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 禮四

關燈
先、特進宗人習失;右廡:太師秦王宗翰、皇叔祖遼王杲、開府金源郡王習不失、開府金源郡王完顏希尹、太傅楚王宗雄、開府前燕京留守金源郡王完顏銀朮哥、開府金源郡王完顏忠、金源郡王完顏撒離喝、特進宗人斡魯古、右丞相金源郡王紇石烈志寧。

     十六年,左廡遷梁王宗弼於斡魯上。

    十八年,黜習失,而次蒲家奴於阿離合懣下。

    二十二年,增皇伯太師遼王斜也。

    撒改、宗幹、宗翰、宗望,其下以次列。

     至明昌四年,次序始定,東廊:皇叔祖遼智烈王斜也杲、皇伯太師遼忠烈王宗幹斡本、皇伯太師右副元帥宋桓肅王訛魯補宗望、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毅武王習不失、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貞憲王完顏谷神希尹、太傅楚威敏王謀良虎宗雄、開府儀同三司燕京留守金源郡襄武王完顏銀朮可、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明毅王完顏忠阿思魁、金源郡莊襄王杲撒離喝、特進宗人斡裡古莊翼、特進完顏習失威敬、太師尚書令淄忠烈王徒單克寧、太師尚書令南陽郡文康王張浩;西廊: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忠毅王撒改、太師秦桓忠王粘罕宗翰、皇伯太師梁忠烈王斡出宗弼、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剛烈王斡魯、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莊義王完顏婁室、皇叔祖元帥左都監魯莊明王闍母、開府儀同三司隋國剛憲公阿離合懣、開府儀同三司豫國襄毅公蒲家奴昱、開府儀同三司兗國英敏公劉彥宗、右丞相齊國簡懿公韓企先、太保尚書令廣平郡襄簡王李石、開府儀同三司右丞相金源郡武定王紇石烈志寧、開府儀同三司左丞相沂國公僕散忠義、儀同三司左丞相崇國公紇石烈良弼、右丞相莘國公石琚、右丞相申國公唐括安禮、開府儀同三司平章政事徒單合喜、參知政事宗敘。

    每一朝為一列,著為令。

     寶玉。

     凡天子大祀,則陳八寶及勝國寶於庭,所以示守也。

    金克遼宋所得寶玉,及本朝所製,今并載焉。

     獲於遼者,玉寶四、金寶二。

    玉寶:「通天萬歲之璽」一,「受天明命惟德乃昌」之寶一,皆方三寸,「嗣聖」寶一,禦封不辨印文寶一。

    金寶:「禦前之寶」一,「書詔之寶」一,二寶金初用之。

     獲於宋者,玉寶十五,金寶七、印一,金塗銀寶五。

    玉寶:受命寶一,鹹陽所得,三寸六分,文曰「受命于天,旣壽永昌」,相傳為秦璽,白玉蓋,螭紐;傳國寶一,螭紐;鎮國寶一,二面並碧色文曰「承天休,延萬億,永無極」;又受命寶一,文曰「受命于天,旣壽永昌」;「天子之寶」一;「天子信寶」一;「天子行寶」一;「皇帝之寶」一;「皇帝信寶」一;「皇帝行寶」一;「皇帝恭膺天命之寶」二,皆四寸八分,螭紐;「禦書之寶」二,一龍紐,一螭紐;「宣和禦筆之寶」一,螭紐。

    金寶并印:「天下同文之寶」一,龍紐;「禦前之寶」二;「禦書之寶」一;「宣和殿寶」一;「皇後之寶」一;「皇太子寶」一,龜紐;「皇太子妃」印一,龜紐。

    金塗銀寶:「皇帝欽崇國祀之寶」一,「天下合同之寶」一,「禦前之寶」一,「禦前錫賜之寶」一,「書詔之寶」一。

    外有宋內府圖書印三十八,「內府圖書之印」一、「禦書」三、「禦筆」一、「禦畫」一、「禦書玉寶」一、「天子萬年」一、「天子萬壽」一、「龜龍上珍」一、「河洛元瑞」二、「雲漢之章」一、「奎璧之文」一、「華國之瑞」一、「大觀中祕」一、「大觀寶篆」一、「政和」一、「宣和」三、「宣和禦覽」一、「宣和中祕」一、「宣和殿制」一、「宣和大寶」一、「宣和書寶」二、「宣和畫寶」一、「常樂未央」一、古文二、「封」四,共三十五面,並玉。

    「封」字一、「禦畫」一,二面並馬瑙。

    「政和禦筆」一,係水晶。

    玄圭一,白玉圭一十九。

     本朝所製。

    國初就用遼寶,皇統五年始鑄金「禦前之寶」一、「 書詔之寶」一。

    大定十八年,得美玉,詔作「大金受命萬世之寶」,其制徑四寸八分、厚寸四分,盤龍紐高厚各四寸六分。

    二十三年,又鑄「宣命之寶」,其徑四寸二厘,厚一寸四分,紐高一寸九分,字深二分。

    勑有司議所當用,奏「今所收八寶及皇統五年造『禦前之寶』,賜宋國書及常例奏目則用之,『書詔之寶』,賜高麗、夏國詔并頒詔則用之。

    大定十八年造『大金受命萬世之寶』,奉勑再議。

    今所鑄金寶宜以進呈為始,一品及王公妃用玉寶,二品以下用金『 宣命之寶』」。

    又有「禮信之寶」,用銅,歲賜三國禮物緘封用之,明昌間更以銀。

    又有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皇太妃寶,又有皇太子及守國寶,皆用金。

    大定二十四年,皇太子寶,金鑄龜紐,有司定其文曰「監國」,上命以「守」易「監」,比親王印廣長各加一分。

     雜儀。

     大定三年八月,有司議:「祫享犧牲品物,按唐開元禮、宋開寶禮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