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三十二 志第十三 禮五
關燈
小
中
大
上尊謚
天會三年六月,諳班勃極烈杲等表請追冊先大聖皇帝。
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冊、玉寶,恭上尊謚曰大聖武元皇帝,廟號太祖。
天會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攝太尉皇叔祖大司空昱奉玉冊、玉寶,上尊謚曰文烈皇帝,廟號太宗。
九月,追謚皇考曰景宣皇帝,廟號徽宗。
十四年八月庚戌,文武百僚、太師宗磐等上議曰:「國家肇造區夏,四征弗庭,太祖武元皇帝受命撥亂,光啟大業。
太宗文烈皇帝繼志卒伐,奮張皇威。
原其積德累功,所由來者遠矣。
且禮多為貴,固前籍之美談;德厚流光,實本朝之先務。
伏惟皇九代祖,廓君人之量,挺禦世之姿,虞舜生馮,遷於負夏,太王避狄,邑此岐山,聖姥來歸,天原肇發。
皇八代祖、皇七代祖,承家襲慶,裕後垂芳,不求赫赫之名,終大振振之族。
皇六代祖,徙居得吉,播種是勤,去暴露獲棟宇之安,釋負載興車輿之利。
皇五代祖孛堇,雄姿邁世,美略濟時,成百裡日辟之功,戎車旣飾;著五教在寬之訓,人紀肇修。
皇高祖太師,質自天成,德為民望,兼精騎射,往無不摧,始置官師,歸者蓋衆。
皇曾祖太師,威稜震遠,機警絕人,雅善運籌,未嘗衿甲,臨敵愈奮,應變若神。
皇曾叔祖太師,機獨運心,公無私物,四方聳動,諸部歸懷,德威兩隆,風俗大定。
皇伯祖太師,友于盡愛,國爾惟忠,謀必罔愆,舉無不濟。
累代祖妣,婦道警戒,王業艱難,俱殫內助之勞,實著始基之漸。
是宜采群臣之僉議,酌故事以遵行,款帝于郊,稱天以誄。
謹按謚法,布義行剛曰『景』,主義行德曰『元』,保民耆艾曰『明』,溫柔聖善曰『懿』,請上皇九代祖尊謚曰景元皇帝,廟號始祖,妣曰明懿皇後。
中和純備曰『德』,道德純一曰『思』,請上皇八代祖尊謚曰德皇帝,妣曰思皇後。
好和不爭曰『安』,好廉自克曰『節』,請上皇七代祖尊謚曰安皇帝,妣曰節皇後。
安民治古曰『定』,明德有勞曰『昭』,尊賢讓善曰『恭』,柔德好衆曰『靖』,請上皇六代祖尊謚曰定昭皇帝,廟號獻祖,妣曰恭靖皇後。
愛民立政曰『成』,辟土有德曰『襄』,強毅執正曰『威』,慈仁和民曰『順』,請上皇五代祖孛堇尊謚曰成襄皇帝,廟號昭祖,妣曰威順皇後。
愛民好與曰『惠』,辟土兼國曰『桓』,明德有勞曰『昭』,執心決斷曰『肅』,請上皇高祖太師尊謚曰惠桓皇帝,廟號景祖,妣曰昭肅皇後。
大而化之曰『聖』,剛德克就曰『肅』,思慮深遠曰『翼』,一德不懈曰『簡』,請上皇曾祖太師尊謚曰聖肅皇帝,廟號世祖,妣曰翼簡皇後。
申情見貌曰『穆』,博聞多能曰『憲』,柔德好衆曰『靜』,聖善周聞曰『宣』,請上皇曾叔祖太師尊謚曰穆憲皇帝,廟號肅宗,妣曰靜宣皇後。
慈愛忘勞曰『孝』,執事有制曰『平』,清白守節曰『貞』,愛民好與曰『惠』,請上皇曾叔祖太師尊謚曰孝平皇帝,廟號穆宗,妣曰貞惠皇後。
愛民長悌曰『恭』,一德不懈曰『簡』,夙夜共事曰『敬』,小心畏忌曰『僖』,請上皇伯祖太師尊謚曰恭簡皇帝,廟號康宗,妣曰敬僖皇後。
仍請以始祖景元皇帝、景祖惠桓皇帝、世祖聖肅皇帝、太祖武元皇帝、太宗文烈皇帝為永永不祧之廟。
