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襲列傳二
關燈
小
中
大
,頵領兵奄至,?擊敗再思,與頵通和。
頵要盟于?,?遍召諸子問之曰:「誰能為吾為田氏之婿者?」例有難色,時元瓘年十六,進曰:「惟大王之命。
」由是就親于宣州。
唐天祐初,承制累遷檢校尚書左仆射、内衙都指揮使,數年之間,伐叛禦寇,大著勳績。
梁貞明四年夏,?大舉伐吳,以元瓘為水戰諸軍都指揮使。
戰棹抵東洲,吳人以舟師拒戰,元瓘為火筏順風揚灰以岔之,白晝如霧,吳師迷方,遂敗之,擒軍使彭彥章并軍校七十餘人,得戰艦四百隻。
吳人知不可校,通好于?,以功奏授鎮海軍節度副使、檢校司徒。
梁末,遷清海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後唐同光初,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鎮東等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時?自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守尚書令、吳越國王,及?為太師緻仕,元瓘累貢章疏,乞複舊号,唐明宗許之。
?既年高,欲立嗣,召諸子使各論功,請讓于元瓘。
及?病笃,召将吏謂之曰:「餘病不起,兒皆愚懦,恐不能為爾帥。
與爾輩決矣,帥當自擇。
」将吏号泣言曰:「大令公有軍功,多賢行仁孝,已領兩鎮,王何苦言及此!」?曰:「此渠定堪否?」曰:「衆等願奉賢帥。
」即出符鑰數篚于前,謂元瓘曰:「三軍言爾可奉,領取此。
」?薨,遂襲父位。
唐長興四年,遣将作監李纮起複元瓘官爵,又命戶部侍郎張文寶授兼尚書令。
清泰初,封吳王。
二年,封越王。
天福元年,賜金印。
三年,封吳越國王。
五年,加天下兵馬元帥。
六年,授天下兵馬都元帥。
其年夏有疾,秋府署災,焚之一空,乃移于他所,其焰皆随而發焉,元瓘因驚悸發狂,以是歲八月二十四日薨,年五十五歲。
谥曰文穆。
元瓘幼聰敏,長于撫馭,臨戎十五年,決事神速,為軍民所附,然奢僭營造,甚于其父,故有回祿之災焉。
元瓘有詩千篇,編其尤者三百篇,命曰《錦樓集》,浙中人士皆傳之。
子佐為嗣。
佐,字元祐,元瓘薨,遂襲其位。
晉天福末,制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吳越王,仍篆玉為冊以賜之。
前代玉冊,冊夷王有之,僞梁時欲厚于?,首為式例,故因而不改。
俄授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
時以建安為淮寇所攻,授東南面兵馬都元帥,佐尋遣舟師進讨,淮入大敗,以功加守太師。
漢高祖入汴,佐首獻琛飐,表率東道,漢祖嘉之,授諸道兵馬都元帥。
佐居列土凡七年,境内豐阜,祖父三世皆為元帥,時以為榮。
漢初,以疾卒于位,谥曰忠獻。
佐幼好書,性溫恭,能為五七言詩,凡官屬遇雪月佳景,必同宴賞,由此士人歸心。
其班品亦有丞相已下名籍,而祿給甚薄,罕能自濟,每朝廷降吏,則去其僞官,或與會則公府助以仆馬,處事龌龊,多如此類。
然航海所入,歲貢百萬,王人一至,所遺至廣,故朝廷寵之,為群籓之冠。
佐有子昱,年五歲,未任庶務,乃以其弟倧襲位。
倧,性明敏嚴毅,未立時,常以佐性寬善,疑掌兵權者難制,及代佐為帥,以禮法繩下,宿将舊勳,不甚優禮。
大将胡進思頗不平之,乃密與親軍謀去倧。
漢祖入汴之歲,十二月,進思率甲士三百大噪,突入衙署,倧阖戶以拒之,左右與之格鬥,盡為進思所殺,遂遷倧于别館,以甲士送,幽于衣錦軍,立倧異母弟俶為帥。
其年夏四月,進思疽發背而卒,越人快之,以為陰靈之誅逆也。
俶,元瓘之子,倧之異母弟也。
倧既為軍校所幽,時俶為溫州刺史,衆以無帥,遂迎立之,時漢乾祐元年正月十五日也。
