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八忠義四
關燈
小
中
大
。
”即閉門與家人俱仰藥死。
整既降,遂引兵襲都統張桂營,桂及統制金文德戰死。
納溪曹贛阖門死之。
景定四年,沔州都統胡世全護糧運至虎象山,遇敵兵戰敗死。
鹹淳二年,北兵取開州,守将龐彥海死之。
德祐元年,泸守梅應春殺判官李丁孫、推官唐奎瑞以城降,珍州守将江彥清巷戰死之。
陳隆之,不知所仕履。
為四川制置使。
淳祐元年十一月,成都被圍,守彌旬,弗下。
部将田世顯乘夜開門,北兵突入,隆之舉家數百口皆死。
檻送隆之至漢州,命谕漢州守臣王夔降,隆之呼夔語之曰:“大丈夫死爾,毋降也。
”遂見殺。
後五年,提刑袁簡之上其事,特贈徽猷閣待制,合得恩澤外,特與兩子恩澤,賜谥立廟。
又有史季儉者,威州棋城主簿也。
成都之陷,子良震與婿楊城夫争相為死,各特贈兩官,與一子下州文學。
王翊,字公輔,郫縣人。
寶慶元年進士。
吳曦嘗招之入幕,及曦以蜀叛,抗節不拜,為陳大義。
曦怒,囚翊,欲烹之,曦誅而免。
嘉熙元年,制置使丁黼辟為參議官,先遣其家歸鄉裡,為文訣先墓,誓以身死報國。
及北兵至,帳前提舉官成駒先走,黼倉卒迎敵,敗死。
翊與司理王璨、運司幹官李日宣等募兵拒守。
兵入公署,見翊朝服危坐,問為何人,曰:“小官食天子之祿,臨難不能救,死有餘罪,可速殺我。
”又問何以不走,曰:“願與此城俱亡。
”北兵相謂曰:“忠臣也。
”戒勿殺。
敵縱火大掠,翊以朝服赴井死。
兵後,其家出其屍井中,衣冠俨如也。
轉運副使蒲東卯死之。
兵屠漢州,權州事劉當可、判官邵複、錄事參軍羅由、司戶參軍趙崇啟、知雒縣羅君文皆不屈而死。
複,雍六世孫也。
入眉州,知丹棱縣馮仲烨死之。
取簡州,簡守李大全死之。
邛守趙晨親率雅州牌手出戰,力盡而死。
文州守劉銳、通判趙汝曏相誓死守,更疊出戰,被圍旬有五日,汲道絕,兵民水不入口者半月,至吮妻子之血,卒無叛志。
城垂陷,汝曏猶提雙刃入陣,中十六矢,被執以死。
銳先殺其妻,父子三人登文王台自刎死。
師至遂甯,民兵趙朋拒戰,左臂已斷,而戰不休。
至重慶,進士胡天啟負母而逃,兵欲殺其母,天啟妻張哀号願以身代,不聽,卒殺之。
天啟與其妻呼天大罵,大将奇天啟貌,欲活之,謂之曰:“汝從我,當共富貴。
”天啟愈奮罵,于是夫婦同死。
事聞,翊、汝曏皆立廟賜谥,餘褒恤有差。
寶祐六年,北兵拔吉平隘,守将楊禮、周德榮死之。
拔長甯,守将王佐父子俱死。
至阆州,推官趙廣死之。
至蓬州,轉運使施擇善死之。
至順慶,。
帥守段元鑒城守,麾下劉淵殺之以降。
李誠之字茂欽,婺州東陽人。
受學呂祖謙。
鄉舉第一,後入太學,舍選亦第一。
慶元初,釋褐為饒州教授。
丁父母憂,廬墓終喪。
幹辦福建安撫司公事,遷刑、工部架閣,擢國子學錄,以言罷。
