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九 世宗紀五

關燈
之下。

     秋七月癸未,以右散騎常侍高防為戶部侍郎,以左骁衛上将軍李洪信為右龍武統軍,以左領軍上将軍李繼勳為右羽林統軍,以工部尚書田敏為太子少保,以刑部侍郎裴巽為尚書左丞,以左武衛上将軍薛懷讓為太子太師,以右羽林大将軍李萼為右千牛衛上将軍。

    自敏已下皆緻仕。

    丙戌,中書門下新進冊定《大周刑統》,奉敕班行天下。

    丁亥,賜諸道節度使、刺史《均田圖》各一面。

    唐同州刺史元稹,在郡日奏均戶民租賦,帝因覽其文集而善之,乃寫其辭為圖,以賜籓郡。

    時帝将均定天下賦稅,故先以此圖遍賜之。

    《五代會要》載原诏雲:朕以寰宇雖安,蒸民未泰,當乙夜觀書之際,較前賢阜俗之方。

    近覽元稹《長慶集》,見在同州時所上《均田表》,較當時之利病,曲盡其情,俾一境之生靈,鹹受其賜,傳于方冊,可得披尋。

    因令制素成圖,直書其事,庶王公觀覽,觸目驚心,利國便民,無亂條制,背經合道,盡系變通,但要适宜,所冀濟務,繄乃勳舊,共庇黎元。

    今賜元稹所奏《均田圖》一面,至可領也。

      閏月壬子,廢衍州為定平縣,廢武州為潘原縣。

    壬戌,河決河陰縣,溺死者四十二人。

    辛醜,幸新授青州節度使安審琦第。

    癸酉,邢州留後陳思讓奏,破河東賊軍千餘人于西山下,斬首五百級。

     八月庚辰,延州奏,溠溪水漲,壞州城,溺死者百餘人。

    己醜,太子太師緻仕宋彥筠卒。

    辛醜,江南李景上表乞降,诏書不允。

     九月丁巳,以太府卿馮延魯為刑部侍郎,以衛尉少卿鐘谟為給事中,并放歸江南。

    時延魯、鐘谟自江南複命,李景複奏欲傳位于其世子宏冀,帝亦以書答之。

    甲子,賜江南羊萬口、馬三百匹、橐駝三十頭,賜兩浙錢俶羊五千口、馬二百匹、橐駝二十頭。

    乙醜,賜宰臣、樞密使及近臣宴于玉津園。

    己巳,占城國王釋利因德漫遣使貢方物。

    壬子,天清節,群臣詣廣德殿上壽。

    江南進奉使商崇義代李景捧壽觞以獻。

    《宋類苑》雲:湯悅,父殷舉,唐末有才名。

    本名崇義,建隆初,避宣祖諱改姓湯。

    初在吳為舍人,受诏撰揚州《孝先寺碑》,世宗親往,駐跸此寺,讀其文賞歎。

    及畫江議定,後主遣悅入貢,世宗為之加禮。

    自淮上用兵,凡書诏多悅之作,特為典贍,切于事情。

    世宗每覽江南文字,形于嗟歎。

    當時沈遇、馬士元皆不稱職,複用陶蒨、李昉于舍人,其後用扈載,率由此也。

     冬十月己卯,以戶部侍郎高防為西南面水陸轉運使,将用師于巴、邛故也。

    《宋史·高防傳》:世宗謀伐蜀,以防為西南面水陸轉運制置使,屢發刍糧赴鳳州,為征讨之備。

    丙戌,邠州李晖移鎮鳳翔。

    戊子,幸迎春苑。

    己醜,太常卿司徒诩以本官緻仕。

    壬辰,帝狩于近郊。

    癸巳,前相州節度使王饒卒。

    甲午,左監門上将軍許文缜、右千牛上将軍邊鎬、衛尉卿周延構并歸江南。

    乙未,诏淮南諸州鄉軍,并放歸農。

    丁酉,遣左散騎常侍艾穎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稅賦。

    《五代會要》載賜諸道均田诏曰:「朕以幹戈既弭,寰海漸甯,言念地征,罕臻藝極,須并行均定,所冀永适重輕。

    卿受任方隅,深窮治本,必須副寡昧平分之意,察鄉闾治弊之原,明示條章,用分寄任,伫令集事,允屬推公。

    今差使臣往彼檢括,餘從别敕。

     十一月丁未朔,诏翰林學士窦俨,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從俨之奏也。

    辛亥,日南至,帝禦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

    己未,昭義李筠奏,破遼州長清寨,獲僞命磁州刺史李再興。

    甲子,帝狩于近郊。

     十二月丁醜朔,郎州奏,醴陵縣玉仙觀山門中,舊有田二萬頃,久為山石閉塞,今年七月十七日夜,暴雷劈開,其路複通。

    己卯,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棄市,坐擅殺降軍四人也。

    丙戌,诏重定諸道州府幕職令錄佐官料錢,其州縣官俸戶宜停。

    己醜,楚州防禦使張順賜死,坐在任隐落榷稅錢五十萬、官絲綿二千兩也。

    壬辰,诏兩京及五府少尹司參軍各省一員,六曹判司内隻直戶法二曹,餘及諸州觀察支使、兩蕃判官并省。

    甲午,帝狩于近郊。

    乙未,鄧州劉重進移鎮邠州,滑州宋延渥移鎮鄧州,以前河中節度使王仁鎬為邢州節度使,以邢州留後陳思讓為滑州留後。

    己亥,诏翰林學士,今後逐日起居,當直者仍赴晚朝。

    是月,江南李景殺其臣僞太傅中書令宋齊丘、僞兵部侍郎陳覺、僞鎮南軍節度副使李徵古等。

    初,帝之南征也,吳人大懼,覺與徵古皆齊丘門人,因進說于景,請委國事于齊丘,景繇是銜之。

    及吳人遣鐘谟、李德明奉表至行在,帝尋遣德明複命于金陵,德明因說李景請割江南之地求和于我,而陳覺、李徵古等以德明為賣國,請戮之,景遂殺德明。

    及江南内附,帝放鐘谟南歸,谟本德明之黨也,因谮齊丘等,故齊丘等得罪。

    放齊丘歸九華山,覺等貶官,尋并害之。

    景既誅齊丘等,令鐘谟到阙,具言其事,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