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一十二忠義八
關燈
小
中
大
兵繼進,破平之。
進顯谟閣直學士,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青州。
繕修城池,訓練士卒,儲峙金谷,有數年之備,金人不敢犯。
高宗即位,遷徽猷閣學士,升延康殿學士,召赴行在。
既而青州民詣南都借留,許之。
先是,臨朐土兵趙晟聚衆為亂,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歸。
孝序責以力戰自贖,定乃以言撼敗卒,奪門斬關入,孝序出據廳事,瞋目罵之,遂與其子宣教郎訏皆遇害,年七十九。
城無主,遂陷。
知臨淄縣陸有常率民兵拒守,死于陣。
知益都縣張侃、千乘縣丞丁興宗亦死之。
後贈孝序五官,為光祿大夫,谥威愍;子訏承議郎。
有常朝散郎,錄其家一人。
贈侃、興宗二官,官二子。
趙伯振,太祖八世孫。
宣和六年進士。
靖康末,為鄭州司錄,捍禦有功。
上聞之,就遷直秘閣、通判州事。
建炎元年,金人犯鄭州,守臣董庠棄城走。
越八日城陷,伯振率兵巷戰,中流矢墜馬,遂遇害。
事聞,贈朝請大夫,官其一子。
王士言,武舉進士。
累立戰功,西北服其威名。
宣和初,擢河東廉訪使者。
方臘為寇,诏擇材略之士,馮熙載薦為東南第三将,首解嘉興之圍。
靖康元年,诏以浙西兵往河東防秋。
金人攻澤州,畢力守禦,金兵日增,士言分必死。
他将力屈,城西南遂陷,乃使親卒持劍歸報,巷戰而死。
康允之上其事,贈拱衛大夫、忠州團練使,官其後五人。
祝公明,處州麗水人。
太原府盂縣主簿。
靖康間,金人犯河東,令棄官去,公明攝縣事,率保甲入援,圍守逾年,城陷不屈。
子陶,為唐州司戶,中原失守,陶亦死官所。
建炎中,贈公明承事郎。
薛慶,起群盜,據高郵,兵數萬人,多骁隽敢鬥,能以少擊衆,附者日多。
張浚聞慶無所系屬,欲歸麾下,親往招之。
慶感服,因使守高郵,尋遷拱衛大夫、福州觀察使、承州天長軍鎮撫使。
金人還自浙,屯天長、六合間,慶率衆劫之,得牛數百,悉賤估分畀民之力田者。
金人欲自運河引舟北歸,而趙立在楚,慶在承,扼其沖不得進。
金左監軍昌來見兀術,欲會兵攻楚州,真、揚鎮撫郭仲威聞之,約慶俱往迎敵。
慶至揚州,仲威殊無行意,置酒高會。
慶怒曰:“此豈縱酒時耶?我為先鋒,汝當繼後。
”上馬疾馳去,平旦出揚州西門,從騎不滿百,轉戰十餘裡,亡騎三人,仲威迄不至。
慶與其下奔揚州,仲威閉門拒之,慶倉皇墜馬,為金追騎所獲。
馬識舊路還,軍中見之曰:“馬還,太尉其死乎。
”金人殺慶,承州陷。
訃聞,贈保甯軍承宣使,官其家十人,封其妻碩人。
孫晖,為泗州招信縣尉。
建炎三年正月,金人陷泗州,州守呂元、閻瑾焚淮橋遁。
金人由招信将渡淮,晖将射士民兵禦之,沈其數舟。
會大霧蔽日,金人莫測其多寡,相持逾半日,以疑兵縻晖,自上流渡兵。
晖又戰且卻,城破,竟死于敕書樓。
李靓字彥和,吉州龍泉人。
幼孤,母督之學,不肯卒業,母诘之,辭曰:“國家遭女真之變,寓縣雲擾,士當捐軀為國勘大憝,安能呫嗫章句間,效淺丈夫哉?”嶽飛督師平虔寇,挺身從之,未行,奔母喪。
服除,走淮南,以策幹都督張浚,浚奇之,使隸淮西總管孫晖戲下。
累功授承信郎。
紹興十年,金遣其将翟将軍犯境,靓與部曲當其鋒,轉戰至西京天津橋南,俘翟将軍,乘勝逐北。
會金兵大至,遂死之,年三十一。
楊照者,濠州将官也。
金人圍城急,照躍上角樓,刺賊之執黑旗者,洞腹抽腸而死。
