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關燈
诏奪節予祠。

     三十一年,上元前一夕,風雷雨雪交作,澈言《春秋》魯隐公時大雷震電,繼以雨雪,孔子以八日之間再有大變,謹而書之。

    今一夕間二異交至,此陰盛之證,殆為金人。

    今荊、襄無統督,江海乏備禦,因陳修攘十二事。

    殿帥楊存中久握兵權,内結閹寺,王十朋、陳俊卿等繼論其罪,高宗欲存護使去,澈與俊卿同具奏,存中始罷。

      會金使高景山來求釁端,澈言:“天下之勢,強弱無定形,在吾所以用之。

    陛下屈己和戎,厚遺金缯,彼辄出惡言,以撼吾國。

    願陛下赫然睿斷,益兵嚴備,布告中外,将見上下一心,其氣百倍矣。

    ”除禦史中丞。

     尋遣馬帥成闵以所部三萬人屯荊、襄,以澈為湖北、京西宣谕使,诏凡吏能否、民利病悉以聞。

    過九江,王炎見澈論邊事,辟為屬,偕至襄陽撫諸軍。

    鄂帥田師中老而怯,立奏易之。

    時欲置襄守荊南,澈奏:“襄陽地重,為荊楚門戶,不可棄。

    ”敵将劉萼擁衆十萬,揚聲欲取荊南,又欲分軍自光、黃搗武昌。

    朝廷以敵昔由此入江南,令吳拱嚴護武昌津渡。

    拱将引兵加鄂,澈聞之,馳書止拱,而自發鄂之餘兵戍黃州,俾拱留襄。

    敵騎奄至樊城,拱大戰漢水上,敵衆敗走。

    時唐、鄧、陳、蔡、汝、穎相次歸職方。

    未幾,金主亮死,澈乞出兵淮甸,與荊、襄軍夾擊其歸師。

    未報,而金新主罷兵請和,召澈入為參知政事,與宰相陳康伯同贊内禅。

      孝宗即位,銳意恢複,首用張浚使江、淮,澈以參豫督軍荊、襄,将分道進讨。

    趙撙守唐,王宣守鄧,招皇甫倜于蔡。

    襄、漢沃壤,荊棘彌望,澈請因古長渠築堰,募閑民、汰冗卒雜耕,為度三十八屯,給種與牛,授廬舍,歲可登谷七十餘萬斛,民償種,私其餘,官以錢市之,功緒略就。

     隆興元年,入奏,還武昌,而張浚克期大舉,诏澈出師應之。

    澈以議不合,乞令浚并領荊、襄。

    谏議大夫王大寶論澈“無制勝策,皇甫倜以忠義結山砦,扼敵要沖,澈不能節制,坐視孤軍堕敵計。

    趙撙以千五百人救方城,敗散五百餘人,澈漫不加省。

    乞罷黜。

    ”澈亦請祠,除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

    大寶疏再上,落職,仍祠祿。

     明年,知建康府,尋除樞密使。

    在位二年,以觀文殿學士奉洞霄祠,尋知鄂州兼安撫使。

    孝宗訪邊事,澈奏:“向者我有唐、鄧為藩籬,又皇甫倜控扼陳、蔡,敵不敢窺襄。

    既失兩郡,倜複内徙,敵屯新野,相距百裡爾。

    臣令趙撙、王宣築城儲糧,分備要害,有以待敵。

    至于機會之來,難以豫料。

    ”孝宗善之。

    時議廢江州軍,澈言不可。

    知甯國府,改福州、福建安撫使,複請祠。

    尋緻仕。

    卒,年六十三。

    贈金紫光祿大夫,谥莊敏。

     澈為殿中日,薦陳俊卿、王十朋、陳之茂為台官,高宗曰:“名士也,次第用之矣。

    ”在樞府,孝宗密訪人材,薦百有十八人。

    嘗奏言:“臣起寒遠,所以報國惟無私不欺爾。

    ”其自奉清約,雖貴猶布衣時。

    有文集二十卷、奏議十二卷。

     葉議問,字審言,嚴州壽昌人。

    建炎初,登進士第。

    調臨安府司理參軍。

    範宗尹為相,義問與沉長卿等疏其奸。

    為饒州教授,攝郡。

    歲旱,以便宜發常平米振民,提刑黃敦書劾之,诏勿問。

    前樞密徐俯門僧犯罪,義問繩以法,俯嘗舉義問,怒甚,乃袖薦書還之。

     知江甯縣。

    召秦桧所親役,同僚不可,義問曰:“釋是則何以服他人。

    ”卒役之。

    通判江州。

    豫章守張宗元忤桧,或中以飛語,事下漕臣張常先。

    宗元道九江,常先檄義問拘其舟,義問投檄曰:“吾甯得罪,不為不祥。

    ”常先白桧,罷去。

     桧死,湯思退薦之,上記其嘗言範宗尹,召至,言台谏廢置在人主,桧親黨宜盡罷逐,以言得罪者宜叙複。

    擢殿中侍禦史。

    樞密湯鵬舉效桧所為,植其黨周方崇、李庚,置籍台谏,鉏異己者。

    義問累章劾鵬舉,有“一桧死一桧生”之語,并方崇等皆罷之。

    又言:“凡擇将遇一阙,令樞密院具三名取上旨,則軍政盡出掌握。

    ”遷侍禦史。

    朱樸、沉虛中奉祠裡居,義問劾其附秦桧,皆移居。

    郊祀赦,義問言:“頃歲附會告讦者,不應例移放。

    ”從之。

    遷吏部侍郎兼史館修撰,尋兼侍讀,拜同知樞密院事。

      上聞金有犯邊意,遣義問奉使觇之,還奏:“彼造舟船,備器械,其用心必有所在,宜屯駐沿海要害備之。

    ”金主亮果南侵。

    命視師,義問素不習軍旅,會劉锜捷書至,讀之至“金賊又添生兵”,顧吏曰:“‘生兵’何物耶?”聞者掩口。

    至鎮江,聞瓜洲官軍與敵相持,大失措,乃役民掘沙溝,植木枝為鹿角禦敵,一夕潮生,沙溝平,木枝盡去。

    會建康留守張焘遣人告急,義問乃遵陸,雲往建康催發軍,市人皆媟罵之。

    又聞敵據瓜洲,采石兵甚衆,複欲還鎮江,諸軍喧沸曰:“不可回矣,回則有不測。

    ”遂趨建康。

    已而金主亮被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