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中大夫。
論曰:蔡京用事,炎焰熾然,其勢莫敢遏。
此數子者,乃力數其罪而連攻之,似矣。
然葆光、克公主鄭居中,公弼、注朋張商英,皆非端直士也。
若楫先見、畸、服不阿,汝明不欺,彥升孤立,其賢乎!唯績宮邸舊學,人望攸屬,而不使跻政地;至京則暫罷亟起,始終倚任焉。
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徽宗以之,此齊桓公所以嗤于郭亡也。
鐘傅,字弱翁,饒州樂平人。
本書生,用李憲薦,為蘭州推官。
坐對獄不實,羁管郴州。
紹聖中,章惇興邊事,奏還其官。
得入對,為哲宗言:“兵貴智而不貴力,夏衆夥而勇,難以一舉滅。
但當擇城險要,以正不朝削地之法,坐待其斃。
”帝然之,命幹當熙河、泾原、秦鳳三路公事。
夏人陷金明,渭帥毛漸出兵攻其沒煙砦,傅合擊破之,又與熙州王文郁進築安西城,論功加秘閣校理。
章楶帥渭,命傅所置将苗履統衆會泾原之靈平,夏人悉力來拒,傅步騎二萬,出不意造河梁以濟師,遂作金城關,又獻白草原捷,連進集賢殿修撰、知熙州。
傅自始仕至此,僅再歲。
遂擅帥熙、秦騎四萬出塞,無功而還。
惇方主其議,不加罪。
初,傅請合三路兵從青南讷心或颠耳關築天都城,以包淺井、□□啰、和市。
工既集,複言水源不壯,不可興役。
朝論以所奏乖異,将罷傅,曾布為言,但褫職。
俄而白草原詐增首虜事覺,責監永州稅,再貶連州别駕。
崇甯中,複起知河中府,曆郓、瀛、渭三州,擢顯谟閣待制。
建言:“河南要地,靈武為根本。
其西十五州,六為王土。
其東由清遠距羅山走靈州不及百裡,夏以五監軍統焉。
若選将簡師先擊之,以趨韋州,可斷其右臂。
徐當拊納離畔,漸規進取,訖城蕭關,可斷其左臂。
”乃條上十四事,未報。
诏諸道進讨,傅遣将折可适領銳騎出蕭關,至靈州川,有功。
進龍圖閣直學士。
會别将高永年沒于西,而可适遇雨失道,為虜所乘,乃班師。
傅以稽違逗撓,黜知汝州,奪學士。
未幾,複為杭州、真定、永興、太原、延安府,以故職卒。
贈端明殿學士。
傅從布衣緻通顯,所行事大氐欺妄,故屢起屢偾雲。
陶節夫字子禮,饒州鄱陽人,晉大司馬侃之裔也。
第進士,起家為廣州錄事參軍。
楊元寇暴山谷間,捕系獄,屢越以逸,且不承為盜,既累年。
節夫诘以數語,元即吐服,将适市,與諸囚訣曰:“陶公長者,雖死可無憾。
”知新會縣,廣守章楶重其材。
楶帥泾原,辟入府。
崇甯初,為講議司檢讨官,進虞部員外郎,遷陝西轉運副使,徙知延安府。
以招降羌有功,加集賢殿修撰。
築石堡等四城。
石堡以天澗為隍,可趨者唯一路,夏人窖粟其間,以千數。
既為宋有,其酋驚曰:“漢家取我金窟埚!”亟發鐵騎來争。
節夫分部将士遮禦之,斬獲統軍以下數十百人。
夏人度不可得,斂兵退。
連擢顯谟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
方議城銀州,諜告夏人已東。
節夫料必西趨泾原,官屬不肯從,節夫曰:“吾計之熟矣。
”乃遣裨将耿端彥疾驅至銀州,五日城成,夏人果從泾原至,則城備已固,遂遁去。
進樞密直學士。
節夫在延安日久,蔡京、張康國從中助之,故唯京意是徇。
夏人欲款塞,拒弗納。
