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一十忠義六

關燈
,庶事疏略,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

    每時節朝會,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時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淚,衣盡浥,左右無不悲動者。

    屬井澳風,王以驚疾殂,群臣皆欲散去。

    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邪?”乃與衆共立衛王。

    時陳宜中往占城,以與世傑不協,屢召不至。

    乃以秀夫為左丞相,與世傑共秉政。

    時世傑駐兵崖山,秀夫外籌軍旅,内調工役,凡有所述作,又盡出其手。

    雖匆遽流離中,猶日書《大學章句》以勸講。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衛王舟,而世傑、劉義各斷維去,秀夫度不可脫,乃杖劍驅妻子入海,即負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翰林學士劉鼎孫亦驅家屬并辎重沉海,不死被執,搒掠無完膚,一夕得脫,卒蹈海。

    鼎孫字伯鎮,江陵人,進士也。

     方秀夫海上時,記二王事為一書甚悉,以授禮部侍郎鄧光薦曰:“君後死,幸傳之。

    ”其後崖山平,光薦以其書還廬陵。

    大德初,光薦卒,其書存亡無從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詳雲。

      徐應镳,字巨翁,衢之江山人,世為衢望族。

    鹹淳末,試補太學生。

    德祐二年,宋亡,瀛國公入燕,三學生百餘人皆從行。

    應镳不欲從,乃與其子琦、崧、女元娘誓共焚,子女皆喜從之。

     太學故嶽飛第,有飛祠,應镳具酒肉祀飛曰:“天不祐宋,社稷為墟,應镳死以報國,誓不與諸生俱北。

    死已,将魂魄累王,作配神主,與王英靈,永永無斁。

    ”琦亦賦詩以自誓。

    祭畢,以酒肉饷諸仆,諸仆醉卧,應镳乃與其子女入梯雲樓,積諸房書籍箱笥四周,縱火自焚。

    一小仆未寐,聞火聲,起至樓下穴牖視之,應镳父子俨然坐立,如廟塑像。

    走報諸仆,壞壁入,撲滅火。

    應镳不得死,與其子女怏怏出戶去,倉卒莫知所之,翌日得其屍祠前井中,皆僵立瞠目,面如生。

    諸仆為具棺斂,殡之西湖金牛僧舍。

    益王立福州,褒其節,贈朝奉郎、秘閣修撰。

    後十年,其同舍生劉汝鈞率儒者五十餘人收而葬之方家峪,私谥曰正節先生。

     陳文龍字君贲,福州興化人。

    丞相俊卿之後也。

    能文章,負氣節。

    初名子龍,鹹淳五年廷對第一,度宗易其名文龍。

     丞相賈似道愛其文,雅禮重之。

    由鎮東軍節度判官、曆崇政殿說書、秘書省校書郎。

    數年,拜監察禦史,皆出似道力。

    然自十數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台中相承,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

    至文龍為之,獨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臨安府洪起畏請行類田,似道主其說,文龍上疏以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

    襄陽久被圍,似道日恣淫樂,不少加意,時陽請督師,而陰使其黨留己,竟失襄陽。

    文龍上疏極言其失。

    範文虎總師無功,似道芘之,以知安慶,又除趙溍知建康,黃萬石知臨安。

    文龍言:“文虎失襄陽,今反見擢用,是當罰而賞也。

    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之寄?萬石政事怠荒,以為京尹,何以能治?請皆罷之。

    ”似道大怒,黜文龍知撫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罷之。

    未幾,呂文煥導大軍東下,範文虎首迎降,與文煥俱東。

    似道兵潰魯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從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龍之言。

    起為左司谏,尋遷侍禦史。

     時邊事甚急,王?龠與陳宜中不能畫一策,而日坐朝堂争私意。

    潛說友以平江降,台臣請籍其家,?龠以為可,宜中以為不可。

    張世傑諸将分四道出師,而大臣不監護,台谏論之,?龠請行邊,下公卿雜議,宜中請出督師,又下公卿雜議。

    文龍上疏曰:“《書》言‘三後協心,同底于道。

    ’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築某堡,而我以文相遜,以迹相疑,譬猶拯溺救焚,而為安步徐行之儀也。

    請诏大臣同心圖治,無滋虛議。

    ”其後宜中與?龠終不相能而去,至十月始來,事已不可為矣。

     是冬,累遷文龍至參知政事。

    未幾議降,文龍乃上章乞歸養,既出國門而悔之,複上疏求還,不報,乃歸。

    五月,益王稱制于福州,複以文龍參知政事。

    漳州叛,以文龍為閩、廣宣撫使讨之。

    文龍以黃恮前守漳有恩信,辟為參謀官。

    按兵泉州,使恮入招撫之,恮至,民皆頓首謝罪。

    興化有石手軍者,能擲石中人,議者以其不足用罷之,石手軍亦叛,複命文龍為知軍,平之。

     已而降将王世強複導大軍入廣,建甯、泉、福皆降。

    知福州王剛中遣使徇興化,文龍斬之而縱其副以還,使持書責世強、剛中負國。

    遂發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滿千,大兵來攻不克,使其姻家持書招降之,文龍焚書斬其使。

    有風其納款者,文龍曰:“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華偵伺境上。

    華即降,且導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孫開門降,執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