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襲列傳一
關燈
小
中
大
東還,長圍方解。
大軍之後,府庫空竭,彥琦請使甘州以通回鹘,往複二載,美玉、名馬相繼而至,所獲萬計,茂貞賴之。
及梁祖建号,茂貞與王建會兵于太原,志圖興複,竟無成功。
茂貞疆土危蹙,不遂僭竊之志,但開岐王府,署天官,目妻為皇後,鳴鞘掌扇,宣詞令,一如王者之制,然尚行昭宗之正朔焉。
茂貞鼠形,多智數,軍旅之事,一經耳目,無忘之者。
性至寬,有部将符昭者,人或告其謀變,茂貞親至其家,去其爪牙,熟寝經宿而還。
軍士有鬥而訴者,茂貞曰:「吃令公一碗不托,與爾和解。
」遂緻上下服之。
尤善事母,母終,茂貞哀毀幾滅性,聞者嘉之。
但禦軍整衆,都無紀律,當食則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鑰者,亦呼為司空太保,與夫細柳、大樹之威名,蓋相遠矣。
及莊宗平梁,茂貞自為季父,以書賀之。
及聞莊宗入洛,懼不自安,方上表稱臣,尋遣其子繼?嚴來朝,诏茂貞仍舊官,進封秦王,所賜诏敕不名。
又以茂貞宿望耆老,特加優禮。
及疾笃,遣中使遣醫藥問訊。
同光二年夏四月薨,年六十九。
谥曰忠敬。
子從?嚴嗣。
從?嚴,茂貞之長子也。
未冠,授谘議參軍,賜绯魚袋,尋還領彭州副使、鳳翔衙内都指揮使。
天複中,自秦王府行軍司馬、檢校太傅出為泾州兩使留後。
茂貞尋承制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待中,四鎮北庭行軍、彰義軍節度使。
及唐莊宗平梁,茂貞令從?嚴入觐,制加從?嚴兼中書令。
俄而茂貞薨,遣奏權知鳳翔軍府事,诏起複,授鳳翔節度、管内觀察處置等使。
三年九月,以魏王繼岌伐蜀,诏充供軍轉運應接使。
四年正月,蜀平,繼岌命部署王衍一行東下,至岐,監軍使柴重厚不與符印,促令赴阙。
從?嚴至華下,聞内難歸鎮,明宗诏誅重厚,從?嚴以軍民不擾,重厚之力也,不以前事為隙,上表論救,事雖不允,時議嘉之。
天成元年五月,制落起複,加檢校太師。
其年九月,敕曰:「李從?嚴等世聯宗屬,任重籓宣,慶善有稱,忠勤甚著。
既預維城之列,宜新定體之文,是降寵光,以隆惇叙,俾煥成家之美,貴從猶子之規,宜于'?嚴'、'昶'、'照'上改稱'從'。
」自長興元年,明宗有事于南郊,從?嚴入觐,禮畢,移鎮汴州。
四年,複入觐,改天平軍節度使。
及唐末帝起兵于岐下,盡取從?嚴家财器仗,以助軍須。
末帝發離岐城,吏民扣馬,乞以從?嚴為帥,末帝許之。
清泰初,即以從?嚴複為鳳翔節度使,仍封秦國公。
晉高祖登極,繼封秦王、岐王,累食邑至一萬五千戶,食實封一千五百戶。
少帝嗣位,加守太保。
開運三年冬,卒于鎮,年四十有九。
從?嚴少敏悟,善筆劄,性柔和,無節操。
當莊宗新有天下,因入觐,獻寶裝針珥于皇後宮,時以為佞。
但進退閑雅,慕士大夫之所為,有請谒者,無賢不肖皆盡其敬。
鎮于岐山,前後二紀,每花繁月朗,必陳勝會以賞之,客有困于酒者,雖吐茵堕帻而無厭色。
左右或有過,未嘗笞責。
先人汧、隴之間,有田千頃、竹千畝,恐奪民利,不令理之,緻岐陽父老再陳借寇之言,良有以也。
子永吉,曆數鎮行軍司馬。
《五代史補》:李?嚴,岐王之子,昆仲間第六,官至中書令,世謂之「六令公」。
性情好戲。
為鳳翔節度,因生辰,鄰道持賀禮,使畢至,有魏博使少年如美婦人,秦鳳使矬陋且多髯,二人坐又相接,而魏使在下,?嚴因曰:「二使車一妍一醜,何不相嘲以為樂事。
」魏博使恃少俊,先起曰:「今日不幸與水草大王接席。
」秦鳳使徐起應曰:「水草大王不敢承命,然吾子容貌如此,又坐次相接,得非水草大王夫人耶?」在坐皆笑。
從昶,茂貞之第二子也。
十餘歲署本道中軍使。
後唐同光中,茂貞疾,從昶年十五,遣代兄從?嚴為泾州兩使留後,朝廷尋加節制。
天成中,明宗即位,改鎮三峰,累官至檢校太保。
會郊天大禮,表請入觐,以恩加檢校太傅。
俄有代歸阙,授左骁衛上将軍,改右龍武統軍。
未幾,出鎮許田,在鎮三年。