其年八月,始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充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東南面兵馬都元帥。
周廣順中,累官至守尚書令、中書令、吳越國王。
皇朝建隆初,複加天下兵馬大元帥,其後事具皇朝日曆。
《五代史補》:錢珝封吳越國王後,大興府署,版築斤斧之聲晝夜不絕,士卒怨嗟。
或有中夜潛用白土大書于門曰:「沒了期,侵早起,抵暮歸。
」珝一見欣然,遽命書吏亦以白土書數字于其側曰:「沒了期,春衣才罷又冬衣。
」時人以為神輔,自是怨嗟頓息矣。
僧昭者,通于術數,居兩浙,大為錢塘錢珝所禮,謂之國師。
一旦谒珝,有宮中小兒嬉于側,墜下錢數十文,珝見,謂之曰:「速收,慮人恐踏破汝錢。
」昭師笑曰:「汝錢欲踏破,須是牛即可。
」珝喜,以為社稷堅牢之義。
後至曾孫俶,舉族入朝,因而國除。
俶年屬醜為牛,可謂牛踏錢而破矣。
錢珝末年患雙目,有醫人不知所從來,自雲累世醫内外障眼,其術皆善于用針,無不效者。
珝聞,召而使觀之,醫人曰:「可治,然大王非常人,患殆天與之,若醫,是違天地也,恐無益于壽,幸思之。
」珝曰:「吾起自行伍,跨有方面,富貴足矣,但得兩眼見物,為鬼不亦快乎!」既而下手,莫不應手豁然。
珝喜,所賜動以萬計,醫人皆辭不受。
明年,珝卒。
僧契盈,閩中人。
通内外學,性尤敏速。
廣順初,遊戲錢塘。
一旦,陪吳越王遊碧浪亭,時潮水初滿,舟楫輻辏,望之不見其首尾,王喜曰:「吳越地去京師三千餘裡,而誰知一水之利有如此耶!」契盈對曰:「可謂三千裡外一條水,十二時中兩度潮。
」時人謂之佳對。
時江南未通,兩浙貢賦自海路而至青州,故雲三千裡也。
史臣曰:自唐末亂離,海内分割,荊、湖、江、浙,各據一方,翼子诒孫,多曆年所。
夫如是者何也?蓋值諸夏多艱,王風不競故也。
洎皇宋之撫運也,因朗、陵之肇亂,命王師以遄征,一矢不亡,二方俱服。
遂使瑤琨筱簜,鹹遵作貢之文;江、漢、雎、章,盡鼓朝宗之浪。
夫如是者何也?蓋屬大統有歸,人寰允洽故也。
惟錢氏之守杭、越,逾八十年,蓋事大勤王之節,與荊楚、湖湘不侔矣。
頵要盟于?,?遍召諸子問之曰:「誰能為吾為田氏之婿者?」例有難色,時元瓘年十六,進曰:「惟大王之命。
」由是就親于宣州。
唐天祐初,承制累遷檢校尚書左仆射、内衙都指揮使,數年之間,伐叛禦寇,大著勳績。
梁貞明四年夏,?大舉伐吳,以元瓘為水戰諸軍都指揮使。
戰棹抵東洲,吳人以舟師拒戰,元瓘為火筏順風揚灰以岔之,白晝如霧,吳師迷方,遂敗之,擒軍使彭彥章并軍校七十餘人,得戰艦四百隻。
吳人知不可校,通好于?,以功奏授鎮海軍節度副使、檢校司徒。
梁末,遷清海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後唐同光初,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鎮東等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時?自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守尚書令、吳越國王,及?為太師緻仕,元瓘累貢章疏,乞複舊号,唐明宗許之。
?既年高,欲立嗣,召諸子使各論功,請讓于元瓘。
及?病笃,召将吏謂之曰:「餘病不起,兒皆愚懦,恐不能為爾帥。
與爾輩決矣,帥當自擇。
」将吏号泣言曰:「大令公有軍功,多賢行仁孝,已領兩鎮,王何苦言及此!」?曰:「此渠定堪否?」曰:「衆等願奉賢帥。
」即出符鑰數篚于前,謂元瓘曰:「三軍言爾可奉,領取此。
」?薨,遂襲父位。
唐長興四年,遣将作監李纮起複元瓘官爵,又命戶部侍郎張文寶授兼尚書令。
清泰初,封吳王。
二年,封越王。
天福元年,賜金印。
三年,封吳越國王。
五年,加天下兵馬元帥。
六年,授天下兵馬都元帥。
其年夏有疾,秋府署災,焚之一空,乃移于他所,其焰皆随而發焉,元瓘因驚悸發狂,以是歲八月二十四日薨,年五十五歲。
谥曰文穆。
元瓘幼聰敏,長于撫馭,臨戎十五年,決事神速,為軍民所附,然奢僭營造,甚于其父,故有回祿之災焉。
