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六忠義二
關燈
小
中
大
入太學。
靖康元年,試開封府進士,為舉首,未及大比而遭國難。
欽宗詣金營不歸,揆帥諸生扣南薰門,以書抵二酋,請車駕還阙。
其略曰:“昔楚莊王入陳,欲以為縣,申叔時谏,複封之。
後世君子,莫不多叔時之善谏,楚子之從谏,千百歲之下,猶想其風采。
本朝失信大國,背盟緻讨,元帥之職也;郡城失守,社稷幾亡而存,元帥之德也;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生靈幾死而活,元帥之仁也;雖楚子存陳之功,未能有過。
我皇帝親屈萬乘,兩造轅門,越在草莽,國中喁喁,跂望屬車之塵者屢矣。
道路之言,乃謂以金銀未足,故天子未返,揆竊惑之。
今國家帑藏既空。
編民一妾婦之飾,一器用之微,無不輸之公上。
商賈絕迹,不來京邑,區區豈足以償需索之數。
有存社稷之德,活生靈之仁,而以金帛之故,留質君父。
是猶愛人之子弟,而辱其父祖,與不愛無擇,元帥必不為也。
願推恻隐之心,存始終之惠,反其君父,班師振旅,緩以時日,使求之四方,然後遣使人奉獻,則楚封陳之功不足道也。
”二酋見書,使以馬載揆至軍诘難,揆厲聲抗論,為所殺。
建炎二年,追錄死節,诏贈宣教郎,而官其後。
陳遘,字亨伯,其先自江甯徙永州。
登進士第。
知莘縣,為治有績,魏尹蔣之奇、馮京、許将交薦之。
知雍丘縣,徽宗将以為禦史,而遭父祐甫憂。
畢喪,為廣西轉運判官。
蔡京啟蠻徭地,建平、從、允三州,遘言:“蠻人幸安靜,輕擾以兆釁,不可。
”京惡之,以他事罷歸。
旋知商州、興元府,入為駕部、金部員外郎。
張商英得政,用為左司員外郎。
俄擢給事中,會商英免相。
蔡薿攝封駁,力沮止之,遘懼,請外。
以直秘閣為河北轉運使,加直龍圖閣,徙陝西。
召還京師,而蔡京複相,再使河北,徙淮南。
帝将易置發運使,命選諸道計臣有閥閱者,執政以遘言,京曰:“職卑不可用,願更選。
”帝曰:“可除集英殿修撰使往。
”京乃不敢言。
遂為副使,未幾,升為使。
朝廷方督綱饷,運渠壅澀,遘使決呂城、陳公兩塘達于渠。
漕路甫通,而朱勔花石綱塞道,官舟不得行。
遘捕系其人,而上章自劾。
帝為黥勔人,進遘徽猷閣待制。
宣和二年冬,方臘亂,诏以屬遘。
遘言:“臘始起青溪,衆不及千,今脅從已過萬,又有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皆聚黨應之。
東南兵弱勢單,士不習戰,必未能滅賊。
願發京畿兵、鼎澧槍盾手,兼程以來,庶幾蜂起愚民。
不至滋蔓。
”帝悉行其言。
加龍圖閣直學士,經制七路,治于杭。
時縣官用度百出,遘創議度公私出納,量增其赢,号“經制錢”。
其後總制使翁彥國仿其式,号“總制錢”。
于是天下至今有“經總制錢”名,自兩人始也。
又言:“妖賊陵暴州縣,唯搜求官吏,恣行殺戮。
往往斷截支體,探取肺肝,或熬以鼎油,或射以勁矢,備極慘毒,不廠怨心。
蓋貪污嗜利之人,倚法侵牟騷動,不知藝極。
積有不平之氣,結于民心,一旦乘勢如此,可為悲痛!此風不除,必更生事。
臣願采摭官吏奸贓尚仍舊習者,按治以聞,乞重置于理。
”許之。
又進學士,凡所施置,以禦筆先下。
于是劾越州王仲薿糾市民造金茶器,減直買軍糧券,而以私錢取之,仲薿坐黜。
杭經巨寇後,河渠堙窒,邦人以水潦為病。
前守數請于朝,皆以勞費辍役。
遘以冬月檄真、揚、潤、楚諸郡,凡守閘綱卒,悉集治所。
先是,當閉閘,群卒無以食,率凍餓不自聊。
聞命,相率呼舞以來者二千人,用其力治河,不兩月畢,杭人利焉。
徙河北都轉運使,進延康殿學士,曆知中山、真定、河間府。
欽宗立,加資政殿學士,積官至光祿大夫。
