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三十七 志第十八 禮十
關燈
小
中
大
庶子帥其屬,舁冊寶床匣以出,出門,樂止。
侍中奏「禮畢」,內侍承旨索扇,扇合,簾降,鳴鞭,樂作,皇帝降座,入自西序還後閤,侍衛如來儀,扇開,樂止。
侍中奏「解嚴」。
所司承旨,放仗衛以次出。
皇太子入次,改服公服,還東宮,導從如來儀。
冊後二日,兵部設黃麾仗於仁政殿門之內外,陳設並如大安殿之儀。
百官服朝服。
皇太子公服至次,改服遠遊冠、朱明衣。
通事舍人引百官入至階下立班,東西相向。
典贊儀引皇太子執圭出次,立於門外。
侍中奏「中嚴」,少頃,又奏「外辦」。
皇帝出自東序,即座,簾捲。
通事舍人引百官俱橫班北向,典儀贊「拜」,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起居,又再拜,訖,分班。
皇太子捧表入,至拜表位立,俟閤門使將至,單跪捧表,閤門使接表,皇太子俛伏,興,典儀贊「再拜」,搢圭,舞蹈,又再拜。
俟讀表畢,侍中承旨退稱「有制」,典儀贊「再拜」,興,躬身,侍中宣訖,典儀贊「再拜」,搢圭,舞蹈,又再拜。
引皇太子退。
侍中奏「禮畢」。
扇合,鳴鞭,入西序,還後閤,侍衛如來儀。
侍中奏「解嚴」。
放仗,百官以次出。
後二日,百官奉表稱賀,如常儀。
正旦、生日皇太子受賀儀。
大定二年,世宗命有司議親王百官及妃主命婦見皇太子禮。
有司按唐、宋舊儀,擬親王宗室賀皇太子,依冊畢受賀禮。
然唐禮元正復有降階見伯叔、荅群官再拜之文,又無妃主命婦見太子之禮。
稽諸令文,應緻恭之官相見,或貴賤殊隔,或長幼親戚,任從私禮。
自今若在東宮候皇太子,便服,則當從私禮接見。
若三師以下,遇皇太子誕日,在禦前,則候皇太子先進酒畢,百官望皇太子再拜,班首跪進酒,又再拜。
若賜酒,即當殿跪飲畢,又再拜。
以為定制,命班行之。
十二月晦,皇太子奏狀曰:「按禮文,親王并一品宗室皆北面拜伏,臣但荅揖而已。
雖曰尊宗子,而在長幼惇敘之間誠所未安。
當時遽蒙頒降,未獲謙讓。
明日元正,有司將舉此禮,伏望聖慈許臣荅拜,庶敦親親友愛之義。
」上從其請,命尚書省頒下所司。
若皇太子生日,則公服,左上露臺欄子外,先再拜,二閤使齊揖入欄子內,拜跪,祝畢,就拜,興,復位,再拜,又再拜,接臺進酒,退跪,候飲畢,接盞,復位,轉臺與執事者,再拜。
宣徽使以酒進,皇帝親賜酒,接盞稍退跪飲,畢,宣徽使接盞,復位再拜,復揖入欄子內,跪搢笏,受賜物畢,出笏,興,復位,再拜,退更衣,入殿稍東,西向立。
皇妃等進勸生日酒,皇太子跪,皇妃等亦跪,飲畢,各再拜。
群官緻賀,則其日質明,皆公服集於門外,少詹事奏「請內嚴」,又奏「外備」。
典儀引升座。
文武宮臣入就庭下重行北向立,典儀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班首少前跪奏「元正首祚」,生日則雲「慶誕令辰」,「伏惟皇太子殿下福壽千秋」。
賀畢復位,典儀曰「 再拜」,宮臣皆再拜,坐受,分東西序立。
次引東宮三師於殿上,三少於殿柱外,北向東上立。
