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二十四 志第五 地理上
關燈
小
中
大
m>皇統四年二月,立東京新宮,寢殿曰保寧,宴殿曰嘉惠,前後正門曰天華、曰乾貞。
七月,建宗廟,有孝寧宮。
七年,建禦容殿。
遼陽府,中,東京留守司。
本渤海遼陽故城,遼完葺之,郡名東平。
天顯三年,陞為南京,府曰遼陽。
十三年,更為東京。
太宗天會十年,改南京路平州軍帥司為東南路都統司之時,嘗治於此,以鎮高麗。
後置兵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為本路都緫管府,後更置留守司。
產白兔、師姑布、鼠毫、白鼠皮、人參、白附子。
戶四萬六百四。
縣四、鎮一: 遼陽倚。
東梁河,國名兀魯忽必剌,俗名太子河。
鶴野 鎮一長宜,曷蘇館在其地。
宜豐遼舊衍州安廣軍,皇統三年廢為縣。
有東梁河。
石城興定三年九月,以縣之靈巖寺為巖州,名其倚郭縣曰東安,置行省。
澄州,南海軍刺史,下。
本遼海州,天德三年改州名。
戶一萬一千九百三十五。
縣二、鎮一: 臨溟 鎮一新昌。
析木遼銅州廣利軍附郭析木縣也,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有沙河。
瀋州,昭德軍刺史,中。
本遼定理府地,遼太宗時置軍曰興遼,後為昭德軍,置節度。
明昌四年改為刺史,與通、貴德、澄三州皆隸東京。
戶三萬六千八百九十二。
縣五: 樂郊遼太祖俘三河之民建三河縣於此,後改更今名。
有渾河。
章義遼舊廣州,皇統三年降為縣來屬。
有遼河、東梁河、遼河大口。
遼濵遼舊遼州東平軍,遼太宗改為始平軍,皇統三年廢為縣。
有遼河。
〈土邑〉樓遼舊興州興中軍常安縣,遼嘗置定理府刺史於此,本〈土邑〉樓故地,大定二十九年章宗更名。
有範河、清河國名叩隈必剌。
雙城遼雙州保安軍也,皇統三年降為縣,章宗時廢。
貴德州,刺史,下。
遼貴德州寧遠軍,國初廢軍,降為刺郡。
戶二萬八百九十六。
縣二: 貴德倚。
有範河。
奉集遼集州懷遠軍奉集縣,本渤海舊縣。
有渾河。
蓋州,奉國軍節度使,下。
本高麗蓋葛牟城,遼辰州。
明昌四年,罷曷蘇館,建辰州遼海軍節度使。
六年,以與「陳」同音,更取蓋葛牟為名。
戶一萬八千四百五十六。
縣四、鎮二: 湯池遼鐵州建武軍湯池縣。
鎮一神鄉。
建安遼縣。
鎮一大寧。
秀巖本大寧鎮,明昌四年陞。
泰和四年廢為鎮,貞祐四年復陞置。
熊嶽遼盧州玄德軍熊嶽縣。
遼屬南女直湯河司。
復州,下,刺史。
遼懷遠軍節度,明昌四年降為刺史。
舊貢鹿筋,大定八年罷之。
戶一萬三千九百五十。
縣二、鎮一: 永康倚。
舊名永寧,大定七年更。
化成遼蘇州安復軍,本高麗地,興宗置。
皇統三年降為縣來屬。
貞祐四年五月陞為金州,興定二年陞為防禦。
鎮一歸勝。
來遠州,下。
舊來遠城,本遼熟女直地,大定二十二年升為軍,後升為州。
婆速府路,國初置統軍司,天德二年置緫管府,貞元元年與曷懶路緫管並為尹,兼本路兵馬都緫管。
此路皆猛安戶。
北京路,府四,領節鎮七,刺郡三,縣四十二,鎮七,寨一。
大定府,中,北京留守司。
遼中京。
統和二十五年建為中京,國初因稱之。
海陵貞元元年更為北京,置留守司、都轉運司、警巡院。
產鼦鼠、螺盃、茱萸梳、玳瑁鞍、酥乳餅、五味子。
戶六萬四千四十七。
縣十一、鎮二: 大定倚,遼縣舊名。
有土河、七金山、陰涼河。
鎮一恩化。
長興有塗河。
富庶有心河。
鎮一文安。
松山遼松山州勝安軍松山縣,開泰中置,舊置刺史。
太祖天輔七年置觀察使。
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承安三年隸高州,泰和四年復。
有陰涼河、落馬河。
神山遼澤州神山縣,遼太祖俘蔚州之民置。
章宗承安二年嘗置惠州,陞孩兒館為灤陽縣,以隸之。
泰和四年罷州及灤陽縣。
惠和皇統三年以遼惠州惠和縣置。
金源唐青山縣,遼開泰二年置,以地有金甸為名。
有駱駝山。
和衆遼榆州和衆縣,皇統三年罷州來屬。
武平遼築城杏堝,初名新州,統和間更為武安州。
皇統三年降為武安縣來屬,大定七年更名。
承安三年隸高州,泰和四年復來屬。
靜封承安二年以胡設務置,隸全州,三年隸高州,泰和四年來屬。
三韓遼伐高麗,遷馬韓、辰韓、弁韓三國民為縣,置高州。
太祖天輔七年以高州置節度使,皇統三年廢為縣,承安三年復陞為高州,置刺史,為全州支郡,分武平、松山、靜封三縣隸焉。
泰和四年廢。
有落馬河、塗河。
利州,下,刺史。
