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
關燈
小
中
大
入焉。
有茂山。
龍川郡平陳,置循州總管府。
大業初府廢。
統縣五,戶六千四百二十。
歸善帶郡。
有歸化山、懷安山。
河源開皇十一年省龍川縣入焉。
又有新豐縣,十八年改曰休吉,大業初省入焉。
有龍山、亢山。
有修江。
博羅興甯海豐有黑龍山。
有漲海。
義安郡梁置東揚州,後改曰瀛州,及陳州廢。
平陳,置潮州。
統縣五,戶二千六十六。
海陽舊置義安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郡。
有風皇山。
程鄉潮陽海甯有龍溪山。
萬川舊曰義招,大業初改名焉。
高涼郡梁置高州。
統縣九,戶九千九百一十七。
高涼舊置高涼郡。
平陳廢,大業初複置。
連江梁置連江郡。
平陳,郡廢。
梁又置梁封縣,開皇十八年改為義封。
梁又置南巴郡。
平陳,郡廢為南巴縣。
大業初二縣并廢入。
電白梁置電白郡。
平陳,郡廢。
又有海昌郡廢入焉。
杜原舊曰杜陵。
梁置杜陵郡,又有永甯、宋康二郡。
平陳,并廢為縣。
十八年改杜陵曰杜原,宋康曰義康。
大業二年二縣并廢入杜原。
海安舊曰齊安,置齊安郡。
平陳,郡廢。
開皇十八年改縣名焉。
陽春梁置陽春郡。
平陳,郡廢。
石龍舊置羅州、高興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州廢。
吳川茂名信安郡平陳,置端州。
統縣七,戶一萬七千七百八十七高要舊置高要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信安郡。
有定山。
端溪舊置晉康郡。
平陳,郡廢。
有端水。
樂城開皇十二年廢文招、悅成二縣入。
平興舊置宋隆郡,領初甯、建甯、熙穆、崇德、召興、崇化、南安等縣。
平陳,郡廢,并所領縣入焉。
又梁置梁泰郡及縣。
平陳,郡廢,縣改曰清泰。
大業初廢入焉。
新興梁置新州、新甯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州廢,又廢索盧縣入焉。
博林大業初廢撫納縣入。
銅陵有流南縣,開皇十八年改曰南流。
又有西城縣,大業初廢入。
永熙郡梁置泷州。
統縣六,戶一萬四千三百一十九。
泷水舊置開陽縣,置開陽、平原、羅陽等郡。
平陳,郡并廢,以名縣。
開皇十八年改平原曰泷水,羅陽縣為正義。
大業初置永熙郡,開陽、正義俱廢入焉。
懷德舊曰梁德,置梁德郡。
平陳,廢郡。
十八年改名懷德。
良德陳置,曰務德,後改名焉。
安遂梁置建州、廣熙郡,尋廢。
州大業初廢。
永業梁置永業郡,尋改為縣,後省。
開皇十六年又置。
永熙大業初并安南縣入。
蒼梧郡梁置成州,開皇初改為封州。
統縣四,戶四千五百七十八。
封川梁曰梁信,置梁信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為封川。
大業初又廢封興縣入焉。
都城開皇十二年省威城、晉化二縣入焉。
蒼梧舊置蒼梧郡。
平陳,郡廢。
封陽。
始安郡梁置桂州。
平陳,置總管府。
大業元年府廢。
統縣十五,戶五萬四千五百一十七。
始安舊置始安、梁化二郡。
平陳,郡并廢。
大業初廢興安縣入焉。
平樂有目山。
荔浦建陵陽朔象隋化義熙舊曰齊熙,置齊熙、黃水二郡及東甯州。
平陳,郡并廢。
十八年改州曰融州,縣曰義熙。
大業初州廢,并廢臨?、黃水二縣入焉。
龍城梁置。
馬平開皇十二年置象州,大業初州廢。
桂林大業初并西甯縣入。
陽壽有馬平、桂林、象、韶陽等四郡。
平陳,并廢。
又有淮陽縣,開皇十八年改曰陽甯。
大業初省入焉。
富川舊置臨賀、樂梁二郡。
平陳,并廢,置賀州。
大業初州廢,又置臨賀、綏越、蕩山三縣入焉。
龍平梁置靜州,梁壽、靜慰二郡。
平陳,并廢,又置歸化縣。
大業初州廢,又廢歸化、安樂、博勞三縣入焉。
豪靜梁置開江、武城二郡,陳置逍遙郡。
平陳,郡并廢。
又有猛陵、開江二縣,大業初并廢入焉。
永平郡平陳,置藤州。
統縣十一,戶三萬四千四十九。
永平舊置永平郡。
平陳,郡廢。
大業置郡。
武林有燕石山。
隋建開皇十九年置。
安基梁置建陵郡。
平陳,郡廢。
隋安開皇十九年置。
普甯舊曰陰石,梁置陰石郡。
平陳,郡廢,改縣為奉化。
開皇十九年又改名焉。
戎成梁置,曰遂成。
開皇十一年改名焉。
有農山。
甯人開皇十五年置,曰安人。
十八年改名焉。
