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魏舒李憙劉寔高光 魏舒,字陽元,任城樊人也。
少孤,為外家甯氏所養。
甯氏起宅,相宅者雲:“當出貴甥。
”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謂應之。
舒曰:“當為外氏成此宅相。
”久乃别居。
身長八尺二寸,姿望秀偉,飲酒石餘,而遲鈍質樸,不為鄉親所重。
從叔父吏部郎衡,有名當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歎曰:“舒堪數百戶長,我願畢矣!”舒亦不以介意。
不修常人之節,不為皎曆之事,每欲容才長物,終不顯人之短。
性好騎射,著韋衣。
入山澤,以漁獵為事。
唯太原王乂謂舒曰:“卿終當為台輔,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饑寒,吾當助卿營之。
”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辭。
舒嘗詣野王,主人妻夜産,俄而聞車馬之聲,相問曰:“男也,女也?”曰:“男,書之,十五以兵死。
”複問:“寝者為誰?”曰:“魏公舒。
”後十五載,詣主人,問所生兒何在,曰:“因條桑為斧傷而死。
”舒自知當為公矣。
年四十餘,郡上計掾察孝廉。
宗黨以舒無學業,勸令不就,可以為高耳。
舒曰:“若試而不中,其負在我,安可虛竊不就之高以為己榮乎!”于是自課。
百日習一經,因而對策升第。
除渑池長,遷浚儀令,入為尚書郎。
時欲沙汰郎官。
非其才者罷之。
舒曰:“吾即其人也。
”襆被而出。
同僚素無清論者鹹有愧色,談者稱之。
累遷後将軍鐘毓長史,毓每與參佐射,舒常為畫籌而已。
後遇朋人不足,以舒滿數。
毓初不知其善射。
舒容範閑雅,發無不中,舉坐愕然。
莫有敵者。
毓歎而謝曰:“吾之不足以盡卿才,有如此射矣,豈一事哉!”轉相國參軍,封劇陽子。
府朝碎務,未嘗見是非;至于廢興大事,衆人莫能斷者,舒徐為籌之,多出衆議之表。
文帝深器重之,每朝會坐罷,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領袖也。
”遷宜陽、荥陽二郡太守,甚有聲稱。
征拜散騎常侍。
出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簡惠稱。
入為侍中。
武帝以舒清素,特賜絹百匹。
遷尚書,以公事當免官,诏以贖論。
舒三娶妻皆亡,是歲自表乞假還本郡葬妻,诏賜葬地一頃,錢五十萬。
太康初,拜右仆射。
舒與衛瓘、山濤、張華等以六合混一,宜用古典封禅東嶽,前後累陳其事,帝謙讓不許。
以舒為左仆射,領吏部。
舒上言:“今選六宮,聘以玉帛,而舊使禦府丞奉聘,宣成嘉禮,贽重使輕。
以為拜三夫人宜使卿,九嫔使五官中郎将,美人、良人使谒者,于典制為弘。
”有诏詳之,衆議異同,遂寝。
加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及山濤薨,以舒領司徒,有頃即真。
舒有威重德望,祿賜散之九族,家無餘财。
陳留周震累為諸府所辟,辟書既下,公辄喪亡,佥号震為殺公掾,莫有辟者。
舒乃命之,而竟無患,識者以此稱其達命。
以年老,每稱疾遜位。
中複暫起,署兗州中正,尋又稱疾。
尚書左丞郤诜與舒書曰:“公久疾小差,視事是也,唯上所念。
何竟起訖還卧,曲身回法,甚失具瞻之望。
公少立巍巍,一旦棄之,可不惜哉!”舒稱疾如初。
