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三十二 列傳八
關燈
小
中
大
千級,獲大将李山海等五十二人。
十二日,德威自涿州進軍良鄉、大城。
守光既失廷珪,自是奪氣。
德威之師,屢收諸郡,降者相繼。
十年十一月,擒守光父子,幽州平。
十二月,授德威檢校侍中、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
德威性忠孝,感武皇獎遇,嘗思臨難忘身。
十二月,汴将劉鄩自洹水乘虛将寇太原,德威在幽州聞之,徑以五百騎馳入土門,聞鄩軍至樂平不進,德威徑至南宮以候汴軍。
初,劉鄩欲據臨清以扼鎮、定轉饷之路,行次陳宋口,德威遣将擒數十人,皆倳刃于背,絷而遣之。
既至,謂劉鄩曰:「周侍中已據宗城矣!」德威其夜急騎扼臨清,劉鄩乃入貝州。
是時德威若不至,則勝負不可知也。
十四年三月,契丹寇新州,德威不利,退保範陽。
《遼史·太祖紀》:神冊二年三月辛亥,攻幽州,節度使周德威以幽、并、鎮、定、魏五州兵拒戰于居庸關之西,戰于新州東,大破之,斬首三萬級。
又,《通鑒》:契丹主帥衆三十萬,德威衆寡不敵,大為契丹所敗。
敵衆攻僅二百日,外援未至,德威撫循士衆,晝夜乘城,竟獲保守。
十五年,我師營麻口渡,将大舉以定汴州。
德威自幽州率本軍至。
十二月二十三日,軍次胡柳陂。
诘旦,騎報曰;「汴軍至矣!」莊宗使問戰備,德威奏曰:「賊倍道而來,未成營壘,我營栅已固,守備有餘,既深入賊疆,須決萬全之策。
此去大梁信宿,賊之家屬,盡在其間,人之常情,孰不以家國為念?以我深入之衆,抗彼激憤之軍,不以方略制之,恐難必勝。
王但按軍保栅,臣以騎軍疲之,使彼不得下營,際晚,糧饷不給,進退無據,因以乘之,破賊之道也。
」莊宗曰:「河上終日挑戰,恨不遇賊,今款門不戰,非壯夫也!」乃率親軍成列而出,德威不獲已,從之。
謂其子曰:「吾不知其死所矣!」莊宗與汴将王彥章接戰,大敗之。
德威之軍在東偏,汴之遊軍入我辎重,衆駭,奔入德威軍,因紛擾無行列。
德威兵少,不能解,父子俱戰殁。
先是,鎮星犯上将,星占者雲,不利大将。
是夜收軍,德威不至,莊宗恸哭謂諸将曰:「喪我良将,吾之咎也!」 德威身長面黑,笑不改容,凡對敵列陣,凜廪然有肅殺之風。
中興之朝,号為名将。
及其殁也,人皆惜之。
同光初,追贈太師。
天成中,诏與李嗣昭、符存審配飨莊宗廟廷。
晉高祖即位,追封燕王。
子光輔,曆汾、汝州刺史。
符存審,字德詳,陳州宛邱人,《歐陽史·義兒傳》,惟符存審不在其列,别自為傳。
蓋存審子彥卿有女為宋太宗後,故存其本姓也。
舊名存。
父楚,本州牙将。
存審少豪俠,多智算,言兵家事。
乾符末,河南盜起,存審鸠率豪右,庇捍州裡。
會郡人李罕之起自群盜,授光州刺史,因往依之。
中和末,罕之為蔡寇所逼,棄郡投諸葛爽;存審從至河陽,為小校,屢戰蔡賊有功。
諸葛爽卒,罕之為其部将所逼,出保懷州,部下分散,存審乃歸于武皇。
武皇署右職,令典義兒軍,賜姓名。
存審性謹厚,寵遇日隆,自是武皇西征,存審常從,所至立功。
從讨赫連铎,冒刃死戰,血流盈袖,武皇手自封瘡,日夕臨問。
乾甯初,讨李匡俦,存審前軍拔居庸關。
