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二十一 列傳十一

關燈
劉,晝夜不息,晉人極力固守,垂陷者數四。

    六月,晉王親援其城,彥章之軍,重壕複壘,晉人不能入。

    晉王乃于博州東岸築壘,以應郓州。

    彥章聞之,馳軍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會晉王以大軍來援,彥章及退。

    七月,晉王至楊劉,彥章軍不利,遂罷彥章兵權,诏令歸阙,以段凝為招讨使。

     先是,趙、張二族撓亂朝政。

    彥章深惡之,性複剛直,不能緘忍。

    及授招讨之命,因謂所親曰:「待我立功之後,回軍之日,當盡誅奸臣,以謝天下。

    」趙、張聞之,私相謂曰:「我輩甯死于沙陀之手,不當為彥章所殺。

    」因協力以傾之。

    時段凝以賄賂交結,自求兵柄,素與彥章不協,潛害其功,陰行逗撓,遂至王師不利,竟退彥章而用段凝。

    未及十旬,國以之亡矣。

     是歲秋九月,朝廷聞晉人将自兗州路出師,末帝急遣彥章領保銮騎士數千于東路守捉。

    且以郓州為敵人所據,因圖進取,令張漢傑為監軍。

    一日,彥章渡汶,以略郓境,至遞坊鎮,為晉人所襲,彥章退保中都。

    十月四日,晉王以大軍至,彥章以衆拒戰,兵敗,為晉将夏魯奇所擒。

    魯奇嘗事太祖,與彥章素善,及彥章敗,識其語音,曰:「此王鐵槍也。

    」揮槊刺之,彥章重傷,馬踣,遂就擒。

    晉王見彥章,謂之曰:「爾常以孺子待我,今日服未?」又問:「我素聞爾善将,何不保守兗州?此邑素無城壘,何以自固?」彥章對曰:「大事已去,非臣智力所及。

    」晉王恻然,親賜藥以封其創。

    晉王素聞其勇悍,欲全活之,令中使慰撫,以誘其意。

    彥章曰:「比是匹夫,本朝擢居方面,與皇帝十五年抗衡;今日兵敗力窮,死有常分,皇帝縱垂矜宥,何面目見人!豈有為臣為将,朝事梁而暮事晉乎!得死,幸矣!」晉王又謂李嗣源曰:「爾宜親往谕之,庶可全活。

    」時彥章以重傷不能興,嗣源至卧内以見之,謂嗣源曰:「汝非邈佶烈乎?」邈佶烈,蓋嗣源小字也。

    彥章素輕嗣源,故以小字呼之。

    既而晉王命肩輿随軍至任城,彥章以所傷痛楚,堅乞遲留,遂遇害,時年六十一。

     彥章性忠勇,有膂力,臨陣對敵,奮不顧身。

    嘗謂人曰:「李亞子鬥雞小兒,何足畏!」初,晉王聞彥章授招讨使,自魏州急赴河上,以備沖突,至則德勝南城已為所拔。

    晉王嘗曰:「此人可畏,當避其鋒。

    」一日,晉王領兵迫潘張寨,大軍隔河,未能赴援,彥章援槍登船,叱舟人解纜,招讨使賀瑰止之,不可。

    晉王聞彥章至,抽軍而退,其骁勇如此。

    及晉高祖遷都夷門,嘉彥章之忠款,诏贈太師,搜訪子孫錄用。

    《五代史補》:王彥章之應募也,同時有數百人,而彥章營求為長。

    衆皆怒曰:「彥章何人,一旦自草野中出,便欲居我輩之上,是不自量之甚也!」彥章聞之,乃對主将指數百人曰:「我天與壯氣,自度汝等不及,故求作長耳。

    汝等咄咄,得非勝負将分之際耶!且大凡健兒開口便言死,死則未暇,且共汝輩赤腳入棘針地走三五遭,汝等能乎?」衆初以為戲,既而彥章果然,衆皆失色,無敢效之者。

    太祖聞之,以為神人,遽擢用之。

      賀德倫,其先河西部落人也。

    父懷慶,隸滑州軍為小校。

    德倫少為滑之牙将。

    太祖領四鎮,德倫以本軍從,繼立軍功,累曆刺史留後,遷平盧軍節度使。

    及魏博楊師厚卒,朝廷以德倫代其任。

    貞明元年三月二十九日夜,魏軍作亂,執德倫,囚于别館,盡殺其部衆,為亂首張彥所迫,遣使歸款于太原。

    晉王自黃澤嶺東下,至臨清,德倫遣從事司空颋密啟晉王,訴以張彥淩辱之事。

    晉王至永濟,斬彥等八人,然後入于魏,德倫即以符印上晉王。

    《通鑒》:晉王既入,德倫上印節,請王兼領天雄軍。

    王固辭,曰:「比聞汴寇侵逼貴道,故親董師徒,遠來相救,又聞城中新罹塗炭,故暫入存撫。

    明公不垂鑒信,乃以印節見推,誠非素懷。

    」德倫再拜曰:「今寇敵密迩,軍城新有大變,人心未安,德倫心腹紀綱為張彥所殺殆盡,形孤勢弱,安能撫軍!一旦生事,恐負大恩。

    」王乃受之。

    尋授雲州節度使,行次河東,監軍張承業留之不遣。

    頃之,王檀以急兵襲太原,德倫部下多奔逸,承業懼其為變,遂誅德倫,并其部曲盡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