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
關燈
小
中
大
彭城郡舊置徐州,後齊置東南道行台,後周立總管府。
開皇七年行台廢,大業四年府廢。
統縣十一,戶一十三萬二百三十二。
彭城舊置郡,後周并沛及南陽平二郡入。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複置郡。
有呂梁山、徐山。
蕲梁置蕲郡。
後齊置仁州,又析置龍亢郡。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
谷陽後齊置谷陽郡,開皇初郡廢。
又有巳吾、義城二縣,後齊并以為臨淮縣,大業初并入焉。
沛留後齊廢,開皇十六年複。
有微山、黃山。
豐蕭舊置沛郡,後齊廢為承高縣。
開皇六年改為龍城,十八年改為臨沛,大業初改曰蕭。
有相山。
滕舊曰蕃,置蕃郡。
後齊廢。
開皇十六年改曰滕縣。
蘭陵舊曰承,置蘭陵郡。
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承置郐州及蘭陵縣。
大業初州廢,又并蘭陵、郐城二縣入焉,尋改承為蘭陵。
有抱犢山。
符離後齊置睢南郡,開皇初郡廢,有竹邑縣,梁置睢州,開皇三年州廢,又廢竹邑入焉。
有女山、定陶山。
方與後齊廢,開皇十六年複。
魯郡舊兗州,大業二年改為魯郡。
統縣十,戶十二萬四千一十九。
瑕丘舊廢,開皇十三年複,帶郡。
任城舊置高平郡,開皇初廢。
鄒有鄒山、承匡山。
曲阜舊曰魯郡,後齊改郡為任城。
開皇三年郡廢,四年改縣曰汶陽,十六年改名曲阜。
泗水開皇十六年置。
有陪尾山、尼丘山、防山。
有洙、泗水。
平陸後齊曰樂平,開皇十六年改焉。
龔丘後齊曰平原縣,開皇十六年改焉。
梁父有龜山。
博城舊曰博,置泰山郡。
後齊改郡曰東平,又并博平、牟入焉。
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縣曰汶陽,尋改曰博城。
有奉高縣,開皇六年改曰岱山,大業初州廢,又廢岱山縣入焉。
有岱山、玉符山。
嬴開皇十六年分置牟城縣,大業初并入焉。
有艾山。
有淄水。
琅邪郡舊置北徐州,後周改曰沂州。
統縣七,戶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
臨沂舊曰即丘,帶郡。
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置臨沂,大業初并即丘入焉。
有大祠山。
費颛臾舊曰南城武陽,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又有南城縣,後齊廢。
有開明山。
新泰後齊廢蒙陰縣入焉。
沂水舊置南青州及東安郡,後周改州為莒州。
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東安。
十六年又改曰沂水。
大業初州廢。
東安後齊廢,開皇十六年複。
有松山。
莒舊置東莞郡。
後齊廢,後置義唐郡。
開皇初廢。
東海郡梁置南、北二青州,東魏改為海州。
統縣五,戶二萬七千八百五十八。
朐山舊曰朐,置琅邪郡。
後周改縣曰朐山,郡曰朐山。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複,帶郡。
有朐山、羽山。
東海舊置廣饒縣及東海郡,後齊分廣饒置東海縣。
開皇初廢郡及東海縣,仁壽元年,改廣饒曰東海。
有謝祿山、郁林山。
漣水舊曰襄贲。
置東海郡。
東魏改曰海安。
開皇初郡廢,縣又改焉。
沭陽梁置潼陽郡。
東魏改曰沭陽郡,置縣曰懷文。
後周改縣曰沭陽。
開皇初郡廢。
懷仁梁置南、北二青州。
東魏廢州,立義唐郡及懷仁縣。
開皇初郡廢。
下邳郡後魏置南徐州,梁改為東徐州,東魏又改曰東楚州,陳改為安州,後周改為泗州。
統縣七,戶五萬二千七十。
宿豫舊置宿豫郡,開皇初郡廢。
大業初置下邳郡。
又梁置朝陽、臨沭二郡,後齊置晉甯郡,尋并廢。
夏丘後齊置,并置夏丘郡,尋立潼州。
