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志第三十 經籍四 集 道經 佛經

關燈
八十一卷。

    通計亡書,合八百八十六部,八千一百二十六卷。

     别集之名,蓋漢東京之所創也。

    自靈均已降,屬文之士衆矣,然其志尚不同,風流殊别。

    後之君子,欲觀其體勢,而見其心靈,故别聚焉,名之為集。

    辭人景慕,并自記載,以成書部。

    年代遷徙,亦頗遺散。

    其高唱絕俗者,略皆具存,今依其先後,次之于此。

     《文章流别集》四十一卷梁六十卷,志二卷,論二卷,摯虞撰。

     《文章流别志》、《論》二卷摯虞撰。

     《文章流别本》十二卷謝混撰。

     《續文章流别》三卷孔甯撰。

     《集苑》四十五卷梁六十卷。

     《集林》一百八十一卷宋臨川王劉義慶撰。

    梁二百卷。

     《集林鈔》十一卷《集鈔》十卷沈約撰。

    梁有《集鈔》四十卷,丘遲撰,亡。

     《集略》二十卷《撰遺》六卷梁又有《零集》三十六卷,亡。

     《翰林論》三卷李充撰。

    梁五十四卷。

     《文苑》一百卷孔道撰。

      《文苑鈔》三十卷《文選》三十卷梁昭明太子撰。

     《詞林》五十八卷《文海》五十卷《吳朝士文集》十卷梁十三卷。

    又有《漢書文府》三卷,亡。

     《巾箱集》七卷梁有《文章志錄雜文》八卷,謝沈撰,又《名士雜文》八卷,亡。

      《婦人集》二十卷梁有《婦人集》三十卷,殷淳撰。

    又有《婦人集》十一卷,亡。

     《婦人集鈔》二卷《雜文》十六卷為婦人作。

     《文選音》三卷蕭該撰。

      《文心雕龍》十卷梁兼東宮通事舍人劉勰撰。

     《文章始》一卷姚察撰。

    梁有《文章始》一卷,任昉撰;《四代文章記》一卷,吳郡功曹張防撰。

      亡。

     《賦集》九十二卷謝靈運撰。

    梁又有《賦集》五十卷,宋新渝惠侯撰;《賦集》四十卷,宋明帝撰;《樂器賦》十卷;《伎藝賦》六卷。

    亡。

     《賦集鈔》一卷《賦集》八十六卷後魏秘書丞崔浩撰。

     《續賦集》十九卷殘缺。

     《曆代賦》十卷梁武帝撰。

      《皇德瑞應賦頌》一卷梁十六卷。

     《五都賦》六卷并錄。

    張衡及左思撰。

     《雜都賦》十一卷梁《雜賦》十六卷。

    又《東都賦》一卷,孔逭作;《二京賦音》二卷,李軌、綦毋邃撰;《齊都賦》二卷并音,左思撰;《相風賦》七卷,傅玄等撰;《迦維國賦》二卷,晉右軍行參軍虞幹紀撰;《遂志賦》十卷,《乘輿赭白馬》二卷。

    亡。

     《述征賦》一卷《神雀賦》一卷後漢傅毅撰。

     《雜賦注本》三卷梁有郭璞注《子虛上林賦》一卷,薛綜注張衡《二京賦》二卷,晁矯注《二京賦》一卷,傅巽注《二京賦》二卷,張載及晉侍中劉逵、晉懷令衛權注左思《三都賦》三卷,綦毋邃注《三都賦》三卷,項氏注《幽通賦》,蕭廣濟注木玄虛《海賦》一卷,徐爰注《射雉賦》一卷,亡。

      《獻賦》十八卷《圍棋賦》一卷梁武帝撰。

     《觀象賦》一卷《洛神賦》一卷孫壑注。

     《枕賦》一卷張君祖撰。

     《二都賦音》一卷李軌撰。

     《百賦音》十卷宋禦史褚诠之撰。

    梁有《賦音》二卷,郭徵之撰;《雜賦圖》十七卷。

    亡。

     《大隋封禅書》一卷《上封禅書》二卷梁有《雜封禅文》八卷,《秦帝刻石文》一卷,宋會稽太守褚淡撰,亡。

     《集雅篇》五卷《靖恭堂頌》一卷晉涼王李灊撰。

    梁有《頌集》二十卷,王僧綽撰;《木連理頌》二卷,太元十九年群臣上。

    亡。

      《詩集》五十卷謝靈運撰。

    梁五十一卷。

    又有宋侍中張敷、袁淑補謝靈運《詩集》一百卷;又《詩集》百卷,并例、錄二卷,顔峻撰;《詩集》四十卷,宋明帝撰;《雜詩》七十九卷,江邃撰;《雜詩》二十卷,宋太子洗馬劉和注;《二晉雜詩》二十卷;《古今五言詩美文》五卷,荀綽撰;《詩鈔》十卷。

