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十九 列傳八
關燈
小
中
大
禦袍雲:「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
」其敬畏如此。
《五代史阙文》:周顯德中,樸與魏仁浦俱為樞密使。
時太祖皇帝已掌禁兵,一日,有殿直乘馬誤沖太祖導從,太祖自詣密地,訴其無禮。
仁浦令徽院勘诘,樸謂太祖曰:「太尉名位雖高,未加使相。
殿直,廷臣也,與太尉比肩事主,太尉況帶職,不宜如此。
」太祖唯唯而出。
臣謹按,樸之行事,傳于人口者甚衆,而史氏阙書。
臣聞重修《太祖實錄》,已于《李蒨傳》中見樸遺事,今複補其大者。
況太祖、太宗在位,每稱樸有上輔之器,朝列具聞。
楊凝式,華陰人也。
《遊宦紀聞》載《凝式年譜》雲:唐鹹通十四年癸巳,凝式是年生,故題識多自稱癸巳人。
又,《别傳》雲:凝式,字景度。
父涉,唐末梁初,再登台席,罷相守左仆射卒。
《歐陽史·楊涉傳》雲:祖收,父嚴。
吳缜《纂誤》雲:收與嚴乃兄弟,非父子也。
又,《遊宦紀聞》載《楊氏家譜》雲:唐修行楊氏,系出越公房,本出中山相結,次子繼生洛州刺史晖,晖生河間太守恩,恩生越恭公鈞,出居馮翊,至藏器徙浔陽。
唐相楊收之父曰遺直,生四子,名皆從「又」,曰發、假、收、嚴,以四時為義,故發之子名皆從「木」,假之子從「火」,收之子從「金」,嚴之子從「水」。
嚴生涉,涉生凝式,而收乃藏器之兄、涉之伯也。
《新五代史記·唐六臣傳》乃以收為涉之祖、嚴之父,非也。
凝式體雖蕞眇,而精神穎悟,《宣和書譜》雲:凝式形貌寝侻,然精神矍然,要大于身。
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
唐昭宗朝,登進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遷秘書郎,直史館。
梁開平中,為殿中侍禦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齊王張宗奭見而嘉之,請以本官充留守巡官。
梁相趙光允素重其才,奏為集賢殿直學士,改考功員外郎。
唐同光初,授比部郎中、知制诰。
尋以心疾罷去,改給事中、史館修撰,判館事。
明宗即位,拜中書舍人,複以心疾不朝而罷。
長興中,曆右常侍、工戶二部侍郎,以舊恙免,改秘書監。
清泰初,遷兵部侍郎。
唐末帝按兵于懷覃,凝式在扈從之列,頗以心恙喧嘩于軍寨,末帝以其才名,優容之,诏遣歸洛。
晉天福初,改太子賓客,尋以禮部尚書緻仕,閑居伊、洛之間,恣其狂逸,多所幹忤,自居守以降,鹹以俊才耆德,莫之責也。
晉開運中,宰相桑維翰知其絕俸,艱于家食,奏除太子少保,分司于洛。
漢乾祐中,曆少傅、少師。
太祖總兵,凝式候于軍門,且以年老不任戎事上訴,太祖特為奏免之。
廣順中,表求緻政,尋以右仆射得請。
顯德初,改左仆射,又改太子太保,并懸車。
元年冬,卒于洛陽,年八十五。
诏贈太子太傅。
凝式長于歌詩,《别傳》雲:凝式詩什,亦多雜以诙諧,少從張全義辟,故作詩紀全義之德雲:「洛陽風景實堪哀,昔日曾為瓦子堆。
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猶自一堆灰。
」他類若此。
張從恩尹洛,凝式自汴還,時飛蝗蔽日,偶與之俱,凝式先以詩寄曰:「押引蝗蟲到洛京,合消郡守遠相迎。
」從恩弗怪也。
然凝式詩句自佳,其題壁有「院似禅心靜,花如覺性圓」,清麗可喜。
善于筆劄,洛川寺觀藍牆粉壁之上,題紀殆遍,時人以其縱誕,有「風子」之号焉。
《别傳》雲:凝式雖仕曆五代,以心疾閑居,故時人目以「風子」。
其筆迹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顔真卿,而加以縱逸。
既久居洛,多遨遊佛道祠,遇山水勝概,辄留連賞詠,有垣牆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率寶護之。
其号或以姓名,或稱癸巳人,或稱楊虛白,或稱希維居士,或稱關西老農。
其所題後,或真或草,不可原诘,而論者謂其書自顔中書後一人而已。
其佯狂之迹甚著,蔔第于尹京之側,遇入府,前輿後馬,猶以為遲,乃策杖徒行,市人随笑之。
嘗迫冬,家人未挾纩,會有故人過洛,贈以綿五十兩、絹百端,凝式悉留之修行尼舍,俾造襪以施崇德、普明兩寺飯僧,其家雖号寒啼饑,而凝式不屑屑也。
留守聞其事,乃自制衣給米遺之,凝式笑謂家人曰:「我固知留守必見赒也。
」每旦起将出,仆請所之,楊曰:「宜東遊廣愛寺。
」仆曰:「不若西遊石壁寺。
」凝式舉鞭曰:「姑遊廣愛。
」仆又以石壁為請,凝式乃曰:「姑遊石壁。
」聞者拊掌。
《五代史補》:楊凝式父涉為唐宰相。
太祖之篡唐祚也,涉當送傳國玺,時凝式方冠,谏曰:「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绶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後雲雲何?其宜辭免之。