後周改州為宋州,縣曰晉陵。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州廢,縣複曰夏丘。
又東魏置臨潼郡,睢陵縣,後齊改郡為潼郡。
又梁置潼州,後齊改曰睢州,尋廢,亦入潼郡。
開皇初郡縣并廢。
徐城梁置高平郡。
東魏又并梁東平、陽平、清河、歸義四郡為高平縣,又并梁硃沛、循儀、安豐三郡置硃沛縣。
又有安遠郡,後齊廢,後周又并硃沛入高平。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更名徐城。
淮陽梁置淮陽郡。
東魏并綏化、呂梁二郡置綏化縣。
後周改縣為淮陽。
開皇初郡廢。
又有梁臨清、天水、浮陽三郡,東魏并為甬城縣,後齊改曰文城縣,後周又改為臨清,開皇三年省入焉。
下邳梁曰歸政,置武州,下邳郡。
魏改縣為下邳,置郡不改,改州曰東徐。
後周改州為邳州。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
有峄山、磬石山。
良城梁置武安郡,開皇初郡廢,十一年縣更名曰良城。
有徐山。
郯舊置郡,開皇初廢。
《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
”彭城、魯郡、琅邪、東海、下邳,得其地焉。
在于天文,自奎五度至胃六度,為降婁,于辰在戌。
其在列國,則楚、宋及魯之交。
考其舊俗,人頗勁悍輕剽,其士子則挾任節氣,好尚賓遊,此蓋楚之風焉。
大抵徐、兗同俗,故其餘諸郡,皆得齊、魯之所尚。
莫不賤商賈,務稼穑,尊儒慕學,得洙泗之俗焉。
江都郡梁置南兗州,後齊改為東廣州,陳複曰南兗,後周改為吳州。
開皇九年改為揚州,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
統縣十六,戶十一萬五千五百二十四。
江陽舊曰廣陵,後齊置廣陵、江陽二郡。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為邗江,大業初。
更名江陽。
有江都宮、揚子宮。
有陵湖。
江都自梁及隋,或廢或置。
海陵梁置海陵郡。
開皇初郡廢,又并建陵縣入,尋析置江浦縣,大業初省入。
甯海開皇初并如臯縣入。
高郵梁析置竹塘、三歸二縣,及置廣業郡,尋以有嘉禾,為神農郡。
開皇初郡廢,又并竹塘、三歸、臨澤三縣入焉。
安宜梁置陽平郡及東莞郡。
開皇初郡廢,又廢石鼈縣入焉。
有白馬湖。
山陽舊置山陽郡,開皇初郡廢。
十二年置楚州,大業初州廢。
有後魏淮陰郡,東魏改為淮州,後齊并魯、富陵立懷恩縣,後周改曰壽張,又僑立東平郡。
開皇元年改郡為淮陰,并立楚州,尋廢郡,更改縣曰淮陰。
大業初州廢,縣并入焉。
盱眙舊魏置盱眙郡。
陳置北谯州,尋省。
開皇初郡廢,又并考城、直渎、陽城三縣入。
有都梁山。
鹽城後齊置射陽郡,陳改曰鹽城,開皇初郡廢。
清流舊曰頓丘,置新昌郡及南谯州。
開皇初改為滁州,郡廢。
又廢樂钜、高塘二縣入頓丘,改曰新昌。
十八年又改為清流。
大業初州廢。
有白禅山、曲亭山。
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
後齊改郡為臨滁,後周又曰北谯。
開皇初郡廢,改縣為滁水。
大業初改名焉。
有銅官山、九鬥山。
六合舊曰尉氏,置秦郡。
後齊置秦州。
後周改州曰方州,改郡曰六合。
開皇初郡廢,四年改尉氏曰六合,省堂邑、方山二縣入焉。
大業初州廢。
又後齊置瓦梁郡,陳廢。
有瓜步山、六合山。
永福舊曰沛,梁置泾城、東陽二郡,陳廢州,并二郡為梁郡。
後周改梁郡為石梁郡,改沛縣曰石梁縣,省橫山縣入焉。
開皇初郡廢。
大業初改縣曰永福。
有香山、永福山。
句容有茅山、浮山、四平山。
延陵舊置南徐州、南東海郡,梁改曰蘭陵郡,陳又改為東海。
開皇九年州郡并廢,又廢丹徒縣入焉。
十五年置潤州,大業初州廢。
有句骊山、黃鹄山、蒜山、長塘湖。
曲阿有武進縣,梁改為蘭陵,開皇九年并入。
鐘離郡後齊曰西楚州,開皇二年改曰濠州。
統縣四,戶三萬五千一十五。
鐘離舊置郡,開皇初郡廢。
大業中複置郡。
定遠舊曰東城。
梁改曰定遠,置臨濠郡。
