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三十八

關燈
事。

    鹽鐵判官一員,從六品。

    都孔目官二員,勾稽文牍。

    知法二員,從八品。

    都勾案、戶籍案、鹽鐵案、支度案、開拆案司吏,女直八人,漢人九十人。

    抄事一人,譯史三人,通事一人,押遞五十人,監運諸物公使八十人。

    惟中都路置都轉運司,餘置轉運司,省戶、度判官各一員。

    南京、西京、北京、遼東、山東西路,河北東路則置女直知法、漢知法各一員。

    山東東路、河東南路北路、河北西路、陝西東西路則置漢知法一員。

    餘官皆同中都置。

    女直司,司吏,遼東路十人,西京、北京、山東西路各五人,餘路皆四人。

    譯史,遼東路三人,餘各二人。

    通事各一人。

    漢人司,司吏,課額一百八十萬貫以上者五十人,百五十萬貫以上四十五人,百二十萬貫以上四十人,九十萬貫以上三十五人,六十萬貫以上三十人,三十萬貫以上二十五人,不及三十萬貫二十人。

    公使人,各七十人。

    押遞,南京、山東東西路、河東南路、河北西路各五十人,西京、河東北路、河北東路各四十人,餘路各三十人。

     山東鹽使司。

    與寶坻、滄、解、遼東、西京、北京凡七司。

    使一員,正五品。

    他司皆同。

    副使二員,正六品。

    它司皆一員。

    判官三員,正七品。

    泰和作四員,寶坻、解州設二員,餘司皆一員。

    掌幹鹽利以佐國用。

    管勾二十二員,正九品。

    寶坻、解、西京則設六員,北京、遼東、滄州則設四員。

    同管勾、都同監皆省。

    掌分管諸場發買收納恢辦之事。

    同管勾五員。

    都監八員。

    監、同各七員。

    知法一員。

    司吏二十二人,女直三人,漢人十九人。

    譯人一人,抄事、公使四十人,它司皆同。

     中都都曲使司。

    酒使司、院務、稅醋使司,榷場兼酒使司附。

    使,從六品。

    副使,正七品。

    掌監知人戶醖造曲蘖,辦課以佐國用。

    餘酒使監醖辦課同此。

    都監二員,正八品。

    掌簽署文簿、檢視醖造。

    司吏四人,公使十人。

    凡京都及真定皆為都曲酒使司,設官吏同此。

    它處置酒使司,課及十萬貫以上者設使、副、小都監各一員,五萬貫以上者設使、副各一員,以上皆設司吏三人。

    三萬貫以上者設使及都監各一員,司吏二人。

    不及二萬貫者為院務,設都監、同監各一員。

    不及千貫之院務止設都監一員。

    其它稅醋使司、及榷場與酒稅相兼者,視課多寡設官吏,皆同此。

    諸酒稅使三萬貫以上者正八品,諸酒榷場使從七品,五萬貫以上副使正八品。

     提舉南京路榷貨事,從六品。

      中都都商稅務司。

    使一員,正八品。

    副使一員,正九品。

    正大元年升為從七品。

    掌從實辦課以佐國用。

    都監一員,從九品。

    掌簽署文簿、巡察匿稅。

    司吏四人,公使十人,餘置官吏同酒使司。

     中都廣備庫。

    使一員,從七品。

    副使一員,從八品。

    判官一員,正九品。

    掌匹帛顔色,油漆諸物出納之事。

    攢典四人。

    庫子十四人,内十二人收支,二人應辦。

    掌排數出納、看守巡護之事,與庫官通管。

     永豐庫。

    鍍鐵院都監隸焉。

    使一員,從七品。

    副使一員,從八品。

    判官一員,正九品。

    掌泉貨金銀珠玉出納之事。

    攢典三人。

    庫子十二人,内十人收支,二人應辦。

    凡歲收二十五萬貫者置庫子十人,不及二萬貫者置二人。

    鍍鐵院都監二員,管勾生熟鐵釘線。

    攢典一人。

    京、府、鎮、通州并依此置,判官、都監皆省。

    或兼軍器并作院,或設使若副一員。

    防刺郡設都監一員,仍兼軍器庫。

     南京交鈔庫。

    使一員,正八品。

    副使一員,正九品。

    掌出入錢鈔兌便之事。

    攢典二人,攢寫計帳、類會合同。

    庫子八人,掌受納錢數、辨驗交鈔、毀舊主簿曆。

     中都流泉務。

    大定十三年,上謂宰臣曰:“聞民間質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或以利為本,小民苦之。

