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 後妃下
關燈
小
中
大
對,奏「皇嗣未立,乞聖主親行祀事之後,遣近臣詣諸嶽觀廟祈禱」。
詔司空襄往亳州禱太清宮,旣而止之,遣刑部員外郎完顏匡往焉。
泰和二年八月丁酉,元妃生皇子忒鄰,群臣上表稱賀。
宴五品以上于神龍殿,六品以下宴于東廡下。
詔平章政事徒單鎰報謝太廟,右丞完顏匡報謝山陵,使使亳州報謝太清宮。
旣彌月,詔賜名,封為葛王。
葛王,世宗初封,大定後不以封臣下,由是三等國號無葛。
尚書省奏,請於瀛王下附葛國號,上從之。
十二月癸酉,忒鄰生滿三月,勑放僧道度牒三千道,設醮于玄真觀,為忒鄰祈福。
丁醜,禦慶和殿,浴皇子,詔百官用元旦禮儀進酒稱賀,五品以上進禮物。
生凡二歲而薨。
兄喜兒,累官宣徽使、安國軍節度使。
弟鐵哥,累官近侍局使、少府監。
至八年,承禦賈氏及範氏皆有娠,未及乳月,章宗已得嗽疾,頗困。
是時衛王永濟自武定軍來朝。
章宗於父兄中最愛衛王,欲使繼體立之,語在衛紹王紀。
衛王朝辭,是日,章宗力疾與之擊毬,謂衛王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欲去邪?」元妃在傍,謂帝曰「此非輕言者。
」十一月乙卯,章宗大漸,衛王未發,元妃與黃門李新喜議立衛王,使內侍潘守恒召之。
守恒頗知書,識大體,謂元妃曰「此大事,當與大臣議。
」迺使守恒召平章政事完顏匡。
匡,顯宗侍讀,最為舊臣,有征伐功,故獨召之。
匡至,遂與定策立衛王。
丙辰,章宗崩,遺詔皇叔衛王即皇帝位。
詔曰:「朕之內人,見有娠者兩位。
如其中有男,當立為儲貳。
如皆是男子,擇可立者立之。
」 衛紹王即位,大安元年二月,詔曰:「章宗皇帝以天下重器畀于眇躬,遺旨謂掖庭內人有娠者兩位,如得男則立為儲貳。
申諭多方,皎如天日。
朕雖涼菲,實受付託,思克副於遺意,每曲為之盡心,擇靜舍以俾居,遣懿親而守視。
欽懷皇後母鄭國公主及乳母蕭國夫人晝夜不離。
昨聞有爽於安養,已用軫憂而弗寧,爰命大臣專為調護。
今者平章政事僕散端、左丞孫即康奏言,承禦賈氏當以十一月免乳,今則已出三月,來事未可度知。
範氏產期,合在正月,而太醫副使儀師顏言,自年前十一月診得範氏胎氣有損,調治迄今,脈息雖和,胎形已失。
及範氏自願於神禦前削髮為尼。
重念先皇帝重屬大事,豈期聞此,深用怛然。
今範氏旣已有損,而賈氏猶或可冀,告於先帝,願降靈禧,默賜保全,早生聖嗣。
尚恐衆庶未究端由,要不匿於播敷,使鹹明於吾意。
」 四月,詔曰:「近者有訴元妃李氏,潛計負恩,自泰和七年正月,章宗暫嘗違豫,李氏與新喜竊議,為儲嗣未立,欲令宮人詐作有身,計取他兒詐充皇嗣。
遂於年前閏月十日,因賈承禦病嘔吐,腹中若有積塊,李氏與其母王盻兒及李新喜謀,令賈氏詐稱有身,俟將臨月,於李家取兒以入,月日不偶則規別取,以為皇嗣。
章宗崩,謀不及行。
當先帝彌留之際,命平章政事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明有勑旨,『我有兩宮人有娠』,更令召平章,左右並聞斯語。
李氏并新喜乃敢不依勑旨,欲喚喜兒、鐵哥,事旣不克,竊呼提點近侍局烏古論慶壽與計,因品藻諸王,議復不定。
