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徐誼吳獵項安世薛叔似劉甲楊輔劉光祖
徐誼,字子宜,一字宏父,溫州人。
乾道八年進士,累官太常丞。
孝宗臨禦久,事皆上決,執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懼顧望。
誼谏曰:“若是則人主日聖,人臣日愚,陛下誰與共功名乎?”及論樂制,誼對以“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
”上遽改容曰:“卿可謂不以官自惰矣。
” 知徽州,陛辭,屬光宗初受禅,誼奏:“三代聖王,有至誠而無權術,至誠不息,則可以達天德矣。
”至郡,歙縣有妻殺夫系獄,以五歲女為證,誼疑曰:“婦人能一掌緻人死乎?”緩之未覆也。
會郡究實稅于庭,死者父母及弟在焉,乃言:“我子欠租久系,饑而大叫,役者批之,堕水死矣。
”然後冤者得釋,吏皆坐罪,阖郡以為神。
移提舉浙西常平,守右司郎中,遷左司。
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誼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納從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
宜禱祠郊廟,進皇子嘉王參決。
”丞相留正不克用。
孝宗崩,上不能喪,祭奠有祝,有司不敢攝,百官皆未成服。
誼與少保吳琚議請太皇太後臨朝,扶嘉王代祭。
及将禫,正憂懼,仆于殿庭而去。
誼以書谯趙汝愚曰:“自古人臣為忠則忠,為奸則奸,忠奸雜而能濟者,未之有也。
公内雖心惕,外欲坐觀,非雜之謂欤?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汝愚問策安出,誼曰:“此大事,非憲聖太後命不可。
而知閣門事韓侂胄,憲聖之戚也,同裡蔡必勝與侂胄同在閣門,可因必勝招之。
”侂胄至,汝愚以内禅議遣侂胄請于憲聖,侂胄因内侍張宗尹、關禮達汝愚意,憲聖許之。
甯宗即位,誼遷檢正中書門下諸房公事兼權刑部侍郎,進權工部侍郎、知臨安府。
侂胄恃功,以賞薄浸觖望。
誼告汝愚曰:“異時必為國患,宜飽其欲而遠之。
”不聽。
汝愚雅器誼,除授建明多咨訪,誼随事裨助,不避形迹,怨者始衆。
嘗勸汝愚早退,汝愚亦自請:“名在屬籍,不宜久司揆事,願因阜陵訖事以去。
”甯宗已許之。
侂胄出入禁中無度,誼密啟汝愚,無計防之,乃直面諷侂胄。
侂胄疑将排己,首谒誼,退束裝,冀誼還谒,留之通殷勤,誼不往。
吏部侍郎彭龜年論侂胄罪狀,侂胄疑汝愚、誼知其情,益怨恨。
以禦史劉德秀、胡纮疏誼,責惠州團練副使、南安軍安置,移袁州,又移婺州。
久之,許自便。
複官,提舉崇道觀,起守江州,加集英殿修撰,升寶谟閣待制,移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
初,金攻廬、楚不下,留兵綴濠州以待和,時時鈔掠,與宋師遇,殺傷相當,淮人大驚,複迸流江南,在建康者以數十萬計。
誼晝夜拊循,益嚴備禦,請專捍敵,勿從中禦。
朝廷懼生事,移知隆興府以卒。
誼嘗與紹興老将接,于行陣之法,分數奇正,皆有指授,自為圖式。
後谥忠文。
吳獵,字德夫,潭州醴陵人。
登進士第,初主浔州平南簿。
時張栻經略廣西,檄攝靜江府教授。
劉焞代栻,栻以獵薦,辟本司準備差遣。
