,太祖賜以從馬。
宗翰自太原伐宋,從其兄習室攻太原。
宗翰取河南,思敬從完顏活女涉渡河,下洛陽、圍汴皆有功。
師還,隸遼王宗幹麾下。
太宗幸東京溫湯,思敬權護衛,押衛卒百人從行。
領謀克。
從征朮虎麟有功,遂充護衛。
天眷二年,以捕宗磐、宗雋功,遷顯武將軍。
熈宗捕魚混同江,網索絕,曹國王宗敏乘醉,鞭馬入江,手引繫網大繩,沉於水中。
熈宗呼左右救之,倉卒莫有應者,思敬躍入水,引宗敏出。
熈宗稱嘆,賞賚甚厚。
擢右衛將軍,襲押懶路萬戶,授世襲謀克。
七年,召見,賜以襲衣、廄馬、錢萬貫。
及歸,復遣使賜弓劍。
是年,入為工部尚書,改殿前都點檢。
無何,為吏部尚書。
天德初,為報諭宋國使。
宋人以舊例,請觀錢塘江潮,思敬不觀,曰:「我國東有巨海,而江水有大於錢塘者。
」竟不往。
使還,拜尚書右丞,罷為真定尹。
用廉,封河內郡王,徙封鉅鹿。
丁母憂,起復本官,改益都尹。
正隆二年,例奪王爵,改慶陽尹。
大定二年,授西南路招討使,封濟國公,兼天德軍節度使。
俄為北路都統,佩金牌及銀牌二。
西北路招討使唐括孛古底副之。
將本路兵二千,會孛古底,視地形衝要,或于狗濼屯駐,伺契丹賊出沒之地,置守禦,遠斥候,賊至則戰,不以晝夜為限。
詔孛古底曰:「爾兵少,思敬未至,不得先戰。
」僕散忠義敗窩斡於陷泉,詔思敬選新馬三千,備追襲。
窩斡入于奚中,思敬為元帥右都監,以舊領軍入奚地張哥宅,會大軍討之。
敗偽節度特末也,獲二百餘人。
賊降將稍合住與其黨神獨斡,執窩斡并其母徐輦、妻子弟姪家屬及金銀牌印詣思敬降。
思敬獻俘于京師,賜金百兩、銀千兩、重綵四十端、玉帶、廄馬、名鷹。
拜右副元帥,經略南邊,駐山東。
罷為北京留守。
復拜右副元帥,仍經略山東。
初,猛安謀克屯田山東,各隨所受地土,散處州縣。
世宗不欲猛安謀克與民戶雜處,欲使相聚居之,遣戶部郎中完顏讓往元帥府議之。
思敬與山東路緫管徒單克寧議曰:「大軍方進伐宋,宜以家屬權寓州縣,量留軍衆以為備禦。
俟邊事寧息,猛安謀克各使聚居,則軍民俱便。
」還奏,上從之。
其後遂以猛安謀克自為保聚,其田土與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
三年四月,召還京師,以為北京留守,賜金鞍、勒馬。
七年,召為平章政事。
先是,省併猛安謀克,及海陵時無功授猛、克者,皆罷之。
失職者甚衆。
思敬請量才用之,上從其請。
思敬前為真定尹,其子取部民女為妾。
至是,其兄乞離異,其妾畏思敬在相位,不敢去。
詔還其家。
九年,拜樞密使,上踈論五事:其一,女直人可依漢人以文理選試。
其二,契丹人可分隸女直猛安。
其三,鹽濼官可罷去。
其四,與猛安同勾當副千戶官亦可罷。
其五,親王府官屬以文資官擬注,教以女直語言文字。
上皆從之。
其後女直人試進士,夾谷衡、尼厖古鑑、徒單鎰、完顏匡輩,皆由此緻宰相,實思敬啟之也。
久之,上謂思敬曰:「朕欲修熈宗實錄,卿嘗為侍從,必能記其事迹。
」對曰:「熈宗時,內外皆得人,風雨時,年穀豐,盜賊息,百姓安,此其大概也,何必餘事。
」上大悅。
世宗喜立事,故其微諫如此。
大定十三年,薨。
上輟朝,親臨喪,哭之慟,曰:「舊臣也。
」賻贈加厚,葬禮悉從官給。
孫吾侃朮特,大定二十四年,除明威將軍,授速濵路寶鄰山猛安。
贊曰:劾者讓國世祖,以開帝業。
撒改治國家,定社稷,尊立太祖,深謀遠略,為一代宗臣,賢矣哉。
習不失蓋前人之愆,著勳五世。
易曰「有子考無咎」,其此之謂乎。
始祖與季弟異部而處,子孫俱為強宗,而取遼之策,卒定于迪古乃,豈天道陰有以相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