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二十五 志第六 地理中

關燈
、太谷關。

    鎮二張店、故鎮。

    舊又有曹張鎮,恐誤。

     鄧州,武勝軍節度使。

    宋南陽郡,嘗置榷場。

    戶二萬四千九百八十九。

    縣三、鎮六: 穰城倚。

    有五壟山、覆釜山、湍水、朝水。

    鎮四順陽、新野、穰東、闆橋。

     南陽有豫山、百重山、豐山、梅溪水、白水、清泠水。

    鎮一張村。

     內鄉有高前山、熊耳山、黃水、菊水、淅水、富水。

    鎮一峽口。

     唐州,中,刺史。

    宋淮安郡,嘗置榷場。

    戶一萬一千三十一。

    縣四、鎮四: 泌陽倚。

    有泌水、醴水。

    鎮一胡陽。

     比陽有大明湖、中陽山、比水。

    鎮一羊棚。

     湖陽貞祐元年廢。

    鎮一羅渠。

     桐柏大定十年始置正官,興定五年六月廢。

    有桐柏山、淮水、柘河。

    鎮一許封。

    大定二十八年命規措界壕於唐、鄧間。

     裕州,本方城縣,泰和八年正月陞置,以方城縣為倚郭,割汝州葉縣、許州舞陽隸焉。

    戶八千三百。

    縣三、鎮四: 方城倚。

    有方城山、衡山、堵水。

    鎮一青臺。

     葉本隸汝州,泰和八年來屬。

    有方城山、石塘河、灃水。

    鎮一臨墳。

     舞陽本隸許州,泰和八年來屬。

    有伏牛山、馬鞍山、舞水、汝水、渫水、滍水。

    鎮二吳城、北舞。

     河南府,散,中。

    宋西京河南府雒陽郡。

    初置德昌軍,興定元年八月升為中京,府曰金昌。

    戶五萬五千六百三十五。

    縣九、正隆郡志有壽安縣,紀錄皆無。

    鎮四: 洛陽倚。

    有北邙山,正隆六年更名太平山,稱舊名者以違制論。

    有伊、洛、瀍、澗、金水,銅駝街,金粟山,金谷。

    鎮一龍門。

     澠池有天壇山、廣陽山、黃河、澠河。

     登封有太室山、箕山、陽城山、少室山,宣宗置禦寨其上。

    舊有潁陽鎮,後廢。

     孟津貞祐三年七月升為陶州,十二月復為縣。

    鎮一長泉。

    舊有河清鎮,後廢。

     芝田宋名永安,貞元元年更。

    有轘轅山、青龍山。

     新安有闕門山、長石山、金水、穀水、陂水。

     偃師有北邙山、緱氏山、半石山、景山、黃河、洛水。

    鎮一緱氏。

     宜陽有錦屏山、鹿蹄山、憩鶴山、女幾山、洛水、昌水、少水。

     鞏有侯山、九山、黃河、洛水。

    鎮一洛口。

     嵩州,中,刺史。

    舊名順州,天德三年更。

    戶二萬六千六百四十九。

    縣四、鎮四:伊陽宋隸河南府。

    有三塗山、陸渾山、鼓鐘山、伊水、淯陽水。

    鎮一鳴臯。

    舊有伊闕鎮,後廢。

     永寧宋隸河南府,正隆六年以前寄治於府,後即鎮為縣。

    有三肴山、熊耳山、嶕嶢山、天柱山、黃河、杜陽水。

    鎮一府店。

     福昌宋隸河南府。

    有女幾山、金門山。

    鎮二韓城、三鄉。

     長水宋隸河南府。

    有壇山、松陽山、洛水、松陽水。

     汝州,上,刺史。

    宋臨汝郡陸海軍節度,國初為刺郡,貞祐三年八月升為防禦。

    戶三萬五千二百五十四。

    縣四、鎮二: 梁有霍陽山、崆峒山、紫邏山、汝水、廣潤河。

    正隆六年,勑環汝州百五十裡內州縣商賈,赴溫湯置市。

     郟城宋隸許州。

    有汝水、扈澗河。

    鎮一黃道。

     魯山有堯山、滍水、鴉河。

     寶豐有豢龍城。

