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十一 恭帝紀

關燈
恭帝,諱宗訓,世宗子也。

    廣順三年,歲在癸醜,八月四日,生于澶州之府第。

    顯德六年六月癸未,制授特進左衛上将軍,封梁王,食邑三千戶,實封五百戶。

    癸巳,世宗崩。

    甲午,内出遺制,命帝柩前即皇帝位。

    是日,群臣奉帝即位而退。

    丁酉,北面兵馬都部署韓令坤奏,敗契丹五百騎于霸州北。

    戊戌,文武百僚、宰臣範質等上表請聽政,表三上,允之。

    壬寅,文武臣僚上表,請以八月四日為天壽節,從之。

    癸卯,以司徒、平章事範質為山陵使,以翰林學士、判太常寺事窦俨為禮儀使,以兵部尚書張昭為鹵簿使,以禦史中丞邊歸谠為儀仗使,以宣徽南院使、判開封府事昝居潤為橋道頓遞使。

    是月,州郡十六奏大雨連旬不止。

     秋七月丁未,以戶部尚書李濤為山陵副使,以度支郎中盧億為山陵判官。

    辛亥,左散騎常侍申文炳卒。

    乙卯,右拾遺徐雄奪三任官,坐誣奏雷澤縣令虛破戶也。

    丁巳,百僚釋服。

    尚辇奉禦金彥英,本高麗人也,奉使高麗,稱臣于其王,故及于罪。

    庚申,以邢州節度使王仁鎬為襄州節度使,進封開國公;以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曹州節度使、檢校太保袁彥為陝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傅;以右羽林統軍、權知邢州事、檢校太保李繼勳為邢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傅;以滑州留後、檢校太保陳思讓為滄州節度使;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陳州節度使、檢校太傅韓令坤為侍衛馬步都虞候,依前陳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以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嶽州防禦使、檢校司徒高懷德為夔州節度使,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太保;以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常州防禦使、檢校司空張铎為遂州節度使,充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檢校太保,仍改名令铎。

    《宋史·張令铎傳》雲:本名铎,以與河中張铎同姓名,故賜今名。

    壬戌,以郓州節度使、充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傅、兼侍中李重進為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依前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以襄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向拱為河南尹,充西京留守,加檢校太師、兼侍中;《通鑒》:向拱即向訓也,避恭帝名改焉。

    以宋州節度使、充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韓通為郓州節度使,依前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以澶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附馬都尉張永德為許州節度使,進封開國公;以今上為宋州節度使,依前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進封開國侯;以淮南節度使兼殿前副都點檢、檢校太保慕容延钊為澶州節度使、檢校太傅,依前殿前副都點檢,進封開國伯;以殿前都指揮使、江州防禦使、檢校司空石守信為滑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依前殿前都指揮使。

    丙寅,制大赦天下。

    庚午,翰林學士、判太常寺窦俨撰進大行皇帝太室歌酌獻辭,舞曰《定功之舞》,歌辭不錄。

    是月,諸道相繼奏,大雨,所在川渠漲溢,漂溺廬舍,損害苗稼。

     八月甲戌朔,以光祿卿緻仕柴守禮為太子太保緻仕。

    乙亥,翰林學士兼判太常寺窦俨撰進大行皇帝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廟号世宗,從之。

    庚辰,天下兵馬都元帥、守尚書令、兼中書令、吳越國王錢俶加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改賜功臣;天雄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魏王符彥卿加守太尉;夏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守太保、兼中書令、西平王李彜興加守太傅;荊南節度使、檢校太師、守中書令、南平王高保融加守太保。

    壬午,山陵使範質撰進大行皇帝陵名曰慶陵,從之。

    秦州節度使、西面沿邊都部署、檢校太師、守中書令、褒國公王景進封涼國公,徐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郭從義加開府儀同三司,鄜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邢國公武行德進封宋國公,永興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李洪義加開府儀同三司,鳳翔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郭崇加檢校太師,潞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兼侍中李筠加檢校太尉,朗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周行逢加檢校太師。

    甲申,壽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同平章事、韓國公楊信封魯國公;邠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劉重進,廬州節度使、檢校太尉趙贊,鄧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宋延渥,并加開府儀同三司;泾州節度使、檢校太尉白重贊,河中節度使、檢校太尉張铎,并加階爵。

    丙戌,易定節度使孫行友、靈州節度使馮繼業、府州節度使折德扆,并自檢校太保加檢校太傅,進階爵。

    以延州留後、檢校太傅李萬全為延州節度使,進封開國公。

    庚寅,皇弟特進檢校太保、左骁衛上将軍、燕國公、食邑三千戶宗讓加檢校太傅,進封曹王,改名熙讓;熙謹拜光祿大夫、檢校太保、右武衛大将軍,封紀王,食邑三千戶;熙誨拜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左領衛大将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