盜李接起,陷容、雷、高、化、貴、郁林等州,獵請賞勞誅罪,焞于是錄郁林功,誅南流縣尉、郁林巡檢,人人驚厲,争死鬥,不逾時,盜悉就擒。
尉,宰相王淮甥也,獵坐降官。
久之,知常州無錫縣。
用陳傅良薦,召試,守正字。
光宗以疾久不觐重華宮,獵上疏曰:“今慈福有八十之大母,重華有垂白之二親,陛下宜于此時問安上壽,恪共子職。
”辭甚切。
又白宰相留正,乞召朱熹、楊萬裡。
時陳傅良以言過宮事不行求去,獵責之曰:“今安危之機,判然可見,未聞有牽裾折檻之士。
公不于此時有所奮發,為士大夫倡,第潔身而去,于國奚益!”傅良為改容謝之。
甯宗即位,遷校書郎,除監察禦史。
上趣修大内,将移禦,獵言:“壽皇破漢、魏以來之薄俗,服高宗三年之喪,陛下萬一輕去喪次,将無以慰在天之靈。
”又言:“陛下即位,未見上皇,宜笃厲精誠,以俟上皇和豫而祗見焉。
”會僞學禁興,獵言:“陛下臨禦未數月,今日出一紙去宰相,明日出一紙去谏臣,昨又聞侍講朱熹遽以禦劄畀祠,中外惶駭,謂事不出于中書,是謂亂政。
”獵既駁史浩谥,又請以張浚配享阜陵曰:“艱難以來,首倡大義,不以成敗利鈍異其心,精忠茂烈,貫日月、動天地,未有過于張浚也。
孝宗皇帝規恢之志,一飯不忘。
曆考相臣,終始此念,足以上配孝宗在天之意,亦惟浚一人耳。
”議皆不合。
出為江西轉運判官,尋劾罷。
久之,黨禁馳,起為廣西轉運判官,除戶部員外郎、總領湖廣江西京西财賦。
韓侂胄議開邊,獵贻書當路,請号召義士以保邊場,刺子弟以補軍實,增棗陽、信陽之戍以備沖突,分屯陽羅五關以扞武昌,杜越境誘竊以謹邊隙,選試良家子以衛府庫。
且謂:“金人懲紹興末年之敗,今其來必出荊、襄逾湖。
”乃輸湖南米于襄陽,凡五十萬石;又以湖北漕司和籴米三十萬石分輸荊、郢、安、信四郡;蓄銀帛百萬計以備進讨;拔董逵、孟宗政、柴發等分列要郡,厥後皆為名将。
召除秘書少監,首陳邊事,乞增光
乾道八年進士,累官太常丞。
孝宗臨禦久,事皆上決,執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懼顧望。
誼谏曰:“若是則人主日聖,人臣日愚,陛下誰與共功名乎?”及論樂制,誼對以“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
”上遽改容曰:“卿可謂不以官自惰矣。
” 知徽州,陛辭,屬光宗初受禅,誼奏:“三代聖王,有至誠而無權術,至誠不息,則可以達天德矣。
”至郡,歙縣有妻殺夫系獄,以五歲女為證,誼疑曰:“婦人能一掌緻人死乎?”緩之未覆也。
會郡究實稅于庭,死者父母及弟在焉,乃言:“我子欠租久系,饑而大叫,役者批之,堕水死矣。
”然後冤者得釋,吏皆坐罪,阖郡以為神。
移提舉浙西常平,守右司郎中,遷左司。
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誼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納從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
宜禱祠郊廟,進皇子嘉王參決。
”丞相留正不克用。
孝宗崩,上不能喪,祭奠有祝,有司不敢攝,百官皆未成服。
誼與少保吳琚議請太皇太後臨朝,扶嘉王代祭。
及将禫,正憂懼,仆于殿庭而去。
誼以書谯趙汝愚曰:“自古人臣為忠則忠,為奸則奸,忠奸雜而能濟者,未之有也。
公内雖心惕,外欲坐觀,非雜之謂欤?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汝愚問策安出,誼曰:“此大事,非憲聖太後命不可。