皇太子詣南向褥位,典儀曰「再拜」,師、少皆再拜,班首同前稱賀,復位。
執事者酌酒一卮,班首奉進,樂作,飲訖,樂止。
回勸師、少畢,各復位。
典儀贊師、少再拜,皇太子荅拜。
師、少出,皇太子就坐。
次引親王入欄子內,一品宗室於欄子外,餘宗室序班庭下,拜緻賀、進酒如上儀。
皇太子荅拜畢,就坐。
復引隨朝三師三公宰執於殿上,三品以上職事官於露階上,四品以下於庭下,北向,每等重行以東為上,立。
皇太子詣褥位。
典儀曰「再拜」,上下皆再拜,畢,班首少前緻賀,復位,執事者酌酒一卮,班首奉進,樂作,飲畢,樂止。
如有進獻如常儀。
回勸三師三公,餘殿上群官則令執事者以盤行酒,飲畢,典儀曰「再拜」,上下皆再拜,乃荅拜,引群官以次出。
少詹事跪奏「禮畢」。
自是歲賀為定制。
皇太子與百官相見儀。
三師三公欄子內北向躬揖,班首稍前問候,皇太子離位稍前,正南立,荅揖。
宰執及一品職事官扣欄子北向躬揖,荅揖同前。
二品職事官欄子外稍南躬揖,皇太子起揖。
三品職事官露階稍南躬揖,皇太子坐揖。
四品以下職事官庭下躬揖,跪問候,皇太子坐受。
太子太師、太傅、太保與隨朝三師同。
東宮三少與隨朝二品同。
詹事已下,並在庭下面北,每品重行以東為上,再拜,班首稍前問候,又再拜,皇太子坐受。
大定二年所定也。
七年,定制,皇太子赴朝,許與親王宰執相見,餘官宗室並迴避。
後亦許與樞密使副、禦史大夫、判宗正、東宮三師相見。
九年,定制,凡皇太子出,於都門三裡外設褥位,三公宰執以下公服重行立,皇太子便服,三公宰執以下鞠躬,班首緻辭雲「青宮萬福」,再拜,皇太子荅拜,退。
迎、送皆同。
侍中奏「禮畢」,內侍承旨索扇,扇合,簾降,鳴鞭,樂作,皇帝降座,入自西序還後閤,侍衛如來儀,扇開,樂止。
侍中奏「解嚴」。
所司承旨,放仗衛以次出。
皇太子入次,改服公服,還東宮,導從如來儀。
冊後二日,兵部設黃麾仗於仁政殿門之內外,陳設並如大安殿之儀。
百官服朝服。
皇太子公服至次,改服遠遊冠、朱明衣。
通事舍人引百官入至階下立班,東西相向。
典贊儀引皇太子執圭出次,立於門外。
侍中奏「中嚴」,少頃,又奏「外辦」。
皇帝出自東序,即座,簾捲。
通事舍人引百官俱橫班北向,典儀贊「拜」,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起居,又再拜,訖,分班。
皇太子捧表入,至拜表位立,俟閤門使將至,單跪捧表,閤門使接表,皇太子俛伏,興,典儀贊「再拜」,搢圭,舞蹈,又再拜。
俟讀表畢,侍中承旨退稱「有制」,典儀贊「再拜」,興,躬身,侍中宣訖,典儀贊「再拜」,搢圭,舞蹈,又再拜。
引皇太子退。
侍中奏「禮畢」。
扇合,鳴鞭,入西序,還後閤,侍衛如來儀。
侍中奏「解嚴」。
放仗,百官以次出。
後二日,百官奉表稱賀,如常儀。
正旦、生日皇太子受賀儀。
大定二年,世宗命有司議親王百官及妃主命婦見皇太子禮。
有司按唐、宋舊儀,擬親王宗室賀皇太子,依冊畢受賀禮。
然唐禮元正復有降階見伯叔、荅群官再拜之文,又無妃主命婦見太子之禮。
稽諸令文,應緻恭之官相見,或貴賤殊隔,或長幼親戚,任從私禮。
自今若在東宮候皇太子,便服,則當從私禮接見。
