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關燈
可射近,彼所恃此水耳,決而注之,涸可立待。

    ”皆曰:“堤堅未易鑿。

    ”珙曰:“所謂堅者,止築兩堤首耳,鑿其兩翼可也。

    ”潭果決,實以薪葦,遂濟師攻城,擒其兩将斬之,獲其殿前右副點檢溫端,磔之城下,進逼土門。

    金人驅其老稚熬為油,号“人油?包”,人不堪其楚,珙遣道士說止之。

      端平元年正月辛醜,黑氣壓城上,日無光,降者言:“城中絕糧已三月,鞍靴敗鼓皆糜煮,且聽以老弱互食,諸軍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斬敗軍全隊,拘其肉以食,故欲降者衆。

    ”珙下令諸軍銜枚,分運雲梯布城下。

    己酉,珙帥師向南門,至金字樓,列雲梯,令諸将聞鼓則進,馬義先登。

    趙榮繼之,萬衆競登,大戰城上,降其丞相烏古論栲栳,殺其元帥兀林達及偏裨二百人。

    門西開,招倴盞入,江海執其參政張天綱以歸。

    珙問守緒所在,天綱曰:“城危時即取寶玉置小室,環以草,号泣自經,曰‘死便火我’,煙焰未絕。

    ”珙與倴盞分守緒骨,得金谥寶、玉帶、金銀印牌有差。

    還軍襄陽,特授武功郎、主管侍衛馬軍行司公事。

    擢建康府都統制兼權侍衛馬軍行司職事。

     太常寺簿朱楊祖、看班祗候林拓朝八陵,諜雲大元兵傳宋來争河南府,哨已及盟津,陝府、潼關、河南皆增屯設伏,又聞淮阃刻日進師,衆畏不前。

    珙曰:“淮東之師,由淮、泗溯汴,非旬餘不達,吾選精騎疾馳,不十日可竣事;逮師至東京,吾已歸矣。

    ”于是晝夜兼行,與二使至陵下,奉宣禦表,成禮而歸。

    制置司奏留珙襄陽兼鎮北軍都統制。

    鎮北軍者,珙所招中原精銳百戰之士萬五千餘人,分屯漅北、樊城、新野、唐、鄧間。

    俄令赴樞密院禀議,授帶禦器械。

    二年,授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時暫黃州駐劄,朝辭,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體國,破蔡滅金,功績昭著。