放牧者執殺之,夏人怨怒,大入鎮戎軍,殺鹵數萬口。
節夫尋領經制環慶、泾原、河東邊事,言:“今既得石堡,又城銀州,西夏洪、宥皆在吾顧盼中。
橫山之地,十有七八,興州巢穴淺露,直可以計取。
”遂陳取興、靈之策。
加龍圖閣學士。
會朝廷罷經制司,且棄所城地,節夫乃求内郡。
徙洪州,改江甯府,曆青、秦二州、太原府。
群盜李勉起遼州、北平之間,河東、河北騷動,兩路帥臣、憲臣皆罪去,至出台郎督捕之。
節夫請悉罷所遣兵,卒以計獲勉。
坐上疏乞留本道兵勿移戍,降為待制、知永興軍,數月,卒。
追複龍圖閣學士。
毛漸,字正仲,衢州江山人。
第進士,知甯鄉縣。
熙甯經理五溪,漸條利害以上察訪使,使者诿以區畫,遂建新化、安化二縣。
漸用是得著作佐郎、知安化縣,召為司農丞,提舉京西南路常平。
元佑初,知高郵軍,遷廣東轉運判官。
渠陽蠻擾邊,近臣言漸習知蠻事,徙荊湖北路轉運判官。
時朝廷議棄地,漸曰:“蠻徭畔服不常,非稍威以兵,未易懷德。
今一犯邊即棄地,非計也。
”不報。
渠陽既棄,蠻複大入鈔略,覆官軍,荊土為大擾。
漸曆提點江西刑獄、江東、兩浙轉運副使。
浙部水溢,诏賜缗錢二百萬以振之。
漸言:“數州被害即捐二百萬,傥仍歲如之,将何以繼?”乃案錢氏有國時故事,起長安堰至鹽官,徹清水浦入于海;開無錫蓮蓉河,武進廟堂港,常熟疏泾、梅裡入大江;又開昆山七耳、茜泾、下張諸浦,東北道吳江,開大盈、顧彙、柘湖,下金山小官浦以入海。
自是水不為患。
加集賢校理,入為吏部右司郎中。
以秘閣校理為陝西轉運使。
攝渭、秦、熙三州。
未幾,複攝帥泾原。
日夜治兵,乘夏人犯邊,遣将搗其虛,遂破沒煙砦。
進直龍圖閣、知渭州,命下,卒,年五十九。
優贈龍圖閣待制。
王祖道,字若愚,福州人。
第進士,又舉制科,會罷,調韓城尉,知松陽、白馬二縣。
為司農丞、監察禦史。
數言事,以論樞密承旨張誠一試補吏挾私、延州呂惠卿遣禁卒饋徐禧公使物非是,改司封員外郎、知汀、泉、福三州。
曆使諸路,入為戶部、吏部員外郎,左司谏。
言陝西兵未可減,徽宗謂其論事無足行,依阿苟容,出知海州。
拜秘書少監,再為福州。
加直龍圖閣、知桂州。
蔡京開邊,祖道欲乘時徼富貴,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士,誇大其辭,言:“向慕者百三十峒、五千九百家、十餘萬口,其旁通江洞之衆,尚未論也。
王江在諸江合流之地,山川形勢,據諸峒要會,幅員二千裡。
宜開建城邑,控制百蠻,以武臣為守,置溪峒司主之。
”诏以為懷遠軍,且頒諸司使至殿侍軍将告命,使第補其首領。
置二砦,為立學。
又言:“黎人為患六十年,道路不通。
今願為王民,得地千五百裡。
”遂以安口隘為允州,中古州地為格州,增提舉溪峒官三員。
又言羁縻知地州羅文誠、文州羅更晏、蘭州韋晏鬧、那州羅更從皆内附,請于黎母山心立鎮州,為下都督府,賜軍額曰靜海,知州領海南安撫都監,徙萬安軍于水口。
南丹州莫公佞獨拒命,發兵讨擒之,遂築懷遠軍為平州,格州為從州,南丹為觀州,并允、地、文、蘭、那五州置黔南路。
擢祖道顯谟閣待制,進龍圖閣直學士。
召為兵部尚書,未行,與融州張莊謀,使莊奏言海南一千二十峒皆已團結,所未得者百七十峒,今黎人款化,則未得者才十之一耳。
于是徭、黎渠帥不勝忿,蜂起侵剽,圍新萬安