起為江西轉運司幹辦。
使稱提會子,第其物力高下輸錢以斂之,誠之以為擾。
使者不悅曰:“商君之令,猶能必行,今乃龃龉如此。
”誠之愀然曰:“使君儒者,而欲效商君之所為乎?”遂辭去。
使者遜謝,罷令而後止。
改通判常州,知郢州。
知金人必敗盟,大修邊防戰攻守禦之具。
移知蕲州。
蕲自南渡以來,未嘗被兵,誠之曰:“備禦無素,長驅而來,将若之何?”相視城壁而增益之,備樓橹,築羊馬牆,教閱廂禁民兵,激之以賞,積粟四萬。
先是,酒庫月解錢四百五十千以獻守,誠之一無所受,寄諸公帑,以助兵食。
嘉定十四年二月,金人犯淮南。
時誠之已逾滿,代者不至,欲先遣其孥歸,聞難作而止。
喟然謂其僚曰:“吾以書生再任邊壘,行年七十,抑又何求,獨欠一死爾。
當與同僚戮力以守,不濟則以死繼之。
”乃選丁壯分布城守,募死士迎擊,遇于橫槎橋,大破之。
居數日,金人擁衆臨沙河,欲渡,又破之。
明日,金兵大至,決湟水,焚戰樓,又拒退之。
明日,金移兵要沖,為必渡計,蕲兵直前奮擊,殺其酋帥。
金人雖屢挫,然謀益巧,攻益力。
未幾,傅城下,圍之數重,遂燔木栅。
誠之出兵禦之,又殺其将卒數十人,奪所佩印。
三月朔,金人攻西門,射卻之。
俄造望樓以窺城,誠之為疑兵以示之。
又使持書來脅降,誠之戮之,而還其書。
越二日,金人以攻具進,誠之設械禦之,夜出搗其營。
料敵應變若熟知兵者,金人卒不得志。
會黃州失守,并兵為一,凡十餘萬。
池陽、合肥援兵敗走,朝命馮榯援二郡,榯至境,遷延不進。
誠之激厲将士,勉以忠義。
城陷,率兵巷戰,殺傷相當。
子士允力戰死,誠之引劍将自刭,呼其孥曰:“城已破,汝等宜速死,無辱!”妻許及婦若孫皆赴水死。
事聞,贈朝散大夫、秘閣修撰,封正節侯,立廟于蕲,賜名褒忠,赙銀絹二百,仍賜爵迪功郎者三,贈其妻令人,士允通直郎,子婦及孫女之沒于難者皆贈安人。
從誠之之死者,通判州事秦钜。
秦钜字子野,丞相桧曾孫。
通判蕲州。
金人犯境,與郡守李誠之協力捍禦。
求援于武昌、安慶,月餘,兵不至。
策應兵徐揮、常用等棄城遁。
城破,钜與誠之各以自随之兵巷戰,死傷略盡。
钜歸署,疾呼吏人劉迪,令火諸倉庫,乃赴一室自焚。
有老卒見煙焰中著白戰袍者,識其钜也,冒火挽出之。
钜叱曰:“我為國死,汝輩可自求生。
”制衣就焚而死。
次子浚先往四祖山,兵至亟還,與弟氵翚從父俱死。
特贈钜五官、秘閣修撰,封義烈侯,與誠之皆立廟蕲州,賜額褒忠,贈浚、瀈通直郎,赙以銀絹各二百。
州學教授阮希甫贈通直郎,防禦判官趙汝标、蕲春主簿甯時鳳、錄事參軍兼司戶杜谔俱贈承務郎,監蕲州都大監轄蕲口鎮倉庫嚴剛中贈承事郎。
時統制官孫中,小将江士旺、陳興、曹全、兵卞,軍士李斌等皆鬥死。
司理參軍趙與裕先率民兵百餘人奪關出外求援,僅以身免,而全家十六人皆沒。
淳祐十二年,特封钜義烈顯節侯。