元瓘有詩千篇,編其尤者三百篇,命曰《錦樓集》,浙中人士皆傳之。
子佐為嗣。
佐,字元祐,元瓘薨,遂襲其位。
晉天福末,制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吳越王,仍篆玉為冊以賜之。
前代玉冊,冊夷王有之,僞梁時欲厚于?,首為式例,故因而不改。
俄授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
時以建安為淮寇所攻,授東南面兵馬都元帥,佐尋遣舟師進讨,淮入大敗,以功加守太師。
漢高祖入汴,佐首獻琛飐,表率東道,漢祖嘉之,授諸道兵馬都元帥。
佐居列土凡七年,境内豐阜,祖父三世皆為元帥,時以為榮。
漢初,以疾卒于位,谥曰忠獻。
佐幼好書,性溫恭,能為五七言詩,凡官屬遇雪月佳景,必同宴賞,由此士人歸心。
其班品亦有丞相已下名籍,而祿給甚薄,罕能自濟,每朝廷降吏,則去其僞官,或與會則公府助以仆馬,處事龌龊,多如此類。
然航海所入,歲貢百萬,王人一至,所遺至廣,故朝廷寵之,為群籓之冠。
佐有子昱,年五歲,未任庶務,乃以其弟倧襲位。
倧,性明敏嚴毅,未立時,常以佐性寬善,疑掌兵權者難制,及代佐為帥,以禮法繩下,宿将舊勳,不甚優禮。
大将胡進思頗不平之,乃密與親軍謀去倧。
漢祖入汴之歲,十二月,進思率甲士三百大噪,突入衙署,倧阖戶以拒之,左右與之格鬥,盡為進思所殺,遂遷倧于别館,以甲士送,幽于衣錦軍,立倧異母弟俶為帥。
其年夏四月,進思疽發背而卒,越人快之,以為陰靈之誅逆也。
俶,元瓘之子,倧之異母弟也。
倧既為軍校所幽,時俶為溫州刺史,衆以無帥,遂迎立之,時漢乾祐元年正月十五日也。
其年八月,始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充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東南面兵馬都元帥。
周廣順中,累官至守尚書令、中書令、吳越國王。
皇朝建隆初,複加天下兵馬大元帥,其後事具皇朝日曆。
《五代史補》:錢珝封吳越國王後,大興府署,版築斤斧之聲晝夜不絕,士卒怨嗟。
或有中夜潛用白土大書于門曰:「沒了期,侵早起,抵暮歸。
」珝一見欣然,遽命書吏亦以白土書數字于其側曰:「沒了期,春衣才罷又冬衣。
」時人以為神輔,自是怨嗟頓息矣。
僧昭者,通于術數,居兩浙,大為錢塘錢珝所禮,謂之國師。
一旦谒珝,有宮中小兒嬉于側,墜下錢數十文,珝見,謂之曰:「速收,慮人恐踏破汝錢。
」昭師笑曰:「汝錢欲踏破,須是牛即可。
」珝喜,以為社稷堅牢之義。
後至曾孫俶,舉族入朝,因而國除。
俶年屬醜為牛,可謂牛踏錢而破矣。
錢珝末年患雙目,有醫人不知所從來,自雲累世醫内外障眼,其術皆善于用針,無不效者。
珝聞,召而使觀之,醫人曰:「可治,然大王非常人,患殆天與之,若醫,是違天地也,恐無益于壽,幸思之。
」珝曰:「吾起自行伍,跨有方面,富貴足矣,但得兩眼見物,為鬼不亦快乎!」既而下手,莫不應手豁然。
珝喜,所賜動以萬計,醫人皆辭不受。
明年,珝卒。
僧契盈,閩中人。
通内外學,性尤敏速。
廣順初,遊戲錢塘。
一旦,陪吳越王遊碧浪亭,時潮水初滿,舟楫輻辏,望之不見其首尾,王喜曰:「吳越地去京師三千餘裡,而誰知一水之利有如此耶!」契盈對曰:「可謂三千裡外一條水,十二時中兩度潮。
」時人謂之佳對。
時江南未通,兩浙貢賦自海路而至青州,故雲三千裡也。
史臣曰:自唐末亂離,海内分割,荊、湖、江、浙,各據一方,翼子诒孫,多曆年所。
夫如是者何也?蓋值諸夏多艱,王風不競故也。
洎皇宋之撫運也,因朗、陵之肇亂,命王師以遄征,一矢不亡,二方俱服。
遂使瑤琨筱簜,鹹遵作貢之文;江、漢、雎、章,盡鼓朝宗之浪。
夫如是者何也?蓋屬大統有歸,人寰允洽故也。
惟錢氏之守杭、越,逾八十年,蓋事大勤王之節,與荊楚、湖湘不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