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愛仲才,欲使通吏事,每視事,常在左右,遇事辄問之,應對如響,斡魯歎曰:“此子必為令器。
”皇統初,充護衛,授世襲謀克。
天德元年,攝其兄活女濟州萬戶,部内稱治。
除濱州刺史,以母憂去官。
起複知積石軍事,轉同知河南尹。
正隆六年,伐宋,為神勇軍副都總管。
與大軍北還,除同知大興尹,将兵二千,益遵化屯軍。
備契丹。
遷西南路招讨使,兼天德軍節度使,政尚忠信,決獄公平,蕃部不敢寇邊。
召為左副都點檢,宿衛嚴謹,每事有規矩,後來者守其法,莫能易也。
世宗常謂侍臣曰:“石古乃入直,朕寝益安。
” 五年,宋人請和,為侄國,不稱臣,仲為報問使。
仲請與宋主相見禮儀,世宗曰:“宋主親起立接書,則授之。
”及至宋,一一如禮。
正隆用兵,宋人執商州刺史完顔守能以歸,至是,仲取守能與俱還,上嘉之。
轉都點檢,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遷河南路統軍使,上曰:“卿在禁近,小心畏慎。
河南控制江、淮,為國重地,卿益勉之。
”賜廄馬、金帶、玉吐鹘。
後有罪,解職。
久之,起為西北路招讨使,改北京留守,卒。
海裡,婁室族子。
體貌豐偉,善用槊。
婁室為黃龍府萬戶,海裡從徙于孰吉訛母。
從婁室追及遼主于朔州阿敦山,遼主從數十騎逸去,婁室遣海裡及術得,往見遼主,谕之使降。
遼主已窮蹙,待于阿敦山之東,婁室因獲之,賞海裡金五十兩、銀五百兩、币帛二百匹、綿三百兩。
睿宗經略陝西,海裡戰卻吳玠軍于泾、邠之南,尋遣修棧道,宋人恐棧道成,以兵來拒,破其兵,賞銀百五十兩、奴婢十人。
天眷元年,擢宿直将軍。
與定宗磐、宗隽之亂,再遷廣威将軍,除都水使者。
改西北路招讨都監,曆複州、灤州刺史。
耶盧椀群牧使,疊刺部族節度使,同知大興尹、兼中都路兵馬都總管,改武甯軍節度使,廣甯尹。
卒,年六十二。
銀術可,宗室子。
太祖嗣位,使蒲家奴如遼取阿疏,事久不決,乃使習古乃、銀術可繼往。
當是時,遼主荒于政,上下解體。
銀術可等還,具以遼政事人情告太祖,且言遼國可伐之狀。
太祖決意伐遼,蓋自銀術可等發之。
太祖與耶律訛裡朵戰于達魯古城,遼兵二十餘萬,銀術可、婁室率衆沖其中堅,凡九陷陣,辄戰而出,大敗遼軍。
銀術可為謀克,遂與婁室戍邊,複與婁室、渾黜、婆盧火、石古乃等攻黃龍府,敗遼兵萬餘于白馬泺。
太祖拒遼兵,銀術可守達魯古城。
收國二年,分鴨撻、阿懶所遷謀克二千戶,以銀術可為謀克,屯甯江州。
遼大冊使習泥烈遣回,約以七月半至,而盡九月習泥烈未來,上使諸軍過江屯駐。
遼曳刺、麻答十三人,兵士八人縱火于渾河,以絕刍牧。
銀術可獲之,乃知遼邊吏乙薛使之,太祖命釋之。
從都統杲克中京,銀術可與習古乃、蒲察、胡巴魯率兵三千,擊奚王霞末于京西七十裡,霞未棄兵遁。
遼主西奔天德,銀術可以兵絕其後,遼主遂見獲。
後從宗翰伐宋,圍太原,宗翰進兵至澤州,及宗翰還西京,太原未下,皆命銀術可留兵圍之。
招讨都監馬五破宋兵于文水。
節度使耿守忠等敗宋黃迪兵于西都谷,所殺不可勝計。