知近侍局副使徒單張僧遣人召平章,已到宣華門外,始發勘同。
平章入內,一遵遺旨,以定大事。
方先帝疾危,數召李氏,李氏不到。
及索衣服,李氏承召亦不即來,猶與其母私議。
先皇平昔或有幸禦,李氏嫉妒,令女巫李定奴作紙木人、鴛鴦符以事魘魅,緻絕聖嗣。
所為不軌,莫可殫陳。
事旣發露,遣大臣按問,俱已款服。
命宰臣往審,亦如之。
有司議,法當極刑。
以其久侍先帝,欲免其死。
王公百僚,執奏堅確。
今賜李氏自盡。
王盻兒、李新喜各正典刑。
李氏兄安國軍節度使喜兒、弟少府監鐵哥如律,仍追除復係監籍,於遠地安置。
諸連坐並依律令施行。
承禦賈氏亦賜自盡。
」 蓋章宗崩三日而稱範氏胎氣有損。
章宗疾彌留,亦無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勑旨。
或謂完顏匡欲專定策功,構緻如此。
自後天下不復稱元妃,但呼曰李師兒。
及胡沙虎弒衛王,立宣宗,請貶降衛王,降為東海郡侯。
其詔曰:「大安之初,頒諭天下,謂李氏與其母王盻兒及李新喜同謀,令賈氏虛稱有身,各正罪法。
朕惟章宗皇帝聖德聰明,豈容有此欺紿。
近因集議,武衛軍副使兼提點近侍局完顏達、霍王傅大政德皆言賈氏事內有冤。
此時,達職在近侍,政德護賈氏,所以知之。
朕親臨問左證,其事曖昧無據,當時被罪貶責者可俱令放免還家。
」由是李氏家族皆得還。
衛紹王後徒單氏,大安元年,立為皇後。
至寧元年,胡沙虎亂,與衛王俱遷于衛邸。
帝遇弒,宣宗即位,衛王降為東海郡侯,徒單氏削皇後號。
貞祐二年,遷都汴,詔凡衛紹王及鄗厲王家人皆徙鄭州,仍禁錮,不得出入。
男女不得婚嫁者十九年。
天興元年,詔釋禁錮。
是時,河南已不
詔司空襄往亳州禱太清宮,旣而止之,遣刑部員外郎完顏匡往焉。
泰和二年八月丁酉,元妃生皇子忒鄰,群臣上表稱賀。
宴五品以上于神龍殿,六品以下宴于東廡下。
詔平章政事徒單鎰報謝太廟,右丞完顏匡報謝山陵,使使亳州報謝太清宮。
旣彌月,詔賜名,封為葛王。
葛王,世宗初封,大定後不以封臣下,由是三等國號無葛。
尚書省奏,請於瀛王下附葛國號,上從之。
十二月癸酉,忒鄰生滿三月,勑放僧道度牒三千道,設醮于玄真觀,為忒鄰祈福。
丁醜,禦慶和殿,浴皇子,詔百官用元旦禮儀進酒稱賀,五品以上進禮物。
生凡二歲而薨。
兄喜兒,累官宣徽使、安國軍節度使。
弟鐵哥,累官近侍局使、少府監。
至八年,承禦賈氏及範氏皆有娠,未及乳月,章宗已得嗽疾,頗困。
是時衛王永濟自武定軍來朝。
章宗於父兄中最愛衛王,欲使繼體立之,語在衛紹王紀。
衛王朝辭,是日,章宗力疾與之擊毬,謂衛王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欲去邪?」元妃在傍,謂帝曰「此非輕言者。
」十一月乙卯,章宗大漸,衛王未發,元妃與黃門李新喜議立衛王,使內侍潘守恒召之。
守恒頗知書,識大體,謂元妃曰「此大事,當與大臣議。
」迺使守恒召平章政事完顏匡。
匡,顯宗侍讀,最為舊臣,有征伐功,故獨召之。
匡至,遂與定策立衛王。
丙辰,章宗崩,遺詔皇叔衛王即皇帝位。
詔曰:「朕之內人,見有娠者兩位。
如其中有男,當立為儲貳。
如皆是男子,擇可立者立之。
」 衛紹王即位,大安元年二月,詔曰:「章宗皇帝以天下重器畀于眇躬,遺旨謂掖庭內人有娠者兩位,如得男則立為儲貳。