後齊改曰廣安。
開皇初郡廢。
又有舊九江郡,後齊廢為曲陽縣,縣尋廢。
又有梁置安州,侯景亂廢。
化明故曰睢陵,置濟陰郡。
後齊改縣曰池南,陳複曰睢陵,後周改為昭義。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
塗山舊曰當塗。
後齊改曰馬頭,置郡曰荊山。
開皇初改縣曰塗山,廢郡。
有當塗山。
淮南郡舊曰豫州,後魏曰揚州,梁曰南豫州,東魏曰揚州,陳又曰豫州,後周曰揚州。
開皇九年曰壽州,置總管府,大業元年府廢。
統縣四,戶三萬四千二百七十八。
壽春舊有淮南、梁郡、北谯、汝陰等郡,開皇初并廢,并廢蒙縣入焉。
大業初置淮南郡。
有八公山、門溪。
安豐梁置陳留、安豐二郡,開皇初并廢。
有芍陂。
霍丘梁置安豐郡,東魏廢。
開皇十九年置縣,名焉。
長平梁置北陳郡,開皇初廢,又并西華縣人。
弋陽郡梁置光州。
統縣六,戶四萬一千四百三十三。
光山舊置光城郡。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置縣焉。
大業初置光陽郡。
又有舊黃川郡,梁廢。
樂安梁置宋安郡,及宋安、光城二縣,又有豐安郡,開皇三年并廢入焉。
有弋陽山、浮光山、金山、錫山。
定城後齊置南郢州,後廢入南、北二弋陽縣,後又省北弋陽入南弋陽,改為定遠焉。
又後魏置弋陽郡,及有梁東新蔡縣。
後周改為淮南郡。
又後齊置齊安、新蔡二郡,及廢舊義州,立東光城郡。
至開皇初,五郡及郢州并廢。
殷城舊曰包信,開皇初改名焉。
梁置義城郡及建州,并所領平高、新蔡、新城三郡,開皇初并廢。
有大蘇山、南松山。
固始梁曰蓼縣。
後齊改名焉,置北建州,尋廢州,置新蔡郡。
後周改置浍州。
開皇初州郡并廢入,又改縣為固始。
有安陽山。
期思陳置邊城郡。
開皇初郡廢,改縣名焉。
有後齊光化郡,亦廢入焉。
有大别山。
蕲春郡後齊置雍州,後周改曰蕲州。
開皇初置總管府,九年府廢。
統縣五,戶三萬四千六百九十。
蕲春舊曰蕲陽,梁改曰蕲水。
後齊改曰齊昌,置齊昌郡。
開皇十八年改為蕲春。
開皇初郡廢。
有安山。
浠水舊置永安郡,
開皇七年行台廢,大業四年府廢。
統縣十一,戶一十三萬二百三十二。
彭城舊置郡,後周并沛及南陽平二郡入。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複置郡。
有呂梁山、徐山。
蕲梁置蕲郡。
後齊置仁州,又析置龍亢郡。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
谷陽後齊置谷陽郡,開皇初郡廢。
又有巳吾、義城二縣,後齊并以為臨淮縣,大業初并入焉。
沛留後齊廢,開皇十六年複。
有微山、黃山。
豐蕭舊置沛郡,後齊廢為承高縣。
開皇六年改為龍城,十八年改為臨沛,大業初改曰蕭。
有相山。
滕舊曰蕃,置蕃郡。
後齊廢。
開皇十六年改曰滕縣。
蘭陵舊曰承,置蘭陵郡。
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承置郐州及蘭陵縣。
大業初州廢,又并蘭陵、郐城二縣入焉,尋改承為蘭陵。
有抱犢山。
符離後齊置睢南郡,開皇初郡廢,有竹邑縣,梁置睢州,開皇三年州廢,又廢竹邑入焉。
有女山、定陶山。
方與後齊廢,開皇十六年複。
魯郡舊兗州,大業二年改為魯郡。
統縣十,戶十二萬四千一十九。
瑕丘舊廢,開皇十三年複,帶郡。
任城舊置高平郡,開皇初廢。
鄒有鄒山、承匡山。
曲阜舊曰魯郡,後齊改郡為任城。
開皇三年郡廢,四年改縣曰汶陽,十六年改名曲阜。
泗水開皇十六年置。
有陪尾山、尼丘山、防山。
有洙、泗水。
平陸後齊曰樂平,開皇十六年改焉。
龔丘後齊曰平原縣,開皇十六年改焉。
梁父有龜山。
博城舊曰博,置泰山郡。
後齊改郡曰東平,又并博平、牟入焉。
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縣曰汶陽,尋改曰博城。
有奉高縣,開皇六年改曰岱山,大業初州廢,又廢岱山縣入焉。
有岱山、玉符山。
嬴開皇十六年分置牟城縣,大業初并入焉。
有艾山。
有淄水。
琅邪郡舊置北徐州,後周改曰沂州。
