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有餘。
時帑藏空竭,庫中惟有練數千端,鬻之不售,而國用不給。
導患之,乃與朝賢俱制練布單衣,于是士人翕然競服之,練遂踴貴。
乃令主者出賣,端至一金。
其為時所慕如此 六年冬,烝,诏歸胙于導,曰:“無下拜。
”導辭疾不敢當。
初,帝幼沖,見導,每拜。
又嘗與導書手诏,則雲“惶恐言”,中書作诏,則曰“敬問”,于是以為定制。
自後元正,導入,帝猶為之興焉。
時大旱,導上疏遜位。
诏曰:“夫聖王禦世,動合至道,運無不周,故能人倫攸叙,萬物獲宜。
朕荷祖宗之重,托于王公之上,不能仰陶玄風,俯洽宇宙,亢陽逾時,兆庶胥怨,邦之不臧,惟予一人。
公體道明哲,弘猶深遠,勳格四海,翼亮三世,國典之不墜,實仲山甫補之。
而猥崇謙光,引咎克讓,元道之愆,寄責宰輔,隻增其阙。
博綜萬機,不可一日有曠。
公宜遺履謙之近節,遵經國之遠略。
門下速遣侍中以下敦喻。
”導固讓。
诏累逼之,然後視事。
導簡素寡欲,倉無儲谷,衣不重帛。
帝知之,給布萬匹,以供私費。
導有羸疾,不堪朝會,帝幸其府,縱酒作樂,後令輿車入殿,其見敬如此。
石季龍掠騎至曆陽,導請出讨之。
加大司馬、假黃钺、中外諸軍事,置左右長史、司馬,給布萬匹。
俄而賊退,解大司馬,複轉中外大都督,進位太傅,又拜丞相,依漢制罷司徒官以并之。
冊曰:“朕夙罹不造,肆陟帝位,未堪多難,禍亂旁興。
公文貫九功,武經七德,外緝四海,内齊八政,天地以平,人神以和,業同伊尹,道隆姬旦。
仰思唐虞,登庸隽乂,申命群官,允釐庶績。
朕思憑高谟,弘濟遠獻,維稽古建爾于上公,永為晉輔。
往踐厥職,敬敷道訓,以亮天工。
不亦休哉!公其戒之!” 是歲,妻曹氏卒,贈金章紫绶。
初,曹氏性妒,導甚憚之,乃密營别館,以處衆妾。
曹氏知,将往焉。
導恐妾被辱,遽令命駕,猶恐遲之,以所執麈尾柄驅牛而進。
司徒蔡谟聞之,戲導曰:“朝廷欲加公九錫。
”導弗之覺,但謙退而已。
谟曰:“不聞餘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
”導大怒,謂人曰:“吾往與群賢共遊洛中,何曾聞有蔡克兒也。
” 于時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鎮于外。
南蠻校尉陶稱間說亮當舉兵内向,或勸導密為之防。
導曰:“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便角巾還第,複何懼哉!”又與稱書,以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
于是讒間遂息。
時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
導内不能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曰:“元規塵污人。
” 自漢魏以來,群臣不拜山陵。
導以元帝睠同布衣,匪惟君臣而已,每一崇進,皆就拜,不勝哀戚。
由是诏百官拜陵,自導始也。
鹹康五年薨,時年六十四。
帝舉哀于朝堂三日,遣大鴻胪持節監護喪事,赗襚之禮,一依漢博陸侯及安平獻王故事。
及葬,給九遊辒辌車、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武贲班劍百人,中興名臣莫與為比。
冊曰:“蓋高位以酬明德,厚爵以答懋勳;至乎阖棺标迹,莫尚号谥,風流百代,于是乎在。
惟公邁達沖虛,玄鑒劭邈;夷淡以約其心,體仁以流其惠;栖遲務外,則名隽中夏,應期濯纓,則潛算獨運。
昔我中宗、肅祖之基中興也,下帷委誠而策定江左,拱己宅心而庶績鹹熙。
故能威之所振,寇虐改心,化之所鼓,梼杌易質;調陰陽之和,通彜倫之紀,遼隴承風,丹穴景附。
隆高世之功,複宣武之績,舊物不失,公協其猷。
若乃荷負顧命,保朕沖人,遭遇艱圮,夷險委順;拯其淪墜而濟之以道,扶其頹傾而弘之以仁,經緯三朝而蘊道彌曠。
方賴高谟,以穆四海,昊天不吊,奄忽薨殂,朕用震恸于心。
雖有殷之殒保衡,有周之喪二南,曷谕茲懷!今遣使持節、谒者仆射任瞻錫谥曰文獻,祠以太牢。
魂而有靈,嘉茲榮寵!” 二弟:穎、敞,少與導俱知名,時人以穎方溫太真,以敞比鄧伯道,并早卒。
導六子:悅、恬、洽、協、邵、荟。
悅字長豫,弱冠有高名,事親色養,導甚愛之。
導嘗共悅奕棋,争道,導笑曰:“相與有瓜葛,那得為爾邪!”導性儉節,帳下甘果爛敗,令棄之,雲:“勿使大郎知。
”悅少侍講東宮,曆吳王友、中書侍郎,先導卒,谥貞世子。
先是,導夢人以百萬錢買悅,潛為祈禱者備矣。
尋掘地,得錢百
