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部侍郎。
以憂解,起複為太子詹事,遷太子少師兼禦史中丞。
世宗召謂曰:“卿嘗言,監察禦史所察州縣官多因沽買以得名譽,良吏奉法不為表襮,必無所稱。
朕意亦然。
卿今為台官,可革其弊。
”尋改中都路都轉運使、太子少師兼禮部尚書,俄轉吏部,為禦史大夫。
時将陵主簿高德溫大收稅戶米,逮禦史獄。
汝霖具二法上。
世宗責之曰:“朕以卿為公正,故登用之。
德溫有人在宮掖,故朕頗詳其事。
朕肯以宮掖之私撓法耶?不謂卿等顧徇如是。
”汝霖跪謝。
久之,上顧左谏議大夫楊伯仁曰:“台官不正如此。
”伯仁奏曰:“罪疑惟輕,故具二法上請,在陛下裁斷耳。
且人材難得,與其材智而邪,不若用愚而正者。
”上作色曰:“卿輩皆愚而不正者也。
”未幾,複坐失出大興推官高公美罪,谪授棣州防禦使。
頃之,複為太子少師兼禮部尚書。
拜參知政事,太子少師如故。
是日,汝霖兄汝弼亦進拜尚書左丞,時人榮之。
後因朝奏日論事上前,世宗謂曰:“朕觀唐史,見太宗行事初甚厲精,晚年與群臣議多飾辭,朕不如是也。
”又曰:“唐太宗,明天子也,晚年亦有過舉。
朕雖不能比迹聖帝明王,然常思始終如一。
今雖年高,敬慎之心無時或怠。
”汝霖對曰:“古人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魏徵所言守成難者,正謂此也。
”上以為然。
二十五年,章宗以原王判大興府事,上命汝霖但涓視事日且加輔導。
尋坐擅支東宮諸皇孫食料,奪官一階。
久之,遷尚書右丞。
是時,世宗在位久,熟悉天下事,思得賢材與圖緻治,而大臣皆依違苟且,無所薦達。
一日,世宗召宰臣謂曰:“卿等職居輔相,曾無薦舉何也?且卿等老矣,殊無可以自代者乎?惟朕嘗言某人可用,然後從而言之。
卿等既無所言,必待朕知而後進用,将複有幾?”因顧汝霖曰:“若右丞者,亦因右丞相言而知也。
”汝霖對曰:“臣等苟有所知,豈敢不薦,但無人耳。
”上曰:“春秋諸國分裂,土地偏小,皆稱有賢。
今天下之大,豈無人才?但卿等不舉而已。
今朕自勉,庶幾緻治。
他日子孫誰與共治乎?”汝霖等皆有慚色。
二十八年,進拜平章政事,兼修國史,封芮國公。
世宗不豫,與太尉徒單克甯、右丞相襄同受顧命。
章宗即位。
加銀青榮祿大夫,進封莘。
先是,右丞相襄言:“熙宗聖節蓋七月七日,為系景宣忌辰,更用正月受外國賀。
今天壽節在七月,雨水淫暴,外方人使赴阙,有礙行李,乞移他月為便。
”汝霖言:“帝王之道當示信于天下。
昔宋主構生日,亦系五月。
是時,都在會甯,上國遣使賜禮,不聞有霖潦礙阻之說。
今與宋構好日久,遽以暑雨為辭,示以不實。
萬一雨水逾常,愆期到阙,猶愈更用别日。
”參知政事劉玮、禦史大夫唐括貢、中丞李晏、刑部尚書兼右谏議大夫完顔守貞、修起居注完顔烏者、同知登聞檢院事孫铎亦皆言其不可。
帝初從之,既而竟用襄議。
時帝在諒陰,初出獵,谏院聯章言心喪中未宜。
其後冬獵,汝霖谏之。
诏答曰:“卿能每事如此,朕複何憂。
然時異事殊,難同古昔,如能斟酌得中,斯為當矣。
” 一日,帝謂宰臣曰:“今之用人,太拘資曆,如此何能得人?”汝霖奏曰:“不拘資格,所以待非常之材。
”帝曰:“崔祐甫為相,未逾年薦八百人,豈皆非常材耶?”時有司言民間收藏制文,恐因而滋訟,乞禁之。
汝霖謂:“王者之法,譬猶江、河,欲使易避而難犯。
本朝法制,坦然明白,今已著為不刊之典,天下之人無不聞誦。
若令私家收之,則人皆曉然不敢為非,亦助治之一端也。
不禁為便。
”诏從之。
明昌元年三月,表乞緻仕,不許。
十二月,卒。
時帝獵饒陽,訃聞,敕百官送葬,赙禮加厚,谥曰文襄。
汝霖通敏習事,凡進言必揣上微意,及朋附多人為說,故言不忤而似忠也。
初,章宗新即位,有司言改造殿庭諸陳設物,日用繡工一千二百人,二年畢事。
帝以多費,意辍造。
汝霖曰:“此非上服用,未為過侈。
将來外國朝會,殿宇壯觀,亦國體也。
”其後奢用浸廣,蓋汝霖有以導之雲。
張玄素,字子真,與浩同曾祖。
祖祐,父匡,仕遼至節度使。
玄素初以廕得官。
高永昌據遼陽,玄素在其中。
斡魯軍至,乃開門出降,特授世襲銅州猛安。
天會間,曆西上閣門使、客省使、東宮計司。
