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九 本紀第九 章宗一

關燈
,學士院新進唐杜甫、韓愈、劉禹錫、杜牧、賈島、王建,宋王禹偁、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張耒、秦觀等集二十六部。

    庚子,改壽安宮名萬寧。

    壬寅,如萬寧宮。

    詔襲封衍聖公孔元措視四品秩。

     五月庚戌,勑自今四日一奏事,仍免朝。

    戊辰,詔諸郡邑文宣王廟、風雨師、社稷神壇隳廢者,復之。

    詔禦史臺令史並以終場舉人充。

     六月戊子,平章政事宗寧薨。

    癸巳,禁稱本朝人及本朝言語為「蕃」,違者杖之。

    丙午,尚書右丞移剌履薨。

     秋七月丁巳,以參知政事徒單鎰為尚書右丞,禦史中丞夾谷衡為參知政事。

    己未,觀稼于近郊。

    己巳,禁職官元日、生辰受所屬獻遺,仍為永制。

    以同僉大睦親府事兗等為賀宋生日使。

    庚午,諭有司,自今外路公主應赴闕,其駙馬都尉非奉旨,毋擅離職。

     八月癸未,至自萬寧宮。

    己亥,勑山東、河北闕食等處,許納粟補官。

    諭有司,自今親王所領,如有軍處,令佐貳緫押軍事。

    乙巳,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天壽節。

     九月丁未朔,天壽節,以皇太後喪,不受朝。

    甲寅,如大房山。

    乙卯,謁奠裕陵。

    丙辰,還都。

    丁巳,以西上閤門使白琬為夏國生日使。

    己未,定詐為制書未施行制。

    以尚書左丞夾谷清臣為平章政事,封芮國公,參知政事完顏守貞為尚書左丞,知大興府事張萬公為參知政事。

    庚申,如秋山。

     冬十月己醜,至自秋山。

    甲午,勑司獄毋得與府州司縣官筵宴還往,違者罪之。

    禁以太一混元受籙私建庵室者。

    壬寅,以河北、山東旱,應雜犯及強盜已未發覺減死一等,釋徒以下。

     十一月丙午朔,制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譯為漢字。

    甲寅,禁伶人不得以歷代帝王為戲,及稱萬歲,犯者以不應為事重法科。

    丁巳,以豳王傅宗璧等為賀宋正旦使。

    戊午,夏人殺我邊將阿魯帶。

    甲子,制投匿名書者,徒四年。

    丙寅,以近侍局副使完顏匡為高麗生日使。

    壬申,勑提刑司官自今每十五日一朝。

     十二月乙亥朔,勑三品緻仕官所得傔從毋令輸庸。

    己卯,定鎮邊守將緻盜賊罪。

    甲申,獵于近郊。

    乙酉,詔罷契丹字。

    己醜,尚書右丞徒單鎰罷。

    癸卯,宋、高麗、夏遣使來賀正旦。

     三年春正月乙巳朔,以皇太後喪,不受朝。

    丙辰,以孝懿皇後小祥,尚書省請依明昌元年世宗忌辰例,諸王陪位,服慘紫,去金玉之飾,百官不視事,禁音樂屠宰,從之。

    壬戌,如春水。

     二月甲戌朔,勑猛安謀克許於冬月率所屬戶畋獵二次,每出不得過十日。

    壬辰,至自春水。

    丁酉,獵于近郊。

    辛醜,詔追復田〈觳,角改王〉等官爵。

     閏月甲子,以山東路統軍使烏林荅願為禦史大夫。

     三月乙亥,更定強盜徵贓、品官及諸人親獲強盜官賞制。

    辛巳,初設左右衛副將軍。

    癸未,瀘溝石橋成。

    幸熈春園。

    丁亥,如萬寧宮。

    辛卯,詔賜棣州孝子劉瑜、錦州孝子劉慶祐絹、粟,旌其門閭,復其身。

    上因問宰臣曰:「從來孝義之人曾官使者幾何?」左丞守貞對曰:「世宗時有劉政者嘗官之,然若輩多淳質不及事。

    」上曰:「豈必盡然。

    孝義之人素行已備,稍可用即當用之,後雖有希覬作偽者,然偽為孝義,猶不失為善。

    可檢勘前後所申孝義之人,如有可用者,可具以聞。

    」癸巳,尚書省奏:「言事者謂,釋道之流不拜父母親屬,敗壞風俗,莫此為甚。

    禮官言唐開元二年勑雲:『聞道士、女冠、僧、尼不拜二親,是為子而忘其生,傲親而徇於末。

    自今以後並聽拜父母,其有喪紀輕重及尊屬禮數,一準常儀。

    』臣等以為宜依典故行之。

    」制可。

    左丞守貞言:「上嘗命臣問忻州陳毅上書所言事,其一極論守令之弊,臣面問所以救之之道,竟不能言。

    」上曰「方今政欲知其弊也。

    彼雖無救弊之術,但能言其弊,亦足嘉矣。

    如毅言及隨處有司不能奉行條制,為人傭雇尚須出力,況食國家祿而乃如是,得無虧臣子之行乎?其令檢會前後所降條理舉行之。

    」是日,溫王玠薨。

    丁酉,命有司祈雨,望祀嶽鎮海瀆于北郊。

     四月壬寅朔,定宣聖廟春秋釋奠,三獻官以祭酒、司業、博士充,祝詞稱「皇帝謹遣」,及登歌改用太常樂工。

    其獻官并執事與享者並法服,陪位學官公服,學生儒服。

    尚書省奏:「提刑司察舉涿州進士劉器博、博州進士張安行、河中府胡光謙,光謙年雖八十三,尚可任用。

    」勑劉器博、張安行特賜同進士出身,胡光謙召赴闕。

    甲辰,祈雨于社稷。

    丙午,罷天山北界外採銅。

    戊申,瀛王瓌薨。

    戊午,詔集百官議北邊開壕事。

    詔賜雲內孝子孟興絹十匹、粟二十石,賜同州貞婦師氏謚曰「節」。

    丙寅,以旱災,下詔責躬。

    丁卯,復以祈雨,望祀嶽鎮海瀆山川于北郊。

    戊辰,勑親王衣領用銀褐紫緣。

    遣禦史中丞吳鼎樞等審決中都冤獄,外路委提刑司處決。

    左丞守貞以旱,上表乞解職,不允。

    參知政事衡、萬公皆入謝。

    上曰:「前詔所謂罷不急之役、省無名之費、議冗官、決滯獄四事,其速行之。

    」 五月壬申朔,以尚書禮部員外郎孛朮魯子元為橫賜高麗使。

    癸酉,罷北邊開壕之役。

    甲戌,祈雨于社稷。

    是日,雨。

    戊寅,出宮女百八十三人。

    尚書省奏,近以山東、河北之饑,已委宣差所至安撫賑濟,復遣右三部司正範文淵往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