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列傳第五 梁士彥子剛 梁默
關燈
小
中
大
魁岸,腰帶十圍,風神爽拔,有傑人之表。
在周有軍功,拜上儀同,封長子縣公。
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從韋孝寬擊之,每戰有功,拜上大将軍。
高祖受禅,進封宜陽郡公。
高颎美其才能,甚善之。
嘗密謂颎曰:“吾輩俱周之臣子,社稷淪滅,其若之何?” 颎深拒其言。
未幾,授蕲州總管。
平陳之役,以舟師自蕲水趣九江,與陳将紀瑱戰于蕲口,大破之。
既而晉王廣已平丹陽,世積于是移書告谕,遣千金公權始璋略取新蔡。
陳江州司馬黃亻思棄城而遁,始璋入據其城。
世積繼至,陳豫章太守徐璒、廬陵太守蕭廉、浔陽太守陸仲容、巴山太守王誦、太原太守馬颋、齊昌太守黃正始、安成太守任瓘等,及鄱陽、臨川守将,并詣世積降。
以功進位柱國、荊州總管,賜絹五千段,加之寶帶,邑三千戶。
後數歲,桂州人李光仕作亂,世積以行軍總管讨平之。
上遣都官員外郎辛凱卿馳勞之。
及還,進位上柱國,賜物二千段。
上甚重之。
世積見上性忌刻,功臣多獲罪,由是縱酒,不與執政言及時事。
上以為有酒疾,舍之宮内,令醫者療之。
世積詭稱疾愈,始得就第。
及起遼東之役,世積與漢王并為行軍元帥,至柳城,遇疾疫而還。
拜涼州總管,令騎士七百人送之官。
未幾,其親信安定皇甫孝諧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積。
世積不納,由是有憾。
孝諧竟配防桂州,事總管令狐熙。
熙又不之禮,甚困窮,因徼幸上變,稱:“世積嘗令道人相其貴不,道人答曰:‘公當為國主。
’謂其妻曰:‘夫人當為皇後。
’又将之涼州,其所親謂世積曰:‘河西天下精兵處,可以圖大事也。
’世積曰:‘涼州土曠人稀,非用武之國。
’”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
有司奏:“左衛大将軍元旻、右衛大将軍元胄、左仆射高颎,并與世積交通,受其名馬之贈。
”世積竟坐誅,旻、胄等免官,拜孝諧為上大将軍。
虞慶則虞慶則,京兆栎陽人也。
本姓魚。
其先仕于赫連氏,遂家靈武,代為北邊豪傑。
父祥,周靈武太守。
慶則幼雄毅,性倜傥,身長八尺,有膽氣,善鮮卑語,身被重铠,帶兩鞬,左右馳射,本州豪俠皆敬憚之。
初以弋獵為事,中便折節讀書,常慕傅介子、班仲升為人。
仕周,釋褐中外府行參軍,稍遷外兵參軍事,襲爵沁源縣公。
宣政元年,授儀同大将軍,除并州總管長史。
二年,授開府。
時稽胡數為反叛,越王盛、内史下大夫高颎讨平之。
将班師,颎與盛謀,須文武幹略者鎮遏之。
表請慶則,于是即拜石州總管。
甚有威惠,境内清肅,稽胡慕義而歸者八千餘戶。
開皇元年,進位大将軍,遷内史監、吏部尚書、京兆尹,封彭城郡公,營新都總監。
二年冬,空厥入寇,慶則為元帥讨之。
部分失所,士卒多寒凍,堕指者千餘人。
偏将達奚長儒率騎兵二千人别道邀賊,為虜所圍,甚急,慶則案營不救。
由是長儒孤軍獨戰,死者十八九。
上不之責也。
尋遷尚書右仆射。
後突厥主攝圖将内附,請一重臣充使,于是上遣慶則詣突厥所。
攝圖恃強,初欲亢禮,慶則責以往事,攝圖不服。
其介長孫晟又說谕之,攝圖及弟葉護皆拜受诏,因即稱臣朝貢,請永為籓附。
初,慶則出使,高祖敕之曰:“我欲存立突厥,彼送公馬,但取五三匹。
”攝圖見慶則,贈馬千匹,又以女妻之。
上以慶則勳高,皆無所問。
授上柱國,封魯國公,食任城縣千戶。
诏以彭城公回授第二子義。
高祖平陳之後,幸晉王第,置酒會群臣。
高颎等奉觞上壽,上因曰:“高颎平江南,虞慶則降突厥,可謂茂功矣。
”楊素曰:“皆由至尊威德所被。
”慶則曰:“楊素前出兵武牢、硖石,若非至尊威德,亦無克理。
”遂與互相長短。
禦史欲彈之,上曰:“今日計功為樂,宜不須劾。
”上觀群臣宴射,慶則進曰:“臣蒙赉酒食,令盡樂,禦史在側,恐醉而被彈。
”上賜禦史酒,因遣之出。
慶則奉觞上壽,極歡。
上謂諸公曰:“飲此酒,願我與諸公等子孫常如今日,世守富貴。
”九年,轉為右衛大将軍,尋改為右武候大将軍。
開皇十七年,嶺南人李賢據州反,高祖議欲讨之。
諸将二三請行,皆不許。
高祖顧謂慶則曰:“位居宰相,爵乃上公,國家有賊,遂無行意,何也?”慶則拜謝恐懼,上乃遣焉。