照俄中流矢,卒。
有統領丁元者,遇金人十八裡洲,被圍,元大呼其徒,勉以毋得負國。
一舟二百人皆鬥死。
诏并贈承信郎,錄其後。
宋昌祚,和州钤轄也。
建炎三年,兀術犯和州,州人推昌祚權領軍事,率衆堅守,金人圍之數匝。
禁軍左指揮使鄭立亦拳勇忠憤,共激士卒,晝夜備禦不少怠。
閱數日,軍士胡廣發弩中兀術左臂,兀術大怒,飛炮雨集,徑登弩發之地,城立破,金人入屠其城。
昌祚與權倅唐璟、曆陽令蹇譽、司戶徐兟、縣尉邵元通及立、廣皆死谯樓上,磔裂以徇。
軍士多不降,潰圍西出,保麻湖水砦,推鄉豪為統領。
聞于朝,遂以趙霖為和州鎮撫使,昌祚、璟、譽、兟、元通各贈官,錄其子弟。
李政,為雲騎第六指揮,在京東立戰功,補官授河北将官,冀州駐紮。
靖康二年,知州權邦彥以兵赴元帥府勤王,金兵來攻,政守禦有法,紀律嚴明,軍民皆不敢犯。
金屢攻城,政皆卻之。
夜搗其砦,所得财物盡散士卒,無纖毫入私家。
号令明,賞罰信,由是人皆用命。
俄攻城甚急,有登城者,火其門樓,與官兵相隔,政呼曰:“事急矣。
有能躍火而過者,有重賞。
”于是有十數人皆以濕氈裹身,持仗躍火而過,大呼力戰,金人驚駭,有失仗者,遂敗走。
政大喜,皆厚賞之。
未幾政死,城遂陷。
權知州事單某者不降,自經死。
姜绶,處州麗水人。
金人再犯京師,内外不相聞。
朝遷募忠勇士赍蠟書往南京總管司調兵赴援,绶以忠翊郎應募,乃刲股藏書,缒下南壁,為邏騎所獲,厲聲叱罵,遂被害。
建炎中,州上其事,官其子特立承信郎。
劉宣,為秦鳳路兵馬都監。
金人入關、陝,宣遣蠟書密與吳玠相結,且率金将任拱等以所部歸朝。
約日已定,有告之者,金人取宣縷擘之,其家屬配曹州。
屈堅,為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
建炎二
進顯谟閣直學士,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青州。
繕修城池,訓練士卒,儲峙金谷,有數年之備,金人不敢犯。
高宗即位,遷徽猷閣學士,升延康殿學士,召赴行在。
既而青州民詣南都借留,許之。
先是,臨朐土兵趙晟聚衆為亂,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歸。
孝序責以力戰自贖,定乃以言撼敗卒,奪門斬關入,孝序出據廳事,瞋目罵之,遂與其子宣教郎訏皆遇害,年七十九。
城無主,遂陷。
知臨淄縣陸有常率民兵拒守,死于陣。
知益都縣張侃、千乘縣丞丁興宗亦死之。
後贈孝序五官,為光祿大夫,谥威愍;子訏承議郎。
有常朝散郎,錄其家一人。
贈侃、興宗二官,官二子。
趙伯振,太祖八世孫。
宣和六年進士。
靖康末,為鄭州司錄,捍禦有功。
上聞之,就遷直秘閣、通判州事。
建炎元年,金人犯鄭州,守臣董庠棄城走。
越八日城陷,伯振率兵巷戰,中流矢墜馬,遂遇害。
事聞,贈朝請大夫,官其一子。
王士言,武舉進士。
累立戰功,西北服其威名。
宣和初,擢河東廉訪使者。
方臘為寇,诏擇材略之士,馮熙載薦為東南第三将,首解嘉興之圍。
靖康元年,诏以浙西兵往河東防秋。
金人攻澤州,畢力守禦,金兵日增,士言分必死。
他将力屈,城西南遂陷,乃使親卒持劍歸報,巷戰而死。
康允之上其事,贈拱衛大夫、忠州團練使,官其後五人。
祝公明,處州麗水人。
太原府盂縣主簿。
靖康間,金人犯河東,令棄官去,公明攝縣事,率保甲入援,圍守逾年,城陷不屈。
子陶,為唐州司戶,中原失守,陶亦死官所。
建炎中,贈公明承事郎。
薛慶,起群盜,據高郵,兵數萬人,多骁隽敢鬥,能以少擊衆,附者日多。
