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四 本紀第四 熈宗
關燈
小
中
大
曰崇天體道欽明文武聖德皇帝。
初禦袞冕。
癸醜,謝太廟。
大赦。
改元。
丁巳,萬壽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己未,初定命婦封號。
夏國請置榷場,許之。
己巳,封平章政事昂為漆水郡王。
二月戊寅,詔諸緻仕官職俱至三品者,俸祿人力各給其半。
宗弼克廬州。
乙酉,改封海濵王耶律延禧為豫王,昏德公趙佶為天水郡王,重昏侯趙桓為天水郡公。
戊子,上親祭孔子廟,北面再拜。
退謂侍臣曰:「朕幼年遊佚,不知志學,歲月逾邁,深以為悔。
孔子雖無位,其道可尊,使萬世景仰。
大凡為善,不可不勉。
」自是頗讀尚書、論語及五代、遼史諸書,或以夜繼焉。
三月己未,上宴群臣于瑤池殿,適宗弼遣使奏捷,侍臣多進詩稱賀。
帝覽之曰:「太平之世,當尚文物,自古緻治,皆由是也。
」 四月丙子,以濟南尹韓昉參知政事。
辛巳,宗弼請伐江南,從之。
五月己酉,太師、領三省事、梁宋國王宗幹薨。
庚戌,上親臨。
日官奏,戌、亥不宜哭泣。
上曰:「君臣之義,骨肉之親,豈可避之。
」遂哭之慟,命輟朝七日。
六月甲戌,詔都元帥宗弼與宰執同入奏事。
庚寅,行臺平章政事耶律暉緻仕。
壬辰,有司請舉樂,上以宗幹新喪不允。
甲午,衛王宗強薨,上親臨、輟朝如宗幹喪。
七月癸卯,以景宣皇帝忌辰,命尚食徹肉。
丙午,以宗弼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都元帥、領行臺如故。
己酉,宗弼還軍中。
辛亥,參知政事耶律讓罷。
九月戊申,上至自燕京。
朝太皇太後于明德宮。
詔賜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絹二疋、絮三斤。
是秋,蝗。
都元帥宗弼伐宋,渡淮。
以書讓宋,宋復書乞罷兵,宗弼以便宜畫淮為界。
十一月己酉,高麗國賀受尊號。
稽古殿火。
十二月癸巳,夏國賀受尊號。
天水郡公趙桓乞本品俸,詔賙濟之。
左丞勗進先朝實錄三卷,上焚香立受之。
二年正月乙未朔,高麗、夏遣使來賀。
己亥,上獵于來流河。
乙巳,命封高麗。
丁未,上至自來流河。
辛亥,萬壽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壬子,衍聖公孔璠薨,子拯襲。
二月丁卯,上如天開殿。
甲戌,賑熈河路。
戊子,皇子濟安生。
辛卯,宋使曹勛來許歲幣銀、絹二十五萬兩、匹,畫淮為界,世世子孫,永守誓言。
改封蜀王劉豫為曹王。
壬辰,以皇子生,赦中外。
三月辛醜,還自天開殿。
大雪。
丙午,以宗弼為太傅。
丙辰,遣左宣徽使劉筈以袞冕圭冊冊宋康王為帝。
歸宋帝母韋氏及故妻邢氏、天水郡王并妻鄭氏喪于江南。
戊午,立子濟安為皇太子。
四月丙寅,以臣宋告中外。
庚午,五雲樓、重明等殿成。
五月癸巳朔,不視朝。
上自去年荒于酒,與近臣飲,或繼以夜。
宰相入諫,輒飲以酒,曰:「知卿等意,今旣飲矣,明日當戒。
」因復飲。
乙卯,賜宋誓詔。
辛酉,宴群臣於五雲樓,皆盡醉而罷。
七月甲午,回鶻遣使來貢。
北京、廣寧府蝗。
丁酉,賜宗弼金券。
八月丁卯,詔歸朱弁、張邵、洪皓于宋。
辛未,復太宗子胡盧為王。
賑陝西。
九月壬辰,詔給天水郡王子、姪、婿、天水郡公子俸給。
十一月甲寅,平章政事漆水郡王昂薨,追封鄆王。
十二月乙醜,高麗王遣使謝封冊。
庚午,宋遣使謝歸三喪及母韋氏。
壬申,上獵于核耶呆米路。
癸未,還宮。
甲申,皇太子濟安薨。
三年正月己醜朔,以皇太子喪不禦正殿,群臣詣便殿稱賀。
宋、高麗、夏使詣皇極殿遙賀。
乙巳,萬壽節,如正旦儀。
三月辛卯,以尚書左氶勗為平章政事,殿前都點檢宗憲為尚書左丞。
丁酉,太皇太後唐括氏崩。
己酉,封子道濟為魏王。
五月丁巳朔,京兆進瑞麥。
癸亥,上緻祭太皇太後。
甲申,初立太廟、社稷。
六月己酉,初置驍毅軍。
七月丙寅,上緻祭太皇太後。
庚辰,太原路進獬豸并瑞麥。
八月辛卯,詔給天水郡王孫及天水郡公婿俸祿。
丙申,老人星見。
乙巳,謚太皇太後曰欽仁皇後。
戊申,葬恭陵。
十二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四年正月癸醜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甲寅,詔以去年宋幣賜始祖以下宗室。