若三師以下,遇皇太子誕日,在禦前,則候皇太子先進酒畢,百官望皇太子再拜,班首跪進酒,又再拜。
若賜酒,即當殿跪飲畢,又再拜。
以為定制,命班行之。
十二月晦,皇太子奏狀曰:「按禮文,親王并一品宗室皆北面拜伏,臣但荅揖而已。
雖曰尊宗子,而在長幼惇敘之間誠所未安。
當時遽蒙頒降,未獲謙讓。
明日元正,有司將舉此禮,伏望聖慈許臣荅拜,庶敦親親友愛之義。
」上從其請,命尚書省頒下所司。
若皇太子生日,則公服,左上露臺欄子外,先再拜,二閤使齊揖入欄子內,拜跪,祝畢,就拜,興,復位,再拜,又再拜,接臺進酒,退跪,候飲畢,接盞,復位,轉臺與執事者,再拜。
宣徽使以酒進,皇帝親賜酒,接盞稍退跪飲,畢,宣徽使接盞,復位再拜,復揖入欄子內,跪搢笏,受賜物畢,出笏,興,復位,再拜,退更衣,入殿稍東,西向立。
皇妃等進勸生日酒,皇太子跪,皇妃等亦跪,飲畢,各再拜。
群官緻賀,則其日質明,皆公服集於門外,少詹事奏「請內嚴」,又奏「外備」。
典儀引升座。
文武宮臣入就庭下重行北向立,典儀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班首少前跪奏「元正首祚」,生日則雲「慶誕令辰」,「伏惟皇太子殿下福壽千秋」。
賀畢復位,典儀曰「 再拜」,宮臣皆再拜,坐受,分東西序立。
次引東宮三師於殿上,三少於殿柱外,北向東上立。
皇太子詣南向褥位,典儀曰「再拜」,師、少皆再拜,班首同前稱賀,復位。
執事者酌酒一卮,班首奉進,樂作,飲訖,樂止。
回勸師、少畢,各復位。
典儀贊師、少再拜,皇太子荅拜。
師、少出,皇太子就坐。
次引親王入欄子內,一品宗室於欄子外,餘宗室序班庭下,拜緻賀、進酒如上儀。
皇太子荅拜畢,就坐。
復引隨朝三師三公宰執於殿上,三品以上職事官於露階上,四品以下於庭下,北向,每等重行以東為上,立。
皇太子詣褥位。
典儀曰「再拜」,上下皆再拜,畢,班首少前緻賀,復位,執事者酌酒一卮,班首奉進,樂作,飲畢,樂止。
如有進獻如常儀。
回勸三師三公,餘殿上群官則令執事者以盤行酒,飲畢,典儀曰「再拜」,上下皆再拜,乃荅拜,引群官以次出。
少詹事跪奏「禮畢」。
自是歲賀為定制。
皇太子與百官相見儀。
三師三公欄子內北向躬揖,班首稍前問候,皇太子離位稍前,正南立,荅揖。
宰執及一品職事官扣欄子北向躬揖,荅揖同前。
二品職事官欄子外稍南躬揖,皇太子起揖。
三品職事官露階稍南躬揖,皇太子坐揖。
四品以下職事官庭下躬揖,跪問候,皇太子坐受。
太子太師、太傅、太保與隨朝三師同。
東宮三少與隨朝二品同。
詹事已下,並在庭下面北,每品重行以東為上,再拜,班首稍前問候,又再拜,皇太子坐受。
大定二年所定也。
七年,定制,皇太子赴朝,許與親王宰執相見,餘官宗室並迴避。
後亦許與樞密使副、禦史大夫、判宗正、東宮三師相見。
九年,定制,凡皇太子出,於都門三裡外設褥位,三公宰執以下公服重行立,皇太子便服,三公宰執以下鞠躬,班首緻辭雲「青宮萬福」,再拜,皇太子荅拜,退。
迎、送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