清泰中,複入為右龍武統軍,再遷左龍武統軍
大軍之後,府庫空竭,彥琦請使甘州以通回鹘,往複二載,美玉、名馬相繼而至,所獲萬計,茂貞賴之。
及梁祖建号,茂貞與王建會兵于太原,志圖興複,竟無成功。
茂貞疆土危蹙,不遂僭竊之志,但開岐王府,署天官,目妻為皇後,鳴鞘掌扇,宣詞令,一如王者之制,然尚行昭宗之正朔焉。
茂貞鼠形,多智數,軍旅之事,一經耳目,無忘之者。
性至寬,有部将符昭者,人或告其謀變,茂貞親至其家,去其爪牙,熟寝經宿而還。
軍士有鬥而訴者,茂貞曰:「吃令公一碗不托,與爾和解。
」遂緻上下服之。
尤善事母,母終,茂貞哀毀幾滅性,聞者嘉之。
但禦軍整衆,都無紀律,當食則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鑰者,亦呼為司空太保,與夫細柳、大樹之威名,蓋相遠矣。
及莊宗平梁,茂貞自為季父,以書賀之。
及聞莊宗入洛,懼不自安,方上表稱臣,尋遣其子繼?嚴來朝,诏茂貞仍舊官,進封秦王,所賜诏敕不名。
又以茂貞宿望耆老,特加優禮。
及疾笃,遣中使遣醫藥問訊。
同光二年夏四月薨,年六十九。
谥曰忠敬。
子從?嚴嗣。
從?嚴,茂貞之長子也。
未冠,授谘議參軍,賜绯魚袋,尋還領彭州副使、鳳翔衙内都指揮使。
天複中,自秦王府行軍司馬、檢校太傅出為泾州兩使留後。
茂貞尋承制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待中,四鎮北庭行軍、彰義軍節度使。
及唐莊宗平梁,茂貞令從?嚴入觐,制加從?嚴兼中書令。
俄而茂貞薨,遣奏權知鳳翔軍府事,诏起複,授鳳翔節度、管内觀察處置等使。
三年九月,以魏王繼岌伐蜀,诏充供軍轉運應接使。
四年正月,蜀平,繼岌命部署王衍一行東下,至岐,監軍使柴重厚不與符印,促令赴阙。
從?嚴至華下,聞内難歸鎮,明宗诏誅重厚,從?嚴以軍民不擾,重厚之力也,不以前事為隙,上表論救,事雖不允,時議嘉之。
天成元年五月,制落起複,加檢校太師。
其年九月,敕曰:「李從?嚴等世聯宗屬,任重籓宣,慶善有稱,忠勤甚著。
既預維城之列,宜新定體之文,是降寵光,以隆惇叙,俾煥成家之美,貴從猶子之規,宜于'?嚴'、'昶'、'照'上改稱'從'。
」自長興元年,明宗有事于南郊,從?嚴入觐,禮畢,移鎮汴州。
四年,複入觐,改天平軍節度使。
及唐末帝起兵于岐下,盡取從?嚴家财器仗,以助軍須。
末帝發離岐城,吏民扣馬,乞以從?嚴為帥,末帝許之。
清泰初,即以從?嚴複為鳳翔節度使,仍封秦國公。
晉高祖登極,繼封秦王、岐王,累食邑至一萬五千戶,食實封一千五百戶。
少帝嗣位,加守太保。
開運三年冬,卒于鎮,年四十有九。
從?嚴少敏悟,善筆劄,性柔和,無節操。
當莊宗新有天下,因入觐,獻寶裝針珥于皇後宮,時以為佞。
但進退閑雅,慕士大夫之所為,有請谒者,無賢不肖皆盡其敬。
鎮于岐山,前後二紀,每花繁月朗,必陳勝會以賞之,客有困于酒者,雖吐茵堕帻而無厭色。
左右或有過,未嘗笞責。
先人汧、隴之間,有田千頃、竹千畝,恐奪民利,不令理之,緻岐陽父老再陳借寇之言,良有以也。
子永吉,曆數鎮行軍司馬。
《五代史補》:李?嚴,岐王之子,昆仲間第六,官至中書令,世謂之「六令公」。
性情好戲。
為鳳翔節度,因生辰,鄰道持賀禮,使畢至,有魏博使少年如美婦人,秦鳳使矬陋且多髯,二人坐又相接,而魏使在下,?嚴因曰:「二使車一妍一醜,何不相嘲以為樂事。
」魏博使恃少俊,先起曰:「今日不幸與水草大王接席。
」秦鳳使徐起應曰:「水草大王不敢承命,然吾子容貌如此,又坐次相接,得非水草大王夫人耶?」在坐皆笑。
從昶,茂貞之第二子也。
十餘歲署本道中軍使。
後唐同光中,茂貞疾,從昶年十五,遣代兄從?嚴為泾州兩使留後,朝廷尋加節制。
天成中,明宗即位,改鎮三峰,累官至檢校太保。
會郊天大禮,表請入觐,以恩加檢校太傅。
俄有代歸阙,授左骁衛上将軍,改右龍武統軍。
未幾,出鎮許田,在鎮三年。
清泰中,複入為右龍武統軍,再遷左龍武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