    亡。

     《詩集鈔》十卷謝靈運撰。

    梁有《雜詩鈔》十卷,錄一卷,謝靈運撰,亡。

      《古詩集》九卷《六代詩集鈔》四卷梁有《雜言詩鈔》五卷,謝朏撰,亡。

     《詩英》九卷謝靈運集。

    梁十卷。

    又有《文章英華》三十卷,梁昭明太子撰,亡。

     《今詩英》八卷《古今詩苑英華》十九卷梁昭明太子撰。

     《詩缵》十三卷《衆詩英華》一卷《詩類》六卷《玉台新詠》十卷徐陵撰。

      《百志詩》九卷幹寶撰。

    梁五卷。

    又有《古遊仙詩》一卷;應貞注應璩《百一詩》八卷;《百一詩》二卷,晉蜀郡太守李彪撰。

    亡。

     齊《釋奠會詩》一十卷《齊宴會詩》十七卷《青溪詩》三十卷齊宴會作。

    梁有魏、晉、宋《雜祖餞宴會詩集》二十一部,一百四十三卷,亡,今略其數。

      《西府新文》十一卷并錄。

    梁蕭淑撰。

      《百國詩》四十三卷《文林館詩府》八卷後齊文林館作。

     《詩評》三卷鐘嵘撰,或曰《詩品》。

      《古樂府》八卷《文會詩》三卷陳仁威記室徐伯陽撰。

     《五嶽七星回文詩》一卷梁有《雜詩圖》一卷,亡。

     《毛伯成詩》一卷伯成,東晉征西參軍。

     《春秋寶藏詩》四卷張朏撰。

     《江淹拟古》一卷羅潛注。

     《樂府歌辭鈔》一卷《歌錄》十卷《古歌錄鈔》二卷《晉歌章》八卷梁十卷。

     《吳聲歌辭曲》一卷梁二卷。

    又有《樂府歌詩》二十卷,秦伯文撰;《樂府歌詩》十二卷,《樂府三校歌詩》十卷,《樂府歌辭》九卷;《太樂歌詩》八卷,《歌辭》四卷,張永記;《魏宴樂歌辭》七卷,《晉歌章》十卷;又《晉歌詩》十八卷,《晉宴樂歌辭》十卷,荀勖撰;《宋太始祭高禖歌辭》十一卷,《齊三調雅辭》五卷;《古今九代歌詩》七卷,張湛撰;《三調相和歌辭》五卷,《三調詩吟錄》六卷,《奏鞞铎舞曲》二卷,《管弦錄》一卷,《伎錄》一卷;《太樂備問锺铎律奏舞歌》四卷,郝生撰;《回文集》十卷,謝靈運撰;又《回文詩》八卷,《織錦回文詩》一卷,苻堅秦州刺史窦氏妻蘇氏作;《頌集》二十卷,王僧綽撰;《木連理頌》二卷,晉太元十九年群臣上;又有鼓吹、清商、樂府、宴樂、高禖、鞞、铎等《歌辭舞錄》,凡十部。