申諭多方,皎如天日。
朕雖涼菲,實受付託,思克副於遺意,每曲為之盡心,擇靜舍以俾居,遣懿親而守視。
欽懷皇後母鄭國公主及乳母蕭國夫人晝夜不離。
昨聞有爽於安養,已用軫憂而弗寧,爰命大臣專為調護。
今者平章政事僕散端、左丞孫即康奏言,承禦賈氏當以十一月免乳,今則已出三月,來事未可度知。
範氏產期,合在正月,而太醫副使儀師顏言,自年前十一月診得範氏胎氣有損,調治迄今,脈息雖和,胎形已失。
及範氏自願於神禦前削髮為尼。
重念先皇帝重屬大事,豈期聞此,深用怛然。
今範氏旣已有損,而賈氏猶或可冀,告於先帝,願降靈禧,默賜保全,早生聖嗣。
尚恐衆庶未究端由,要不匿於播敷,使鹹明於吾意。
」 四月,詔曰:「近者有訴元妃李氏,潛計負恩,自泰和七年正月,章宗暫嘗違豫,李氏與新喜竊議,為儲嗣未立,欲令宮人詐作有身,計取他兒詐充皇嗣。
遂於年前閏月十日,因賈承禦病嘔吐,腹中若有積塊,李氏與其母王盻兒及李新喜謀,令賈氏詐稱有身,俟將臨月,於李家取兒以入,月日不偶則規別取,以為皇嗣。
章宗崩,謀不及行。
當先帝彌留之際,命平章政事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明有勑旨,『我有兩宮人有娠』,更令召平章,左右並聞斯語。
李氏并新喜乃敢不依勑旨,欲喚喜兒、鐵哥,事旣不克,竊呼提點近侍局烏古論慶壽與計,因品藻諸王,議復不定。
知近侍局副使徒單張僧遣人召平章,已到宣華門外,始發勘同。
平章入內,一遵遺旨,以定大事。
方先帝疾危,數召李氏,李氏不到。
及索衣服,李氏承召亦不即來,猶與其母私議。
先皇平昔或有幸禦,李氏嫉妒,令女巫李定奴作紙木人、鴛鴦符以事魘魅,緻絕聖嗣。
所為不軌,莫可殫陳。
事旣發露,遣大臣按問,俱已款服。
命宰臣往審,亦如之。
有司議,法當極刑。
以其久侍先帝,欲免其死。
王公百僚,執奏堅確。
今賜李氏自盡。
王盻兒、李新喜各正典刑。
李氏兄安國軍節度使喜兒、弟少府監鐵哥如律,仍追除復係監籍,於遠地安置。
諸連坐並依律令施行。
承禦賈氏亦賜自盡。
」 蓋章宗崩三日而稱範氏胎氣有損。
章宗疾彌留,亦無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勑旨。
或謂完顏匡欲專定策功,構緻如此。
自後天下不復稱元妃,但呼曰李師兒。
及胡沙虎弒衛王,立宣宗,請貶降衛王,降為東海郡侯。
其詔曰:「大安之初,頒諭天下,謂李氏與其母王盻兒及李新喜同謀,令賈氏虛稱有身,各正罪法。
朕惟章宗皇帝聖德聰明,豈容有此欺紿。
近因集議,武衛軍副使兼提點近侍局完顏達、霍王傅大政德皆言賈氏事內有冤。
此時,達職在近侍,政德護賈氏,所以知之。
朕親臨問左證,其事曖昧無據,當時被罪貶責者可俱令放免還家。
」由是李氏家族皆得還。
衛紹王後徒單氏,大安元年,立為皇後。
至寧元年,胡沙虎亂,與衛王俱遷于衛邸。
帝遇弒,宣宗即位,衛王降為東海郡侯,徒單氏削皇後號。
貞祐二年,遷都汴,詔凡衛紹王及鄗厲王家人皆徙鄭州,仍禁錮,不得出入。
男女不得婚嫁者十九年。
天興元年,詔釋禁錮。
是時,河南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