複為真定,又徙中山。
金人再至,遘冒圍入城,堅壁拒守。
诏康王領天下大元帥,命遘為兵馬元帥。
受圍半年,外無援師。
京都既陷,割兩河求和。
遘弟光祿卿适至中山,臨城谕旨,遘遙語之曰:“主辱臣死。
吾兄弟平居以名義自處,甯當賣國家為囚孥乎?”适泣曰:“兄但盡力,勿以弟為念。
” 遘呼總管使盡括城中兵擊賊,總管辭,遂斬以徇。
又呼步将沙振往。
振素有勇名,亦固辭,遘固遣之。
振怒且懼,潛衷刃入府。
遘妾定奴責其辄入,振立殺之,遂害遘于堂,及其子錫并仆妾十七人。
長子钜以官淮南獲免。
振出,帳下卒噪而前曰:“大敵臨城,汝安得殺吾父?”執而捽裂之,身首無餘。
城中無主,乃開門出降。
金人入見其屍曰:“南朝忠臣也。
”斂而葬諸鐵柱寺。
建炎初,贈特進。
遘性孝友,為人寬厚長者。
任部刺史二十年,每出行郡邑,必焚香祈天,願不逢貪濁吏。
嘗薦王安中、呂頤浩、張悫、謝克家、何鑄,後皆至公輔,世以為知人。
适由開封少尹、衛尉少卿至光祿卿。
是役也,金人執之以北。
後十年,死于雲中。
趙不試,太宗六世孫。
宣和末,通判相州,尋權州事兼主管真定府路經略安撫公事。
建炎元年,知相州。
初,汪伯彥既去相,金人執其子似,遣來割地,似至相,不試固守不下。
明年,金人大入。
州久被圍,軍民無固志,不試謂之曰:“今城中食乏,外援不至。
不試,宗子也,義不降,計将安出?”衆不應。
不試知事不可為,遂登城與金人約勿殺,許之。
既啟門,乃納其家井中,然後以身赴井,命提轄官實以土。
州人皆免于死。
趙令{山成},燕懿王玄孫,安定郡王令衿兄也。
初名令裨。
建炎初,仕至鄂州通判,領兵戍武昌。
賊閻瑾犯黃州,縱掠而去。
令{山成}渡江存撫之,黃人乃安。
李綱言于上,擢直龍圖閣、知黃州,賜今名。
奉诏修城,凡六月而畢。
賊張遇過城下,招令{山成}。
度不能拒,出城見之,遇飲以酒,一舉而盡,曰:“固知飲此必死
靖康元年,試開封府進士,為舉首,未及大比而遭國難。
欽宗詣金營不歸,揆帥諸生扣南薰門,以書抵二酋,請車駕還阙。
其略曰:“昔楚莊王入陳,欲以為縣,申叔時谏,複封之。
後世君子,莫不多叔時之善谏,楚子之從谏,千百歲之下,猶想其風采。
本朝失信大國,背盟緻讨,元帥之職也;郡城失守,社稷幾亡而存,元帥之德也;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生靈幾死而活,元帥之仁也;雖楚子存陳之功,未能有過。
我皇帝親屈萬乘,兩造轅門,越在草莽,國中喁喁,跂望屬車之塵者屢矣。
道路之言,乃謂以金銀未足,故天子未返,揆竊惑之。
今國家帑藏既空。
編民一妾婦之飾,一器用之微,無不輸之公上。
商賈絕迹,不來京邑,區區豈足以償需索之數。
有存社稷之德,活生靈之仁,而以金帛之故,留質君父。
是猶愛人之子弟,而辱其父祖,與不愛無擇,元帥必不為也。
願推恻隐之心,存始終之惠,反其君父,班師振旅,緩以時日,使求之四方,然後遣使人奉獻,則楚封陳之功不足道也。
”二酋見書,使以馬載揆至軍诘難,揆厲聲抗論,為所殺。
建炎二年,追錄死節,诏贈宣教郎,而官其後。
陳遘,字亨伯,其先自江甯徙永州。
登進士第。
知莘縣,為治有績,魏尹蔣之奇、馮京、許将交薦之。
知雍丘縣,徽宗将以為禦史,而遭父祐甫憂。
畢喪,為廣西轉運判官。
蔡京啟蠻徭地,建平、從、允三州,遘言:“蠻人幸安靜,輕擾以兆釁,不可。
”京惡之,以他事罷歸。
旋知商州、興元府,入為駕部、金部員外郎。
張商英得政,用為左司員外郎。
俄擢給事中,會商英免相。
蔡薿攝封駁,力沮止之,遘懼,請外。
以直秘閣為河北轉運使,加直龍圖閣,徙陝西。
召還京師,而蔡京複相,再使河北,徙淮南。
帝将易置發運使,命選諸道計臣有閥閱者,執政以遘言,京曰:“職卑不可用,願更選。
