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七 少帝紀一

關燈
以太子太保兼尚書左仆射劉?句為太子太傅。

    诏賜襄州城内百姓粟,大戶二斛,小戶一斛,以久困重圍也。

    己巳,以太子賓客趙元輔權判太常卿事,充山陵禮儀使。

    庚午,葬太皇太後于魏縣秦固村。

    癸酉,契丹遣使緻祭于高祖,赙禮禦馬二匹、羊千口、絹千匹。

    契丹主母亦遣使來慰。

    诏免襄州城内人戶今年夏秋來屋稅,其城外下營處與放二年租稅。

    應被安從進脅從者,一切不問。

    是月,河中、河東、河西、徐、晉、商、汝等州蝗。

     九月丁醜朔,百官素服臨于天清殿。

    己卯,分命朝臣詣寺觀禱雨。

    辛巳,兩浙節度使吳越國王錢宏佐、福建節度使王延羲,并加食邑,仍改賜功臣名号。

    癸未,帝禦乾明門,觀襄州行營都部署高行周、都監張從恩等獻俘馘。

    有司宣露布訖,以安從進男宏受等四十四人徇于市,皆斬之。

    曲赦京城禁囚。

    甲申,宴班師将校于崇德殿,賜物有差。

    乙酉,宰臣和凝上《回河頌》,賜鞍馬器帛。

    丁亥,以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安彥威為西京留守兼河南尹;以襄州行營都部署、西京留守高行周為宋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師。

    戊子,降襄州為防禦使額,均、房二州割屬鄧州,升泌州為團練使額。

    己醜,以東京留守兼開封尹李德珫為廣晉尹;以宣徽南院使、襄州行營都監張從恩為東京留守兼開封尹,加檢校太尉;以前同州節度使、襄州行營副部署宋彥筠為鄧州威勝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

    山陵禮儀使撰高祖祔飨太廟酌獻樂章,上之。

    庚寅,诏今後除授留守,宜降麻制。

    癸巳,樂平公主史氏進封魯國大長公主,壽安長公主烏氏進封魏國大長公主,鄭國長公主杜氏進封宋國大長公主。

    荊南高從誨累表讓尚書令之命。

    己亥,追封故秦國長公主為梁國長公主,故永壽長公主為岐國大長公主,故延慶長公主為邠國大長公主。

    辛醜,以義成軍節度使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充大行皇帝山陵一行都部署。

    壬寅,以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劉遂清為鄭州防禦使,以澶州防禦使李承福為宣徽北院使。

    癸卯,诏大行皇帝十一月十日山陵,宜自十月一日至十一月二十日不坐,放文武百官朝參。

    甲辰,上大行皇帝尊谥寶冊,百官素服班于天清殿。

    《五代會要》:天福七年,中書門下奏:山陵禮儀使狀:「高祖尊谥号及廟号,伏準故事,将啟殡宮前,擇日命太尉率百僚奉谥冊,告天于圜丘畢,奉谥冊跪讀于靈前。

    」此累朝之制,蓋以天命尊極,不可稽留。

    今所上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尊谥寶冊,伏緣去洛京地遠,寶冊難以往來,當司詳酌,伏請隻差官往洛京,奏告南郊太廟。

    其日,中書門下文武百官立班,中書令、侍中升靈座前讀寶冊,行告谥之禮。

    禮儀使撰進高祖祔飨太廟酌獻樂章舞名,請以《鹹和之舞》為名。

    從之。

     冬十月辛亥朔,百官素服臨于天清殿。

    襄州利市廟封為順正王,仍令本州修崇廟宇。

    癸亥,啟攢宮,百官衣初喪服入臨。

    甲子,靈駕進發,帝于硃鳳門外行遣奠之祭,辭畢還宮。

    丁醜,太保盧質卒,贈太子太師,谥曰文忠。

    己卯,宰臣李崧母喪,歸葬深州,遣使吊祭之。

    庚辰,契丹遣使緻祭于高祖,赙馬三匹、衣三襲。

     十一月庚寅,葬高祖皇帝于顯陵。

    壬辰,湖南奏,前洪州節度使馬希振卒。

    戊戌,诏宰臣等分詣寺廟祈雪。

    庚子,祔高祖神主于太廟。

    辛醜,以金吾衛大将軍、權判三司董遇為三司使。

    诏:「州郡稅鹽,過稅斤七錢,住稅斤十錢,州府鹽院并省司差人勾當。

    」先是,諸州府除蠶鹽外,每年海鹽界分約收鹽價錢一千七萬貫,高祖以所在禁法,抵犯者衆,遂開鹽禁,許通商,令州郡配征人戶食鹽錢,上戶千文,下戶二百,分為五等,時亦便之。

    至是掌賦者欲增财利,難于驟變前法,乃重其關市之征,蓋欲絕其興販歸利于官也。

    其後鹽禁如故,鹽錢亦征,至今為弊焉。

    是日,诏:「天地宗廟社稷及諸祠祭等,訪聞所司承管,多不精潔。

    宜令三司預支一年禮料物色,于太廟置庫收貯。

    差宗正丞主掌,委監察使監當,祭器祭服等未備者修制。

    《五代會要》:敕差宗正丞石載仁專主掌,監察禦史宋彥升監庫,兼差供奉官陳審璘往洛京,于太廟内隐便處修蓋庫屋五間,俟畢日,催促所支物色,監送入庫交付訖,取收領文狀歸閣。

    每有祠祭,諸司各請禮料。

    至時委監庫禦史宋彥升、宗正丞石載仁旋行給付。

    其大祠、中祠兼令監察禦史檢點,小祠即令行事官檢點。

    如緻慢易,本司準格科罪。

    其祭器未有者修制,已有者更仰整饬。

     十二月辛酉,以威武軍節度副使、充福建管内諸軍都指揮使王亞澄為威武軍副大使,知節度事。

    诏:「諸道州府,每遇大祭祀、冬至、寒食、立春、立夏、雨雪未晴,不得行極刑。

    如有已斷下文案,可取次日及雨雪定後施行。

    」乙醜,以前鄧州節度使安審晖為左羽林統軍,以前延州節度使丁審琪為右羽林統軍,以前金州節度使潘環為左神武統軍,以前華州節度使皇甫立為左金吾衛上将軍,以右龍武統軍劉遂凝為左骁衛上将軍,以前貝州節度使馬萬為右骁衛上将軍,以左龍武大将軍張彥澤為右武衛上将軍。

    丙寅,宰臣馮道、滑州節度使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河陽節度使皇甫遇、西京留守安彥威、廣晉尹李德珫,并加爵邑,以山陵充奉之勞也。

    己巳,回鹘進奉使密裡等各授懷化歸德大将軍、将軍郎将,放還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