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三十八 志第十九 禮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外國使入見儀 曲宴儀 朝辭儀 新定夏使儀
外國使入見儀。
皇帝即禦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畢,至侍立位。
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畢,宰執上殿,其餘臣僚分班出。
閤門使奏使者入見牓子。
先引宋使、副,出笏,捧書左入,至丹墀北向立。
閤使左下接書,捧書者單跪授書,拜,起立。
閤使左上露階,右入欄內,奏「封全」,轉讀畢,引使、副左上露階,齊揖入欄內,揖使副鞠躬,使少前拜跪,附奏畢,拜起,復位立。
待宣問宋皇帝時並鞠躬,受勑旨,再揖鞠躬,使少前拜跪,奏畢,起復位,齊退卻,引使、副左下,至丹墀北嚮立。
禮物右入左出,盡,揖使、副傍折通班,再引至丹墀,舞蹈,五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
揖使副鞠躬,使出班謝面天顏,復位,舞蹈,五拜。
再揖副使鞠躬,使出班謝遠差接伴、兼賜湯藥諸物等,復位,舞蹈,五拜。
各祗候,引右出,賜衣。
次引宋人從入,通名已下再拜不出班,又再拜,各祗候,亦引右出。
次引高麗使左入,至丹墀北嚮略立,引使左上露階,立定。
揖橫使鞠躬,正使少前拜跪,附奏畢,拜起,復位立。
閤使宣問高麗王時並鞠躬,受勑旨畢,再揖橫使鞠躬,正使少前拜跪,奏畢,拜起,復位,齊退卻,引左下,至丹墀,面殿立定。
禮物右入左出,盡,揖使傍折通班,畢,引至丹墀,通一十七拜,各祗候,平立,引左階立。
次引夏使見如上儀,引右階立。
次再引宋使副左入,至丹墀,謝恩,舞蹈,五拜,各祗候,平立。
次引高麗、夏使並至丹墀。
三使並鞠躬,有勑賜酒食,舞蹈,五拜,各祗候,引右出。
次引宰執下殿,禮畢。
曲宴儀。
皇帝即禦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到侍立位。
引臣僚并使客左入,傍折通班,至丹墀舞蹈,五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
出班謝宴,舞蹈,五拜,各上殿祗候。
分引預宴官上殿,其餘臣僚右出。
次引宋使從人入,至丹墀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
有勑賜酒食,又再拜,引左廊立。
次引高麗、夏從人入,分引左右廊立,果床入,進酒。
皇帝舉酒時,上下侍立官並再拜,接盞,畢,候進酒官到位,當坐者再拜,坐,即行臣使酒。
傳宣,立飲畢,再拜,坐。
次從人再拜,坐。
至四盞,餅茶入,緻語。
聞鼓笛時,揖臣使并人從立,口號絕,坐宴并侍立官並再拜,坐,次從人再拜,坐。
食入,五盞,歇宴。
教坊謝恩畢,揖臣使起,果床出。
皇帝起入閤,臣使下殿歸幕次。
賜花,人從隨出戴花畢,先引人從入,左右廊立,次引臣使入,左右上殿位立。
皇帝出閤坐,果床入,坐立並再拜,坐,次從人再拜,坐。
九盞,將曲終,揖從人至位再拜,引出。
聞曲時,揖臣使起,再拜,下殿。
果床出。
至丹墀謝宴,舞蹈,五拜。
分引出。
朝辭儀。
皇帝即禦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至侍立位。
