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五 高祖紀五

關燈
賦》,帝覽而嘉之,命編諸史冊。

    甲子,同州指揮使成殷謀亂,事洩伏誅。

    時節度使宋彥筠禦下無恩,既貪且鄙,故殷與子彥璋陰構部下為亂,會有告者,遂滅其黨。

    乙醜,青州奏,海凍百餘裡。

    丙寅,遣供奉官張澄等領兵二千,發并、鎮、忻、代四州山谷吐渾,令還舊地。

    先是,吐渾苦契丹之虐,受鎮州安重榮誘召,叛而南遷,入常山、太原二境,帝以契丹歡好之國,故遣歸之。

    戊辰,诏:「應諸州無屬州錢處,今後冬至、寒食、端午、天和節及諸色謝賀,不得進貢。

    」壬申,以左司郎中趙上交為谏議大夫。

    戊寅,封唐叔虞為興安王,台骀神為昌甯公,差給事中張?彖、戶部郎中張守素就行冊禮。

    又诏:嶽鎮海渎等廟宇,并令崇飾,仍禁樵采。

    丙戌,故皇第二叔檢校司徒萬友贈太師,皇第三叔檢校司空萬铨贈太尉,皇兄故檢校左仆射敬儒贈太傅。

      二月辛卯,诏:「天下郡縣,不得以天和節禁屠宰,辄滞刑獄。

    」壬辰,置浮橋于德勝口。

    甲午,诏:「諸衛上将軍月俸舊三十千,令增至五十千。

    」戊戌,以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颉為太子率更令。

    己亥,诏戶部侍郎張昭遠、起居郎賈緯、秘書少監趙熙、吏部郎中鄭受益、左司員外郎李為光等同修唐史,仍以宰臣趙瑩監修。

    壬寅,以三白渠制置使張?彖為給事中。

    戊申,诏侯伯來朝,君臣相見,賞宴貢奉,今後宜停。

    起居郎賈緯以所撰《唐年補錄》六十五卷上之,帝覽之嘉歎,賜以器币,仍付史館。

    《五代會要》:起居郎賈緯奏曰:「伏以唐高祖至代宗已有紀傳,德宗亦存實錄,武宗至濟陰廢帝凡六代,惟有《武宗實錄》一卷,餘皆阙略。

    臣今搜訪遺聞及耆舊傳說,編成六十五卷,目為《唐朝補遺錄》,以備将來史館修述。

    」癸醜,長安公主薨,帝之長女也,笄年降于驸馬楊承祚。

    帝悼惜之甚,辍視朝二日,追贈秦國公主。

     三月甲子,河中節度使康福進封許國公。

    乙醜,左骁衛上将軍李承約卒。

    癸酉,诏天福四年終已前,百姓所欠夏秋租稅,一切除放。

     夏四月庚寅朔,湖南奏,溪州刺史彭士愁、五溪酋長等乞降,已立銅柱于溪州,鑄誓狀于其上,以《五溪銅柱圖》上之。

    丙申,诏顯義指揮使劉康部下兵五百人放還淮海,即安州所俘也。

    己亥,虞部郎中、知制诰楊昭儉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王松改禦史中丞,禮部郎中馮玉改司門郎中、知制诰。

    辛醜,宰臣監修國史趙瑩奏:「奉诏差張昭遠等五人同修唐史,内起居郎賈緯丁憂去官,請以刑部侍郎呂琦、侍禦史尹拙同與編修。

    」又奏:「史館所阙唐朝實錄,請下敕購求。

    」并從之。

    《五代會要》:監修國史趙瑩奏:「自李朝喪亂,迨五十年,四海沸騰,兩都淪覆,今之書府,百無二三。

    臣等近奉綸言,俾令撰述。

    褒貶或從于新意,纂修須案于舊章,既阙簡編,先虞漏略。

    今據史館所阙唐書實錄,請下敕命購求。

    況鹹通中宰臣韋保衡與蔣伸、皇甫煥撰武宗、宣宗兩朝實錄,皆遇多事,或值播遷,雖聞撰述,未見流傳。

    其韋保衡、裴贽合有子孫,見居職任,或門生故吏,曾記纂修,聞此讨論,諒多欣惬。

    請下三京諸道及内外臣僚,凡有将此數朝實錄詣阙進納,量其文武才能,不拘資地,除授一官。

    如卷帙不足,據數進納,亦請不次獎酬,以勸來者。

    自會昌至天祐垂六十年,其初李德裕平上黨,著武宗伐叛之書;其後康承訓定徐方,有武甯本末之傳。

    如此事類,記述頗多。

    請下中外臣僚及名儒宿學,有于此六十年内撰述得傳記及中書、銀台、史館日曆、制敕冊書等,不限年月多少,并許詣阙進納。

    如年月稍多,記錄詳備,請特行簡拔,不限資序。

    臣與張昭遠等所撰《唐史》,叙本紀以綱帝業,列傳以述功臣,十志以書刑政。

    所陳條例,請下所司。

    」從之。

    壬寅,以戶部員外郎、知制诰盧價為虞部郎中、知制诰,以昭義節度副使陳元為光祿卿緻仕。

    乙巳,齊、魯民饑,诏兗、郓、青三州發廪赈貸。

     五月庚申朔,以前邢州節度使丁審琪為延州節度使,延州節度使劉景?嚴為邠州節度使。

    故皇子杲冊贈太尉,進封陳王。

    庚午,泾州奏,雨雹,川水大溢,壞州郡鎮戍二十四城。

    甲戌,北京遣牙将劉從以吐渾大首領白承福、念龐裡、赫連功德來朝。

    邢州上言,吐渾移族帳于鎮州封部。

      六月丙申,以前衛尉卿趙延乂為司天監。

    丁酉,诏:「今後籓侯郡守,凡有善政,委倅貳官條件聞奏,百姓官吏等不必遠詣京阙。

    」壬寅,右領衛上将軍李頃卒,贈太師。

    甲辰,迦葉彌陀國僧?室哩以佛牙泛海而至。

    丙午,高麗國王王建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食邑一萬戶。

    戊午,鎮州節度使安重榮執契丹使伊喇,遣輕騎掠幽州南境之民,處于博野。

    仍貢表及馳書天下,述契丹援天子父事之禮,貪傲無厭,困耗中國,已繕治甲兵,将與決戰。

    帝發谕止之。

    重榮跋扈愈甚,由是與襄州節度使安從進潛相構謀為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