天眷元年,以
以憂解,起複為太子詹事,遷太子少師兼禦史中丞。
世宗召謂曰:“卿嘗言,監察禦史所察州縣官多因沽買以得名譽,良吏奉法不為表襮,必無所稱。
朕意亦然。
卿今為台官,可革其弊。
”尋改中都路都轉運使、太子少師兼禮部尚書,俄轉吏部,為禦史大夫。
時将陵主簿高德溫大收稅戶米,逮禦史獄。
汝霖具二法上。
世宗責之曰:“朕以卿為公正,故登用之。
德溫有人在宮掖,故朕頗詳其事。
朕肯以宮掖之私撓法耶?不謂卿等顧徇如是。
”汝霖跪謝。
久之,上顧左谏議大夫楊伯仁曰:“台官不正如此。
”伯仁奏曰:“罪疑惟輕,故具二法上請,在陛下裁斷耳。
且人材難得,與其材智而邪,不若用愚而正者。
”上作色曰:“卿輩皆愚而不正者也。
”未幾,複坐失出大興推官高公美罪,谪授棣州防禦使。
頃之,複為太子少師兼禮部尚書。
拜參知政事,太子少師如故。
是日,汝霖兄汝弼亦進拜尚書左丞,時人榮之。
後因朝奏日論事上前,世宗謂曰:“朕觀唐史,見太宗行事初甚厲精,晚年與群臣議多飾辭,朕不如是也。
”又曰:“唐太宗,明天子也,晚年亦有過舉。
朕雖不能比迹聖帝明王,然常思始終如一。
今雖年高,敬慎之心無時或怠。
”汝霖對曰:“古人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魏徵所言守成難者,正謂此也。
”上以為然。
二十五年,章宗以原王判大興府事,上命汝霖但涓視事日且加輔導。
尋坐擅支東宮諸皇孫食料,奪官一階。
久之,遷尚書右丞。
是時,世宗在位久,熟悉天下事,思得賢材與圖緻治,而大臣皆依違苟且,無所薦達。
一日,世宗召宰臣謂曰:“卿等職居輔相,曾無薦舉何也?且卿等老矣,殊無可以自代者乎?惟朕嘗言某人可用,然後從而言之。
卿等既無所言,必待朕知而後進用,将複有幾?”因顧汝霖曰:“若右丞者,亦因右丞相言而知也。
”汝霖對曰:“臣等苟有所知,豈敢不薦,但無人耳。
”上曰:“春秋諸國分裂,土地偏小,皆稱有賢。
今天下之大,豈無人才?但卿等不舉而已。
今朕自勉,庶幾緻治。
他日子孫誰與共治乎?”汝霖等皆有慚色。
二十八年,進拜平章政事,兼修國史,封芮國公。
世宗不豫,與太尉徒單克甯、右丞相襄同受顧命。
章宗即位。
加銀青榮祿大夫,進封莘。
先是,右丞相襄言:“熙宗聖節蓋七月七日,為系景宣忌辰,更用正月受外國賀。
今天壽節在七月,雨水淫暴,外方人使赴阙,有礙行李,乞移他月為便。
”汝霖言:“帝王之道當示信于天下。
昔宋主構生日,亦系五月。
是時,都在會甯,上國遣使賜禮,不聞有霖潦礙阻之說。
今與宋構好日久,遽以暑雨為辭,示以不實。
萬一雨水逾常,愆期到阙,猶愈更用别日。
”參知政事劉玮、禦史大夫唐括貢、中丞李晏、刑部尚書兼右谏議大夫完顔守貞、修起居注完顔烏者、同知登聞檢院事孫铎亦皆言其不可。
帝初從之,既而竟用襄議。
時帝在諒陰,初出獵,谏院聯章言心喪中未宜。
其後冬獵,汝霖谏之。
诏答曰:“卿能每事如此,朕複何憂。
然時異事殊,難同古昔,如能斟酌得中,斯為當矣。
” 一日,帝謂宰臣曰:“今之用人,太拘資曆,如此何能得人?”汝霖奏曰:“不拘資格,所以待非常之材。
”帝曰:“崔祐甫為相,未逾年薦八百人,豈皆非常材耶?”時有司言民間收藏制文,恐因而滋訟,乞禁之。
汝霖謂:“王者之法,譬猶江、河,欲使易避而難犯。
本朝法制,坦然明白,今已著為不刊之典,天下之人無不聞誦。
若令私家收之,則人皆曉然不敢為非,亦助治之一端也。
不禁為便。
”诏從之。
明昌元年三月,表乞緻仕,不許。
十二月,卒。
時帝獵饒陽,訃聞,敕百官送葬,赙禮加厚,谥曰文襄。
汝霖通敏習事,凡進言必揣上微意,及朋附多人為說,故言不忤而似忠也。
初,章宗新即位,有司言改造殿庭諸陳設物,日用繡工一千二百人,二年畢事。
帝以多費,意辍造。
汝霖曰:“此非上服用,未為過侈。
将來外國朝會,殿宇壯觀,亦國體也。
”其後奢用浸廣,蓋汝霖有以導之雲。
張玄素,字子真,與浩同曾祖。
祖祐,父匡,仕遼至節度使。
玄素初以廕得官。
高永昌據遼陽,玄素在其中。
斡魯軍至,乃開門出降,特授世襲銅州猛安。
天會間,曆西上閣門使、客省使、東宮計司。
天眷元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