黃州之陷,守臣何大節亦投江死焉。
”即閉門與家人俱仰藥死。
整既降,遂引兵襲都統張桂營,桂及統制金文德戰死。
納溪曹贛阖門死之。
景定四年,沔州都統胡世全護糧運至虎象山,遇敵兵戰敗死。
鹹淳二年,北兵取開州,守将龐彥海死之。
德祐元年,泸守梅應春殺判官李丁孫、推官唐奎瑞以城降,珍州守将江彥清巷戰死之。
陳隆之,不知所仕履。
為四川制置使。
淳祐元年十一月,成都被圍,守彌旬,弗下。
部将田世顯乘夜開門,北兵突入,隆之舉家數百口皆死。
檻送隆之至漢州,命谕漢州守臣王夔降,隆之呼夔語之曰:“大丈夫死爾,毋降也。
”遂見殺。
後五年,提刑袁簡之上其事,特贈徽猷閣待制,合得恩澤外,特與兩子恩澤,賜谥立廟。
又有史季儉者,威州棋城主簿也。
成都之陷,子良震與婿楊城夫争相為死,各特贈兩官,與一子下州文學。
王翊,字公輔,郫縣人。
寶慶元年進士。
吳曦嘗招之入幕,及曦以蜀叛,抗節不拜,為陳大義。
曦怒,囚翊,欲烹之,曦誅而免。
嘉熙元年,制置使丁黼辟為參議官,先遣其家歸鄉裡,為文訣先墓,誓以身死報國。
及北兵至,帳前提舉官成駒先走,黼倉卒迎敵,敗死。
翊與司理王璨、運司幹官李日宣等募兵拒守。
兵入公署,見翊朝服危坐,問為何人,曰:“小官食天子之祿,臨難不能救,死有餘罪,可速殺我。
”又問何以不走,曰:“願與此城俱亡。
”北兵相謂曰:“忠臣也。
”戒勿殺。
敵縱火大掠,翊以朝服赴井死。
兵後,其家出其屍井中,衣冠俨如也。
轉運副使蒲東卯死之。
兵屠漢州,權州事劉當可、判官邵複、錄事參軍羅由、司戶參軍趙崇啟、知雒縣羅君文皆不屈而死。
複,雍六世孫也。
入眉州,知丹棱縣馮仲烨死之。
取簡州,簡守李大全死之。
邛守趙晨親率雅州牌手出戰,力盡而死。
文州守劉銳、通判趙汝曏相誓死守,更疊出戰,被圍旬有五日,汲道絕,兵民水不入口者半月,至吮妻子之血,卒無叛志。
城垂陷,汝曏猶提雙刃入陣,中十六矢,被執以死。
銳先殺其妻,父子三人登文王台自刎死。
師至遂甯,民兵趙朋拒戰,左臂已斷,而戰不休。
至重慶,進士胡天啟負母而逃,兵欲殺其母,天啟妻張哀号願以身代,不聽,卒殺之。
天啟與其妻呼天大罵,大将奇天啟貌,欲活之,謂之曰:“汝從我,當共富貴。
”天啟愈奮罵,于是夫婦同死。
事聞,翊、汝曏皆立廟賜谥,餘褒恤有差。
寶祐六年,北兵拔吉平隘,守将楊禮、周德榮死之。
拔長甯,守将王佐父子俱死。
至阆州,推官趙廣死之。
至蓬州,轉運使施擇善死之。
至順慶,。
帥守段元鑒城守,麾下劉淵殺之以降。
李誠之字茂欽,婺州東陽人。
受學呂祖謙。
鄉舉第一,後入太學,舍選亦第一。
慶元初,釋褐為饒州教授。
丁父母憂,廬墓終喪。
幹辦福建安撫司公事,遷刑、工部架閣,擢國子學錄,以言罷。
起為江西轉運司幹辦。
使稱提會子,第其物力高下輸錢以斂之,誠之以為擾。
使者不悅曰:“商君之令,猶能必行,今乃龃龉如此。
