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十 莊宗紀八
關燈
小
中
大
鄴下亂離,寇盜蜂起,總管迫于亂軍,存亡未測,今訛言紛擾,朕實無聊。
卿等事予已來,富貴急難,無不共之,今茲危蹙,賴爾籌謀,而竟默默無言,坐觀成敗。
予在荥澤之日,欲單騎渡河,訪求總管,面為方略,招撫亂軍,卿等各吐胸襟,共陳利害,今日俾予至此,卿等如何!」元行欽等百餘人垂泣而奏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撫養,位極将相,危難之時,不能立功報主,雖死無以塞責,乞申後效,以報國恩。
」于是,百餘人皆援刀截發,置須于地,以斷首自誓,上下無不悲号,識者以為不祥。
是日,西京留守張筠部署西征兵士到京,見于上東門外,晡晚,帝還宮。
初,帝在汜水,衛兵散走,京師恐駭不甯,及帝至,人情稍安。
乙亥,百官進名起居。
安義節度使孔勍奏,點校兵士防城,準诏運糧萬石,進發次。
時勍已殺監軍使據城,詭奏也。
丙子,樞密使李紹宏與宰相豆盧革、韋說會于中興殿之廊下,商議軍機,因奏:「魏王西征兵士将至,車駕且宜控汜水,以俟魏王。
」從之。
午時,帝出上東門親閱騎軍,誡以诘旦東幸,申時還宮。
四月丁醜朔,以永王存霸為北都留守,申王存渥為河中節度使。
是日,車駕将發京師,從駕馬軍陳于寬仁門外,步兵陳于五鳳門外。
帝内殿食次,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自本營率所部抽戈露刃,至興教門大呼,與黃甲兩軍引弓射興教門。
帝聞其變,自宮中率諸王近衛禦之,逐亂兵出門。
既而焚興教門,緣城而入,登宮牆歡噪,帝禦親軍格鬥,殺亂兵數百。
俄而帝為流矢所中,亭午,崩于绛霄殿之庑下,時年四十三。
《琬琰集》載《宋實錄·王全斌傳》雲:同光末,蕭牆有變,亂兵逼宮城,近臣宿将,皆釋甲潛遁,惟全斌與符彥卿等十數人居中拒戰。
莊宗中流矢,扶掖歸绛霄殿,全斌恸哭而去。
《東都事略·符彥卿傳》雲:郭從謙之亂,莊宗左右皆引去,惟彥卿力戰,殺十餘人。
莊宗崩,彥卿恸哭而去。
是時,帝之左右例皆奔散,唯五坊人善友斂廓下樂器簇于帝屍之上,發火焚之。
及明宗入洛,止得其燼骨而已。
天成元年七月丁卯,有司上谥曰光聖神闵孝皇帝,廟号莊宗。
是月丙子,葬于雍陵。
《五代史補》:莊宗之嗣位也,志在渡河,但恨河東地狹兵少,思欲百練其衆,以取必勝于天下,乃下令曰:「凡出師,騎軍不見賊不許騎馬,或步騎前後已定,不得越軍分以避險惡。
其分路并進,期會有處,不得違晷刻。
并在路敢言病者,皆斬之。
」故三軍懼法而戮力,皆一以當百,故硃梁舉天下而不能禦,卒為所滅,良有以也。
初,莊宗為公子時,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詞。
其後凡用軍,前後隊伍皆以所撰詞授之,使揭聲而唱,謂之「禦制」。
至于入陣,不論勝負,馬頭才轉,則衆歌齊作。
故凡所鬥戰,人忘其死,斯亦用軍之一奇也。
莊宗好獵,每出,未有不蹂踐苗稼。
一旦至中牟,圍合,忽有縣令,忘其姓名,犯圍谏曰:「大凡有國家者,當視民如赤子,性命所擊。
陛下以一時之娛,恣其蹂踐,使比屋嚣然動溝壑之慮,為民父母,豈其若是耶!」莊宗大怒,以為遭縣令所辱,遂叱退,将斬之。
伶官鏡新磨者,知其不可,乃與群伶齊進,挽住令,佯為诟責曰:「汝為縣令,可以指麾百姓為兒,既天子好獵,即合多留閑地,安得縱百姓耕鋤皆遍,妨天子鷹犬飛走耶!而又不能自責,更敢咄咄,吾知汝當死罪。
」諸伶亦皆嘻笑繼和,于是莊宗默然,其怒少霁,頃之,恕縣令罪。
《五代史阙文》:莊宗嘗因博戲,睹骰子采有暗相輪者,心悅之,乃自置暗箭格,凡博戲并認采之在下者。
及同光末,鄴都兵亂,從謙以兵犯興教門,莊宗禦之,中流矢而崩。
識者以為暗箭之應。
史臣曰:莊宗以雄圖而起河、汾,以力戰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國祚中興,雖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圖受命,亦無以加也。
然得之孔勞,失之何速?豈不以驕于驟勝,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艱難,徇色禽之荒樂。
外則伶人亂政,内則牝雞司晨。
靳吝貨财,激六師之憤怨;征搜輿賦,竭萬姓之脂膏。
大臣無罪以獲誅,衆口吞聲而避禍。
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矧鹹有之,不亡何待!靜而思之,足以為萬代之炯誡也。
