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十三 明宗紀三

關燈
卯朔,诏汴州扶溝縣複隸許州。

    以前绛州刺史婁繼英為冀州刺史,充北面水陸轉運制置使。

    己未,幸至德宮,遂幸前隰州刺史袁建豐之第。

    帝嘗為太原内牙親将,建豐為副,至是建豐風疾沈廢,故親幸其第以撫之。

    庚申,以都官郎中庾傳美充三州搜訪圖籍使。

    傳美為蜀王衍之舊僚,家在成都,便于歸計,且言成都具有本朝實錄,及傳美使回,所得才九朝實錄及殘缺雜舊而已。

    癸亥,應聖節,百僚于敬愛寺設齋,召缁黃之衆于中興殿講論,衆近例也。

    戊辰,以僞蜀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右金吾街使張贻範為兵部尚書緻仕。

    都官員外郎于鄴奏請指揮不得書契券辄賣良人,從之。

    癸酉,天策上将軍、湖南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兼尚書令、楚王馬殷加檢校太師、守尚書令。

    兩浙節度留後、靜海軍節度、嶺南西道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錢元瓘加食邑。

    中吳建武等軍節度、嶺南東道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錢元璙加開府階,進食邑。

    甲戌,以前代州刺史馬溉為左衛上将軍緻仕。

    己卯,以光祿卿羅周敬為右金吾衛大将軍,充街使。

    辛巳,以前複州刺史袁{山義}為唐州刺史。

    诏曰:「鳳翔節度使李?嚴,世聯宗屬,任重籓宣,慶善有稱,忠勤顯著。

    既在維城之列,宜新定體之文。

    是降寵光,以隆惇叙,俾煥成家之美,貴崇猶子之親。

    宜于本名上加'從'字。

    」癸未,文武百僚至張全義私第柩前立班辭,以來月二日葬故也。

     冬十月甲申朔,诏賜文武百僚冬服綿帛有差。

    近例,十月初寒之始,天子賜近侍執政大臣冬服。

    帝顧謂判三司任圜曰:「百僚散未?」圜奏曰:「臣聞本朝給春冬服,遍及百僚。

    喪亂已來,急于軍旅,人君所賜,未能周給。

    今止近臣而已,外臣無所賜。

    」帝曰:「外臣亦吾臣也,卿宜計度。

    」圜遂與安重誨據品秩之差,以定春冬之賜,其後遂以為常。

    右拾遺曹琮上疏,内一件:「百僚朔望入閣,及五日内殿起居,請許三署寺監官輪次轉奏封事。

    」從之。

    刑部員外郎孔莊上言:「自兵興以來,法制不一,諸道州縣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請以舊制曉谕,改而正之。

    」丙戌,吏部侍郎盧文紀上言:「請内外文武臣僚,每歲有司明定考校,将相乞回禦筆,以行黜陟,疏下中書門下商量,宰臣奏請施行。

    」從之。

    丁亥,雲南巂州山後兩林百蠻都鬼主、右武衛大将軍李卑晚遣大鬼主傳能、何華等來朝貢,帝禦文明殿對之,百僚稱賀。

    庚寅,以客省使李嚴領泗州防禦使,以河中節度副使李鈴為太子賓客。

    壬辰,邠州節度使毛璋移鎮潞州。

    巴州進嘉禾合穗。

    甲午,以前隰州刺史袁建豐遙領洪州節度使。

     庚子,幽州奏,契丹平州守将僞署幽州節度使盧文進,率戶口歸順,百僚稱賀。

    辛醜,契丹遣使來告哀,言國主安巴堅以今年七月二十七日卒。

    诏曰:「朕近缵皇圖,恭修帝道,務安夷夏,貴洽雍熙。

    契丹王世預歡盟,禮交聘問,遽聞兇訃,倍轸悲懷,可辍今月十九日朝參。

    」丙午,以巂州山後兩林、百蠻都鬼主李卑晚為甯遠将軍,大渡河山前仰川六姓都鬼主、懷安郡王勿鄧摽莎為定遠将軍。

    丁未,幽州奏,盧文進所率降戶孳畜人口在平州西,首尾約七十裡。

    庚戌,以吏部侍郎盧文紀為禦史中丞,時禦史大夫李琪三上表求解任故也。

    以兵部侍郎劉嶽為吏部侍郎,以戶部侍郎、充端明殿學士馮道為兵部侍郎,以中書舍人、充端明殿學士趙鳳為戶部侍郎,并依前充職。

    壬子,靜江軍節度使、桂州管内觀察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扶風郡王馬賓加食邑實封,澧郎觀察使、檢校太傅、兼侍中馬希振加檢校太尉。

    盧文進至幽州,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