     《陳郊廟歌辭》三卷并錄。

    徐陵撰。

     《樂府新歌》十卷秦王記室崔子發撰。

     《樂府新歌》二卷秦王司馬殷僧首撰《古今箴銘集》十四卷張湛撰。

    錄一卷。

    梁有《箴集》十六卷,《雜誡箴》二十四卷,《女箴》一卷,《女史箴圖》一卷,又有《銘集》十一卷,又陸少玄撰《佛像雜銘》十三卷,釋僧祐撰《箴器雜銘》五卷,亡。

     《衆賢誡集》十卷殘缺。

    梁有《誡林》三卷,綦毋邃撰;《四帝誡》三卷,王誕撰;《雜家誡》七卷,《諸家雜誡》九卷,《集誡》二十二卷。

    亡。

     《諸葛武侯誡》一卷、《女誡》一卷《女誡》一卷曹大家撰。

     《女鑒》一卷梁有《女訓》十六卷。

     《婦人訓誡集》十一卷并錄。

    梁十卷。

    宋司空徐湛之撰。

     《娣姒訓》一卷馮少胄撰。

     《貞順志》一卷《贊集》五卷謝莊撰。

     《畫贊》五卷漢明帝殿閣畫,魏陳思王贊。

    梁五十卷。

    又有《诔集》十五卷,謝莊撰,亡。

     《七集》十卷謝靈運集。

     《七林》十卷梁十二卷,錄二卷。

    卞景撰。

    梁有又有《七林》三十卷,音一卷,亡。

      《七悟》一卷顔之推撰。

    梁有《吊文集》六卷,錄一卷;《吊文》二卷,亡。

     《碑集》二十九卷《雜碑集》二十九卷《雜碑集》二十二卷梁有《碑集》十卷,謝莊撰;《釋氏碑文》三十卷,梁元帝撰;《雜碑》二十二卷,《碑文》十五卷,晉将作大匠陳勰撰;《碑文》十卷,車灌撰;又有《羊祜堕淚碑》一卷,《桓宣武碑》十卷,《長沙景王碑文》三卷,《荊州雜碑》三卷,《雍州雜碑》四卷,《廣州刺史碑》十二卷,《義興周處碑》一卷,《太原王氏家碑诔頌贊銘集》二十六卷;《諸寺碑文》四十六卷,釋僧祐撰;《雜祭文》六卷,《衆僧行狀》四十卷,釋僧祐撰。

    亡。

     《設論集》二卷劉楷撰。

    梁有《設論集》三卷,東晉人撰;《客難集》二十卷,亡。

      《論集》七十三卷《雜論》十卷《明真論》一卷晉兗州刺史宗岱撰。

     《東西晉興亡論》一卷《陶神論》五卷《正流論》一卷《黃芳引連珠》一卷《梁武連珠》一卷沈約注。

     《梁武帝制旨連珠》十卷梁邵陵王綸注。

      《梁武帝制旨連珠》十卷陸緬注。

    梁有《設論連珠》十卷,謝靈運撰《連珠集》五卷,陳證撰《連珠》十五卷;又《連珠》一卷,陸機撰,何承天注;又班固《典引》一卷,蔡邕注。

    亡。

      《梁代雜文》三卷《诏集區分》四十一卷後周獸門學士宗幹撰。

     《魏朝雜诏》二卷梁有《漢高祖手诏》一卷,亡。

     《錄魏吳二志诏》二卷梁有《三國诏诰》十卷,亡。

     《晉鹹康诏》四卷《晉朝雜诏》九卷梁有《晉雜诏》百卷,錄一卷。

    又有《晉雜诏》二十八卷,錄一卷;又《晉诏》六十卷,《晉文王》、《武帝雜诏》十二卷。

    亡。

     《錄晉诏》十四卷梁有《晉武帝诏》十二卷,《成帝诏草》十七卷,《康帝诏草》十卷,《建元直诏》三卷,《永和副诏》九卷,《升平、隆和、興甯副诏》十卷,《泰元、鹹甯、甯康副诏》二十二卷,《隆安直诏》五卷,《元興大亨副诏》三卷,亡。

     《晉義熙诏》十卷梁有《義熙副诏》十卷,《義熙以來至于大明诏》三十卷,《晉宋雜诏》四卷;又《晉宋雜诏》八卷,王韶之撰;又《雜诏》十四卷,《班五條诏》十卷。

    亡。

      《宋永初雜诏》十三卷梁有《诏集》百卷,起漢訖宋;《武帝诏》四卷,宋《元熙诏令》五卷,《永初二年五年诏》三卷,《永初已來中書雜诏》二十卷。

    亡。

     《宋孝建诏》一卷梁有《宋景平诏》三卷,亡。

     《宋元嘉副诏》十五卷梁有《宋元嘉诏》六十二卷,又《宋孝武诏》五卷,《宋大明诏》七十卷,《宋永光、景和诏》五卷,《宋泰始、泰豫诏》二十二卷,《宋義嘉僞诏》一卷,《宋元徽诏》十三卷,《宋升明诏》四卷,亡。

     《齊雜诏》十卷《齊中興二年诏》三卷梁有《齊建元诏》五卷,《永明诏》三卷,《武帝中诏》十卷,《齊隆昌、延興、建武诏》九卷,《齊建武二年副诏》九卷,《梁天監元年至七年诏》十二卷,《天監九年、十年诏》二卷,亡。