”帝曰:“可除集英殿修撰使往。
”京乃不敢言。
遂為副使,未幾,升為使。
朝廷方督綱饷,運渠壅澀,遘使決呂城、陳公兩塘達于渠。
漕路甫通,而朱勔花石綱塞道,官舟不得行。
遘捕系其人,而上章自劾。
帝為黥勔人,進遘徽猷閣待制。
宣和二年冬,方臘亂,诏以屬遘。
遘言:“臘始起青溪,衆不及千,今脅從已過萬,又有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皆聚黨應之。
東南兵弱勢單,士不習戰,必未能滅賊。
願發京畿兵、鼎澧槍盾手,兼程以來,庶幾蜂起愚民。
不至滋蔓。
”帝悉行其言。
加龍圖閣直學士,經制七路,治于杭。
時縣官用度百出,遘創議度公私出納,量增其赢,号“經制錢”。
其後總制使翁彥國仿其式,号“總制錢”。
于是天下至今有“經總制錢”名,自兩人始也。
又言:“妖賊陵暴州縣,唯搜求官吏,恣行殺戮。
往往斷截支體,探取肺肝,或熬以鼎油,或射以勁矢,備極慘毒,不廠怨心。
蓋貪污嗜利之人,倚法侵牟騷動,不知藝極。
積有不平之氣,結于民心,一旦乘勢如此,可為悲痛!此風不除,必更生事。
臣願采摭官吏奸贓尚仍舊習者,按治以聞,乞重置于理。
”許之。
又進學士,凡所施置,以禦筆先下。
于是劾越州王仲薿糾市民造金茶器,減直買軍糧券,而以私錢取之,仲薿坐黜。
杭經巨寇後,河渠堙窒,邦人以水潦為病。
前守數請于朝,皆以勞費辍役。
遘以冬月檄真、揚、潤、楚諸郡,凡守閘綱卒,悉集治所。
先是,當閉閘,群卒無以食,率凍餓不自聊。
聞命,相率呼舞以來者二千人,用其力治河,不兩月畢,杭人利焉。
徙河北都轉運使,進延康殿學士,曆知中山、真定、河間府。
欽宗立,加資政殿學士,積官至光祿大夫。
複為真定,又徙中山。
金人再至,遘冒圍入城,堅壁拒守。
诏康王領天下大元帥,命遘為兵馬元帥。
受圍半年,外無援師。
京都既陷,割兩河求和。
遘弟光祿卿适至中山,臨城谕旨,遘遙語之曰:“主辱臣死。
吾兄弟平居以名義自處,甯當賣國家為囚孥乎?”适泣曰:“兄但盡力,勿以弟為念。
” 遘呼總管使盡括城中兵擊賊,總管辭,遂斬以徇。
又呼步将沙振往。
振素有勇名,亦固辭,遘固遣之。
振怒且懼,潛衷刃入府。
遘妾定奴責其辄入,振立殺之,遂害遘于堂,及其子錫并仆妾十七人。
長子钜以官淮南獲免。
振出,帳下卒噪而前曰:“大敵臨城,汝安得殺吾父?”執而捽裂之,身首無餘。
城中無主,乃開門出降。
金人入見其屍曰:“南朝忠臣也。
”斂而葬諸鐵柱寺。
建炎初,贈特進。
遘性孝友,為人寬厚長者。
任部刺史二十年,每出行郡邑,必焚香祈天,願不逢貪濁吏。
嘗薦王安中、呂頤浩、張悫、謝克家、何鑄,後皆至公輔,世以為知人。
适由開封少尹、衛尉少卿至光祿卿。
是役也,金人執之以北。
後十年,死于雲中。
趙不試,太宗六世孫。
宣和末,通判相州,尋權州事兼主管真定府路經略安撫公事。
建炎元年,知相州。
初,汪伯彥既去相,金人執其子似,遣來割地,似至相,不試固守不下。
明年,金人大入。
州久被圍,軍民無固志,不試謂之曰:“今城中食乏,外援不至。
不試,宗子也,義不降,計将安出?”衆不應。
不試知事不可為,遂登城與金人約勿殺,許之。
既啟門,乃納其家井中,然後以身赴井,命提轄官實以土。
州人皆免于死。
趙令{山成},燕懿王玄孫,安定郡王令衿兄也。
初名令裨。
建炎初,仕至鄂州通判,領兵戍武昌。
賊閻瑾犯黃州,縱掠而去。
令{山成}渡江存撫之,黃人乃安。
李綱言于上,擢直龍圖閣、知黃州,賜今名。
奉诏修城,凡六月而畢。
賊張遇過城下,招令{山成}。
度不能拒,出城見之,遇飲以酒,一舉而盡,曰:“固知飲此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