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 本紀第七 世宗中

關燈
五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戊戌,禁女直人毋得譯為漢姓。

    壬寅,真定尹孟浩薨。

    甲辰,尚書省奏,鄧州民範三毆殺人,當死,而親老無侍。

    上曰:「在醜不爭謂之孝,孝然後能養。

    斯人以一朝之忿忘其身,而有事親之心乎。

    可論如法。

    其親,官與養濟。

    」 六月,樞密使完顏思敬薨。

     七月庚子,復以會寧府為上京。

    庚戌,罷歲課雉尾。

     八月丁卯,以判大興尹趙王永中為樞密使。

    詔賜諸猛安謀克廉能三等官賞。

    己卯,禦史大夫璋罷。

    丙戌,以左副都點檢襄等為賀宋生日使。

    丁亥,秋獵。

     九月辛卯朔,以宿直將軍胡什賚為夏國生日使。

    辛亥,還都。

    大名府僧李智究等謀反,伏誅。

     十月乙醜,歲星晝見。

    丙子,以前南京留守唐括安禮為尚書右丞。

     十一月,以大興尹璋為賀宋正旦使,引進使大洞為高麗生日使。

    上謂宰臣曰:「外路正五品職事多闕員,何也?」太尉李石對曰「資考少有及者。

    」上曰:「苟有賢能,當不次用之。

    」壬子,吏部尚書梁肅請禁奴婢服羅綺。

    上曰:「近已禁其服明金。

    行之以漸可也。

    且教化之行,當自貴近始。

    朕宮中服禦,常自節約,舊服明金者,已減太半矣。

    近民間風俗,比正隆時聞稍淳儉,卿等當更務從儉素,使民知所效也。

    」 十四年正月己醜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二月壬戌,以大興尹璋使宋有罪,杖百五十,除名,仍以所受禮物入官。

    丙寅,以刑部尚書梁肅等為宋詳問使。

    庚午,以太尉、尚書令李石為太保,緻仕。

    戊寅,詔免去年被水旱百姓租稅。

     三月戊子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甲午,上謂大臣曰:「海陵純尚吏事,當時宰執止以案牘為功。

    卿等當思經濟之術,不可狃于故常也。

    」又詔,「猛安謀克之民,今後不許殺生祈祭。

    若遇節辰及祭天日,許得飲會。

    自二月一日至八月終,並禁絕飲燕,亦不許赴會他所,恐妨農功。

    雖閒月亦不許痛飲,犯者抵罪。

    可遍諭之」。

    又命,「應衛士有不閑女直語者,並勒習學,仍自後不得漢語」。

    辛醜,太白、歲星晝見。

    甲辰,上更名雍,詔中外。

    丙辰,太白、歲星晝見,經天。

     四月乙醜,上諭宰臣曰:「聞愚民祈福,多建佛寺,雖已條禁,尚多犯者,宜申約束,無令徒費財用。

    」戊辰,有事于太廟,以皇太子攝行事。

    乙亥,以勸農副使完顏蒲涅為橫賜高麗使。

    上禦垂拱殿,顧謂皇太子及親王曰:「人之行,莫大於孝弟。

    孝弟無不蒙天日之祐。

    汝等宜盡孝于父母,友于兄弟。

    自古兄弟之際,多因妻妾離間,以至相違。

    且妻者乃外屬耳,可比兄弟之親乎。

    若妻言是聽,而兄弟相違,甚非理也。

    汝等當以朕言常銘于心。

    」戊子,以樞密副使徒單克寧兼大興尹。

     五月丙戌朔,詳問使梁肅等還自宋。

    甲午,如金蓮川。

     六月己未,太白晝見。

     八月丁巳,次乣裡舌。

    日中,白龍見禦帳東小港中,須臾,乘雲雷而去。

    癸亥,獵于彌離補。

    己卯,太白晝見。

     九月丁亥,還都。

    乙未,以兵部尚書完顏讓等為賀宋生日使,宿直將軍崇肅為夏國生日使。

    癸卯,上退朝,謂侍臣曰:「朕自在潛邸及踐阼以至于今,於親屬舊知未嘗欺心有徇。

    近禦史臺奏,樞密使永中嘗緻書河南統軍使完顏仲,託以賣馬。

    朕知而不問。

    朕之欺心,此一事耳,夙夜思之,其如有疾。

    」己酉,宋遣使報聘。

     十月乙卯朔,詔圖畫功臣二十人衍慶宮聖武殿之左右廡。

     十一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丙申,禦史中丞劉仲誨等為賀宋正旦使。

    戊戌,召尚食局使,諭之曰:「太官之食,皆民脂膏。

    日者品味太多,不可遍舉,徒為虛費。

    自今止進可口者數品而已。

    」戊申,以儀鸞局使曹士元為高麗國生日使。

     十二月戊寅,以平章政事完顏守道為右丞相,樞密副使徒單克寧為平章政事。

     十五年正月。

    此下闕。

     七月丙午,粘拔恩與所部康裡孛古等內附。

     九月戊子,至自金蓮川。

    辛卯,高麗西京留守趙位寵叛其君,請以慈悲嶺以西,鴨淥江以東四十餘城內附,不納。

    丙申,幸新宮。

     閏月己酉朔,定應禁弓箭槍刀路分品官家奴客旅等許帶弓箭制。

    上謂左丞相良弼曰:「今之在官者,須職位稱愜所望,然後始加勉力。

    其或稍不如意,則止以度日為務,是豈忠臣之道耶。

    」丁巳,又謂良弼曰:「海陵時,領省秉德、左丞相言皆有能名,然為政不務遠圖,止以苛刻為事。

    言及可喜等在會寧時,一月之間,杖而殺之者二十人,罪皆不至於死,於理可乎。

    海陵為人如虎,此輩尚欲以術數要之,以至賣直取死,得為能乎。

    」己未,以歸德尹完顏王祥等為賀宋生日使,符寶郎斜卯和尚為夏國生日使。

    辛酉,高麗國王奏告趙位寵伏誅,詔慰荅之。

    詔親王、百官傔人所服紅紫改為黑紫。

    甲戌,詔年老之人毋注縣令。

    年老而任從政,其佐亦擇壯者參用。

     十月乙未,冬獵。

    丁未,還都。

     十一月乙卯,上幸東宮。

    初,唐古部族節度使移剌毛得之子殺其妻而逃,上命捕之。

    至是,皇姑梁國公主請赦之。

    上謂宰臣曰:「公主婦人,不識典法,罪尚可恕。

    毛得請託至此,豈可貸宥。

    」不許。

    戊午,以右宣徽使靖等為賀宋正旦使。

    甲子,太白晝見。

    戊辰,以宿直將軍阿典蒲魯虎為高麗生日使。

     十六年正月戊申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甲寅,詔免去年被水、旱路分租稅。

    甲子,詔宗屬未附玉牒者並與編次。

    丙寅,上與親王、宰執、從官從容論古今興廢事,曰:「經籍之興,其來久矣,垂教後世,無不盡善。

    今之學者,旣能誦之,必須行之。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