論曰:蔡京用事,炎焰熾然,其勢莫敢遏。
此數子者,乃力數其罪而連攻之,似矣。
然葆光、克公主鄭居中,公弼、注朋張商英,皆非端直士也。
若楫先見、畸、服不阿,汝明不欺,彥升孤立,其賢乎!唯績宮邸舊學,人望攸屬,而不使跻政地;至京則暫罷亟起,始終倚任焉。
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徽宗以之,此齊桓公所以嗤于郭亡也。
鐘傅,字弱翁,饒州樂平人。
本書生,用李憲薦,為蘭州推官。
坐對獄不實,羁管郴州。
紹聖中,章惇興邊事,奏還其官。
得入對,為哲宗言:“兵貴智而不貴力,夏衆夥而勇,難以一舉滅。
但當擇城險要,以正不朝削地之法,坐待其斃。
”帝然之,命幹當熙河、泾原、秦鳳三路公事。
夏人陷金明,渭帥毛漸出兵攻其沒煙砦,傅合擊破之,又與熙州王文郁進築安西城,論功加秘閣校理。
章楶帥渭,命傅所置将苗履統衆會泾原之靈平,夏人悉力來拒,傅步騎二萬,出不意造河梁以濟師,遂作金城關,又獻白草原捷,連進集賢殿修撰、知熙州。
傅自始仕至此,僅再歲。
遂擅帥熙、秦騎四萬出塞,無功而還。
惇方主其議,不加罪。
初,傅請合三路兵從青南讷心或颠耳關築天都城,以包淺井、□□啰、和市。
工既集,複言水源不壯,不可興役。
朝論以所奏乖異,将罷傅,曾布為言,但褫職。
俄而白草原詐增首虜事覺,責監永州稅,再貶連州别駕。
崇甯中,複起知河中府,曆郓、瀛、渭三州,擢顯谟閣待制。
建言:“河南要地,靈武為根本。
其西十五州,六為王土。
其東由清遠距羅山走靈州不及百裡,夏以五監軍統焉。
若選将簡師先擊之,以趨韋州,可斷其右臂。
徐當拊納離畔,漸規進取,訖城蕭關,可斷其左臂。
”乃條上十四事,未報。
诏諸道進讨,傅遣将折可适領銳騎出蕭關,至靈州川,有功。
進龍圖閣直學士。
會别将高永年沒于西,而可适遇雨失道,為虜所乘,乃班師。
傅以稽違逗撓,黜知汝州,奪學士。
未幾,複為杭州、真定、永興、太原、延安府,以故職卒。
贈端明殿學士。
傅從布衣緻通顯,所行事大氐欺妄,故屢起屢偾雲。
陶節夫字子禮,饒州鄱陽人,晉大司馬侃之裔也。
第進士,起家為廣州錄事參軍。
楊元寇暴山谷間,捕系獄,屢越以逸,且不承為盜,既累年。
節夫诘以數語,元即吐服,将适市,與諸囚訣曰:“陶公長者,雖死可無憾。
”知新會縣,廣守章楶重其材。
楶帥泾原,辟入府。
崇甯初,為講議司檢讨官,進虞部員外郎,遷陝西轉運副使,徙知延安府。
以招降羌有功,加集賢殿修撰。
築石堡等四城。
石堡以天澗為隍,可趨者唯一路,夏人窖粟其間,以千數。
既為宋有,其酋驚曰:“漢家取我金窟埚!”亟發鐵騎來争。
節夫分部将士遮禦之,斬獲統軍以下數十百人。
夏人度不可得,斂兵退。
連擢顯谟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
方議城銀州,諜告夏人已東。
節夫料必西趨泾原,官屬不肯從,節夫曰:“吾計之熟矣。
”乃遣裨将耿端彥疾驅至銀州,五日城成,夏人果從泾原至,則城備已固,遂遁去。
進樞密直學士。
節夫在延安日久,蔡京、張康國從中助之,故唯京意是徇。
夏人欲款塞,拒弗納。
放牧者執殺之,夏人怨怒,大入鎮戎軍,殺鹵數萬口。
節夫尋領經制環慶、泾原、河東邊事,言:“今既得石堡,又城銀州,西夏洪、宥皆在吾顧盼中。