    鎮一汝南。

     許州,下,昌武軍節度使。

    宋潁昌府許昌郡忠武軍。

    戶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七。

    縣五、鎮七: 長社倚。

    有潩水、潁水。

    鎮二許田、椹澗。

     郾城有長沙河、五溝水。

    鎮二駝口、新寨。

     長葛有小陘、洧水。

     臨潁 鎮二合流、繁城。

     襄城本隸汝州,泰和七年來屬。

    鎮一潁橋。

     鈞州,中,刺史。

    舊陽翟縣,偽齊升為潁順軍。

    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仍名潁順,二十四年更今名。

    戶一萬八千五百一十。

    縣二、鎮一: 陽翟倚。

    有具茨山、三封山、荊山、潁水。

     新鄭宋隸鄭州。

    有溱、洧、潩三水。

    鎮一郭店。

     亳州,上,防禦使。

    宋譙郡集慶軍,隸揚州。

    貞祐三年升為節鎮,軍名集慶。

    戶六萬五百三十五。

    縣六、鎮五:舊有福寧、馬頭二鎮。

     譙倚。

    有渦水、泡水。

    鎮一雙溝。

     鹿邑有渦水、明水。

    鎮一鄲城。

     衛真有洵水、沙水。

    鎮一谷陽。

     城父有渦水、淝水、父水。

     酇有睢水、汴河、白龍潭。

    鎮一酇陽。

     永城興定五年十二月升為永州,以下邑、碭山、酇縣隸焉。

    有芒山、汴河。

    鎮一保安。

     陳州,下,防禦使。

    宋淮寧府淮陽郡鎮安軍。

    戶二萬六千一百四十五。

    縣五、鎮二:宛丘有蔡河、潁水、洧水。

    項城有潁水、百尺堰。

    南頓 鎮一殄寇。

    商水本溵水,宋避宣祖諱改。

    有商水、潁水。

    西華有宜陽山、蔡河、潁水。

    鎮一長平。

     蔡州,中,防禦使。

    宋汝南郡淮康軍,泰和八年升為節度,軍曰鎮南,嘗置榷場。

    戶三萬六千九十三。

    縣六、鎮二: 汝陽有溱水、澺水。

    鎮一保城。

     遂平有吳房山、吳城山、龍泉水、瀙水。

     上蔡 西平有九頭山、〈氵哀〉水、鄧艾陂。

     確山有確山、煮水、溱水。

    鎮一毛宗。

     平輿 息州,本新息縣,泰和八年陞為息州,以新息為倚郭,割真陽、褒信、新蔡隸焉,為蔡州支郡。

    戶九千六百八十五。

    縣四、鎮一: 新息倚。

    鎮一王務。

     真陽本隸蔡州,泰和八年來屬。

    有淮水、汝水、石塘陂。

     褒信本隸蔡州,泰和八年來屬。

    有汝水、葛陂。

     新蔡本隸蔡州,泰和八年來屬。

    有汝水。

     鄭州,中,防禦。

    宋滎陽郡奉寧軍節度。

    戶四萬五千六百五十七。

    縣七、鎮三: 管城。

    倚。

    貞祐四年更名故市。

    有圃田澤。

     滎陽有鴻溝,京、索二水。

     密有大騩山、溱水、洧水。

    鎮二大騩、鎖水。

     河陰 原武 鎮一陳橋。

     氾水有虎牢關。

     滎澤有廣武澗。

    舊有許橋、賈谷二鎮,在鄭境。

     潁州,下,防禦。

    宋順昌府汝陰郡。

    嘗置榷場,正隆四年罷榷場。

    戶一萬六千七百一十四。

    縣四、鎮十一:舊有萬善鎮,後廢。

    汝陰倚。

    有潁水、淮水、淝水、汝水。

     潁上元光二年十一月改隸壽州。

    有潁水、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