而知閣門事韓侂胄,憲聖之戚也,同裡蔡必勝與侂胄同在閣門,可因必勝招之。
”侂胄至,汝愚以内禅議遣侂胄請于憲聖,侂胄因内侍張宗尹、關禮達汝愚意,憲聖許之。
甯宗即位,誼遷檢正中書門下諸房公事兼權刑部侍郎,進權工部侍郎、知臨安府。
侂胄恃功,以賞薄浸觖望。
誼告汝愚曰:“異時必為國患,宜飽其欲而遠之。
”不聽。
汝愚雅器誼,除授建明多咨訪,誼随事裨助,不避形迹,怨者始衆。
嘗勸汝愚早退,汝愚亦自請:“名在屬籍,不宜久司揆事,願因阜陵訖事以去。
”甯宗已許之。
侂胄出入禁中無度,誼密啟汝愚,無計防之,乃直面諷侂胄。
侂胄疑将排己,首谒誼,退束裝,冀誼還谒,留之通殷勤,誼不往。
吏部侍郎彭龜年論侂胄罪狀,侂胄疑汝愚、誼知其情,益怨恨。
以禦史劉德秀、胡纮疏誼,責惠州團練副使、南安軍安置,移袁州,又移婺州。
久之,許自便。
複官,提舉崇道觀,起守江州,加集英殿修撰,升寶谟閣待制,移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
初,金攻廬、楚不下,留兵綴濠州以待和,時時鈔掠,與宋師遇,殺傷相當,淮人大驚,複迸流江南,在建康者以數十萬計。
誼晝夜拊循,益嚴備禦,請專捍敵,勿從中禦。
朝廷懼生事,移知隆興府以卒。
誼嘗與紹興老将接,于行陣之法,分數奇正,皆有指授,自為圖式。
後谥忠文。
吳獵,字德夫,潭州醴陵人。
登進士第,初主浔州平南簿。
時張栻經略廣西,檄攝靜江府教授。
劉焞代栻,栻以獵薦,辟本司準備差遣。
盜李接起,陷容、雷、高、化、貴、郁林等州,獵請賞勞誅罪,焞于是錄郁林功,誅南流縣尉、郁林巡檢,人人驚厲,争死鬥,不逾時,盜悉就擒。
尉,宰相王淮甥也,獵坐降官。
久之,知常州無錫縣。
用陳傅良薦,召試,守正字。
光宗以疾久不觐重華宮,獵上疏曰:“今慈福有八十之大母,重華有垂白之二親,陛下宜于此時問安上壽,恪共子職。
”辭甚切。
又白宰相留正,乞召朱熹、楊萬裡。
時陳傅良以言過宮事不行求去,獵責之曰:“今安危之機,判然可見,未聞有牽裾折檻之士。
公不于此時有所奮發,為士大夫倡,第潔身而去,于國奚益!”傅良為改容謝之。
甯宗即位,遷校書郎,除監察禦史。
上趣修大内,将移禦,獵言:“壽皇破漢、魏以來之薄俗,服高宗三年之喪,陛下萬一輕去喪次,将無以慰在天之靈。
”又言:“陛下即位,未見上皇,宜笃厲精誠,以俟上皇和豫而祗見焉。
”會僞學禁興,獵言:“陛下臨禦未數月,今日出一紙去宰相,明日出一紙去谏臣,昨又聞侍講朱熹遽以禦劄畀祠,中外惶駭,謂事不出于中書,是謂亂政。
”獵既駁史浩谥,又請以張浚配享阜陵曰:“艱難以來,首倡大義,不以成敗利鈍異其心,精忠茂烈,貫日月、動天地,未有過于張浚也。
孝宗皇帝規恢之志,一飯不忘。
曆考相臣,終始此念,足以上配孝宗在天之意,亦惟浚一人耳。
”議皆不合。
出為江西轉運判官,尋劾罷。
久之,黨禁馳,起為廣西轉運判官,除戶部員外郎、總領湖廣江西京西财賦。
韓侂胄議開邊,獵贻書當路,請号召義士以保邊場,刺子弟以補軍實,增棗陽、信陽之戍以備沖突,分屯陽羅五關以扞武昌,杜越境誘竊以謹邊隙,選試良家子以衛府庫。
且謂:“金人懲紹興末年之敗,今其來必出荊、襄逾湖。
”乃輸湖南米于襄陽,凡五十萬石;又以湖北漕司和籴米三十萬石分輸荊、郢、安、信四郡;蓄銀帛百萬計以備進讨;拔董逵、孟宗政、柴發等分列要郡,厥後皆為名将。
召除秘書少監,首陳邊事,乞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