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五列傳第五十

關燈
以納充,充悉遣人代宿衛者,乃入谒,頓首流涕而言曰:“文都等無狀,謀相屠害,事急為此,不敢背國。

    ”侗與之盟。

    充尋遣韋節等諷侗,令拜為尚書左仆射、總督内外諸軍事。

    又授其兄恽為内史令,入居禁中。

      未幾,李密破化及還,其勁兵良馬多戰死,士卒皆倦。

    充欲乘其敝而擊之,恐人不一,乃假托鬼神,言夢見周公,乃立祠于洛水之上,遣巫宣言周公欲令仆射急讨李密,當有大功,不則兵皆疫死。

    充兵多楚人,俗信妖妄,故出此言以惑之。

    衆皆請戰。

    充簡練精勇,得二萬餘人,馬千餘,遷營于洛水南。

    密軍偃師北山上。

    時密新得志于化及,有輕充之心,不設壁壘。

    充夜遣二百餘騎潛入北山,伏溪谷中,令軍秣馬蓐食。

    既而宵濟,人奔馬馳,遲明而薄密。

    密出兵應之,陣未成列而兩軍合戰,其伏兵蔽山而上,潛登北原,乘高下馳,壓密營。

    營中亂,無能拒者,即入縱火。

    密軍大驚而潰,降其将張童兒、陳智略,進下偃師。

    初,充兄偉及子玄應随化及至東郡,密得而囚之于城中,至是,盡獲之。

    又執密長史邴元真妻子、司馬鄭虔象之母及諸将子弟,皆撫慰之,各令潛呼其父兄。

    兵次洛口,邴元真、鄭虔象等舉倉城以應之。

    密以數十騎遁逸,充悉收其衆。

    而東盡于海,南至于江,悉來歸附。

      充又令韋節諷侗,拜為太尉,署置官屬,以尚書省為其府。

    尋自稱鄭王。

    遣其将高略帥師攻壽安,不利而旋。

    又帥師攻圍谷州,三日而退。

    明年,自稱相國,受九錫備物,是後不朝侗矣。

      有道士桓法嗣者,自言解圖谶,充昵之。

    法嗣乃以《孔子閉房記》,畫作丈夫持一幹以驅羊。

    法嗣雲:“楊,隋姓也。

    幹一者,王字也。

    居羊後,明相國代隋為帝也。

    ”又取莊子《人間世》、《德充符》二篇上之,法嗣釋曰:“上篇言世,下篇言充,此即相國名矣。

    明當德被人間,而應符命為天子也。

    ”充大悅曰:“此天命也。

    ”再拜受之。

    即以法嗣為谏議大夫。

    充又羅取雜鳥,書帛系其頸,自言符命而散放之。

    或有彈射得鳥而來獻者,亦拜官爵。

    既而廢侗于别宮,僭即皇帝位,建元曰開明,國号鄭。

    大唐遣秦王率衆圍之,充頻出兵,戰辄不利,都外諸城相繼降款。

    充窘迫,遣使請救于窦建德,建德率精兵援之。

    師至武牢,為秦王所破,擒建德以詣城下。

    充将潰圍而出,諸将莫有應之者,自知潛竄無所,于是出降。

    至長安,為仇人獨孤修德所殺。

     段達,武威姑臧人也。

    父嚴,周朔州刺史。

    達在周,年始三歲,襲爵襄垣縣公。

     及長,身長八尺,美須髯,便弓馬。

    高祖為丞相,以大都督領親信兵,常置左右。

     及踐阼,為左直齋,累遷車騎将軍,兼晉王參軍。

    高智惠、李積等之作亂也,達率衆一萬,擊定方、滁二州,賜缣千段,遷進儀同。

    又破汪文進等于宣州,加開府,賜奴婢五十口,綿絹四千段。

    仁壽初,太子左衛副率。

    大業初,以蕃邸之舊,拜左翊衛将軍。

    征吐谷渾,進位金紫光祿大夫。

    帝征遼東,百姓苦役,平原祁孝德、清河張金稱等并聚衆為群盜,攻陷城邑,郡縣不能禦。

    帝令達擊之,數為金稱等所挫,亡失甚多。

    諸賊輕之,号為段姥。

    後用鄃令楊善會之計,更與賊戰,方緻克捷。

    還京師,以公事坐免。

    明年,帝征遼東,以達留守涿郡。

    俄複拜左翊衛将軍。

    高陽魏刀兒聚衆十餘萬,自号曆山飛,寇掠燕趙。

    達率涿郡通守郭絢擊敗之。

    于時盜賊既多,官軍惡戰,達不能因機決勝,唯持重自守,頓兵饋糧,多無克獲,時皆謂之為怯芃。

    十二年,帝幸江都宮,诏達與太府卿元文都留守東都。

    李密據洛口,縱兵侵掠城下,達與監門郎将龐玉、武牙郎将霍舉率内兵出禦之。

    頗有功,遷左骁衛大将軍。

    王充之敗也,密複進據北芒,來至上春門,達與判左丞郭文懿、尚書韋津出兵拒之。

    達見賊盜,不陣而走,為密所乘,軍大潰,津沒于陣。

    由是賊勢日盛。

    及帝崩于江都,達與元文都等推越王侗為主,署開府儀同三司,兼納言,封陳國公。

    元文都等謀誅王充也,達陰告充,為之内應。

    及事發,越王侗執文都于充,充甚德于達,特見崇重。

    既破李密,達等勸越王加充九錫備物,尋諷令禅讓。

    充僭尊号,以達為司徒。

    及東都平,坐誅,妻子籍沒。

      史臣曰:化及庸芃下才,負恩累葉,王充鬥筲小器,遭逢時幸,俱蒙獎擢,禮越舊臣。

    既屬崩剝之期,不能緻身竭命,乃因利乘便,先圖幹紀,率群不逞,職為亂階,拔本塞源,裂冠毀冕。

    或躬為戎首,或親行鸩毒,釁深指鹿,事切食蹯,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憤。

    故枭獍兇魁,相尋菹戮,蛇豕醜類,繼踵誅夷,快忠義于當年,垂炯戒于來葉。

    嗚呼,為人臣者可不殷鑒哉!可不殷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