明年,從讨邠州,時邠之勁兵屯龍泉寨,四面懸崖,石壁險固,存審奮力拔之。
師還,授檢校左仆射。
副李嗣昭讨李瑭于汾州,擒之,以功改左右廂步軍都指揮使。
天祐三年,授蕃漢馬步副指揮使,與李嗣昭降丁會于上黨,從周德威破賊于夾城,加檢校司徒,授忻州刺史,領蕃漢馬步都指揮使。
七年,加檢校太保,充蕃漢副總管。
莊宗擊汴人于柏鄉,留存審守太原。
三月,代李存璋戍趙州。
九年,梁祖攻蓚縣,存審與史建瑭、李嗣肱赴援,屯下博橋,汴人驚亂,燒營而遁,以功遙領邢、洺、磁團練使。
十二年,魏博歸款于莊宗,遣存審率前鋒據臨清,以俟進取。
莊宗入魏,存審屯魏縣以抗劉鄩。
六月,鄩營莘縣,存審與鎮、定之師營莘西三十裡,一日數戰。
八月,率師攻張源德于貝州。
十三年二月,劉鄩自莘悉衆來襲我魏州,存審以大軍踵其後,戰于故元城,大敗汴人,從收澶、衛、磁、洺等州。
秋,邢州閻寶降,授存審安國軍節度、邢洺磁等州觀察使。
十月,戴思遠棄滄州,毛璋以城降,授存審檢校太傅、橫海軍節度使,兼領魏博馬步軍都指揮使。
明年,就加平章事。
十四年八月,将兵援周德威于幽州,敗契丹之衆。
冬,破汴将安彥之于楊劉,諸軍進營麻口。
時梁将謝彥章營行台村,莊宗勇于接戰,每以輕騎當之,遇窘者數四。
存審每俟其出,必叩馬谏曰:「王将複唐宗社,宜為天下自愛,搴旗挑戰,一劍之任,無益聖德,請責效于臣。
古人不以賊遺君父,臣雖不武,敢不代君之憂。
」莊宗及時回駕。
十二月,戰于胡柳。
晡晚之後,存審引所部銀槍效節軍,敗梁軍于土山下。
是日辰巳間,周德威戰殁,一軍逗撓,梁軍四集,存審與其子彥圖冒刃血戰,出沒賊陣,與莊宗軍合。
午後,師複集,擊敗汴人。
十六年春,代周德威為内外
十二日,德威自涿州進軍良鄉、大城。
守光既失廷珪,自是奪氣。
德威之師,屢收諸郡,降者相繼。
十年十一月,擒守光父子,幽州平。
十二月,授德威檢校侍中、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
德威性忠孝,感武皇獎遇,嘗思臨難忘身。
十二月,汴将劉鄩自洹水乘虛将寇太原,德威在幽州聞之,徑以五百騎馳入土門,聞鄩軍至樂平不進,德威徑至南宮以候汴軍。
初,劉鄩欲據臨清以扼鎮、定轉饷之路,行次陳宋口,德威遣将擒數十人,皆倳刃于背,絷而遣之。
既至,謂劉鄩曰:「周侍中已據宗城矣!」德威其夜急騎扼臨清,劉鄩乃入貝州。
是時德威若不至,則勝負不可知也。
十四年三月,契丹寇新州,德威不利,退保範陽。
《遼史·太祖紀》:神冊二年三月辛亥,攻幽州,節度使周德威以幽、并、鎮、定、魏五州兵拒戰于居庸關之西,戰于新州東,大破之,斬首三萬級。
又,《通鑒》:契丹主帥衆三十萬,德威衆寡不敵,大為契丹所敗。
敵衆攻僅二百日,外援未至,德威撫循士衆,晝夜乘城,竟獲保守。
十五年,我師營麻口渡,将大舉以定汴州。
德威自幽州率本軍至。
十二月二十三日,軍次胡柳陂。
诘旦,騎報曰;「汴軍至矣!」莊宗使問戰備,德威奏曰:「賊倍道而來,未成營壘,我營栅已固,守備有餘,既深入賊疆,須決萬全之策。
此去大梁信宿,賊之家屬,盡在其間,人之常情,孰不以家國為念?以我深入之衆,抗彼激憤之軍,不以方略制之,恐難必勝。
王但按軍保栅,臣以騎軍疲之,使彼不得下營,際晚,糧饷不給,進退無據,因以乘之,破賊之道也。