須廟室告成,涓日備物,奉上寶冊,藏于天府,施之罔極。
」 丙辰,奉上九代祖妣尊謚廟號,是日百僚上表稱賀。
皇統五年,增上太祖尊謚,禮官議:「自古辨祀,以南北郊、太社、太稷、太廟為序。
若太廟神主造畢,即合題尊謚,擇日奉安,恐在郊社之前於禮未倫。
候築郊兆畢,擇日奏告昊天上帝、皇地祇,次奉安社稷神主及奏告,其次恭造太廟神主,題號奉安入室,以此為序。
元奉勑旨,候到上京行禮,不見元奏目內,有無指定候修建太廟奉安神主以後行禮,或隻於慶元宮奉上謚號。
若候奉安太廟神主禮畢,方奉上謚號冊寶,即百官並合法服,兼於皇帝所禦殿合立黃麾仗及殿中省細仗,太廟殿前亦合立黃麾仗,其冊寶在路亦合量設儀仗。
若太廟未奉安,隻於慶元宮上冊寶,即行事及立班官並用常服,及依例量用大小旗、甲騎、門仗官,供奉官引從冊寶綵服。
若奉安後發冊,即禦服通天冠、絳紗袍。
若隻就慶元宮,即襆頭紅袍。
并慶元宮上冊寶,即將來題太廟本室神主,便可用新謚。
若於太廟先奉安神主,即先題舊謚,及至就本室上冊寶,又須改題新謚。
有兩節不同。
五月九日擬奏告於太廟,上冊寶,竊慮法物樂舞難辦,隻於慶元宮上冊寶。
」從之。
十月三日,奉上尊謚冊寶儀: 前期,有司供張辰居殿神禦床案。
少府監、鉤盾署設燎薪于殿庭西南,掘坎於其側。
儀鸞司設小次于辰居殿下東廂,又設冊寶幄殿于景輝門外東仗舍。
殿前司、宣徽院量差甲騎、大小旗鼓、門仗官、香輿,自製造冊寶所迎奉冊寶,奉安于幄殿,行事官、製造官皆騎馬引從,門下中書侍郎在前,侍中中書令在後,大禮使又在其後,舉舁奉冊寶官、製造官分左右夾侍,以北為上,皆給人從錦帽衫帶。
是日未明,翰林使、大官令丞鋪設香案酒果、供具牲體膳羞於神禦前。
儀鸞司設皇帝拜褥四,一在阼階上,面西,一在香案南,
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冊、玉寶,恭上尊謚曰大聖武元皇帝,廟號太祖。
天會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攝太尉皇叔祖大司空昱奉玉冊、玉寶,上尊謚曰文烈皇帝,廟號太宗。
九月,追謚皇考曰景宣皇帝,廟號徽宗。
十四年八月庚戌,文武百僚、太師宗磐等上議曰:「國家肇造區夏,四征弗庭,太祖武元皇帝受命撥亂,光啟大業。
太宗文烈皇帝繼志卒伐,奮張皇威。
原其積德累功,所由來者遠矣。
且禮多為貴,固前籍之美談;德厚流光,實本朝之先務。
伏惟皇九代祖,廓君人之量,挺禦世之姿,虞舜生馮,遷於負夏,太王避狄,邑此岐山,聖姥來歸,天原肇發。
皇八代祖、皇七代祖,承家襲慶,裕後垂芳,不求赫赫之名,終大振振之族。
皇六代祖,徙居得吉,播種是勤,去暴露獲棟宇之安,釋負載興車輿之利。
皇五代祖孛堇,雄姿邁世,美略濟時,成百裡日辟之功,戎車旣飾;著五教在寬之訓,人紀肇修。
皇高祖太師,質自天成,德為民望,兼精騎射,往無不摧,始置官師,歸者蓋衆。
皇曾祖太師,威稜震遠,機警絕人,雅善運籌,未嘗衿甲,臨敵愈奮,應變若神。
皇曾叔祖太師,機獨運心,公無私物,四方聳動,諸部歸懷,德威兩隆,風俗大定。
皇伯祖太師,友于盡愛,國爾惟忠,謀必罔愆,舉無不濟。
累代祖妣,婦道警戒,王業艱難,俱殫內助之勞,實著始基之漸。
是宜采群臣之僉議,酌故事以遵行,款帝于郊,稱天以誄。