後以災異遜位,帝不聽。
後因正旦朝罷還第,表送章绶。
帝手诏敦勉。
而舒執意彌固,乃下诏曰:“司徒、劇陽子舒,體道弘粹,思量經遠,忠肅居正,在公盡規。
入管铨衡,官人允叙;出贊衮職,敷弘五教。
惠訓播流,德聲茂著,可謂朝之俊乂者也。
而屢執沖讓,辭旨懇誠,申覽反覆,省用怃然。
蓋成人之美,先典所與,難違至情。
今聽其所執,以劇陽子就第,位同三司,祿賜如前。
幾杖不朝,賜錢百萬,床帳簟褥自副。
以舍人四人為劇陽子舍人,置官騎十人。
使光祿勳奉策,主者詳案典禮,令皆如舊制。
”于是賜安車驷馬,門施行馬。
舒為事必先行而後言,遜位之際,莫有知者。
時論以為晉興以來,三公能辭榮善終者,未之有也。
司空衛瓘與舒書曰:“每與足下共論此事,日日未果,可謂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矣。
”太熙元年薨,時年八十二。
帝甚傷悼,赗赙優厚,谥曰康。
子混,字延廣,清惠有才行,為太子舍人。
年二十七,先舒卒,朝野鹹為舒悲惜。
舒每哀恸,退而歎曰:“吾不及莊生遠矣,豈以無益自損乎!”于是終服不複哭。
诏曰:“舒惟一子,薄命短折。
舒告老之年,處窮獨之苦,每念怛然,為之嗟悼。
思所以散愁養氣,可更增滋味品物。
仍給賜陽燧四望繐窗戶皁輪車牛一乘,庶出入觀望,或足散憂也。
”以庶孫融嗣。
又早卒,從孫晃嗣。
李憙,字季和,上黨銅鞮人也。
父牷,漢大鴻胪。
憙少有高行,博學研精,與北海管甯以賢良征,不行。
累辟三府,不就。
宣帝複辟憙為太傅屬,固辭疾,郡縣扶輿上道,時憙母疾笃,乃竊逾泫氏城而徒還,遂遭母喪,論者嘉其志節。
後為并州别駕,時骁騎将軍秦朗過并州,州将畢軌敬焉。
令乘車至閣。
憙固谏以為不可,軌不得已從之。
景帝輔政,命憙為大将軍從事中郎,憙到,引見,謂憙曰:“昔
少孤,為外家甯氏所養。
甯氏起宅,相宅者雲:“當出貴甥。
”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謂應之。
舒曰:“當為外氏成此宅相。
”久乃别居。
身長八尺二寸,姿望秀偉,飲酒石餘,而遲鈍質樸,不為鄉親所重。
從叔父吏部郎衡,有名當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歎曰:“舒堪數百戶長,我願畢矣!”舒亦不以介意。
不修常人之節,不為皎曆之事,每欲容才長物,終不顯人之短。
性好騎射,著韋衣。
入山澤,以漁獵為事。
唯太原王乂謂舒曰:“卿終當為台輔,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饑寒,吾當助卿營之。
”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辭。
舒嘗詣野王,主人妻夜産,俄而聞車馬之聲,相問曰:“男也,女也?”曰:“男,書之,十五以兵死。
”複問:“寝者為誰?”曰:“魏公舒。
”後十五載,詣主人,問所生兒何在,曰:“因條桑為斧傷而死。
”舒自知當為公矣。
年四十餘,郡上計掾察孝廉。
宗黨以舒無學業,勸令不就,可以為高耳。
舒曰:“若試而不中,其負在我,安可虛竊不就之高以為己榮乎!”于是自課。
百日習一經,因而對策升第。
除渑池長,遷浚儀令,入為尚書郎。
時欲沙汰郎官。
非其才者罷之。
舒曰:“吾即其人也。
”襆被而出。
同僚素無清論者鹹有愧色,談者稱之。
累遷後将軍鐘毓長史,毓每與參佐射,舒常為畫籌而已。
後遇朋人不足,以舒滿數。
毓初不知其善射。
舒容範閑雅,發無不中,舉坐愕然。
莫有敵者。