有壽原山。
淳人開皇十九年置。
大賓開皇十五年置。
賀川開皇十九年置,又陳置建陵、綏越、蒼梧、永建等四郡。
平陳,并廢。
郁林郡梁置定州,後改為南定州。
平陳,改為尹州。
大業初改為郁州。
統縣十二,戶五萬九千二百。
郁林舊置郁林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又置郡,又廢武平、龍山、懷澤、布山四縣入。
郁平領方梁置領方郡。
平陳,郡廢。
阿林石南陳置石南郡。
平陳,廢郡。
桂平梁置桂平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又廢皇化縣入。
馬度安成梁置安成郡。
平陳,郡廢。
甯浦舊置甯浦郡,梁分立簡陽郡。
平陳,郡廢,置簡州。
十八年改為緣州。
大業二年州廢。
樂山梁置樂陽郡。
平陳,改為樂陽縣。
十八年改名焉。
嶺山梁置嶺山郡。
平陳,改為嶺縣。
十八年改為嶺山。
大業初并武緣縣入。
有武緣山。
宣化舊置晉興郡。
平陳,廢為縣。
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合浦郡舊置越州。
大業初改為祿州,尋改為合州。
統縣十一,戶二萬八千六百九十。
合浦舊置合浦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郡。
南昌北流大業初廢陸川縣入。
封山大業初廢廉昌縣入。
定川舊立定川郡。
平陳,郡廢。
龍蘇舊置龍蘇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又并大廉縣入。
海康梁大通中,割番州合浦立高州,尋又分立合州。
大同末,以合肥為合州,此置南合州。
平陳,以此為合州,置海康縣。
大業初州廢,又廢摸落、羅阿、雷川三縣入。
抱成舊曰抱,并置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曰抱成。
隋康舊曰齊康,置齊康郡。
平陳,郡廢,縣改名焉。
扇沙舊有椹縣,開皇十八年改為椹川,大業初廢入。
鐵杷開皇十年置。
珠崖郡梁置崖州。
統縣十,戶一萬九千五百。
義倫帶郡。
感恩顔盧毗善昌化有藤山。
吉安延德甯遠澄邁武德有扶山。
甯越郡梁置安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欽州。
統縣六,戶一萬二千六百七十。
欽江舊置宋壽郡。
平陳,郡廢。
開皇十八年改曰欽江,大業初置甯越郡。
安京舊置安京郡。
平陳,郡廢。
有羅浮山。
有武郎江。
内亭舊置宋廣郡。
平陳,郡廢。
十七年改曰新化縣,十八年改名焉。
南賓開皇十八年置。
遵化開皇二十年置。
海安梁置,曰安平,置黃州及甯海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州曰玉州。
大業初州廢,其年又省海平、玉山二縣入。
交趾郡舊曰交州。
統縣九,戶三萬五十六。
宋平舊置宋平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交趾郡。
龍編舊置交趾郡。
平陳,郡廢。
硃枿舊置武平郡。
平陳,郡廢。
隆平舊曰武定,置武平郡。
平陳,郡廢。
開皇十八年縣改名焉。
平道舊曰國昌,開皇十二年改名焉。
交趾嘉甯舊置興州、新昌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曰峰州,大業初州廢。
新昌安人舊曰臨西,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九真郡梁置愛州。
統縣七,戶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五。
九真帶郡。
有陽山、堯山。
移風舊置九真郡。
平陳,郡廢。
胥浦隆安舊曰高安,開皇十八年改名焉,軍安安順舊曰常樂,開皇十六年改名焉。
日南日南郡梁置德州,開皇十八年改曰驩州。
統縣八,戶九千九百一十五。
九德帶郡。
鹹驩浦陽越常金甯梁置利州。
開皇十八年改為智州,大業初州廢。
交谷梁置明州,大業初州廢。
安遠光安舊曰西安,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比景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蕩州,尋改為郡。