橫山之地,十有七八,興州巢穴淺露,直可以計取。
”遂陳取興、靈之策。
加龍圖閣學士。
會朝廷罷經制司,且棄所城地,節夫乃求内郡。
徙洪州,改江甯府,曆青、秦二州、太原府。
群盜李勉起遼州、北平之間,河東、河北騷動,兩路帥臣、憲臣皆罪去,至出台郎督捕之。
節夫請悉罷所遣兵,卒以計獲勉。
坐上疏乞留本道兵勿移戍,降為待制、知永興軍,數月,卒。
追複龍圖閣學士。
毛漸,字正仲,衢州江山人。
第進士,知甯鄉縣。
熙甯經理五溪,漸條利害以上察訪使,使者诿以區畫,遂建新化、安化二縣。
漸用是得著作佐郎、知安化縣,召為司農丞,提舉京西南路常平。
元佑初,知高郵軍,遷廣東轉運判官。
渠陽蠻擾邊,近臣言漸習知蠻事,徙荊湖北路轉運判官。
時朝廷議棄地,漸曰:“蠻徭畔服不常,非稍威以兵,未易懷德。
今一犯邊即棄地,非計也。
”不報。
渠陽既棄,蠻複大入鈔略,覆官軍,荊土為大擾。
漸曆提點江西刑獄、江東、兩浙轉運副使。
浙部水溢,诏賜缗錢二百萬以振之。
漸言:“數州被害即捐二百萬,傥仍歲如之,将何以繼?”乃案錢氏有國時故事,起長安堰至鹽官,徹清水浦入于海;開無錫蓮蓉河,武進廟堂港,常熟疏泾、梅裡入大江;又開昆山七耳、茜泾、下張諸浦,東北道吳江,開大盈、顧彙、柘湖,下金山小官浦以入海。
自是水不為患。
加集賢校理,入為吏部右司郎中。
以秘閣校理為陝西轉運使。
攝渭、秦、熙三州。
未幾,複攝帥泾原。
日夜治兵,乘夏人犯邊,遣将搗其虛,遂破沒煙砦。
進直龍圖閣、知渭州,命下,卒,年五十九。
優贈龍圖閣待制。
王祖道,字若愚,福州人。
第進士,又舉制科,會罷,調韓城尉,知松陽、白馬二縣。
為司農丞、監察禦史。
數言事,以論樞密承旨張誠一試補吏挾私、延州呂惠卿遣禁卒饋徐禧公使物非是,改司封員外郎、知汀、泉、福三州。
曆使諸路,入為戶部、吏部員外郎,左司谏。
言陝西兵未可減,徽宗謂其論事無足行,依阿苟容,出知海州。
拜秘書少監,再為福州。
加直龍圖閣、知桂州。
蔡京開邊,祖道欲乘時徼富貴,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士,誇大其辭,言:“向慕者百三十峒、五千九百家、十餘萬口,其旁通江洞之衆,尚未論也。
王江在諸江合流之地,山川形勢,據諸峒要會,幅員二千裡。
宜開建城邑,控制百蠻,以武臣為守,置溪峒司主之。
”诏以為懷遠軍,且頒諸司使至殿侍軍将告命,使第補其首領。
置二砦,為立學。
又言:“黎人為患六十年,道路不通。
今願為王民,得地千五百裡。
”遂以安口隘為允州,中古州地為格州,增提舉溪峒官三員。
又言羁縻知地州羅文誠、文州羅更晏、蘭州韋晏鬧、那州羅更從皆内附,請于黎母山心立鎮州,為下都督府,賜軍額曰靜海,知州領海南安撫都監,徙萬安軍于水口。
南丹州莫公佞獨拒命,發兵讨擒之,遂築懷遠軍為平州,格州為從州,南丹為觀州,并允、地、文、蘭、那五州置黔南路。
擢祖道顯谟閣待制,進龍圖閣直學士。
召為兵部尚書,未行,與融州張莊謀,使莊奏言海南一千二十峒皆已團結,所未得者百七十峒,今黎人款化,則未得者才十之一耳。
于是徭、黎渠帥不勝忿,蜂起侵剽,圍新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