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十九 列傳八
關燈
小
中
大
》有傳。
仁願梁貞明初,以勳臣之子起家為衛尉寺主簿,改著作佐郎、左贊善大夫,賜绯魚袋。
唐同光初,遷大理正。
天成元年,自将作少監轉大理少卿。
長興中,曆昭武、歸德兩鎮節度判官。
四年,複入為大理少卿。
清泰中,除殿中監。
天福五年,拜大理卿。
八年,轉光祿卿。
仁願性溫雅,明法書,累居詳刑之地,議谳疑獄,号為稱職。
兄仁穎,梁朝仕至諸衛将軍,中年以風恙廢于家凡十餘年,仁願事之,出告反面,如嚴父焉,士大夫推為孝友。
仁穎善理家,勤而且約,婦女衣不曳地,什物多曆年所,如新市焉。
仁願開運元年再為大理卿,時隰州刺史王澈犯贓,朝廷以澈功臣之後,欲宥之,仁願累執奏不移,竟遣伏法,議者賞之。
開運二年,以疾卒,年五十一。
贈秘書監。
趙熙,字績巨,唐宰相齊國公光逢之猶子也。
起家授秘書省校書郎,唐天成中,累遷至起居郎。
數上章言事,以稱旨尋除南省正郎。
天福中,承诏與張昭遠等修《唐史》,竟集其功。
開運中,自兵部郎中授右谏議大夫,賞筆削之功也。
及契丹入汴,遣使于晉州率配豪民錢币,以實行橐。
始受命之日,條制甚嚴,熙出于衣冠之族,性素輕急,既畏契丹峻法,乃窮力搜索,人甚苦之。
及晉之三軍殺副使駱從朗,《通鑒》:契丹以節度副使駱從朗知晉州事,大将藥可俦殺從朗。
百姓相率持仗害熙于館舍,識者傷之。
李遐,兗州人也。
少為儒,有節操。
曆數鎮從事,及升朝,累遷尚書庫部員外郎。
高祖即位,以皇子重乂保釐洛邑,知遐強幹有守,除為西京留守判官,使之佐理,複重其廉勤,兼委監西京左藏庫。
會張從賓作亂,使人辇取缯帛以賞群逆,遐曰:「不奉诏書,安敢承命!」遂為其下所害。
高祖聞而歎惜,赙贈加等,仍贈右谏議大夫。
其母田氏,封京兆郡太君,仍給遐所食月俸,終母餘年。
其子俟服阕與官。
後又遣兗州節度使李從溫就其舊業,賜牲币綿帛等物,以旌其忠也。
尹玉羽,京兆長安人。
唐天福中,随計京師,甚有文稱。
會有苴杖之喪,累歲羸疾,冬不釋菅屦,期不變倚廬。
制阕,隐居杜門,無仕宦之意。
梁貞明中,劉鄩辟為保大軍節度判官,曆雍、汴、滑、兗從事。
案:以下有阙。
考宋黎持《移石經紀》:石經舊在務本坊,自天祐中韓建築新城,而石經委棄于野。
至硃梁時,劉鄩守長安,從幕吏尹玉羽之請,辇入城中,置于此地,即唐尚書省之西隅也。
唐清泰中,為光祿少卿,退歸秦中,以林泉詩酒自樂,自号自然先生。
宰臣張延朗手書而召,高卧不從,謂人曰:「庶孽代宗,不可仕也。
」及高祖入洛,即受诏而來,以所著《自然經》五卷貢之,且告其老。
即日玺書褒美,頒其器币,授少府監緻仕,月給俸錢及冬春二時服。
天福中,卒,有《武庫集》五十卷行于世。
鄭雲叟,本名遨,雲叟其字也,以唐明宗廟諱,故世傳其字焉,本南燕人也。
少好學,耿介不屈。
唐昭宗朝,嘗應進士舉,不第,因欲攜妻子隐于林壑,其妻非之,不肯行,雲叟乃薄遊諸郡,獲數百缗以贍其家,辭訣而去。
尋入少室山,著《拟峰詩》三十六章,以導其趣,人多傳之。
後妻以書達意,勸其還家,雲叟未嘗一覽,悉投于火,其絕累如此。