為桂州道行軍總管,
在周有軍功,拜上儀同,封長子縣公。
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從韋孝寬擊之,每戰有功,拜上大将軍。
高祖受禅,進封宜陽郡公。
高颎美其才能,甚善之。
嘗密謂颎曰:“吾輩俱周之臣子,社稷淪滅,其若之何?” 颎深拒其言。
未幾,授蕲州總管。
平陳之役,以舟師自蕲水趣九江,與陳将紀瑱戰于蕲口,大破之。
既而晉王廣已平丹陽,世積于是移書告谕,遣千金公權始璋略取新蔡。
陳江州司馬黃亻思棄城而遁,始璋入據其城。
世積繼至,陳豫章太守徐璒、廬陵太守蕭廉、浔陽太守陸仲容、巴山太守王誦、太原太守馬颋、齊昌太守黃正始、安成太守任瓘等,及鄱陽、臨川守将,并詣世積降。
以功進位柱國、荊州總管,賜絹五千段,加之寶帶,邑三千戶。
後數歲,桂州人李光仕作亂,世積以行軍總管讨平之。
上遣都官員外郎辛凱卿馳勞之。
及還,進位上柱國,賜物二千段。
上甚重之。
世積見上性忌刻,功臣多獲罪,由是縱酒,不與執政言及時事。
上以為有酒疾,舍之宮内,令醫者療之。
世積詭稱疾愈,始得就第。
及起遼東之役,世積與漢王并為行軍元帥,至柳城,遇疾疫而還。
拜涼州總管,令騎士七百人送之官。
未幾,其親信安定皇甫孝諧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積。
世積不納,由是有憾。
孝諧竟配防桂州,事總管令狐熙。
熙又不之禮,甚困窮,因徼幸上變,稱:“世積嘗令道人相其貴不,道人答曰:‘公當為國主。
’謂其妻曰:‘夫人當為皇後。
’又将之涼州,其所親謂世積曰:‘河西天下精兵處,可以圖大事也。
’世積曰:‘涼州土曠人稀,非用武之國。
’”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
有司奏:“左衛大将軍元旻、右衛大将軍元胄、左仆射高颎,并與世積交通,受其名馬之贈。
”世積竟坐誅,旻、胄等免官,拜孝諧為上大将軍。
虞慶則虞慶則,京兆栎陽人也。
本姓魚。
其先仕于赫連氏,遂家靈武,代為北邊豪傑。
父祥,周靈武太守。
慶則幼雄毅,性倜傥,身長八尺,有膽氣,善鮮卑語,身被重铠,帶兩鞬,左右馳射,本州豪俠皆敬憚之。
初以弋獵為事,中便折節讀書,常慕傅介子、班仲升為人。
仕周,釋褐中外府行參軍,稍遷外兵參軍事,襲爵沁源縣公。
宣政元年,授儀同大将軍,除并州總管長史。
二年,授開府。
時稽胡數為反叛,越王盛、内史下大夫高颎讨平之。
将班師,颎與盛謀,須文武幹略者鎮遏之。
表請慶則,于是即拜石州總管。
甚有威惠,境内清肅,稽胡慕義而歸者八千餘戶。
開皇元年,進位大将軍,遷内史監、吏部尚書、京兆尹,封彭城郡公,營新都總監。
二年冬,空厥入寇,慶則為元帥讨之。
部分失所,士卒多寒凍,堕指者千餘人。
偏将達奚長儒率騎兵二千人别道邀賊,為虜所圍,甚急,慶則案營不救。
由是長儒孤軍獨戰,死者十八九。
上不之責也。
尋遷尚書右仆射。
後突厥主攝圖将内附,請一重臣充使,于是上遣慶則詣突厥所。
攝圖恃強,初欲亢禮,慶則責以往事,攝圖不服。
其介長孫晟又說谕之,攝圖及弟葉護皆拜受诏,因即稱臣朝貢,請永為籓附。
初,慶則出使,高祖敕之曰:“我欲存立突厥,彼送公馬,但取五三匹。
”攝圖見慶則,贈馬千匹,又以女妻之。
上以慶則勳高,皆無所問。
授上柱國,封魯國公,食任城縣千戶。
诏以彭城公回授第二子義。
高祖平陳之後,幸晉王第,置酒會群臣。
高颎等奉觞上壽,上因曰:“高颎平江南,虞慶則降突厥,可謂茂功矣。
”楊素曰:“皆由至尊威德所被。
”慶則曰:“楊素前出兵武牢、硖石,若非至尊威德,亦無克理。
”遂與互相長短。
禦史欲彈之,上曰:“今日計功為樂,宜不須劾。
”上觀群臣宴射,慶則進曰:“臣蒙赉酒食,令盡樂,禦史在側,恐醉而被彈。
”上賜禦史酒,因遣之出。
慶則奉觞上壽,極歡。
上謂諸公曰:“飲此酒,願我與諸公等子孫常如今日,世守富貴。
”九年,轉為右衛大将軍,尋改為右武候大将軍。
開皇十七年,嶺南人李賢據州反,高祖議欲讨之。
諸将二三請行,皆不許。
高祖顧謂慶則曰:“位居宰相,爵乃上公,國家有賊,遂無行意,何也?”慶則拜謝恐懼,上乃遣焉。
為桂州道行軍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