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關燈
爾,何可招也!”先是,子羽預徙梁、洋公私之積,至是,金人深入,饋不繼,又腹背為子羽、玠所攻,死傷十五六,疫疠且作,亟遁去。

    子羽出師掩擊,堕溪澗死者不可勝計,餘兵不能自拔者,悉降。

      始,金人攻蜀,所選士卒千取百,百取十;戰被重铠,登山攻險,每一人前,辄二人推其後,前者死,後者被其甲以進,又死,則又代之,其為必取計如此。

    浚雖衄師,卒全蜀,子羽之力居多。

    子羽還興元。

    四年,坐富平之役,與浚俱罷。

    尋為言者所論,責授單州團練副使,白州安置。

     新除川、陝宣撫副使吳玠,始為裨将,未知名。

    子羽獨奇之,言于浚,浚與語大悅,使盡護諸将。

    至是,上疏論子羽之功,請納節贖其罪。

    诏聽子羽自便。

    明年,複元官,提舉江州太平觀。

     張浚還朝,議合兵大舉,乃請召子羽,令谕旨西帥,以集英殿修撰知鄂州。

    未幾,權都督府參議軍事,與主管機宜文字熊彥詩同撫谕川、陝。

    時吳玠屢言軍前乏糧,故令子羽見玠谕指,且與都轉運使趙開計事,并察邊備虛實以聞,時五年冬也。

    明年秋,與彥詩同還朝。

    子羽言:“金人未可圖,宜益兵屯田,以俟機會。

    ”時張浚以淮西安撫使劉光世驕惰不肅,密奏請罷之,而以其兵屬子羽。

    子羽辭,乃以徽猷閣待制知泉州。

      七年,淮西郦瓊叛,張浚罷相。

    八年,禦史常同論子羽十罪,上批出“白州安置”。

    趙鼎曰:“章疏中論及結吳玠事,今方倚玠,恐不自安。

    ”同疏再上,以散官安置漳州。

    十一年,樞密使張浚薦子羽複元官,知鎮江府兼沿江安撫使。

    金人入寇,子羽建議清野,淮東之人,皆徙鎮江,撫以恩信,雖兵民雜居,無敢相侵者。

    既而金人不至,浚問子羽,子羽曰:“異時金人入寇,飄忽如風雨,今久遲回,必有他意。

    ”蓋金人以柘臯之敗,欲急和也。

    未幾,果遣使議和。

    複徽猷閣待制。

    秦桧風谏官論罷之,複提舉太平觀。

     十六年,卒。

    子珙,自有傳。

    吏部郎朱松以子熹托子羽,子羽與弟子翚笃教之,異時卒為大儒雲。

     呂祉,字安老,建州建陽人。

    宣和初,上舍釋褐。

    建炎二年,為右正言,以論事忤執政,通判明州。

      紹興元年,盜起湖南、北,為荊湖提刑。

    祉既至,招捕有方,逾年盜平。

    進直秘閣,尋召赴行在。

    淮南宣撫使韓世忠将出師,辟祉議軍事,除直徽猷閣,充參議官,辭不行。

     三年,升直龍圖閣、知建康府。

    祉到官,與通判府事吳若、安撫司準備差遣陳充共議,作《東南防守利便》三卷上之,大略謂:“立國于東南者,當聯絡淮甸、荊、蜀之勢,今臨安僻在海隅,移跸江上,然後可以系南北離散之心。

    ” 四年冬,金人攻淮,江左戒嚴,獨韓世忠統銳卒在高郵。

    金既陷漣水,破山陽、盱眙,遂犯承州。

    祉上章言:“宜遣兵為世忠援。

    ”既而援兵不至,世忠退保鎮江。

    祉再上言:“置江北于度外,非命帥宣撫兩淮之意,且恐失中原心。

    唯當急遣諸将,且乞親禦六師,庶幾上下協心,可以不戰而勝。

    ”于是降诏親征。

    車駕至平江,金人退師。

     五年,召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文字,尋除兵部侍郎兼戶部侍郎、給事中。

    六年,遷刑部侍郎、都督府參議軍事,俄遷吏部侍郎。

    劉豫分道入寇,時車駕駐平江,或請回臨安,且令守江防海。

    祉獨抗言:“士氣當振,賊鋒可挫,不可遽退以示弱。

    ”劉麟衆十萬,已次濠、壽。

    劉光世在合肥,欲移屯太平州,軍已行,乃命祉馳往軍前,督其還。

    七年,遷兵部尚書,升督府參謀軍事,往淮西撫谕諸軍。

     浚以劉光世持不戰之論,罷之,乃命行營左護軍前統制王德為都統制,又以統制官郦瓊為之副。

    瓊與德素不協,祉還朝,瓊與德交訟于都督府及禦史台,乃命德還建康,以其軍隸督府。

    八月,複命祉往廬州節制之。

    祉至廬州,瓊等複訟德。

    祉谕之曰:“若以君等為是,則大相诳。

    然張丞相但喜人向前,傥能立功,雖有大過亦闊略,況此小嫌乎?當力為諸公辨之,保無他慮。

    ”瓊等感泣。

      事小定,祉乃密奏乞罷瓊及統制官靳賽兵權。

    其書吏漏語于瓊,瓊令人遮祉所遣郵置,盡得祉所言,大怨怒。

    會朝廷命張俊為淮西宣撫使,置司盱眙;楊存中為淮西制置使,劉锜為副,置司廬州;召瓊赴行在。

    瓊懼,遂叛。

    諸将晨谒祉,坐定,瓊袖出文書,示中軍統制官張璟曰:“諸兵官有何罪,張統制乃以如許事聞之朝廷邪?”祉見之大驚,欲返走,不及,為瓊所執。

    璟及兵馬钤轄喬仲福,統制劉永、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