宋樊夔、施诜、高豐等軍來救太原,分據近部,銀術可與習失、杯魯、完速大破之。
索裡乙室,破宋兵于太谷。
宋兵據太谷、祁縣,阿鹘懶、拔離速複取之。
種師中出井陉,據榆次,救太原,銀術可使斡論擊之,破其軍。
活女斬師中于殺熊嶺,進攻宋制置使姚古軍于隆州谷,大敗之。
撒裡土敗宋軍于回馬口,郭企忠殲宋軍于五台。
及宗翰定太原,與宗望會兵于汴,銀術可等攻汴城,克之。
師還,銀術可降岢岚、甯化等軍,攻岚州拔之,招降火山軍。
與希尹同賜鐵券。
宗翰趨洛陽,賽裡取汝州,銀術可取鄧州,殺其将李操等。
薩謀魯入襄陽,拔離速入均州,馬五取房州,擒轉運使劉吉、鄧州通判王彬。
拔離速破唐、蔡、陳三州,克颍昌府,沙古質别克舊颍昌。
宗翰會伐康王,銀術可守太原。
天會十年,為燕京留守。
天會十三年,緻仕,加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令,封蜀王。
天眷三年,薨,年六十八。
以正隆例贈金源郡王,配飨太宗廟廷。
大定十五年,谥武襄,改配享太祖廟廷,子彀英。
彀英,本名撻懶。
幼警敏有志膽,初丱角,太祖見而奇之。
年十六,父銀術可授以甲,使從伐遼,常為先鋒,授世襲謀克。
宗翰自太原還西京,銀術可圍守之,彀英在行間,屢有功。
宋兵數萬救太原,至南關,銀術可與弟拔離速、完顔婁室等擊之,當隘巷間,一卒揮刀向拔離速,彀英以刀斷其腕,一卒複從旁以槍刺之,彀英斷其槍,追殺之。
拔太原,下河東諸州,攻汴京,皆有功。
與都統馬五徇地漢上,至上蔡,以先鋒破孔家軍。
睿宗攻開州,彀英先登,流矢中其口,睿宗親視之,創未愈,強
”皇統初,充護衛,授世襲謀克。
天德元年,攝其兄活女濟州萬戶,部内稱治。
除濱州刺史,以母憂去官。
起複知積石軍事,轉同知河南尹。
正隆六年,伐宋,為神勇軍副都總管。
與大軍北還,除同知大興尹,将兵二千,益遵化屯軍。
備契丹。
遷西南路招讨使,兼天德軍節度使,政尚忠信,決獄公平,蕃部不敢寇邊。
召為左副都點檢,宿衛嚴謹,每事有規矩,後來者守其法,莫能易也。
世宗常謂侍臣曰:“石古乃入直,朕寝益安。
” 五年,宋人請和,為侄國,不稱臣,仲為報問使。
仲請與宋主相見禮儀,世宗曰:“宋主親起立接書,則授之。
”及至宋,一一如禮。
正隆用兵,宋人執商州刺史完顔守能以歸,至是,仲取守能與俱還,上嘉之。
轉都點檢,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遷河南路統軍使,上曰:“卿在禁近,小心畏慎。
河南控制江、淮,為國重地,卿益勉之。
”賜廄馬、金帶、玉吐鹘。
後有罪,解職。
久之,起為西北路招讨使,改北京留守,卒。
海裡,婁室族子。
體貌豐偉,善用槊。
婁室為黃龍府萬戶,海裡從徙于孰吉訛母。
從婁室追及遼主于朔州阿敦山,遼主從數十騎逸去,婁室遣海裡及術得,往見遼主,谕之使降。
遼主已窮蹙,待于阿敦山之東,婁室因獲之,賞海裡金五十兩、銀五百兩、币帛二百匹、綿三百兩。
睿宗經略陝西,海裡戰卻吳玠軍于泾、邠之南,尋遣修棧道,宋人恐棧道成,以兵來拒,破其兵,賞銀百五十兩、奴婢十人。
天眷元年,擢宿直将軍。