遼統和十六年置。
戶二萬一千二百九十六。
縣二、鎮一、寨一: 阜俗遼統和四年置,金因之。
龍山遼故潭州廣潤軍縣故名,熈宗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有榆河。
寨一蘭州。
鎮一漆河。
義州,下,崇義軍節度使。
遼宜州,天德三年更州名。
戶三萬二百三十三。
縣三、鎮一: 弘政有淩河。
開義遼海北州廣化軍縣故名,熈宗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鎮一饒慶。
同昌遼成州興府軍縣故名,國初隸川州,大定六年罷川州,隸懿州,承安二年復隸川州,泰和四年來屬。
錦州,下,臨海軍節度使。
舊隸興中府,後來屬。
戶三萬九千一百二十三。
縣三: 永樂本慕容皝之西樂縣地。
安昌 神水遼開泰二年置,皇統三年廢為鎮,大定二十九年復升為縣。
有土河。
瑞州,下,歸德軍節度使。
本來州,天德三年更為宗州,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諱,謂本唐瑞州地,故更今名。
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三。
縣三、鎮一: 瑞安舊名來賔,唐來遠縣也。
明昌六年更為宗安,泰和六年復更今名。
海陽遼潤州海陽軍故縣,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鎮一遷民。
海濵本慕容皝集寧縣地,遼隰州海平軍故縣,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廣寧府,散,下,鎮寧軍節度使。
本遼顯州奉先軍,漢望平縣地,天輔七年升為府,因軍名置節度。
天會八年改軍名鎮寧。
天德二年隸鹹平,後廢軍隸東京。
泰和元年七月來屬。
戶四萬三千一百六十一。
縣三、舊有奉玄縣,天會八年改為鐘秀縣。
鎮六、寨四、鎮二歡城、遼西。
廣寧舊名山東縣,大定二十九年更名。
有遼世宗顯陵。
寨二閭城、兔兒窩。
望平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漁務置。
鎮二梁漁務、山西店。
閭陽遼乾州廣德軍,以奉乾陵故名奉陵縣。
天會
七月,建宗廟,有孝寧宮。
七年,建禦容殿。
遼陽府,中,東京留守司。
本渤海遼陽故城,遼完葺之,郡名東平。
天顯三年,陞為南京,府曰遼陽。
十三年,更為東京。
太宗天會十年,改南京路平州軍帥司為東南路都統司之時,嘗治於此,以鎮高麗。
後置兵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為本路都緫管府,後更置留守司。
產白兔、師姑布、鼠毫、白鼠皮、人參、白附子。
戶四萬六百四。
縣四、鎮一: 遼陽倚。
東梁河,國名兀魯忽必剌,俗名太子河。
鶴野 鎮一長宜,曷蘇館在其地。
宜豐遼舊衍州安廣軍,皇統三年廢為縣。
有東梁河。
石城興定三年九月,以縣之靈巖寺為巖州,名其倚郭縣曰東安,置行省。
澄州,南海軍刺史,下。
本遼海州,天德三年改州名。
戶一萬一千九百三十五。
縣二、鎮一: 臨溟 鎮一新昌。
析木遼銅州廣利軍附郭析木縣也,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有沙河。
瀋州,昭德軍刺史,中。
本遼定理府地,遼太宗時置軍曰興遼,後為昭德軍,置節度。
明昌四年改為刺史,與通、貴德、澄三州皆隸東京。
戶三萬六千八百九十二。
縣五: 樂郊遼太祖俘三河之民建三河縣於此,後改更今名。
有渾河。
章義遼舊廣州,皇統三年降為縣來屬。
有遼河、東梁河、遼河大口。
遼濵遼舊遼州東平軍,遼太宗改為始平軍,皇統三年廢為縣。
有遼河。
〈土邑〉樓遼舊興州興中軍常安縣,遼嘗置定理府刺史於此,本〈土邑〉樓故地,大定二十九年章宗更名。
有範河、清河國名叩隈必剌。
雙城遼雙州保安軍也,皇統三年降為縣,章宗時廢。
貴德州,刺史,下。
遼貴德州寧遠軍,國初廢軍,降為刺郡。
戶二萬八百九十六。
縣二: 貴德倚。
有範河。
奉集遼集州懷遠軍奉集縣,本渤海舊縣。
有渾河。
蓋州,奉國軍節度使,下。
本高麗蓋葛牟城,遼辰州。
明昌四年,罷曷蘇館,建辰州遼海軍節度使。
六年,以與「陳」同音,更取蓋葛牟為名。
戶一萬八千四百五十六。
縣四、鎮二: 湯池遼鐵州建武軍湯池縣。
鎮一神鄉。
建安遼縣。
鎮一大寧。
秀巖本大寧鎮,明昌四年陞。