”誠之愀然曰:“使君儒者,而欲效商君之所為乎?”遂辭去。
使者遜謝,罷令而後止。
改通判常州,知郢州。
知金人必敗盟,大修邊防戰攻守禦之具。
移知蕲州。
蕲自南渡以來,未嘗被兵,誠之曰:“備禦無素,長驅而來,将若之何?”相視城壁而增益之,備樓橹,築羊馬牆,教閱廂禁民兵,激之以賞,積粟四萬。
先是,酒庫月解錢四百五十千以獻守,誠之一無所受,寄諸公帑,以助兵食。
嘉定十四年二月,金人犯淮南。
時誠之已逾滿,代者不至,欲先遣其孥歸,聞難作而止。
喟然謂其僚曰:“吾以書生再任邊壘,行年七十,抑又何求,獨欠一死爾。
當與同僚戮力以守,不濟則以死繼之。
”乃選丁壯分布城守,募死士迎擊,遇于橫槎橋,大破之。
居數日,金人擁衆臨沙河,欲渡,又破之。
明日,金兵大至,決湟水,焚戰樓,又拒退之。
明日,金移兵要沖,為必渡計,蕲兵直前奮擊,殺其酋帥。
金人雖屢挫,然謀益巧,攻益力。
未幾,傅城下,圍之數重,遂燔木栅。
誠之出兵禦之,又殺其将卒數十人,奪所佩印。
三月朔,金人攻西門,射卻之。
俄造望樓以窺城,誠之為疑兵以示之。
又使持書來脅降,誠之戮之,而還其書。
越二日,金人以攻具進,誠之設械禦之,夜出搗其營。
料敵應變若熟知兵者,金人卒不得志。
會黃州失守,并兵為一,凡十餘萬。
池陽、合肥援兵敗走,朝命馮榯援二郡,榯至境,遷延不進。
誠之激厲将士,勉以忠義。
城陷,率兵巷戰,殺傷相當。
子士允力戰死,誠之引劍将自刭,呼其孥曰:“城已破,汝等宜速死,無辱!”妻許及婦若孫皆赴水死。
事聞,贈朝散大夫、秘閣修撰,封正節侯,立廟于蕲,賜名褒忠,赙銀絹二百,仍賜爵迪功郎者三,贈其妻令人,士允通直郎,子婦及孫女之沒于難者皆贈安人。
從誠之之死者,通判州事秦钜。
秦钜字子野,丞相桧曾孫。
通判蕲州。
金人犯境,與郡守李誠之協力捍禦。
求援于武昌、安慶,月餘,兵不至。
策應兵徐揮、常用等棄城遁。
城破,钜與誠之各以自随之兵巷戰,死傷略盡。
钜歸署,疾呼吏人劉迪,令火諸倉庫,乃赴一室自焚。
有老卒見煙焰中著白戰袍者,識其钜也,冒火挽出之。
钜叱曰:“我為國死,汝輩可自求生。
”制衣就焚而死。
次子浚先往四祖山,兵至亟還,與弟氵翚從父俱死。
特贈钜五官、秘閣修撰,封義烈侯,與誠之皆立廟蕲州,賜額褒忠,贈浚、瀈通直郎,赙以銀絹各二百。
州學教授阮希甫贈通直郎,防禦判官趙汝标、蕲春主簿甯時鳳、錄事參軍兼司戶杜谔俱贈承務郎,監蕲州都大監轄蕲口鎮倉庫嚴剛中贈承事郎。
時統制官孫中,小将江士旺、陳興、曹全、兵卞,軍士李斌等皆鬥死。
司理參軍趙與裕先率民兵百餘人奪關出外求援,僅以身免,而全家十六人皆沒。
淳祐十二年,特封钜義烈顯節侯。
黃州之陷,守臣何大節亦投江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