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十六 列傳五

關燈
和,出遊近郊,憩于大冢之上,忽有黃雀銜一銅錢置于前而去。

    未幾,複于衙院晝卧,見二燕相鬥畢,各銜一錢落于篯首。

    前後所獲三錢,嘗秘于巾箱,識者以為大富之征。

    其後家雖厚積,性實鄙吝,未嘗與士大夫遊處。

    及令市馬,利在私門,不省咎以輸其直,郁郁緻死,愚之甚耶! 華溫琪,字德潤,宋州下邑人也。

    祖楚,以農為業。

    父敬忠,後以溫琪貴,官至檢校尚書。

    溫琪長七尺餘,唐廣明中,從黃巢為紀綱,巢陷長安,僞署溫琪為供奉都知。

    巢敗,奔至滑台,以形貌魁岸,懼不自容,乃投白馬河下流,俄而浮至淺處,會行人救免;又登桑自經,枝折墜地,不死。

    夜至胙縣界,有田父見溫琪非常人,遂匿于家。

    經歲餘,會梁将硃友裕為濮州刺史,召募勇士,溫琪往依之,友裕署為小校,漸升為馬軍都将。

    從友裕擊秦宗權于曹南,有功,奏加檢校太子賓客,梁祖擢為開道指揮使,加檢校工部尚書,出屯鄜畤。

    會延州胡璋叛命,來寇郡境,溫琪擊退之。

    尋奉诏營長安,以功遷绛州刺史。

    歲餘,刺棣州。

    溫琪以州城每年為河水所壞,居人不堪其苦,表請移于便地,朝廷許之。

    闆築既畢,賜立紀功碑,仍加檢校尚書左仆射,繼遷齊州、晉州節度使。

    溫琪在平陽日,唐莊宗嘗引兵攻之,逾月不下,梁人賞之,升晉州為定昌軍,以溫琪為節度使,加檢校太保。

    既而溫琪臨民失政,嘗掠人之妻,為其夫所訴,罷,入為金吾大将軍。

    時梁末帝方姑息諸侯,重難其命,故責詞雲:「若便行峻典,謂予不念功勳;若全廢舊章,謂我不安黎庶。

    為人君者,不亦難乎!」溫琪大有愧色。

    俄轉右監門衛上将軍、右龍武統軍。

    會河中硃友謙叛,權授溫琪汝州防禦使、河中行營排陣使,尋為耀州觀察留後。

    莊宗入洛,溫琪來觐,诏改耀州為順義軍,複以溫琪鎮之,加推忠向義功臣。

    同光末,西蜀既平,命溫琪為秦州節度使。

    明宗即位,因入朝,顧留阙,明宗嘉而許之,除左骁衛上将軍,逐月别賜錢粟,以豐其家。

    逾歲,明宗謂樞密使安重誨曰:「溫琪舊人,宜選一重鎮處之。

    」重誨奏以天下無阙。

    他日又言之,重誨素強愎,對曰:「臣累奏未有阙處,可替者,唯樞密院使而已。

    」明宗曰:「可。

    」重誨不能答。

    溫琪聞其事,懼為權臣所怒,幾緻成疾,由是數月不出。

    俄拜華州節度使,依前光祿大夫、檢校太傅,進封平原郡開國公,累加食邑至三千戶。

    溫琪至任,以己俸補葺祠廟廨舍千餘間,複于郵亭創待客之具,華而且固,往來稱之。

    清泰中,上表乞骸骨歸宋城,制以太子少保緻仕。

    天福元年十二月,終于家,年七十五。

    诏贈太子太保。

     安崇阮,字晉臣,潞州上黨人也。

    少倜傥,有詞辯,善騎射。

    父文祐,為牙門将。

    唐光啟中,潞州軍校劉廣逐節度使高浔,據其城,僖宗诏文祐平之,既殺劉廣,召赴行在,授邛州刺史。

    其後孟方立據邢、洺,率兵攻上黨,朝廷以文祐本潞人也,授昭義節度使,令讨方立,自蜀至澤州與方立戰,敗殁于陣。

    昭宗朝,宰臣崔魏公以文祐殁于王事,薦崇阮于朝,自是累任諸衛将軍。

    梁氏革命,以崇阮明辯,遣使吳越,回以所獲橐裝,悉充貢奉,梁祖嘉之,故每歲乘轺于江、浙間,及回貢獻皆如初。

    梁末帝嗣位,授客省使,知齊州事。

    時梁軍與莊宗對壘于河上,冀王友謙以河中叛,末帝使段凝領軍經略蒲、晉,诏崇阮監軍,又知華、雍軍府事。

    期年,授青州兵馬留後,入為諸衛上将軍。

    唐天成中,授黔南節度使、檢校太保,尋移鎮夔州。

    以蜀寇侵逼,棄城歸阙,改晉州節度使,複為諸衛上将軍。

    高祖登極之二年,诏葬梁末帝,以崇阮梁之舊臣,令主葬事。

    崇阮盡哀緻禮,以襄其事,時人義之。

    五年,以老病請告,授右衛上将軍緻仕。

    開運元年九月,卒于西京。

    贈太傅。

     楊彥詢,字成章,河中寶鼎人。

    父規,累贈少師。

    彥詢年十三,事青帥王師範,有書萬卷,以彥詢聰悟,使掌之。

    及長,益加親信,常委監護郡兵。

    及梁将楊師厚降下青州,彥詢随師範歸命。

    洎師範見殺,楊師厚領鄴,召置麾下,俾掌賓客。

    唐莊宗入魏,複事焉。

    同光元年冬,從平大梁,升為引進副使,将命西川及淮南稱旨,累遷内職。

    明宗時,為客省使、檢校司徒,使兩浙回,授德州刺史。

    末帝即位,改羽林将軍。

    時高祖鎮太原,朝廷疑貳,以彥詢沉厚,擇充北京副留守。

    清泰末,以宋審虔為北京留守,高祖深懷不足,以情告彥詢。

    彥詢恐高祖失臣節,乃曰:「不知太原兵甲刍粟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