俄聞西嶽有五鬣松,淪脂千年,能去三屍,因居于華陰。
與李道殷、羅隐之友善,時人目為「三高士」。
道殷有釣魚之術,鈎而不餌,又能化易金石,無所不至,雲叟恆目睹其事,信而不求。
雲叟與梁室權臣李振善,振欲祿之,拒而不諾,及振南遷,雲叟千裡徒步以省之,識者高焉。
後妻兒繼謝,每聞兇服,一哭而止。
時惟青衿二童子、一琴、一鶴,從其遊處。
好棋塞之戲,遇同侶則以晝繼夜,雖寒風大雪,臨檐對局,手足皲裂,亦無倦焉。
唐天成中,召拜左拾遺,不起。
與羅隐之朝夕遊處,隐之以藥術取利,雲叟以山田自給,俱好酒能詩,善長嘯。
有大瓠,雲可辟寒暑,置酒于其中,經時味不壞,日攜就花木水石之間,一酌一詠。
嘗因酒酣聯句,鄭曰:「一壺天上有名物,兩個世間無事人。
」羅曰:「醉卻隐之、雲叟外,不知何處是天真。
」高祖即位,聞其名,遣使赍書緻禮,征為右谏議大夫,雲叟稱疾不起,上表陳謝。
高祖覽表嘉之,賜近臣傳觀,尋賜号逍遙先生,以谏議大夫緻仕,月給俸祿。
雲叟好酒,嘗為《詠酒詩》千二百言,海内好名者書于缣缃,以為贈贶。
複有越千裡之外,使畫工潛寫其形容列為屏障者焉。
其為時望所重也如此。
天福末,以壽終,時年七十四。
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
史臣曰:自古攀龍鱗,附鳳翼,坐達于雲衢者,豈獨豐沛之士哉!苟懷才抱器,适會興王,亦可以取貴于一時,如盧質而下數君子是也。
至如國珍之谠直,仁願之友悌,趙、李二子沒于王事,皆無忝于士林矣。
唯玉羽之貞退,雲叟之肥遁,足可以柅奔競之風,激高尚之節也。
仁願梁貞明初,以勳臣之子起家為衛尉寺主簿,改著作佐郎、左贊善大夫,賜绯魚袋。
唐同光初,遷大理正。
天成元年,自将作少監轉大理少卿。
長興中,曆昭武、歸德兩鎮節度判官。
四年,複入為大理少卿。
清泰中,除殿中監。
天福五年,拜大理卿。
八年,轉光祿卿。
仁願性溫雅,明法書,累居詳刑之地,議谳疑獄,号為稱職。
兄仁穎,梁朝仕至諸衛将軍,中年以風恙廢于家凡十餘年,仁願事之,出告反面,如嚴父焉,士大夫推為孝友。
仁穎善理家,勤而且約,婦女衣不曳地,什物多曆年所,如新市焉。
仁願開運元年再為大理卿,時隰州刺史王澈犯贓,朝廷以澈功臣之後,欲宥之,仁願累執奏不移,竟遣伏法,議者賞之。
開運二年,以疾卒,年五十一。
贈秘書監。
趙熙,字績巨,唐宰相齊國公光逢之猶子也。
起家授秘書省校書郎,唐天成中,累遷至起居郎。
數上章言事,以稱旨尋除南省正郎。
天福中,承诏與張昭遠等修《唐史》,竟集其功。
開運中,自兵部郎中授右谏議大夫,賞筆削之功也。
及契丹入汴,遣使于晉州率配豪民錢币,以實行橐。
始受命之日,條制甚嚴,熙出于衣冠之族,性素輕急,既畏契丹峻法,乃窮力搜索,人甚苦之。
及晉之三軍殺副使駱從朗,《通鑒》:契丹以節度副使駱從朗知晉州事,大将藥可俦殺從朗。
百姓相率持仗害熙于館舍,識者傷之。
李遐,兗州人也。
少為儒,有節操。
曆數鎮從事,及升朝,累遷尚書庫部員外郎。
高祖即位,以皇子重乂保釐洛邑,知遐強幹有守,除為西京留守判官,使之佐理,複重其廉勤,兼委監西京左藏庫。