    若官為設庫務,十中取一為息,以助官吏廪給之費,似可便民。

    卿等其議以聞。

    ”有司奏于中都、南京、東平、真定等處并置質典庫,以流泉為名,各設使、副一員。

    凡典質物,使、副親評價直,許典七分,月利一分,不及一月者以日計之。

    經二周年外,又逾月不贖,即聽下架出賣。

    出帖子作寫質物人姓名,物之名色,金銀等第分兩,及所典年月日錢貫,下架年月之類。

    若亡失者,收贖日勒合幹人,驗元典官本,并合該利息,陪償入官外,更勒庫子,驗典物日上等時估償之,物雖故舊,依新價償。

    仍委運司佐貳幕官識漢字者一員提控,若有違犯則究治。

    每月具數申報上司。

    大定二十八年十月,京府節度州添設流泉務,凡二十八所。

    明昌元年,皆罷之。

    二年,在都依舊存設。

    使一員,正八品。

    副使一員,正九品。

    掌解典諸物、流通泉貨。

    勾當官一員。

    攢典二人。

     中都店宅務。

    管勾四員,正九品。

    各以二員分左右廂,掌官房地基,征收官錢、檢料修造摧毀房舍。

    攢典,左右廂各五人,掌征收及檢料修造房屋之事。

    庫子,左右廂各三人。

    催錢人,左右廂各十五人,又别設左廂平樂樓花園子一名,右廂館子四人。

      南京店宅務同。

     中都左右廂别貯院。

    使一員,從八品。

    副使一員,正九品。

    判官,從九品。

    掌拘收退樸等物及出給之事。

    攢典、庫子,同前。

     中都木場。

    使一員,從八品。

    副使一員,判官一員,皆正九品。

    掌拘收材木諸物及出給之事。

    司吏一人,庫子四人,花料一人,木匠一人。

     中都買物司。

    使一員,從八品。

    副使一員,正九品。

    掌收買官中所用諸物。

    都監四員,從九品。

    掌支應等事。

    司吏二人。

      京兆府司竹監。

    管勾一員,從七品。

    掌耨養竹園采斫之事。

    司吏一人,監兵百人,給耨養采斫之役。

     諸绫綿院。

    置于真定、平陽、太原、河間、懷州。

    使一員,正八品。

    副使一員,正九品。

    掌織造常課匹段之事。

     規措京兆府、耀州、三白渠公事。

    規措官,正七品。

    掌灌溉民田。

    點檢渠堰官一員,掌點檢啟閉泾陽等縣渠堰。

    司吏三人。

     漕運司。

    提舉一員,正五品。

    景州刺史兼領。

    掌河倉漕運之事。

    同提舉一員,正六品。

    勾當官,從八品。

    掌催督起運綱船。

    司吏六人,分掌課使、起運兩科,各設孔目官,前後行各一人。

    儤使科,掌吏、戶、禮案。

    起運科,掌兵、刑、工案。

    公使八十一人,押綱官七十六人。

    景州依此置。

    肇州以提舉兼本州同知,同提舉兼州判。

     諸倉。

    使,正八品。

    副使,正九品。

    掌倉廪畜積、受納租稅、支給祿廪之事。

    攢典,掌收支文曆、行署案牍。

    歲收一萬石以上設二人。

    倉子,掌斛鬥盤量、出納看守之事。

     草場。

    使,副使,掌儲積受給之事。

    攢典二人。

    場子,掌積垛、出納、看守、巡護之事,歲收五萬以上設四人。

    中都、南京、歸德、河南、京兆、鳳翔依此置。

    西京省副使,餘京節鎮科設使副一員,防刺仍舊,置都監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