引臣僚合班入,至丹墀小起居,引宰執上殿,其餘臣僚分班出。
閤使奏辭榜子。
先引夏使左入,傍折通班畢,至丹墀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
揖使副鞠躬,使出班,戀闕緻詞,復位,又再拜,喝「各好去」,引右出。
次引高麗使,如上儀,亦引右出。
次引宋使副左入,傍折通班畢,至丹墀,依上通六拜,各祗候,平立。
閤使賜衣馬,鞠躬,聞勑,再拜。
賜衣馬畢,平身,搢笏,單跪,受別錄物過盡,出笏,拜起,謝恩,舞蹈,五拜。
有勑賜酒食,舞蹈,五拜。
引使副左上露階,齊揖入欄內,揖鞠躬,大使少前拜跪受書,起復位。
揖使副齊鞠躬,受傳達畢,齊退,引左下至丹墀,鞠躬,喝「各好去」,引右出。
次引宰執下殿,禮畢。
熈宗時,夏使入見,改為大起居。
定制以宋使列於三品班,高麗、夏列於五品班。
皇統二年六月,定臣使辭見,臣僚服色拜數止從常朝起居,三國使班品如舊。
俟殿前班及臣僚小起居畢,宰執升殿,餘臣分班畢,乃令行入見及朝辭之禮。
凡入見則宋使先,禮畢夏使入,禮畢而高麗使入。
其朝辭則夏使先,禮畢而高麗使入,禮畢而宋使入。
夏、高麗朝辭之賜,則遣使就賜於會同館。
惟宋使之賜則庭授。
舊高麗使至闕皆有私進禮,大定五年,上以宋、夏使皆無此禮,而小國獨有之,不可,遂命罷之。
六年,詔外國使初見、朝辭則於左掖門出入,朝賀、賜宴則由應天門東偏門出入。
大定二十九年三月,章宗以在諒闇,免宋使朝辭,太常寺言「若不面授書及傳達語言,恐後別有違失。
」遂令宋使先辭靈幄,然後詣仁政殿朝辭,授書。
時右丞相襄言:「伏見熈宗聖誕七月七日,以景宣忌辰避之,更為翌日,復用正月十七日受外國賀。
今聖誕節若依期,令外方人使過界,恐為雨潦所滯,設能到闕,或值陰雨亦難行禮,乞以正月十一日或三月十五日為聖節,定宋人過界之期。
」平章政事張汝霖、參知政事劉瑋等言:「帝王當示信,以雨潦路阻輒改之,或恐失信。
且
皇帝即禦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畢,至侍立位。
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畢,宰執上殿,其餘臣僚分班出。
閤門使奏使者入見牓子。
先引宋使、副,出笏,捧書左入,至丹墀北向立。
閤使左下接書,捧書者單跪授書,拜,起立。
閤使左上露階,右入欄內,奏「封全」,轉讀畢,引使、副左上露階,齊揖入欄內,揖使副鞠躬,使少前拜跪,附奏畢,拜起,復位立。
待宣問宋皇帝時並鞠躬,受勑旨,再揖鞠躬,使少前拜跪,奏畢,起復位,齊退卻,引使、副左下,至丹墀北嚮立。
禮物右入左出,盡,揖使、副傍折通班,再引至丹墀,舞蹈,五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
揖使副鞠躬,使出班謝面天顏,復位,舞蹈,五拜。
再揖副使鞠躬,使出班謝遠差接伴、兼賜湯藥諸物等,復位,舞蹈,五拜。
各祗候,引右出,賜衣。
次引宋人從入,通名已下再拜不出班,又再拜,各祗候,亦引右出。
次引高麗使左入,至丹墀北嚮略立,引使左上露階,立定。
揖橫使鞠躬,正使少前拜跪,附奏畢,拜起,復位立。
閤使宣問高麗王時並鞠躬,受勑旨畢,再揖橫使鞠躬,正使少前拜跪,奏畢,拜起,復位,齊退卻,引左下,至丹墀,面殿立定。
禮物右入左出,盡,揖使傍折通班,畢,引至丹墀,通一十七拜,各祗候,平立,引左階立。
次引夏使見如上儀,引右階立。
次再引宋使副左入,至丹墀,謝恩,舞蹈,五拜,各祗候,平立。
次引高麗、夏使並至丹墀。
三使並鞠躬,有勑賜酒食,舞蹈,五拜,各祗候,引右出。