會張從賓作亂,使人辇取缯帛以賞群逆,遐曰:「不奉诏書,安敢承命!」遂為其下所害。
高祖聞而歎惜,赙贈加等,仍贈右谏議大夫。
其母田氏,封京兆郡太君,仍給遐所食月俸,終母餘年。
其子俟服阕與官。
後又遣兗州節度使李從溫就其舊業,賜牲币綿帛等物,以旌其忠也。
尹玉羽,京兆長安人。
唐天福中,随計京師,甚有文稱。
會有苴杖之喪,累歲羸疾,冬不釋菅屦,期不變倚廬。
制阕,隐居杜門,無仕宦之意。
梁貞明中,劉鄩辟為保大軍節度判官,曆雍、汴、滑、兗從事。
案:以下有阙。
考宋黎持《移石經紀》:石經舊在務本坊,自天祐中韓建築新城,而石經委棄于野。
至硃梁時,劉鄩守長安,從幕吏尹玉羽之請,辇入城中,置于此地,即唐尚書省之西隅也。
唐清泰中,為光祿少卿,退歸秦中,以林泉詩酒自樂,自号自然先生。
宰臣張延朗手書而召,高卧不從,謂人曰:「庶孽代宗,不可仕也。
」及高祖入洛,即受诏而來,以所著《自然經》五卷貢之,且告其老。
即日玺書褒美,頒其器币,授少府監緻仕,月給俸錢及冬春二時服。
天福中,卒,有《武庫集》五十卷行于世。
鄭雲叟,本名遨,雲叟其字也,以唐明宗廟諱,故世傳其字焉,本南燕人也。
少好學,耿介不屈。
唐昭宗朝,嘗應進士舉,不第,因欲攜妻子隐于林壑,其妻非之,不肯行,雲叟乃薄遊諸郡,獲數百缗以贍其家,辭訣而去。
尋入少室山,著《拟峰詩》三十六章,以導其趣,人多傳之。
後妻以書達意,勸其還家,雲叟未嘗一覽,悉投于火,其絕累如此。
俄聞西嶽有五鬣松,淪脂千年,能去三屍,因居于華陰。
與李道殷、羅隐之友善,時人目為「三高士」。
道殷有釣魚之術,鈎而不餌,又能化易金石,無所不至,雲叟恆目睹其事,信而不求。
雲叟與梁室權臣李振善,振欲祿之,拒而不諾,及振南遷,雲叟千裡徒步以省之,識者高焉。
後妻兒繼謝,每聞兇服,一哭而止。
時惟青衿二童子、一琴、一鶴,從其遊處。
好棋塞之戲,遇同侶則以晝繼夜,雖寒風大雪,臨檐對局,手足皲裂,亦無倦焉。
唐天成中,召拜左拾遺,不起。
與羅隐之朝夕遊處,隐之以藥術取利,雲叟以山田自給,俱好酒能詩,善長嘯。
有大瓠,雲可辟寒暑,置酒于其中,經時味不壞,日攜就花木水石之間,一酌一詠。
嘗因酒酣聯句,鄭曰:「一壺天上有名物,兩個世間無事人。
」羅曰:「醉卻隐之、雲叟外,不知何處是天真。
」高祖即位,聞其名,遣使赍書緻禮,征為右谏議大夫,雲叟稱疾不起,上表陳謝。
高祖覽表嘉之,賜近臣傳觀,尋賜号逍遙先生,以谏議大夫緻仕,月給俸祿。
雲叟好酒,嘗為《詠酒詩》千二百言,海内好名者書于缣缃,以為贈贶。
複有越千裡之外,使畫工潛寫其形容列為屏障者焉。
其為時望所重也如此。
天福末,以壽終,時年七十四。
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
史臣曰:自古攀龍鱗,附鳳翼,坐達于雲衢者,豈獨豐沛之士哉!苟懷才抱器,适會興王,亦可以取貴于一時,如盧質而下數君子是也。
至如國珍之谠直,仁願之友悌,趙、李二子沒于王事,皆無忝于士林矣。
唯玉羽之貞退,雲叟之肥遁,足可以柅奔競之風,激高尚之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