毓歎而謝曰:“吾之不足以盡卿才,有如此射矣,豈一事哉!”轉相國參軍,封劇陽子。
府朝碎務,未嘗見是非;至于廢興大事,衆人莫能斷者,舒徐為籌之,多出衆議之表。
文帝深器重之,每朝會坐罷,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領袖也。
”遷宜陽、荥陽二郡太守,甚有聲稱。
征拜散騎常侍。
出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簡惠稱。
入為侍中。
武帝以舒清素,特賜絹百匹。
遷尚書,以公事當免官,诏以贖論。
舒三娶妻皆亡,是歲自表乞假還本郡葬妻,诏賜葬地一頃,錢五十萬。
太康初,拜右仆射。
舒與衛瓘、山濤、張華等以六合混一,宜用古典封禅東嶽,前後累陳其事,帝謙讓不許。
以舒為左仆射,領吏部。
舒上言:“今選六宮,聘以玉帛,而舊使禦府丞奉聘,宣成嘉禮,贽重使輕。
以為拜三夫人宜使卿,九嫔使五官中郎将,美人、良人使谒者,于典制為弘。
”有诏詳之,衆議異同,遂寝。
加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及山濤薨,以舒領司徒,有頃即真。
舒有威重德望,祿賜散之九族,家無餘财。
陳留周震累為諸府所辟,辟書既下,公辄喪亡,佥号震為殺公掾,莫有辟者。
舒乃命之,而竟無患,識者以此稱其達命。
以年老,每稱疾遜位。
中複暫起,署兗州中正,尋又稱疾。
尚書左丞郤诜與舒書曰:“公久疾小差,視事是也,唯上所念。
何竟起訖還卧,曲身回法,甚失具瞻之望。
公少立巍巍,一旦棄之,可不惜哉!”舒稱疾如初。
後以災異遜位,帝不聽。
後因正旦朝罷還第,表送章绶。
帝手诏敦勉。
而舒執意彌固,乃下诏曰:“司徒、劇陽子舒,體道弘粹,思量經遠,忠肅居正,在公盡規。
入管铨衡,官人允叙;出贊衮職,敷弘五教。
惠訓播流,德聲茂著,可謂朝之俊乂者也。
而屢執沖讓,辭旨懇誠,申覽反覆,省用怃然。
蓋成人之美,先典所與,難違至情。
今聽其所執,以劇陽子就第,位同三司,祿賜如前。
幾杖不朝,賜錢百萬,床帳簟褥自副。
以舍人四人為劇陽子舍人,置官騎十人。
使光祿勳奉策,主者詳案典禮,令皆如舊制。
”于是賜安車驷馬,門施行馬。
舒為事必先行而後言,遜位之際,莫有知者。
時論以為晉興以來,三公能辭榮善終者,未之有也。
司空衛瓘與舒書曰:“每與足下共論此事,日日未果,可謂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矣。
”太熙元年薨,時年八十二。
帝甚傷悼,赗赙優厚,谥曰康。
子混,字延廣,清惠有才行,為太子舍人。
年二十七,先舒卒,朝野鹹為舒悲惜。
舒每哀恸,退而歎曰:“吾不及莊生遠矣,豈以無益自損乎!”于是終服不複哭。
诏曰:“舒惟一子,薄命短折。
舒告老之年,處窮獨之苦,每念怛然,為之嗟悼。
思所以散愁養氣,可更增滋味品物。
仍給賜陽燧四望繐窗戶皁輪車牛一乘,庶出入觀望,或足散憂也。
”以庶孫融嗣。
又早卒,從孫晃嗣。
李憙,字季和,上黨銅鞮人也。
父牷,漢大鴻胪。
憙少有高行,博學研精,與北海管甯以賢良征,不行。
累辟三府,不就。
宣帝複辟憙為太傅屬,固辭疾,郡縣扶輿上道,時憙母疾笃,乃竊逾泫氏城而徒還,遂遭母喪,論者嘉其志節。
後為并州别駕,時骁騎将軍秦朗過并州,州将畢軌敬焉。
令乘車至閣。
憙固谏以為不可,軌不得已從之。
景帝輔政,命憙為大将軍從事中郎,憙到,引見,謂憙曰:“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