次引宰執下殿,禮畢。
曲宴儀。
皇帝即禦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到侍立位。
引臣僚并使客左入,傍折通班,至丹墀舞蹈,五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
出班謝宴,舞蹈,五拜,各上殿祗候。
分引預宴官上殿,其餘臣僚右出。
次引宋使從人入,至丹墀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
有勑賜酒食,又再拜,引左廊立。
次引高麗、夏從人入,分引左右廊立,果床入,進酒。
皇帝舉酒時,上下侍立官並再拜,接盞,畢,候進酒官到位,當坐者再拜,坐,即行臣使酒。
傳宣,立飲畢,再拜,坐。
次從人再拜,坐。
至四盞,餅茶入,緻語。
聞鼓笛時,揖臣使并人從立,口號絕,坐宴并侍立官並再拜,坐,次從人再拜,坐。
食入,五盞,歇宴。
教坊謝恩畢,揖臣使起,果床出。
皇帝起入閤,臣使下殿歸幕次。
賜花,人從隨出戴花畢,先引人從入,左右廊立,次引臣使入,左右上殿位立。
皇帝出閤坐,果床入,坐立並再拜,坐,次從人再拜,坐。
九盞,將曲終,揖從人至位再拜,引出。
聞曲時,揖臣使起,再拜,下殿。
果床出。
至丹墀謝宴,舞蹈,五拜。
分引出。
朝辭儀。
皇帝即禦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至侍立位。
引臣僚合班入,至丹墀小起居,引宰執上殿,其餘臣僚分班出。
閤使奏辭榜子。
先引夏使左入,傍折通班畢,至丹墀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
揖使副鞠躬,使出班,戀闕緻詞,復位,又再拜,喝「各好去」,引右出。
次引高麗使,如上儀,亦引右出。
次引宋使副左入,傍折通班畢,至丹墀,依上通六拜,各祗候,平立。
閤使賜衣馬,鞠躬,聞勑,再拜。
賜衣馬畢,平身,搢笏,單跪,受別錄物過盡,出笏,拜起,謝恩,舞蹈,五拜。
有勑賜酒食,舞蹈,五拜。
引使副左上露階,齊揖入欄內,揖鞠躬,大使少前拜跪受書,起復位。
揖使副齊鞠躬,受傳達畢,齊退,引左下至丹墀,鞠躬,喝「各好去」,引右出。
次引宰執下殿,禮畢。
熈宗時,夏使入見,改為大起居。
定制以宋使列於三品班,高麗、夏列於五品班。
皇統二年六月,定臣使辭見,臣僚服色拜數止從常朝起居,三國使班品如舊。
俟殿前班及臣僚小起居畢,宰執升殿,餘臣分班畢,乃令行入見及朝辭之禮。
凡入見則宋使先,禮畢夏使入,禮畢而高麗使入。
其朝辭則夏使先,禮畢而高麗使入,禮畢而宋使入。
夏、高麗朝辭之賜,則遣使就賜於會同館。
惟宋使之賜則庭授。
舊高麗使至闕皆有私進禮,大定五年,上以宋、夏使皆無此禮,而小國獨有之,不可,遂命罷之。
六年,詔外國使初見、朝辭則於左掖門出入,朝賀、賜宴則由應天門東偏門出入。
大定二十九年三月,章宗以在諒闇,免宋使朝辭,太常寺言「若不面授書及傳達語言,恐後別有違失。
」遂令宋使先辭靈幄,然後詣仁政殿朝辭,授書。
時右丞相襄言:「伏見熈宗聖誕七月七日,以景宣忌辰避之,更為翌日,復用正月十七日受外國賀。
今聖誕節若依期,令外方人使過界,恐為雨潦所滯,設能到闕,或值陰雨亦難行禮,乞以正月十一日或三月十五日為聖節,定宋人過界之期。
」平章政事張汝霖、參知政事劉瑋等言:「帝王當示信,以雨潦路阻輒改之,或恐失信。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