」莊宗曰:「河上終日挑戰,恨不遇賊,今款門不戰,非壯夫也!」乃率親軍成列而出,德威不獲已,從之。
謂其子曰:「吾不知其死所矣!」莊宗與汴将王彥章接戰,大敗之。
德威之軍在東偏,汴之遊軍入我辎重,衆駭,奔入德威軍,因紛擾無行列。
德威兵少,不能解,父子俱戰殁。
先是,鎮星犯上将,星占者雲,不利大将。
是夜收軍,德威不至,莊宗恸哭謂諸将曰:「喪我良将,吾之咎也!」 德威身長面黑,笑不改容,凡對敵列陣,凜廪然有肅殺之風。
中興之朝,号為名将。
及其殁也,人皆惜之。
同光初,追贈太師。
天成中,诏與李嗣昭、符存審配飨莊宗廟廷。
晉高祖即位,追封燕王。
子光輔,曆汾、汝州刺史。
符存審,字德詳,陳州宛邱人,《歐陽史·義兒傳》,惟符存審不在其列,别自為傳。
蓋存審子彥卿有女為宋太宗後,故存其本姓也。
舊名存。
父楚,本州牙将。
存審少豪俠,多智算,言兵家事。
乾符末,河南盜起,存審鸠率豪右,庇捍州裡。
會郡人李罕之起自群盜,授光州刺史,因往依之。
中和末,罕之為蔡寇所逼,棄郡投諸葛爽;存審從至河陽,為小校,屢戰蔡賊有功。
諸葛爽卒,罕之為其部将所逼,出保懷州,部下分散,存審乃歸于武皇。
武皇署右職,令典義兒軍,賜姓名。
存審性謹厚,寵遇日隆,自是武皇西征,存審常從,所至立功。
從讨赫連铎,冒刃死戰,血流盈袖,武皇手自封瘡,日夕臨問。
乾甯初,讨李匡俦,存審前軍拔居庸關。
明年,從讨邠州,時邠之勁兵屯龍泉寨,四面懸崖,石壁險固,存審奮力拔之。
師還,授檢校左仆射。
副李嗣昭讨李瑭于汾州,擒之,以功改左右廂步軍都指揮使。
天祐三年,授蕃漢馬步副指揮使,與李嗣昭降丁會于上黨,從周德威破賊于夾城,加檢校司徒,授忻州刺史,領蕃漢馬步都指揮使。
七年,加檢校太保,充蕃漢副總管。
莊宗擊汴人于柏鄉,留存審守太原。
三月,代李存璋戍趙州。
九年,梁祖攻蓚縣,存審與史建瑭、李嗣肱赴援,屯下博橋,汴人驚亂,燒營而遁,以功遙領邢、洺、磁團練使。
十二年,魏博歸款于莊宗,遣存審率前鋒據臨清,以俟進取。
莊宗入魏,存審屯魏縣以抗劉鄩。
六月,鄩營莘縣,存審與鎮、定之師營莘西三十裡,一日數戰。
八月,率師攻張源德于貝州。
十三年二月,劉鄩自莘悉衆來襲我魏州,存審以大軍踵其後,戰于故元城,大敗汴人,從收澶、衛、磁、洺等州。
秋,邢州閻寶降,授存審安國軍節度、邢洺磁等州觀察使。
十月,戴思遠棄滄州,毛璋以城降,授存審檢校太傅、橫海軍節度使,兼領魏博馬步軍都指揮使。
明年,就加平章事。
十四年八月,将兵援周德威于幽州,敗契丹之衆。
冬,破汴将安彥之于楊劉,諸軍進營麻口。
時梁将謝彥章營行台村,莊宗勇于接戰,每以輕騎當之,遇窘者數四。
存審每俟其出,必叩馬谏曰:「王将複唐宗社,宜為天下自愛,搴旗挑戰,一劍之任,無益聖德,請責效于臣。
古人不以賊遺君父,臣雖不武,敢不代君之憂。
」莊宗及時回駕。
十二月,戰于胡柳。
晡晚之後,存審引所部銀槍效節軍,敗梁軍于土山下。
是日辰巳間,周德威戰殁,一軍逗撓,梁軍四集,存審與其子彥圖冒刃血戰,出沒賊陣,與莊宗軍合。
午後,師複集,擊敗汴人。
十六年春,代周德威為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