統縣四,戶一千八百一十五。
比景硃吾壽泠西扌卷海陰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農州,尋改為郡。
統縣四,戶一千一百。
新容真龍多農安樂林邑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沖州,尋改為郡。
統縣四,戶一千二百二十。
象浦金山交江南極揚州于《禹貢》為淮海之地。
在天官,自鬥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于辰在醜,吳、越得其分野。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魚與稻,以漁獵為業,雖無蓄積之資,然而亦無饑餒。
其俗信鬼神,好淫祀,父子或異居,此大抵然也。
江都、弋陽、淮南、鐘離、蕲春、同安、廬江、曆陽,人性并躁勁,風氣果決,包藏禍害,視死如歸,戰而貴詐,此則其舊風也。
自平陳之後,其俗頗變,尚淳質,好儉約,喪紀婚姻,率漸于禮。
其俗之敝者,稍愈于古焉。
丹陽舊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販,君子資于官祿,市厘列肆,埒于二京,人雜五方,故俗頗相類。
京口東通吳會,南接江湖,西連都邑,亦一都會也。
其人本并習戰,号為天下精兵。
俗以五月五日為鬥力之戲,各料強弱相敵,事類講武。
宣城、毗陵、吳郡、會稽、餘杭、東陽,其俗亦同。
然數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并湊。
其人君子尚禮,庸庶敦厖,故風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風氣所尚也。
豫章之俗,頗同吳中,其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
衣冠之人,多有數婦,暴面市廛,競分铢以給其夫。
及舉孝廉,更要富者,前妻雖有積年之勤,子女盈室,猶見放逐,以避後人。
俗少争訟,而尚歌舞。
一年蠶四五熟,勤于紡績,亦有夜浣紗而旦成布者,俗呼為雞鳴布。
新安、永嘉、建安
有茂山。
龍川郡平陳,置循州總管府。
大業初府廢。
統縣五,戶六千四百二十。
歸善帶郡。
有歸化山、懷安山。
河源開皇十一年省龍川縣入焉。
又有新豐縣,十八年改曰休吉,大業初省入焉。
有龍山、亢山。
有修江。
博羅興甯海豐有黑龍山。
有漲海。
義安郡梁置東揚州,後改曰瀛州,及陳州廢。
平陳,置潮州。
統縣五,戶二千六十六。
海陽舊置義安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郡。
有風皇山。
程鄉潮陽海甯有龍溪山。
萬川舊曰義招,大業初改名焉。
高涼郡梁置高州。
統縣九,戶九千九百一十七。
高涼舊置高涼郡。
平陳廢,大業初複置。
連江梁置連江郡。
平陳,郡廢。
梁又置梁封縣,開皇十八年改為義封。
梁又置南巴郡。
平陳,郡廢為南巴縣。
大業初二縣并廢入。
電白梁置電白郡。
平陳,郡廢。
又有海昌郡廢入焉。
杜原舊曰杜陵。
梁置杜陵郡,又有永甯、宋康二郡。
平陳,并廢為縣。
十八年改杜陵曰杜原,宋康曰義康。
大業二年二縣并廢入杜原。
海安舊曰齊安,置齊安郡。
平陳,郡廢。
開皇十八年改縣名焉。
陽春梁置陽春郡。
平陳,郡廢。
石龍舊置羅州、高興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州廢。
吳川茂名信安郡平陳,置端州。
統縣七,戶一萬七千七百八十七高要舊置高要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信安郡。
有定山。
端溪舊置晉康郡。
平陳,郡廢。
有端水。
樂城開皇十二年廢文招、悅成二縣入。
平興舊置宋隆郡,領初甯、建甯、熙穆、崇德、召興、崇化、南安等縣。
平陳,郡廢,并所領縣入焉。
又梁置梁泰郡及縣。
平陳,郡廢,縣改曰清泰。
大業初廢入焉。
新興梁置新州、新甯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州廢,又廢索盧縣入焉。
博林大業初廢撫納縣入。
銅陵有流南縣,開皇十八年改曰南流。