卿等事予已來,富貴急難,無不共之,今茲危蹙,賴爾籌謀,而竟默默無言,坐觀成敗。
予在荥澤之日,欲單騎渡河,訪求總管,面為方略,招撫亂軍,卿等各吐胸襟,共陳利害,今日俾予至此,卿等如何!」元行欽等百餘人垂泣而奏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撫養,位極将相,危難之時,不能立功報主,雖死無以塞責,乞申後效,以報國恩。
」于是,百餘人皆援刀截發,置須于地,以斷首自誓,上下無不悲号,識者以為不祥。
是日,西京留守張筠部署西征兵士到京,見于上東門外,晡晚,帝還宮。
初,帝在汜水,衛兵散走,京師恐駭不甯,及帝至,人情稍安。
乙亥,百官進名起居。
安義節度使孔勍奏,點校兵士防城,準诏運糧萬石,進發次。
時勍已殺監軍使據城,詭奏也。
丙子,樞密使李紹宏與宰相豆盧革、韋說會于中興殿之廊下,商議軍機,因奏:「魏王西征兵士将至,車駕且宜控汜水,以俟魏王。
」從之。
午時,帝出上東門親閱騎軍,誡以诘旦東幸,申時還宮。
四月丁醜朔,以永王存霸為北都留守,申王存渥為河中節度使。
是日,車駕将發京師,從駕馬軍陳于寬仁門外,步兵陳于五鳳門外。
帝内殿食次,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自本營率所部抽戈露刃,至興教門大呼,與黃甲兩軍引弓射興教門。
帝聞其變,自宮中率諸王近衛禦之,逐亂兵出門。
既而焚興教門,緣城而入,登宮牆歡噪,帝禦親軍格鬥,殺亂兵數百。
俄而帝為流矢所中,亭午,崩于绛霄殿之庑下,時年四十三。
《琬琰集》載《宋實錄·王全斌傳》雲:同光末,蕭牆有變,亂兵逼宮城,近臣宿将,皆釋甲潛遁,惟全斌與符彥卿等十數人居中拒戰。
莊宗中流矢,扶掖歸绛霄殿,全斌恸哭而去。
《東都事略·符彥卿傳》雲:郭從謙之亂,莊宗左右皆引去,惟彥卿力戰,殺十餘人。
莊宗崩,彥卿恸哭而去。
是時,帝之左右例皆奔散,唯五坊人善友斂廓下樂器簇于帝屍之上,發火焚之。
及明宗入洛,止得其燼骨而已。
天成元年七月丁卯,有司上谥曰光聖神闵孝皇帝,廟号莊宗。
是月丙子,葬于雍陵。
《五代史補》:莊宗之嗣位也,志在渡河,但恨河東地狹兵少,思欲百練其衆,以取必勝于天下,乃下令曰:「凡出師,騎軍不見賊不許騎馬,或步騎前後已定,不得越軍分以避險惡。
其分路并進,期會有處,不得違晷刻。
并在路敢言病者,皆斬之。
」故三軍懼法而戮力,皆一以當百,故硃梁舉天下而不能禦,卒為所滅,良有以也。
初,莊宗為公子時,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詞。
其後凡用軍,前後隊伍皆以所撰詞授之,使揭聲而唱,謂之「禦制」。
至于入陣,不論勝負,馬頭才轉,則衆歌齊作。
故凡所鬥戰,人忘其死,斯亦用軍之一奇也。
莊宗好獵,每出,未有不蹂踐苗稼。
一旦至中牟,圍合,忽有縣令,忘其姓名,犯圍谏曰:「大凡有國家者,當視民如赤子,性命所擊。
陛下以一時之娛,恣其蹂踐,使比屋嚣然動溝壑之慮,為民父母,豈其若是耶!」莊宗大怒,以為遭縣令所辱,遂叱退,将斬之。
伶官鏡新磨者,知其不可,乃與群伶齊進,挽住令,佯為诟責曰:「汝為縣令,可以指麾百姓為兒,既天子好獵,即合多留閑地,安得縱百姓耕鋤皆遍,妨天子鷹犬飛走耶!而又不能自責,更敢咄咄,吾知汝當死罪。
」諸伶亦皆嘻笑繼和,于是莊宗默然,其怒少霁,頃之,恕縣令罪。
《五代史阙文》:莊宗嘗因博戲,睹骰子采有暗相輪者,心悅之,乃自置暗箭格,凡博戲并認采之在下者。
及同光末,鄴都兵亂,從謙以兵犯興教門,莊宗禦之,中流矢而崩。
識者以為暗箭之應。
史臣曰:莊宗以雄圖而起河、汾,以力戰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國祚中興,雖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圖受命,亦無以加也。
然得之孔勞,失之何速?豈不以驕于驟勝,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艱難,徇色禽之荒樂。
外則伶人亂政,内則牝雞司晨。
靳吝貨财,激六師之憤怨;征搜輿賦,竭萬姓之脂膏。
大臣無罪以獲誅,衆口吞聲而避禍。
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矧鹹有之,不亡何待!靜而思之,足以為萬代之炯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