泰和四年廢為鎮,貞祐四年復陞置。
熊嶽遼盧州玄德軍熊嶽縣。
遼屬南女直湯河司。
復州,下,刺史。
遼懷遠軍節度,明昌四年降為刺史。
舊貢鹿筋,大定八年罷之。
戶一萬三千九百五十。
縣二、鎮一: 永康倚。
舊名永寧,大定七年更。
化成遼蘇州安復軍,本高麗地,興宗置。
皇統三年降為縣來屬。
貞祐四年五月陞為金州,興定二年陞為防禦。
鎮一歸勝。
來遠州,下。
舊來遠城,本遼熟女直地,大定二十二年升為軍,後升為州。
婆速府路,國初置統軍司,天德二年置緫管府,貞元元年與曷懶路緫管並為尹,兼本路兵馬都緫管。
此路皆猛安戶。
北京路,府四,領節鎮七,刺郡三,縣四十二,鎮七,寨一。
大定府,中,北京留守司。
遼中京。
統和二十五年建為中京,國初因稱之。
海陵貞元元年更為北京,置留守司、都轉運司、警巡院。
產鼦鼠、螺盃、茱萸梳、玳瑁鞍、酥乳餅、五味子。
戶六萬四千四十七。
縣十一、鎮二: 大定倚,遼縣舊名。
有土河、七金山、陰涼河。
鎮一恩化。
長興有塗河。
富庶有心河。
鎮一文安。
松山遼松山州勝安軍松山縣,開泰中置,舊置刺史。
太祖天輔七年置觀察使。
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承安三年隸高州,泰和四年復。
有陰涼河、落馬河。
神山遼澤州神山縣,遼太祖俘蔚州之民置。
章宗承安二年嘗置惠州,陞孩兒館為灤陽縣,以隸之。
泰和四年罷州及灤陽縣。
惠和皇統三年以遼惠州惠和縣置。
金源唐青山縣,遼開泰二年置,以地有金甸為名。
有駱駝山。
和衆遼榆州和衆縣,皇統三年罷州來屬。
武平遼築城杏堝,初名新州,統和間更為武安州。
皇統三年降為武安縣來屬,大定七年更名。
承安三年隸高州,泰和四年復來屬。
靜封承安二年以胡設務置,隸全州,三年隸高州,泰和四年來屬。
三韓遼伐高麗,遷馬韓、辰韓、弁韓三國民為縣,置高州。
太祖天輔七年以高州置節度使,皇統三年廢為縣,承安三年復陞為高州,置刺史,為全州支郡,分武平、松山、靜封三縣隸焉。
泰和四年廢。
有落馬河、塗河。
利州,下,刺史。
遼統和十六年置。
戶二萬一千二百九十六。
縣二、鎮一、寨一: 阜俗遼統和四年置,金因之。
龍山遼故潭州廣潤軍縣故名,熈宗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有榆河。
寨一蘭州。
鎮一漆河。
義州,下,崇義軍節度使。
遼宜州,天德三年更州名。
戶三萬二百三十三。
縣三、鎮一: 弘政有淩河。
開義遼海北州廣化軍縣故名,熈宗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鎮一饒慶。
同昌遼成州興府軍縣故名,國初隸川州,大定六年罷川州,隸懿州,承安二年復隸川州,泰和四年來屬。
錦州,下,臨海軍節度使。
舊隸興中府,後來屬。
戶三萬九千一百二十三。
縣三: 永樂本慕容皝之西樂縣地。
安昌 神水遼開泰二年置,皇統三年廢為鎮,大定二十九年復升為縣。
有土河。
瑞州,下,歸德軍節度使。
本來州,天德三年更為宗州,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諱,謂本唐瑞州地,故更今名。
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三。
縣三、鎮一: 瑞安舊名來賔,唐來遠縣也。
明昌六年更為宗安,泰和六年復更今名。
海陽遼潤州海陽軍故縣,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鎮一遷民。
海濵本慕容皝集寧縣地,遼隰州海平軍故縣,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廣寧府,散,下,鎮寧軍節度使。
本遼顯州奉先軍,漢望平縣地,天輔七年升為府,因軍名置節度。
天會八年改軍名鎮寧。
天德二年隸鹹平,後廢軍隸東京。
泰和元年七月來屬。
戶四萬三千一百六十一。
縣三、舊有奉玄縣,天會八年改為鐘秀縣。
鎮六、寨四、鎮二歡城、遼西。
廣寧舊名山東縣,大定二十九年更名。
有遼世宗顯陵。
寨二閭城、兔兒窩。
望平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漁務置。
鎮二梁漁務、山西店。
閭陽遼乾州廣德軍,以奉乾陵故名奉陵縣。
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