又有西城縣,大業初廢入。
永熙郡梁置泷州。
統縣六,戶一萬四千三百一十九。
泷水舊置開陽縣,置開陽、平原、羅陽等郡。
平陳,郡并廢,以名縣。
開皇十八年改平原曰泷水,羅陽縣為正義。
大業初置永熙郡,開陽、正義俱廢入焉。
懷德舊曰梁德,置梁德郡。
平陳,廢郡。
十八年改名懷德。
良德陳置,曰務德,後改名焉。
安遂梁置建州、廣熙郡,尋廢。
州大業初廢。
永業梁置永業郡,尋改為縣,後省。
開皇十六年又置。
永熙大業初并安南縣入。
蒼梧郡梁置成州,開皇初改為封州。
統縣四,戶四千五百七十八。
封川梁曰梁信,置梁信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為封川。
大業初又廢封興縣入焉。
都城開皇十二年省威城、晉化二縣入焉。
蒼梧舊置蒼梧郡。
平陳,郡廢。
封陽。
始安郡梁置桂州。
平陳,置總管府。
大業元年府廢。
統縣十五,戶五萬四千五百一十七。
始安舊置始安、梁化二郡。
平陳,郡并廢。
大業初廢興安縣入焉。
平樂有目山。
荔浦建陵陽朔象隋化義熙舊曰齊熙,置齊熙、黃水二郡及東甯州。
平陳,郡并廢。
十八年改州曰融州,縣曰義熙。
大業初州廢,并廢臨?、黃水二縣入焉。
龍城梁置。
馬平開皇十二年置象州,大業初州廢。
桂林大業初并西甯縣入。
陽壽有馬平、桂林、象、韶陽等四郡。
平陳,并廢。
又有淮陽縣,開皇十八年改曰陽甯。
大業初省入焉。
富川舊置臨賀、樂梁二郡。
平陳,并廢,置賀州。
大業初州廢,又置臨賀、綏越、蕩山三縣入焉。
龍平梁置靜州,梁壽、靜慰二郡。
平陳,并廢,又置歸化縣。
大業初州廢,又廢歸化、安樂、博勞三縣入焉。
豪靜梁置開江、武城二郡,陳置逍遙郡。
平陳,郡并廢。
又有猛陵、開江二縣,大業初并廢入焉。
永平郡平陳,置藤州。
統縣十一,戶三萬四千四十九。
永平舊置永平郡。
平陳,郡廢。
大業置郡。
武林有燕石山。
隋建開皇十九年置。
安基梁置建陵郡。
平陳,郡廢。
隋安開皇十九年置。
普甯舊曰陰石,梁置陰石郡。
平陳,郡廢,改縣為奉化。
開皇十九年又改名焉。
戎成梁置,曰遂成。
開皇十一年改名焉。
有農山。
甯人開皇十五年置,曰安人。
十八年改名焉。
有壽原山。
淳人開皇十九年置。
大賓開皇十五年置。
賀川開皇十九年置,又陳置建陵、綏越、蒼梧、永建等四郡。
平陳,并廢。
郁林郡梁置定州,後改為南定州。
平陳,改為尹州。
大業初改為郁州。
統縣十二,戶五萬九千二百。
郁林舊置郁林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又置郡,又廢武平、龍山、懷澤、布山四縣入。
郁平領方梁置領方郡。
平陳,郡廢。
阿林石南陳置石南郡。
平陳,廢郡。
桂平梁置桂平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又廢皇化縣入。
馬度安成梁置安成郡。
平陳,郡廢。
甯浦舊置甯浦郡,梁分立簡陽郡。
平陳,郡廢,置簡州。
十八年改為緣州。
大業二年州廢。
樂山梁置樂陽郡。
平陳,改為樂陽縣。
十八年改名焉。
嶺山梁置嶺山郡。
平陳,改為嶺縣。
十八年改為嶺山。
大業初并武緣縣入。
有武緣山。
宣化舊置晉興郡。
平陳,廢為縣。
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合浦郡舊置越州。
大業初改為祿州,尋改為合州。
統縣十一,戶二萬八千六百九十。
合浦舊置合浦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郡。
南昌北流大業初廢陸川縣入。
封山大業初廢廉昌縣入。
定川舊立定川郡。
平陳,郡廢。
龍蘇舊置龍蘇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又并大廉縣入。
海康梁大通中,割番州合浦立高州,尋又分立合州。
大同末,以合肥為合州,此置南合州。
平陳,以此為合州,置海康縣。
大業初州廢,又廢摸落、羅阿、雷川三縣入。
抱成舊曰抱,并置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曰抱成。
隋康舊曰齊康,置齊康郡。
平陳,郡廢,縣改名焉。
扇沙舊有椹縣,開皇十八年改為椹川,大業初廢入。
鐵杷開皇十年置。
珠崖郡梁置崖州。
統縣十,戶一萬九千五百。
義倫帶郡。
感恩顔盧毗善昌化有藤山。
吉安延德甯遠澄邁武德有扶山。