與定宗磐、宗隽之亂,再遷廣威将軍,除都水使者。
改西北路招讨都監,曆複州、灤州刺史。
耶盧椀群牧使,疊刺部族節度使,同知大興尹、兼中都路兵馬都總管,改武甯軍節度使,廣甯尹。
卒,年六十二。
銀術可,宗室子。
太祖嗣位,使蒲家奴如遼取阿疏,事久不決,乃使習古乃、銀術可繼往。
當是時,遼主荒于政,上下解體。
銀術可等還,具以遼政事人情告太祖,且言遼國可伐之狀。
太祖決意伐遼,蓋自銀術可等發之。
太祖與耶律訛裡朵戰于達魯古城,遼兵二十餘萬,銀術可、婁室率衆沖其中堅,凡九陷陣,辄戰而出,大敗遼軍。
銀術可為謀克,遂與婁室戍邊,複與婁室、渾黜、婆盧火、石古乃等攻黃龍府,敗遼兵萬餘于白馬泺。
太祖拒遼兵,銀術可守達魯古城。
收國二年,分鴨撻、阿懶所遷謀克二千戶,以銀術可為謀克,屯甯江州。
遼大冊使習泥烈遣回,約以七月半至,而盡九月習泥烈未來,上使諸軍過江屯駐。
遼曳刺、麻答十三人,兵士八人縱火于渾河,以絕刍牧。
銀術可獲之,乃知遼邊吏乙薛使之,太祖命釋之。
從都統杲克中京,銀術可與習古乃、蒲察、胡巴魯率兵三千,擊奚王霞末于京西七十裡,霞未棄兵遁。
遼主西奔天德,銀術可以兵絕其後,遼主遂見獲。
後從宗翰伐宋,圍太原,宗翰進兵至澤州,及宗翰還西京,太原未下,皆命銀術可留兵圍之。
招讨都監馬五破宋兵于文水。
節度使耿守忠等敗宋黃迪兵于西都谷,所殺不可勝計。
宋樊夔、施诜、高豐等軍來救太原,分據近部,銀術可與習失、杯魯、完速大破之。
索裡乙室,破宋兵于太谷。
宋兵據太谷、祁縣,阿鹘懶、拔離速複取之。
種師中出井陉,據榆次,救太原,銀術可使斡論擊之,破其軍。
活女斬師中于殺熊嶺,進攻宋制置使姚古軍于隆州谷,大敗之。
撒裡土敗宋軍于回馬口,郭企忠殲宋軍于五台。
及宗翰定太原,與宗望會兵于汴,銀術可等攻汴城,克之。
師還,銀術可降岢岚、甯化等軍,攻岚州拔之,招降火山軍。
與希尹同賜鐵券。
宗翰趨洛陽,賽裡取汝州,銀術可取鄧州,殺其将李操等。
薩謀魯入襄陽,拔離速入均州,馬五取房州,擒轉運使劉吉、鄧州通判王彬。
拔離速破唐、蔡、陳三州,克颍昌府,沙古質别克舊颍昌。
宗翰會伐康王,銀術可守太原。
天會十年,為燕京留守。
天會十三年,緻仕,加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令,封蜀王。
天眷三年,薨,年六十八。
以正隆例贈金源郡王,配飨太宗廟廷。
大定十五年,谥武襄,改配享太祖廟廷,子彀英。
彀英,本名撻懶。
幼警敏有志膽,初丱角,太祖見而奇之。
年十六,父銀術可授以甲,使從伐遼,常為先鋒,授世襲謀克。
宗翰自太原還西京,銀術可圍守之,彀英在行間,屢有功。
宋兵數萬救太原,至南關,銀術可與弟拔離速、完顔婁室等擊之,當隘巷間,一卒揮刀向拔離速,彀英以刀斷其腕,一卒複從旁以槍刺之,彀英斷其槍,追殺之。
拔太原,下河東諸州,攻汴京,皆有功。
與都統馬五徇地漢上,至上蔡,以先鋒破孔家軍。
睿宗攻開州,彀英先登,流矢中其口,睿宗親視之,創未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