統縣七,戶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
臨沂舊曰即丘,帶郡。
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置臨沂,大業初并即丘入焉。
有大祠山。
費颛臾舊曰南城武陽,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又有南城縣,後齊廢。
有開明山。
新泰後齊廢蒙陰縣入焉。
沂水舊置南青州及東安郡,後周改州為莒州。
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東安。
十六年又改曰沂水。
大業初州廢。
東安後齊廢,開皇十六年複。
有松山。
莒舊置東莞郡。
後齊廢,後置義唐郡。
開皇初廢。
東海郡梁置南、北二青州,東魏改為海州。
統縣五,戶二萬七千八百五十八。
朐山舊曰朐,置琅邪郡。
後周改縣曰朐山,郡曰朐山。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複,帶郡。
有朐山、羽山。
東海舊置廣饒縣及東海郡,後齊分廣饒置東海縣。
開皇初廢郡及東海縣,仁壽元年,改廣饒曰東海。
有謝祿山、郁林山。
漣水舊曰襄贲。
置東海郡。
東魏改曰海安。
開皇初郡廢,縣又改焉。
沭陽梁置潼陽郡。
東魏改曰沭陽郡,置縣曰懷文。
後周改縣曰沭陽。
開皇初郡廢。
懷仁梁置南、北二青州。
東魏廢州,立義唐郡及懷仁縣。
開皇初郡廢。
下邳郡後魏置南徐州,梁改為東徐州,東魏又改曰東楚州,陳改為安州,後周改為泗州。
統縣七,戶五萬二千七十。
宿豫舊置宿豫郡,開皇初郡廢。
大業初置下邳郡。
又梁置朝陽、臨沭二郡,後齊置晉甯郡,尋并廢。
夏丘後齊置,并置夏丘郡,尋立潼州。
後周改州為宋州,縣曰晉陵。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州廢,縣複曰夏丘。
又東魏置臨潼郡,睢陵縣,後齊改郡為潼郡。
又梁置潼州,後齊改曰睢州,尋廢,亦入潼郡。
開皇初郡縣并廢。
徐城梁置高平郡。
東魏又并梁東平、陽平、清河、歸義四郡為高平縣,又并梁硃沛、循儀、安豐三郡置硃沛縣。
又有安遠郡,後齊廢,後周又并硃沛入高平。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更名徐城。
淮陽梁置淮陽郡。
東魏并綏化、呂梁二郡置綏化縣。
後周改縣為淮陽。
開皇初郡廢。
又有梁臨清、天水、浮陽三郡,東魏并為甬城縣,後齊改曰文城縣,後周又改為臨清,開皇三年省入焉。
下邳梁曰歸政,置武州,下邳郡。
魏改縣為下邳,置郡不改,改州曰東徐。
後周改州為邳州。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
有峄山、磬石山。
良城梁置武安郡,開皇初郡廢,十一年縣更名曰良城。
有徐山。
郯舊置郡,開皇初廢。
《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
”彭城、魯郡、琅邪、東海、下邳,得其地焉。
在于天文,自奎五度至胃六度,為降婁,于辰在戌。
其在列國,則楚、宋及魯之交。
考其舊俗,人頗勁悍輕剽,其士子則挾任節氣,好尚賓遊,此蓋楚之風焉。
大抵徐、兗同俗,故其餘諸郡,皆得齊、魯之所尚。
莫不賤商賈,務稼穑,尊儒慕學,得洙泗之俗焉。
江都郡梁置南兗州,後齊改為東廣州,陳複曰南兗,後周改為吳州。
開皇九年改為揚州,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
統縣十六,戶十一萬五千五百二十四。
江陽舊曰廣陵,後齊置廣陵、江陽二郡。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為邗江,大業初。
更名江陽。
有江都宮、揚子宮。
有陵湖。
江都自梁及隋,或廢或置。
海陵梁置海陵郡。
開皇初郡廢,又并建陵縣入,尋析置江浦縣,大業初省入。
甯海開皇初并如臯縣入。
