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婁室活女謀衍仲本名石古乃海裡銀術可彀英本名撻懶麻吉子沃側拔離速習古乃
婁室,字斡裡衍,完顔部人。
年二十一,代父白荅為七水諸部長。
太祖克甯江州,使婁室招輸系遼籍女直,遂降移燉益海路太彎照撒等。
敗遼兵于婆刺趕山。
複敗遼兵,擒兩将軍。
既而益改、捺末懶兩路皆降。
進兵鹹州,克之。
諸部相繼來降,獲遼北女直系籍之戶。
遼都統耶律訛裡朵以二十餘萬衆來戍邊。
太祖趨達魯古城,次甯江州西,召婁室。
婁室見上于軍中。
上見婁室馬多疲乏,以三百給之,使隸右翼宗翰軍,與銀術可縱兵沖其中堅,凡九陷陣,皆力戰而出。
複與銀術可戍邊。
及九百奚營等部來降,則與銀術可攻黃龍府,上使完顔渾黜、婆盧火、石古乃以兵四千助之,敗遼兵萬餘于白馬泺。
宗雄等下金山縣,使婁室分兵二千,招沿山逃散之人。
耶律捏裡軍蒺藜山,斡魯古、婁室等破之,遂取顯州。
太祖取黃龍府,婁室請曰:“黃龍一都會,且僻遠,苟有變,則鄰郡相扇而起。
請以所部屯守。
”太祖然之,仍合諸路謀克,命婁室為萬戶,守黃龍府。
進都統,從杲取中京,與希尹等襲走迪六、和尚、雅裡斯等,敗奚王霞末,降奚部西陳度訛裡刺。
遼主自鴛鴦泺西走,婁室等追至白水泺,獲其内庫寶物。
數字遂與阇母攻破西京。
複與阇母至天德、雲内、甯邊、東勝,其官吏皆降,獲阿疏。
夏人救遼,兵次天德,婁室使突撚、補攧以騎二百為候兵,夏人敗之,幾盡。
阿士罕複以二百騎往,遇伏兵,獨阿士罕脫歸。
時久雨,諸将欲且休息,婁室曰:“彼再破吾騎兵,我若不複往,彼将以我怯,即來攻我矣。
”乃選千騎,與習失、拔離速往。
斡魯壯其言,從之。
婁室遲明出陵野嶺,留拔離速以兵二百據險守之。
獲生口問之,其帥李良輔也。
将至野谷,登高望之。
夏人恃衆而不整,方濟水為陣,乃使人報斡魯。
婁室分軍為二,疊出疊入,進退轉戰三十裡。
過宜水,斡魯軍亦至,合擊敗之。
遼都統大石犯奉聖州,壁龍門東二十五裡,婁室、照裡、馬和尚等以兵取之,生獲大石,其衆遂降。
遼辟裡刺守奉聖州,棄城遁去。
後與宗望追遼帝,婁室,蒲宗以二十騎候敵,敗其軍三千人于三山,有千人将趨奉聖州,蒲察複敗之,擒其主帥而還。
夏人屯兵于可敦館,宗翰遣婁室戍朔州,築城于霸德山西南二十裡,遂破朔州西山兵二萬,擒其帥趙公直。
其後複襲遼帝于餘都谷,獲之。
賜鐵券,惟死罪乃笞之,餘罪不問。
銀術可圍太原,宋統制劉臻救太原,率衆十萬出壽陽,婁室擊破之,繼敗宋兵數千于榆次。
宋張灏軍出汾州,拔離速擊走之。
灏複營文水,數室也突葛速、拔離速與戰,灏大敗。
宗翰定太原,婁室取汾、石二州,及其屬縣溫泉、方山、離石,蒲察降壽陽,取平定軍及樂平,複招降遼州及榆社、遼山、和順諸縣。
宗翰趨汴州,使婁室等自平陽道先趨河南,曰:“若至澤州,與賽裡、婆盧火、習失遇,當與俱進。
”習失之前軍三謀克,敗宋兵三千于襄垣,遇伏兵二千,又敗之。
撒刺荅破天井關,複破步兵于孔子廟南,遂降河陽。
婁室軍至,既渡河,遂薄西京。