謹按謚法,布義行剛曰『景』,主義行德曰『元』,保民耆艾曰『明』,溫柔聖善曰『懿』,請上皇九代祖尊謚曰景元皇帝,廟號始祖,妣曰明懿皇後。
中和純備曰『德』,道德純一曰『思』,請上皇八代祖尊謚曰德皇帝,妣曰思皇後。
好和不爭曰『安』,好廉自克曰『節』,請上皇七代祖尊謚曰安皇帝,妣曰節皇後。
安民治古曰『定』,明德有勞曰『昭』,尊賢讓善曰『恭』,柔德好衆曰『靖』,請上皇六代祖尊謚曰定昭皇帝,廟號獻祖,妣曰恭靖皇後。
愛民立政曰『成』,辟土有德曰『襄』,強毅執正曰『威』,慈仁和民曰『順』,請上皇五代祖孛堇尊謚曰成襄皇帝,廟號昭祖,妣曰威順皇後。
愛民好與曰『惠』,辟土兼國曰『桓』,明德有勞曰『昭』,執心決斷曰『肅』,請上皇高祖太師尊謚曰惠桓皇帝,廟號景祖,妣曰昭肅皇後。
大而化之曰『聖』,剛德克就曰『肅』,思慮深遠曰『翼』,一德不懈曰『簡』,請上皇曾祖太師尊謚曰聖肅皇帝,廟號世祖,妣曰翼簡皇後。
申情見貌曰『穆』,博聞多能曰『憲』,柔德好衆曰『靜』,聖善周聞曰『宣』,請上皇曾叔祖太師尊謚曰穆憲皇帝,廟號肅宗,妣曰靜宣皇後。
慈愛忘勞曰『孝』,執事有制曰『平』,清白守節曰『貞』,愛民好與曰『惠』,請上皇曾叔祖太師尊謚曰孝平皇帝,廟號穆宗,妣曰貞惠皇後。
愛民長悌曰『恭』,一德不懈曰『簡』,夙夜共事曰『敬』,小心畏忌曰『僖』,請上皇伯祖太師尊謚曰恭簡皇帝,廟號康宗,妣曰敬僖皇後。
仍請以始祖景元皇帝、景祖惠桓皇帝、世祖聖肅皇帝、太祖武元皇帝、太宗文烈皇帝為永永不祧之廟。
須廟室告成,涓日備物,奉上寶冊,藏于天府,施之罔極。
」 丙辰,奉上九代祖妣尊謚廟號,是日百僚上表稱賀。
皇統五年,增上太祖尊謚,禮官議:「自古辨祀,以南北郊、太社、太稷、太廟為序。
若太廟神主造畢,即合題尊謚,擇日奉安,恐在郊社之前於禮未倫。
候築郊兆畢,擇日奏告昊天上帝、皇地祇,次奉安社稷神主及奏告,其次恭造太廟神主,題號奉安入室,以此為序。
元奉勑旨,候到上京行禮,不見元奏目內,有無指定候修建太廟奉安神主以後行禮,或隻於慶元宮奉上謚號。
若候奉安太廟神主禮畢,方奉上謚號冊寶,即百官並合法服,兼於皇帝所禦殿合立黃麾仗及殿中省細仗,太廟殿前亦合立黃麾仗,其冊寶在路亦合量設儀仗。
若太廟未奉安,隻於慶元宮上冊寶,即行事及立班官並用常服,及依例量用大小旗、甲騎、門仗官,供奉官引從冊寶綵服。
若奉安後發冊,即禦服通天冠、絳紗袍。
若隻就慶元宮,即襆頭紅袍。
并慶元宮上冊寶,即將來題太廟本室神主,便可用新謚。
若於太廟先奉安神主,即先題舊謚,及至就本室上冊寶,又須改題新謚。
有兩節不同。
五月九日擬奏告於太廟,上冊寶,竊慮法物樂舞難辦,隻於慶元宮上冊寶。
」從之。
十月三日,奉上尊謚冊寶儀: 前期,有司供張辰居殿神禦床案。
少府監、鉤盾署設燎薪于殿庭西南,掘坎於其側。
儀鸞司設小次于辰居殿下東廂,又設冊寶幄殿于景輝門外東仗舍。
殿前司、宣徽院量差甲騎、大小旗鼓、門仗官、香輿,自製造冊寶所迎奉冊寶,奉安于幄殿,行事官、製造官皆騎馬引從,門下中書侍郎在前,侍中中書令在後,大禮使又在其後,舉舁奉冊寶官、製造官分左右夾侍,以北為上,皆給人從錦帽衫帶。
是日未明,翰林使、大官令丞鋪設香案酒果、供具牲體膳羞於神禦前。
儀鸞司設皇帝拜褥四,一在阼階上,面西,一在香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