高郵梁析置竹塘、三歸二縣,及置廣業郡,尋以有嘉禾,為神農郡。
開皇初郡廢,又并竹塘、三歸、臨澤三縣入焉。
安宜梁置陽平郡及東莞郡。
開皇初郡廢,又廢石鼈縣入焉。
有白馬湖。
山陽舊置山陽郡,開皇初郡廢。
十二年置楚州,大業初州廢。
有後魏淮陰郡,東魏改為淮州,後齊并魯、富陵立懷恩縣,後周改曰壽張,又僑立東平郡。
開皇元年改郡為淮陰,并立楚州,尋廢郡,更改縣曰淮陰。
大業初州廢,縣并入焉。
盱眙舊魏置盱眙郡。
陳置北谯州,尋省。
開皇初郡廢,又并考城、直渎、陽城三縣入。
有都梁山。
鹽城後齊置射陽郡,陳改曰鹽城,開皇初郡廢。
清流舊曰頓丘,置新昌郡及南谯州。
開皇初改為滁州,郡廢。
又廢樂钜、高塘二縣入頓丘,改曰新昌。
十八年又改為清流。
大業初州廢。
有白禅山、曲亭山。
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
後齊改郡為臨滁,後周又曰北谯。
開皇初郡廢,改縣為滁水。
大業初改名焉。
有銅官山、九鬥山。
六合舊曰尉氏,置秦郡。
後齊置秦州。
後周改州曰方州,改郡曰六合。
開皇初郡廢,四年改尉氏曰六合,省堂邑、方山二縣入焉。
大業初州廢。
又後齊置瓦梁郡,陳廢。
有瓜步山、六合山。
永福舊曰沛,梁置泾城、東陽二郡,陳廢州,并二郡為梁郡。
後周改梁郡為石梁郡,改沛縣曰石梁縣,省橫山縣入焉。
開皇初郡廢。
大業初改縣曰永福。
有香山、永福山。
句容有茅山、浮山、四平山。
延陵舊置南徐州、南東海郡,梁改曰蘭陵郡,陳又改為東海。
開皇九年州郡并廢,又廢丹徒縣入焉。
十五年置潤州,大業初州廢。
有句骊山、黃鹄山、蒜山、長塘湖。
曲阿有武進縣,梁改為蘭陵,開皇九年并入。
鐘離郡後齊曰西楚州,開皇二年改曰濠州。
統縣四,戶三萬五千一十五。
鐘離舊置郡,開皇初郡廢。
大業中複置郡。
定遠舊曰東城。
梁改曰定遠,置臨濠郡。
後齊改曰廣安。
開皇初郡廢。
又有舊九江郡,後齊廢為曲陽縣,縣尋廢。
又有梁置安州,侯景亂廢。
化明故曰睢陵,置濟陰郡。
後齊改縣曰池南,陳複曰睢陵,後周改為昭義。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
塗山舊曰當塗。
後齊改曰馬頭,置郡曰荊山。
開皇初改縣曰塗山,廢郡。
有當塗山。
淮南郡舊曰豫州,後魏曰揚州,梁曰南豫州,東魏曰揚州,陳又曰豫州,後周曰揚州。
開皇九年曰壽州,置總管府,大業元年府廢。
統縣四,戶三萬四千二百七十八。
壽春舊有淮南、梁郡、北谯、汝陰等郡,開皇初并廢,并廢蒙縣入焉。
大業初置淮南郡。
有八公山、門溪。
安豐梁置陳留、安豐二郡,開皇初并廢。
有芍陂。
霍丘梁置安豐郡,東魏廢。
開皇十九年置縣,名焉。
長平梁置北陳郡,開皇初廢,又并西華縣人。
弋陽郡梁置光州。
統縣六,戶四萬一千四百三十三。
光山舊置光城郡。
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置縣焉。
大業初置光陽郡。
又有舊黃川郡,梁廢。
樂安梁置宋安郡,及宋安、光城二縣,又有豐安郡,開皇三年并廢入焉。
有弋陽山、浮光山、金山、錫山。
定城後齊置南郢州,後廢入南、北二弋陽縣,後又省北弋陽入南弋陽,改為定遠焉。
又後魏置弋陽郡,及有梁東新蔡縣。
後周改為淮南郡。
又後齊置齊安、新蔡二郡,及廢舊義州,立東光城郡。
至開皇初,五郡及郢州并廢。
殷城舊曰包信,開皇初改名焉。
梁置義城郡及建州,并所領平高、新蔡、新城三郡,開皇初并廢。
有大蘇山、南松山。
固始梁曰蓼縣。
後齊改名焉,置北建州,尋廢州,置新蔡郡。
後周改置浍州。
開皇初州郡并廢入,又改縣為固始。
有安陽山。
期思陳置邊城郡。
開皇初郡廢,改縣名焉。
有後齊光化郡,亦廢入焉。
有大别山。
蕲春郡後齊置雍州,後周改曰蕲州。
開皇初置總管府,九年府廢。
統縣五,戶三萬四千六百九十。
蕲春舊曰蕲陽,梁改曰蕲水。
後齊改曰齊昌,置齊昌郡。
開皇十八年改為蕲春。
開皇初郡廢。
有安山。
浠水舊置永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