張浚聞慶無所系屬,欲歸麾下,親往招之。
慶感服,因使守高郵,尋遷拱衛大夫、福州觀察使、承州天長軍鎮撫使。
金人還自浙,屯天長、六合間,慶率衆劫之,得牛數百,悉賤估分畀民之力田者。
金人欲自運河引舟北歸,而趙立在楚,慶在承,扼其沖不得進。
金左監軍昌來見兀術,欲會兵攻楚州,真、揚鎮撫郭仲威聞之,約慶俱往迎敵。
慶至揚州,仲威殊無行意,置酒高會。
慶怒曰:“此豈縱酒時耶?我為先鋒,汝當繼後。
”上馬疾馳去,平旦出揚州西門,從騎不滿百,轉戰十餘裡,亡騎三人,仲威迄不至。
慶與其下奔揚州,仲威閉門拒之,慶倉皇墜馬,為金追騎所獲。
馬識舊路還,軍中見之曰:“馬還,太尉其死乎。
”金人殺慶,承州陷。
訃聞,贈保甯軍承宣使,官其家十人,封其妻碩人。
孫晖,為泗州招信縣尉。
建炎三年正月,金人陷泗州,州守呂元、閻瑾焚淮橋遁。
金人由招信将渡淮,晖将射士民兵禦之,沈其數舟。
會大霧蔽日,金人莫測其多寡,相持逾半日,以疑兵縻晖,自上流渡兵。
晖又戰且卻,城破,竟死于敕書樓。
李靓字彥和,吉州龍泉人。
幼孤,母督之學,不肯卒業,母诘之,辭曰:“國家遭女真之變,寓縣雲擾,士當捐軀為國勘大憝,安能呫嗫章句間,效淺丈夫哉?”嶽飛督師平虔寇,挺身從之,未行,奔母喪。
服除,走淮南,以策幹都督張浚,浚奇之,使隸淮西總管孫晖戲下。
累功授承信郎。
紹興十年,金遣其将翟将軍犯境,靓與部曲當其鋒,轉戰至西京天津橋南,俘翟将軍,乘勝逐北。
會金兵大至,遂死之,年三十一。
楊照者,濠州将官也。
金人圍城急,照躍上角樓,刺賊之執黑旗者,洞腹抽腸而死。
照俄中流矢,卒。
有統領丁元者,遇金人十八裡洲,被圍,元大呼其徒,勉以毋得負國。
一舟二百人皆鬥死。
诏并贈承信郎,錄其後。
宋昌祚,和州钤轄也。
建炎三年,兀術犯和州,州人推昌祚權領軍事,率衆堅守,金人圍之數匝。
禁軍左指揮使鄭立亦拳勇忠憤,共激士卒,晝夜備禦不少怠。
閱數日,軍士胡廣發弩中兀術左臂,兀術大怒,飛炮雨集,徑登弩發之地,城立破,金人入屠其城。
昌祚與權倅唐璟、曆陽令蹇譽、司戶徐兟、縣尉邵元通及立、廣皆死谯樓上,磔裂以徇。
軍士多不降,潰圍西出,保麻湖水砦,推鄉豪為統領。
聞于朝,遂以趙霖為和州鎮撫使,昌祚、璟、譽、兟、元通各贈官,錄其子弟。
李政,為雲騎第六指揮,在京東立戰功,補官授河北将官,冀州駐紮。
靖康二年,知州權邦彥以兵赴元帥府勤王,金兵來攻,政守禦有法,紀律嚴明,軍民皆不敢犯。
金屢攻城,政皆卻之。
夜搗其砦,所得财物盡散士卒,無纖毫入私家。
号令明,賞罰信,由是人皆用命。
俄攻城甚急,有登城者,火其門樓,與官兵相隔,政呼曰:“事急矣。
有能躍火而過者,有重賞。
”于是有十數人皆以濕氈裹身,持仗躍火而過,大呼力戰,金人驚駭,有失仗者,遂敗走。
政大喜,皆厚賞之。
未幾政死,城遂陷。
權知州事單某者不降,自經死。
姜绶,處州麗水人。
金人再犯京師,内外不相聞。
朝遷募忠勇士赍蠟書往南京總管司調兵赴援,绶以忠翊郎應募,乃刲股藏書,缒下南壁,為邏騎所獲,厲聲叱罵,遂被害。
建炎中,州上其事,官其子特立承信郎。
劉宣,為秦鳳路兵馬都監。
金人入關、陝,宣遣蠟書密與吳玠相結,且率金将任拱等以所部歸朝。
約日已定,有告之者,金人取宣縷擘之,其家屬配曹州。
屈堅,為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
建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