己未,以宋使王倫為平州轉運使,旣受命,復辭,罪其反覆,誅之
初禦袞冕。
癸醜,謝太廟。
大赦。
改元。
丁巳,萬壽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己未,初定命婦封號。
夏國請置榷場,許之。
己巳,封平章政事昂為漆水郡王。
二月戊寅,詔諸緻仕官職俱至三品者,俸祿人力各給其半。
宗弼克廬州。
乙酉,改封海濵王耶律延禧為豫王,昏德公趙佶為天水郡王,重昏侯趙桓為天水郡公。
戊子,上親祭孔子廟,北面再拜。
退謂侍臣曰:「朕幼年遊佚,不知志學,歲月逾邁,深以為悔。
孔子雖無位,其道可尊,使萬世景仰。
大凡為善,不可不勉。
」自是頗讀尚書、論語及五代、遼史諸書,或以夜繼焉。
三月己未,上宴群臣于瑤池殿,適宗弼遣使奏捷,侍臣多進詩稱賀。
帝覽之曰:「太平之世,當尚文物,自古緻治,皆由是也。
」 四月丙子,以濟南尹韓昉參知政事。
辛巳,宗弼請伐江南,從之。
五月己酉,太師、領三省事、梁宋國王宗幹薨。
庚戌,上親臨。
日官奏,戌、亥不宜哭泣。
上曰:「君臣之義,骨肉之親,豈可避之。
」遂哭之慟,命輟朝七日。
六月甲戌,詔都元帥宗弼與宰執同入奏事。
庚寅,行臺平章政事耶律暉緻仕。
壬辰,有司請舉樂,上以宗幹新喪不允。
甲午,衛王宗強薨,上親臨、輟朝如宗幹喪。
七月癸卯,以景宣皇帝忌辰,命尚食徹肉。
丙午,以宗弼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都元帥、領行臺如故。
己酉,宗弼還軍中。
辛亥,參知政事耶律讓罷。
九月戊申,上至自燕京。
朝太皇太後于明德宮。
詔賜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絹二疋、絮三斤。
是秋,蝗。
都元帥宗弼伐宋,渡淮。
以書讓宋,宋復書乞罷兵,宗弼以便宜畫淮為界。
十一月己酉,高麗國賀受尊號。
稽古殿火。
十二月癸巳,夏國賀受尊號。
天水郡公趙桓乞本品俸,詔賙濟之。
左丞勗進先朝實錄三卷,上焚香立受之。
二年正月乙未朔,高麗、夏遣使來賀。
己亥,上獵于來流河。
乙巳,命封高麗。
丁未,上至自來流河。
辛亥,萬壽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壬子,衍聖公孔璠薨,子拯襲。
二月丁卯,上如天開殿。
甲戌,賑熈河路。
戊子,皇子濟安生。
辛卯,宋使曹勛來許歲幣銀、絹二十五萬兩、匹,畫淮為界,世世子孫,永守誓言。
改封蜀王劉豫為曹王。
壬辰,以皇子生,赦中外。
三月辛醜,還自天開殿。
大雪。
丙午,以宗弼為太傅。
丙辰,遣左宣徽使劉筈以袞冕圭冊冊宋康王為帝。
歸宋帝母韋氏及故妻邢氏、天水郡王并妻鄭氏喪于江南。
戊午,立子濟安為皇太子。
四月丙寅,以臣宋告中外。
庚午,五雲樓、重明等殿成。
五月癸巳朔,不視朝。
上自去年荒于酒,與近臣飲,或繼以夜。
宰相入諫,輒飲以酒,曰:「知卿等意,今旣飲矣,明日當戒。
」因復飲。
乙卯,賜宋誓詔。
辛酉,宴群臣於五雲樓,皆盡醉而罷。
七月甲午,回鶻遣使來貢。
北京、廣寧府蝗。
丁酉,賜宗弼金券。
八月丁卯,詔歸朱弁、張邵、洪皓于宋。
辛未,復太宗子胡盧為王。
賑陝西。
九月壬辰,詔給天水郡王子、姪、婿、天水郡公子俸給。
十一月甲寅,平章政事漆水郡王昂薨,追封鄆王。
十二月乙醜,高麗王遣使謝封冊。
庚午,宋遣使謝歸三喪及母韋氏。
壬申,上獵于核耶呆米路。
癸未,還宮。
甲申,皇太子濟安薨。
三年正月己醜朔,以皇太子喪不禦正殿,群臣詣便殿稱賀。
宋、高麗、夏使詣皇極殿遙賀。
乙巳,萬壽節,如正旦儀。
三月辛卯,以尚書左氶勗為平章政事,殿前都點檢宗憲為尚書左丞。
丁酉,太皇太後唐括氏崩。
己酉,封子道濟為魏王。
五月丁巳朔,京兆進瑞麥。
癸亥,上緻祭太皇太後。
甲申,初立太廟、社稷。
六月己酉,初置驍毅軍。
七月丙寅,上緻祭太皇太後。
庚辰,太原路進獬豸并瑞麥。
八月辛卯,詔給天水郡王孫及天水郡公婿俸祿。
丙申,老人星見。
乙巳,謚太皇太後曰欽仁皇後。
戊申,葬恭陵。
十二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四年正月癸醜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甲寅,詔以去年宋幣賜始祖以下宗室。
己未,以宋使王倫為平州轉運使,旣受命,復辭,罪其反覆,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