時帑藏空竭,庫中惟有練數千端,鬻之不售,而國用不給。
導患之,乃與朝賢俱制練布單衣,于是士人翕然競服之,練遂踴貴。
乃令主者出賣,端至一金。
其為時所慕如此 六年冬,烝,诏歸胙于導,曰:“無下拜。
”導辭疾不敢當。
初,帝幼沖,見導,每拜。
又嘗與導書手诏,則雲“惶恐言”,中書作诏,則曰“敬問”,于是以為定制。
自後元正,導入,帝猶為之興焉。
時大旱,導上疏遜位。
诏曰:“夫聖王禦世,動合至道,運無不周,故能人倫攸叙,萬物獲宜。
朕荷祖宗之重,托于王公之上,不能仰陶玄風,俯洽宇宙,亢陽逾時,兆庶胥怨,邦之不臧,惟予一人。
公體道明哲,弘猶深遠,勳格四海,翼亮三世,國典之不墜,實仲山甫補之。
而猥崇謙光,引咎克讓,元道之愆,寄責宰輔,隻增其阙。
博綜萬機,不可一日有曠。
公宜遺履謙之近節,遵經國之遠略。
門下速遣侍中以下敦喻。
”導固讓。
诏累逼之,然後視事。
導簡素寡欲,倉無儲谷,衣不重帛。
帝知之,給布萬匹,以供私費。
導有羸疾,不堪朝會,帝幸其府,縱酒作樂,後令輿車入殿,其見敬如此。
石季龍掠騎至曆陽,導請出讨之。
加大司馬、假黃钺、中外諸軍事,置左右長史、司馬,給布萬匹。
俄而賊退,解大司馬,複轉中外大都督,進位太傅,又拜丞相,依漢制罷司徒官以并之。
冊曰:“朕夙罹不造,肆陟帝位,未堪多難,禍亂旁興。
公文貫九功,武經七德,外緝四海,内齊八政,天地以平,人神以和,業同伊尹,道隆姬旦。
仰思唐虞,登庸隽乂,申命群官,允釐庶績。
朕思憑高谟,弘濟遠獻,維稽古建爾于上公,永為晉輔。
往踐厥職,敬敷道訓,以亮天工。
不亦休哉!公其戒之!” 是歲,妻曹氏卒,贈金章紫绶。
初,曹氏性妒,導甚憚之,乃密營别館,以處衆妾。
曹氏知,将往焉。
導恐妾被辱,遽令命駕,猶恐遲之,以所執麈尾柄驅牛而進。
司徒蔡谟聞之,戲導曰:“朝廷欲加公九錫。
”導弗之覺,但謙退而已。
谟曰:“不聞餘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
”導大怒,謂人曰:“吾往與群賢共遊洛中,何曾聞有蔡克兒也。
” 于時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鎮于外。
南蠻校尉陶稱間說亮當舉兵内向,或勸導密為之防。
導曰:“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便角巾還第,複何懼哉!”又與稱書,以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
于是讒間遂息。
時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
導内不能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曰:“元規塵污人。
” 自漢魏以來,群臣不拜山陵。
導以元帝睠同布衣,匪惟君臣而已,每一崇進,皆就拜,不勝哀戚。
由是诏百官拜陵,自導始也。
鹹康五年薨,時年六十四。
帝舉哀于朝堂三日,遣大鴻胪持節監護喪事,赗襚之禮,一依漢博陸侯及安平獻王故事。
及葬,給九遊辒辌車、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武贲班劍百人,中興名臣莫與為比。
冊曰:“蓋高位以酬明德,厚爵以答懋勳;至乎阖棺标迹,莫尚号谥,風流百代,于是乎在。
惟公邁達沖虛,玄鑒劭邈;夷淡以約其心,體仁以流其惠;栖遲務外,則名隽中夏,應期濯纓,則潛算獨運。
昔我中宗、肅祖之基中興也,下帷委誠而策定江左,拱己宅心而庶績鹹熙。
故能威之所振,寇虐改心,化之所鼓,梼杌易質;調陰陽之和,通彜倫之紀,遼隴承風,丹穴景附。
隆高世之功,複宣武之績,舊物不失,公協其猷。
若乃荷負顧命,保朕沖人,遭遇艱圮,夷險委順;拯其淪墜而濟之以道,扶其頹傾而弘之以仁,經緯三朝而蘊道彌曠。
方賴高谟,以穆四海,昊天不吊,奄忽薨殂,朕用震恸于心。
雖有殷之殒保衡,有周之喪二南,曷谕茲懷!今遣使持節、谒者仆射任瞻錫谥曰文獻,祠以太牢。
魂而有靈,嘉茲榮寵!” 二弟:穎、敞,少與導俱知名,時人以穎方溫太真,以敞比鄧伯道,并早卒。
導六子:悅、恬、洽、協、邵、荟。
悅字長豫,弱冠有高名,事親色養,導甚愛之。
導嘗共悅奕棋,争道,導笑曰:“相與有瓜葛,那得為爾邪!”導性儉節,帳下甘果爛敗,令棄之,雲:“勿使大郎知。
”悅少侍講東宮,曆吳王友、中書侍郎,先導卒,谥貞世子。
先是,導夢人以百萬錢買悅,潛為祈禱者備矣。
尋掘地,得錢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