城中兵來拒戰,習失逆擊敗之,西京降。
婁室取偃師,永安軍、鞏縣降。
撒刺荅敗宋兵于汜水。
于是,荥陽、荥澤、鄭州、中牟相次皆降。
宗翰已與宗望會軍于汴,使婁室率師趨陝津,攻河東郡縣之未下者。
阿離士罕敗敵于河上,撒按敗敵于陝城下,鹘沙虎降虢州守陴卒三百人,遂克陝府。
習古乃、桑衮破陝之散卒于平陸西北。
活女别破敵于平陸。
婁室破蒲、解之軍二萬,盡覆之,安邑、解州皆降,遂克河中府,降绛、慈、隰、石等州。
宗翰往洛陽,使婁室取陝西,敗宋将範緻虛軍,下同、華二州,克京兆府,獲宋制置使傅亮,遂克鳳翔。
阿鄰等破宋大兵于河中,斡魯破宋劉光烈軍于馮翊,訛特刺、桑衮敗敵于渭水,遂取下邽。
宗翰會京輔伐康王,命婁室、蒲察專事陝西,以婆盧火、繩果監戰。
繩果等遇敵于蒲城及同州,皆破之。
婁室、蒲察克丹州,破臨真,進克延安府,遂降綏德軍及靜邊、懷遠等城寨十六,複破青澗城。
宋安撫使折可求以麟、府、豐三州,及堡寨九,降于婁室。
晉甯所部九寨皆降,而晉甯軍久不下,婁室欲去之,賽裡不可,曰:“此與夏鄰,且生他變。
”城中無井,日取河水以為飲,乃決渠于東,洩其水,城中遂困。
李位、石乙啟郭門降,諸将率兵入城。
守将徐徽言據子城,戰三日,衆潰,徽言出奔,獲之。
使之拜,不聽,臨之以兵,不為動,絷之軍中。
使先降者谕之使降,徽言大罵,與統制孫昂皆不屈,乃并殺之。
遂降定安堡、渭平寨及鄜、坊二州。
于是,婁室、婆盧火守延安,折可求屯綏德,蒲察還守蒲州。
延安、鄜、坊州皆殘破,人民存者無幾,婁室置官府輯安之。
别将斡論降建昌軍。
京兆府叛,
年二十一,代父白荅為七水諸部長。
太祖克甯江州,使婁室招輸系遼籍女直,遂降移燉益海路太彎照撒等。
敗遼兵于婆刺趕山。
複敗遼兵,擒兩将軍。
既而益改、捺末懶兩路皆降。
進兵鹹州,克之。
諸部相繼來降,獲遼北女直系籍之戶。
遼都統耶律訛裡朵以二十餘萬衆來戍邊。
太祖趨達魯古城,次甯江州西,召婁室。
婁室見上于軍中。
上見婁室馬多疲乏,以三百給之,使隸右翼宗翰軍,與銀術可縱兵沖其中堅,凡九陷陣,皆力戰而出。
複與銀術可戍邊。
及九百奚營等部來降,則與銀術可攻黃龍府,上使完顔渾黜、婆盧火、石古乃以兵四千助之,敗遼兵萬餘于白馬泺。
宗雄等下金山縣,使婁室分兵二千,招沿山逃散之人。
耶律捏裡軍蒺藜山,斡魯古、婁室等破之,遂取顯州。
太祖取黃龍府,婁室請曰:“黃龍一都會,且僻遠,苟有變,則鄰郡相扇而起。
請以所部屯守。
”太祖然之,仍合諸路謀克,命婁室為萬戶,守黃龍府。
進都統,從杲取中京,與希尹等襲走迪六、和尚、雅裡斯等,敗奚王霞末,降奚部西陳度訛裡刺。
遼主自鴛鴦泺西走,婁室等追至白水泺,獲其内庫寶物。
數字遂與阇母攻破西京。
複與阇母至天德、雲内、甯邊、東勝,其官吏皆降,獲阿疏。
夏人救遼,兵次天德,婁室使突撚、補攧以騎二百為候兵,夏人敗之,幾盡。
阿士罕複以二百騎往,遇伏兵,獨阿士罕脫歸。
時久雨,諸将欲且休息,婁室曰:“彼再破吾騎兵,我若不複往,彼将以我怯,即來攻我矣。
”乃選千騎,與習失、拔離速往。