甯越郡梁置安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欽州。
統縣六,戶一萬二千六百七十。
欽江舊置宋壽郡。
平陳,郡廢。
開皇十八年改曰欽江,大業初置甯越郡。
安京舊置安京郡。
平陳,郡廢。
有羅浮山。
有武郎江。
内亭舊置宋廣郡。
平陳,郡廢。
十七年改曰新化縣,十八年改名焉。
南賓開皇十八年置。
遵化開皇二十年置。
海安梁置,曰安平,置黃州及甯海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州曰玉州。
大業初州廢,其年又省海平、玉山二縣入。
交趾郡舊曰交州。
統縣九,戶三萬五十六。
宋平舊置宋平郡。
平陳,郡廢。
大業初置交趾郡。
龍編舊置交趾郡。
平陳,郡廢。
硃枿舊置武平郡。
平陳,郡廢。
隆平舊曰武定,置武平郡。
平陳,郡廢。
開皇十八年縣改名焉。
平道舊曰國昌,開皇十二年改名焉。
交趾嘉甯舊置興州、新昌郡。
平陳,郡廢。
十八年改曰峰州,大業初州廢。
新昌安人舊曰臨西,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九真郡梁置愛州。
統縣七,戶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五。
九真帶郡。
有陽山、堯山。
移風舊置九真郡。
平陳,郡廢。
胥浦隆安舊曰高安,開皇十八年改名焉,軍安安順舊曰常樂,開皇十六年改名焉。
日南日南郡梁置德州,開皇十八年改曰驩州。
統縣八,戶九千九百一十五。
九德帶郡。
鹹驩浦陽越常金甯梁置利州。
開皇十八年改為智州,大業初州廢。
交谷梁置明州,大業初州廢。
安遠光安舊曰西安,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比景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蕩州,尋改為郡。
統縣四,戶一千八百一十五。
比景硃吾壽泠西扌卷海陰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農州,尋改為郡。
統縣四,戶一千一百。
新容真龍多農安樂林邑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沖州,尋改為郡。
統縣四,戶一千二百二十。
象浦金山交江南極揚州于《禹貢》為淮海之地。
在天官,自鬥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于辰在醜,吳、越得其分野。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魚與稻,以漁獵為業,雖無蓄積之資,然而亦無饑餒。
其俗信鬼神,好淫祀,父子或異居,此大抵然也。
江都、弋陽、淮南、鐘離、蕲春、同安、廬江、曆陽,人性并躁勁,風氣果決,包藏禍害,視死如歸,戰而貴詐,此則其舊風也。
自平陳之後,其俗頗變,尚淳質,好儉約,喪紀婚姻,率漸于禮。
其俗之敝者,稍愈于古焉。
丹陽舊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販,君子資于官祿,市厘列肆,埒于二京,人雜五方,故俗頗相類。
京口東通吳會,南接江湖,西連都邑,亦一都會也。
其人本并習戰,号為天下精兵。
俗以五月五日為鬥力之戲,各料強弱相敵,事類講武。
宣城、毗陵、吳郡、會稽、餘杭、東陽,其俗亦同。
然數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并湊。
其人君子尚禮,庸庶敦厖,故風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風氣所尚也。
豫章之俗,頗同吳中,其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
衣冠之人,多有數婦,暴面市廛,競分铢以給其夫。
及舉孝廉,更要富者,前妻雖有積年之勤,子女盈室,猶見放逐,以避後人。
俗少争訟,而尚歌舞。
一年蠶四五熟,勤于紡績,亦有夜浣紗而旦成布者,俗呼為雞鳴布。
新安、永嘉、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