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三

關燈
督護河東、河南、平陽三郡。

     曜嘗攻李矩,該破之。

    及矩将迎郭默,該遣軍助之,又與河南尹任愔相連結。

    後漸饑弊,曜寇日至,欲率衆南徙,衆不從,該遂單騎走至南陽。

    帝又以為前鋒都督、平北将軍、雍州刺史。

    馬瞻率該餘衆降曜。

    曜征發既苦,瞻又驕虐,部曲遣使呼該,該密往赴之,其衆殺瞻而納該。

    該遷于新野,率衆助周訪讨平杜曾,诏以該為順陽太守。

     王敦之反也,梁州刺史甘卓不從,欲觀該去就,試以敦旨動之。

    該曰:“我本去賊,惟忠于國。

    今王公舉兵向天子,非吾所宜與也。

    ”遂距而不應。

    及蘇峻反,率衆救台,軍次石頭,受陶侃節度。

    峻未平,該病笃還屯,卒于道,葬于武陵。

    從子雄統其衆。

     郭默,河内懷人。

    少微賤,以壯勇事太守裴整,為督将。

    永嘉之亂,默率遺衆自為塢主,以漁舟抄東歸行旅,積年遂緻巨富,流人依附者漸衆。

    撫循将士,甚得其歡心。

    默婦兄同郡陸嘉取官米數石饷妹,默以為違制,将殺嘉,嘉懼,奔石勒。

    默乃自射殺婦,以明無私。

    遣使谒劉琨,琨加默河内太守。

    劉元海遣從子曜讨默,曜列三屯圍之,欲使餓死。

    默送妻子為質,并請籴焉,籴畢,設守。

    曜怒,沈默妻子于河而攻之。

    默遣弟芝求救于劉琨,琨知默狡猾,留之而緩其救。

    默更遣人告急。

    會芝出城浴馬,使強與俱歸。

    默乃遣芝質于石勒,勒以默多詐,封默書與劉曜。

    默使人伺得勒書,便突圍投李矩。

    後與矩并力距劉、石,事見矩傳。

     太興初,除颍川太守。

    默與石匆戰敗,矩轉蹙弱,默深憂懼,解印授其參軍殷峤,謂之曰:“李使君遇吾甚厚,今遂棄去,無顔謝之,三日可白吾去也。

    ”乃奔陽翟。

    矩聞之,大怒,遣其将郭誦追默,至襄城,及之。

    默棄家人,單馬馳去。

    默至京都,明帝授征虜将軍。

    劉遐卒,以默為北中郎将、監淮北軍事、假節。

    遐故部曲李龍等謀反,诏默與右衛将軍趙胤讨平之。

      朝廷将征蘇峻,懼其為亂,召默拜後将軍,領屯騎校尉。

    初戰有功,及六軍敗績,南奔。

    郗鑒議于曲阿北大業裡作壘,以分賊勢,使默守之。

    峻遣韓晁等攻默甚急,壘中頗乏水,默懼,分人馬出外,乃潛從南門蕩出,留人堅守。

    會峻死,圍解,征為右軍将軍。

     默樂為邊将,不願宿衛,及赴召,謂平南将軍劉胤曰:“我能禦胡而不見用。

    右軍主禁兵,若疆場有虞,被使出征,方始配給,将卒無素,恩信不著,以此臨敵,少有不敗矣。

    時當為官擇才,若人臣自擇官,安得不亂乎”胤曰:“所論事雖然,非小人所及也。

    ”當發,求資于胤。

    時胤被诏免官,不即歸罪,方自申理,而驕侈更甚,遠近怪之。

      初,默之被征距蘇峻也,下次尋陽,見胤,胤參佐張滿等輕默,倮露視之,默常切齒。

    至是,胤臘日饷默酒一器,肫一頭,默對信投之水中,忿憤益甚。

    又僑人蓋肫先略取祖煥所殺孔炜女為妻,炜家求之,張滿等使還其家,肫不與,因與胤、滿有隙。

    至是,肫謂默曰:“劉江州不受免,密有異圖,與長史司馬張滿、荀楷等日夜計謀,反逆已形,惟忌郭侯一人,雲當先除郭侯而後起事。

    禍将至矣,宜深備之。

    ”默既懷恨,便率其徒候旦門開襲胤。

    胤将吏欲距默,默?句之曰:“我被诏有所讨,動者誅及三族。

    ”遂入至内寝。

    胤尚與妾卧,默牽下斬之。

    出取胤僚佐張滿、荀楷等,誣以大逆。

    傳胤首于京師,詐作诏書,宜視内外。

    掠胤女及諸妾,并金寶還船。

    初雲下都,俄而還,停胤故府,招桓宣、王愆期。

    愆期懼逼,勸默為平南、江州,默從之。

    愆期因逃廬山,桓宣固守不應。

     司徒王導懼不可制,乃大赦天下,枭胤首于大航,以默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武昌太守鄧嶽馳白太尉陶侃,侃聞之,投袂起曰:“此必詐也。

    ”即日率衆讨默,上疏陳默罪惡。

    導聞之,乃收胤首,诏庾亮助侃讨默。

    默欲南據豫章,而侃已至城下築土山以臨之。

    諸軍大集,圍之數重。

    侃惜默骁勇,欲活之,遣郭誦見默,默許降,而默将張醜、宋侯等恐為侃所殺,故緻進退,不時得出。

    攻之轉急,宋侯遂縛默求降,即斬于軍門,同黨死者四十人,傳首京師。

     史臣曰:邵、李、魏、郭等諸将,契闊喪亂之辰,驅馳戎馬之際,威懷足以容衆,勇略足以制人,乃保據危城,折沖千裡,招集義勇,抗禦仇雠,雖艱阻備嘗,皆乃心王室。

    而矩能以少擊衆,戰勝獲多,遂使玄明憤恚,世龍挫衄。

    惜其寡弱,功虧一篑。

    方之數子,其最優乎!默既拔迹危亡,參陪朝伍,忿因眦睚,禍及誅夷,非夫狂悖,豈宜至此!段匹磾本自遐方,而系心朝廷,始則盡忠國難,終乃抗節虜廷,自蘇子卿以來,一人而已。

    越石之見誅段氏,實以威名;匹磾之取戮世龍,亦由衆望:禍福之應,何其速哉!《詩》雲:“無言不酬,無德不報”,此之謂也。

     贊曰:邵李諸将,實惟忠壯。

    蒙犯艱危,驅馳亭鄣。

    力小任重,功虧身喪。

    匹磾勁烈,隕身全節。

    默實兇殘,自贻罪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