」時太祖恐唐室大臣
」其敬畏如此。
《五代史阙文》:周顯德中,樸與魏仁浦俱為樞密使。
時太祖皇帝已掌禁兵,一日,有殿直乘馬誤沖太祖導從,太祖自詣密地,訴其無禮。
仁浦令徽院勘诘,樸謂太祖曰:「太尉名位雖高,未加使相。
殿直,廷臣也,與太尉比肩事主,太尉況帶職,不宜如此。
」太祖唯唯而出。
臣謹按,樸之行事,傳于人口者甚衆,而史氏阙書。
臣聞重修《太祖實錄》,已于《李蒨傳》中見樸遺事,今複補其大者。
況太祖、太宗在位,每稱樸有上輔之器,朝列具聞。
楊凝式,華陰人也。
《遊宦紀聞》載《凝式年譜》雲:唐鹹通十四年癸巳,凝式是年生,故題識多自稱癸巳人。
又,《别傳》雲:凝式,字景度。
父涉,唐末梁初,再登台席,罷相守左仆射卒。
《歐陽史·楊涉傳》雲:祖收,父嚴。
吳缜《纂誤》雲:收與嚴乃兄弟,非父子也。
又,《遊宦紀聞》載《楊氏家譜》雲:唐修行楊氏,系出越公房,本出中山相結,次子繼生洛州刺史晖,晖生河間太守恩,恩生越恭公鈞,出居馮翊,至藏器徙浔陽。
唐相楊收之父曰遺直,生四子,名皆從「又」,曰發、假、收、嚴,以四時為義,故發之子名皆從「木」,假之子從「火」,收之子從「金」,嚴之子從「水」。
嚴生涉,涉生凝式,而收乃藏器之兄、涉之伯也。
《新五代史記·唐六臣傳》乃以收為涉之祖、嚴之父,非也。
凝式體雖蕞眇,而精神穎悟,《宣和書譜》雲:凝式形貌寝侻,然精神矍然,要大于身。
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
唐昭宗朝,登進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遷秘書郎,直史館。
梁開平中,為殿中侍禦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齊王張宗奭見而嘉之,請以本官充留守巡官。
梁相趙光允素重其才,奏為集賢殿直學士,改考功員外郎。
唐同光初,授比部郎中、知制诰。
尋以心疾罷去,改給事中、史館修撰,判館事。
明宗即位,拜中書舍人,複以心疾不朝而罷。
長興中,曆右常侍、工戶二部侍郎,以舊恙免,改秘書監。
清泰初,遷兵部侍郎。
唐末帝按兵于懷覃,凝式在扈從之列,頗以心恙喧嘩于軍寨,末帝以其才名,優容之,诏遣歸洛。
晉天福初,改太子賓客,尋以禮部尚書緻仕,閑居伊、洛之間,恣其狂逸,多所幹忤,自居守以降,鹹以俊才耆德,莫之責也。
晉開運中,宰相桑維翰知其絕俸,艱于家食,奏除太子少保,分司于洛。
漢乾祐中,曆少傅、少師。
太祖總兵,凝式候于軍門,且以年老不任戎事上訴,太祖特為奏免之。
廣順中,表求緻政,尋以右仆射得請。
顯德初,改左仆射,又改太子太保,并懸車。
元年冬,卒于洛陽,年八十五。
诏贈太子太傅。
凝式長于歌詩,《别傳》雲:凝式詩什,亦多雜以诙諧,少從張全義辟,故作詩紀全義之德雲:「洛陽風景實堪哀,昔日曾為瓦子堆。
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猶自一堆灰。
」他類若此。
張從恩尹洛,凝式自汴還,時飛蝗蔽日,偶與之俱,凝式先以詩寄曰:「押引蝗蟲到洛京,合消郡守遠相迎。
」從恩弗怪也。
然凝式詩句自佳,其題壁有「院似禅心靜,花如覺性圓」,清麗可喜。
善于筆劄,洛川寺觀藍牆粉壁之上,題紀殆遍,時人以其縱誕,有「風子」之号焉。
《别傳》雲:凝式雖仕曆五代,以心疾閑居,故時人目以「風子」。
其筆迹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顔真卿,而加以縱逸。
既久居洛,多遨遊佛道祠,遇山水勝概,辄留連賞詠,有垣牆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率寶護之。
其号或以姓名,或稱癸巳人,或稱楊虛白,或稱希維居士,或稱關西老農。
其所題後,或真或草,不可原诘,而論者謂其書自顔中書後一人而已。
其佯狂之迹甚著,蔔第于尹京之側,遇入府,前輿後馬,猶以為遲,乃策杖徒行,市人随笑之。
嘗迫冬,家人未挾纩,會有故人過洛,贈以綿五十兩、絹百端,凝式悉留之修行尼舍,俾造襪以施崇德、普明兩寺飯僧,其家雖号寒啼饑,而凝式不屑屑也。
留守聞其事,乃自制衣給米遺之,凝式笑謂家人曰:「我固知留守必見赒也。
」每旦起将出,仆請所之,楊曰:「宜東遊廣愛寺。
」仆曰:「不若西遊石壁寺。
」凝式舉鞭曰:「姑遊廣愛。
」仆又以石壁為請,凝式乃曰:「姑遊石壁。
」聞者拊掌。
《五代史補》:楊凝式父涉為唐宰相。
太祖之篡唐祚也,涉當送傳國玺,時凝式方冠,谏曰:「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绶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後雲雲何?其宜辭免之。
」時太祖恐唐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