    ”珙對曰:“此宗社威靈,陛下聖德,與三軍将士之勞,臣何力之有?”帝問恢複,對曰:“願陛下寬民力,蓄人材,以俟機會。

    ”帝問和議,對曰:“臣介胄之士,當言戰,不當言和。

    ”賜赍甚厚。

    兼知光州,又兼知黃州。

     三年,珙至黃,增埤浚隍,搜訪軍實,邊民來歸者日以千數,為屋三萬間居之,厚加赈貸。

    又慮兵民雜處,因高阜為齊安、鎮淮二砦,以居諸軍。

    創章家山、毋家山兩堡為先鋒、虎翼、飛虎營。

    兼主管管内安撫司公事,節制黃蕲光、信陽四郡軍馬。

     大元兵攻蕲州,珙遣兵解其圍;又攻襄陽,随守張龜壽、荊門守朱楊祖、郢守喬士安皆委郡去,複州施子仁死之,江陵危急。

    诏沿江、淮西遣援,衆謂無逾珙者,乃先遣張順渡江,珙以全師繼之。

    大元兵分兩路:一攻複州,一在枝江監利縣編筏窺江。

    珙變易旌旗服色,循環往來,夜則列炬照江,數十裡相接。

    又遣外弟趙武等共戰,躬往節度,破砦二十有四,還民二萬。

    嘉熙元年,封随縣男,擢高州刺史,忠州團練使兼知江陵府、京西湖北安撫副使。

    未幾,授鄂州諸軍都統制。

      大元大将忒沒OA入漢陽境,大将口溫不花入淮甸,蕲守張可大、舒州李士達委郡去,光守董堯臣以州降。

    合三郡人馬糧械攻黃守王鑒,江帥萬文勝戰不利。

    珙入城,軍民喜曰:“吾父來矣。

    ”駐帳城樓,指畫戰守,卒全其城,斬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

    禦筆以戰功賞将士,特賜珙金碗,珙益以白金五十兩賜之諸将。

    将士彌月苦戰,病傷者相屬,珙遣醫視療,士皆感泣。

     二年春,授甯遠軍承宣使、帶禦器械、鄂州江陵府諸軍都統制。

    珙以三軍賞典未頒,表辭。

    诏曰:“有功不賞,人謂朕何?三軍勳勞,趣其來上。

    封爵之序,自将帥始,卿奚辭焉?”未幾,授樞密副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副使兼督視行府參謀官。

    未幾,升制置使兼知嶽州。

    乃檄江陵節制司搗襄、郢,于是張俊複郢州,賀順複荊門軍。

    十二月壬子,劉全戰于冢頭,戰于樊城,戰于郎神山,屢以捷聞。

    三年春正月,曹文镛複信陽軍,劉全複樊城,遂複襄陽。

    授樞密都承旨、制置使兼知鄂州。

    全遣譚深複光化軍,息、蔡降,珙命以兵逆之,得壯士百餘,籍為忠衛軍。

     初,诏珙收複京、襄,珙謂郢然後可以通饋饷得荊門然後可以出奇兵,由是指授方略,發兵深入,所至以捷聞。

    珙奏略曰:“取襄不難而守為難,非将士不勇也,非車馬器械不精也,實在乎事力之不給爾。

    襄、樊為朝遷根本,今百戰而得之,當加經理,如護元氣,非甲兵十萬,不足分守。

    與其抽兵于敵來之後,孰若保此全勝?上兵伐謀,此不争之争也。

    ”乃置先鋒軍,以襄、郢歸順人隸焉。

     庚寅,諜報大元兵欲大舉臨江,珙策必道施、黔以透湖湘,請粟十萬石以給軍饷,以二千人屯峽州,千人屯歸州。

    忠衛舊将晉德自光化來歸,珙獎用之。

    珙弟瑛以精兵五千駐松滋為夔聲援,遣于德興增兵守歸州隘口萬戶谷。

    大元兵自随窺江,珙密遣劉全拒敵,遣伍思智以千人屯施州。

    大元大将塔海并秃雪帥師入蜀,号八十萬,珙增置營砦,分布戰艦,遣張舉提兵間道抵均州防遏。

    大元兵度萬州湖灘,施、夔震動,珙兄璟時為湖北安撫副使、知峽州,急以書謀備禦。

    珙請于督府,帥師西上。

    璟調金铎一軍迎拒于歸州大?亞砦。

    劉義捷于馬巴東縣之清平村。

    珙弟璋選精兵二千駐澧州防施、黔路。

    四年,進封子。

      珙條上流備禦宜為藩籬三層:乞創制副司及移關外都統一軍于夔,任涪南以下江面之責,為第一層;備鼎、澧為第二層;備辰、沅、靖、桂為第三層。

    峽州、松滋須各屯萬人,舟師隸焉,歸州屯三千人,鼎、澧、辰、沅、靖各五千人,郴、桂各千人,如是則江西可保。

    又遣楊鼎、張謙往辰、沅、靖三州,同守倅曉谕熟蠻,講求思、播、施、黔支徑,以圖來上。

      會諜知大元兵于襄樊随、信陽招集軍民布種,積船材于鄧之順陽,乃遣張漢英出随,任義出信陽,焦進出襄,分路撓其勢。

    遣王堅潛兵燒所積船材,又度師必因糧于蔡,遣張德、劉整分兵入蔡,火其積聚。

    制拜甯武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

    招集麻城縣、巴河、安樂矶、管公店淮民三百五十有九人,皆沿邊經戰之士,号“甯武軍”,令璋領之。

    進封漢東郡侯兼京湖安撫制置使。

     回鹘愛裡八都魯帥壯士百餘、老稚百一十五人、馬二百六十匹來降,創“飛鹘軍”,改愛裡名艾忠孝,充總轄,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