斡魯壯其言,從之。
婁室遲明出陵野嶺,留拔離速以兵二百據險守之。
獲生口問之,其帥李良輔也。
将至野谷,登高望之。
夏人恃衆而不整,方濟水為陣,乃使人報斡魯。
婁室分軍為二,疊出疊入,進退轉戰三十裡。
過宜水,斡魯軍亦至,合擊敗之。
遼都統大石犯奉聖州,壁龍門東二十五裡,婁室、照裡、馬和尚等以兵取之,生獲大石,其衆遂降。
遼辟裡刺守奉聖州,棄城遁去。
後與宗望追遼帝,婁室,蒲宗以二十騎候敵,敗其軍三千人于三山,有千人将趨奉聖州,蒲察複敗之,擒其主帥而還。
夏人屯兵于可敦館,宗翰遣婁室戍朔州,築城于霸德山西南二十裡,遂破朔州西山兵二萬,擒其帥趙公直。
其後複襲遼帝于餘都谷,獲之。
賜鐵券,惟死罪乃笞之,餘罪不問。
銀術可圍太原,宋統制劉臻救太原,率衆十萬出壽陽,婁室擊破之,繼敗宋兵數千于榆次。
宋張灏軍出汾州,拔離速擊走之。
灏複營文水,數室也突葛速、拔離速與戰,灏大敗。
宗翰定太原,婁室取汾、石二州,及其屬縣溫泉、方山、離石,蒲察降壽陽,取平定軍及樂平,複招降遼州及榆社、遼山、和順諸縣。
宗翰趨汴州,使婁室等自平陽道先趨河南,曰:“若至澤州,與賽裡、婆盧火、習失遇,當與俱進。
”習失之前軍三謀克,敗宋兵三千于襄垣,遇伏兵二千,又敗之。
撒刺荅破天井關,複破步兵于孔子廟南,遂降河陽。
婁室軍至,既渡河,遂薄西京。
城中兵來拒戰,習失逆擊敗之,西京降。
婁室取偃師,永安軍、鞏縣降。
撒刺荅敗宋兵于汜水。
于是,荥陽、荥澤、鄭州、中牟相次皆降。
宗翰已與宗望會軍于汴,使婁室率師趨陝津,攻河東郡縣之未下者。
阿離士罕敗敵于河上,撒按敗敵于陝城下,鹘沙虎降虢州守陴卒三百人,遂克陝府。
習古乃、桑衮破陝之散卒于平陸西北。
活女别破敵于平陸。
婁室破蒲、解之軍二萬,盡覆之,安邑、解州皆降,遂克河中府,降绛、慈、隰、石等州。
宗翰往洛陽,使婁室取陝西,敗宋将範緻虛軍,下同、華二州,克京兆府,獲宋制置使傅亮,遂克鳳翔。
阿鄰等破宋大兵于河中,斡魯破宋劉光烈軍于馮翊,訛特刺、桑衮敗敵于渭水,遂取下邽。
宗翰會京輔伐康王,命婁室、蒲察專事陝西,以婆盧火、繩果監戰。
繩果等遇敵于蒲城及同州,皆破之。
婁室、蒲察克丹州,破臨真,進克延安府,遂降綏德軍及靜邊、懷遠等城寨十六,複破青澗城。
宋安撫使折可求以麟、府、豐三州,及堡寨九,降于婁室。
晉甯所部九寨皆降,而晉甯軍久不下,婁室欲去之,賽裡不可,曰:“此與夏鄰,且生他變。
”城中無井,日取河水以為飲,乃決渠于東,洩其水,城中遂困。
李位、石乙啟郭門降,諸将率兵入城。
守将徐徽言據子城,戰三日,衆潰,徽言出奔,獲之。
使之拜,不聽,臨之以兵,不為動,絷之軍中。
使先降者谕之使降,徽言大罵,與統制孫昂皆不屈,乃并殺之。
遂降定安堡、渭平寨及鄜、坊二州。
于是,婁室、婆盧火守延安,折可求屯綏德,蒲察還守蒲州。
延安、鄜、坊州皆殘破,人民存者無幾,婁室置官府輯安之。
别将斡論降建昌軍。
京兆府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