     《後魏诏集》十六卷《後周雜诏》八卷《雜诏》八卷《雜赦書》六卷《陳天嘉诏草》三卷《霸朝集》三卷李德林撰。

     《皇朝诏集》九卷《皇朝陳事诏》十三卷梁有《雜九錫文》四卷,亡。

     《上法書表》一卷虞和撰。

      《梁中表》十一卷梁邵陵王撰。

    梁有《漢名臣奏》三十卷;《魏名臣奏》三十卷,陳長壽撰;《魏雜事》七卷,《晉諸公奏》十一卷,《雜表奏駁》三十五卷,《漢丞相匡衡、大司馬王鳳奏》五卷,《劉隗奏》五卷,《孔群奏》二十二卷,《晉金紫光祿大夫周闵奏事》四卷,《晉中丞劉邵奏事》六卷,《中丞司馬無忌奏事》十三卷,《中丞虞谷奏事》六卷,《中丞高崧奏事》五卷,又《諸彈事》等十四部。

    亡。

     《雜露布》十二卷梁有《雜檄文》十七卷,《魏武帝露布文》九卷,亡。

     《山公啟事》三卷《範甯啟事》三卷梁十卷。

    梁有《雜薦文》十二卷,《薦文集》七卷,亡。

     《善文》五十卷杜預撰。

      《雜集》一卷殷仲堪撰。

     《梁、魏、周、齊、陳皇朝聘使雜啟》九卷《政道集》十卷《書集》八十八卷晉散騎常侍王履撰。

    梁八十卷,亡。

     《書林》十卷《雜逸書》六卷梁二十二卷。

    徐爰撰。

    《應璩書林》八卷,夏赤松撰;《抱樸君書》一卷,葛洪撰;《蔡司徒書》三卷,蔡谟撰;《前漢雜筆》十卷,《吳晉雜筆》九卷,《吳朝文》二十四卷,《李氏家書》八卷,晉左将軍《王鎮惡與劉丹陽書》一卷,亡。

     《後周與齊軍國書》二卷《高澄與侯景書》一卷《策集》一卷殷仲堪撰。

      《策集》六卷梁有《孝秀對策》十二卷,亡。

     《宋元嘉策孝秀文》十卷《诽諧文》三卷《诽諧文》十卷袁淑撰。

    梁有《續诽諧文集》十卷;又有《诽諧文》一卷,沈宗之撰;《任子春秋》一卷,杜嵩撰;《博陽秋》一卷,宋零陵令辛邕之撰。

    亡。

      《法集》百七卷梁沙門釋寶唱撰。

     右一百七部,二千二百一十三卷。

    通計亡書,合二百四十九部,五千二百二十四卷。

     總集者,以建安之後,辭賦轉繁,衆家之集,日以滋廣,晉代摯虞苦覽者之勞倦,于是采摘孔翠,芟剪繁蕪,自詩賦下,各為條貫,合而編之,謂為《流别》。

    是後文集總鈔,作者繼軌,屬辭之士,以為覃奧,而取則焉。

    今次其前後,并解釋評論,總于此篇。

      凡集五百五十四部,六千六百二十二卷。

    通計亡書,合一千一百四十六部,一萬三千三百九十卷。

      文者,所以明言也。

    古者登高能賦,山川能祭,師旅能誓,喪紀能诔,作器能銘,則可以為大夫。

      言其因物騁辭,情靈無擁者也。

    唐歌虞詠,商頌周雅,叙事緣情,紛綸相襲,自斯已降,其道彌繁。

    世有澆淳,時移治亂,文體遷變,邪正或殊。

    宋玉、屈原,激清風于南楚,嚴、鄒、枚、馬,陳盛藻于西京,平子豔發于東都,王粲獨步于漳滏。

    愛逮晉氏,見稱潘、陸,并黼藻相輝,宮商間起,清辭潤乎金石,精義薄乎雲天。

    永嘉已後,玄風既扇,辭多平淡,文寡風力。

    降及江東,不勝其弊。

    宋、齊之世,下逮梁初,靈運高緻之奇,延年錯綜之美,謝玄晖之藻麗,沈休文之富溢,輝煥斌蔚,辭義可觀。

    梁簡文之在東宮,亦好篇什,清辭巧制,止乎衽席之間,雕琢蔓藻,思極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