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志第二十二 百官中
關燈
小
中
大
官有博士、四人,掌禮制。
協律郎、二人,掌監調律呂音樂。
八書博士二人。
等員。
統諸陵、掌守衛山陵等事。
太廟、掌郊廟社稷等事。
太樂、掌諸樂及行禮節奏等事。
衣冠、掌冠帻、舄履之屬等事。
鼓吹、掌百戲、鼓吹樂人等事。
太祝、掌郊廟贊祝,祭社衣服等事。
太史、掌天文地動,風雲氣色,律曆蔔筮等事。
太醫、掌醫藥等事。
廪犧、掌養犧牲,供祭群祀等事。
太宰掌諸神祀烹宰行禮事。
等署令、丞。
而太廟兼領郊祠、掌五郊群神事。
崇虛掌五嶽四渎神祀,在京及諸州道士簿帳等事。
二局丞,太樂兼領清商部丞,掌清商音樂等事。
鼓吹兼領黃戶局丞,掌供樂人衣服。
太史兼領靈台、掌天文觀候。
太蔔掌諸蔔筮。
二局丞。
光祿寺,掌諸膳食,帳幕器物,宮殿門戶等事。
統守宮、掌凡張設等事。
太官、掌食膳事。
宮門、主諸門籥事。
供府、掌供禦衣服玩弄之事。
肴藏、掌器物鲑味等事。
清漳、主酒,歲二萬石。
春秋中半。
華林掌禁禦林木等事。
等署。
宮門署,置仆射六人,以司其事。
餘各有令、丞。
又領東園局丞員。
掌諸兇具。
衛尉寺,掌禁衛甲兵。
統城門寺,置校尉二人,以司其職。
掌宮殿城門,并諸倉庫管籥等事。
又領公車、掌尚書所不理,有枉屈,經判奏聞。
武庫、掌甲兵及吉兇儀仗。
衛士掌京城及諸門士兵。
等署令。
武庫又有修故局丞。
掌領匠修故甲等事。
大宗正寺,掌宗室屬籍。
統皇子王國、諸王國、諸長公主家。
太仆寺,掌諸車辇、馬、牛、畜産之屬。
統骅骝、掌禦馬及諸鞍乘。
左右龍、左右牝、掌駝馬。
駝牛、掌飼駝騾驢牛。
司羊、掌諸羊。
乘黃、掌諸辇辂。
車府掌諸雜車。
等署令、丞。
骅骝署,又有奉承直長二人。
左龍署,有左龍局。
右龍署,有右龍局。
左牝署,有左牝局。
右牝署,有右牝局。
駝牛署,有典駝、特牛、牸牛三局。
司羊署,有特羊、牸羊局。
諸局并有都尉。
寺又領司訟、典臘、出入等三局丞。
大理寺,掌決正刑獄。
正、監、評各一人,律博士四人,明法掾二十四人,檻車督二人,掾十人,獄丞、掾各二人,司直、明法各十人。
鴻胪寺,掌蕃客朝會,吉兇吊祭。
統典客、典寺、司儀等署令、丞。
典客署,又有京邑薩甫二人,諸州薩甫一人。
典寺署,有僧祗部丞一人。
司儀署,又有奉禮郎三十人。
司農寺,掌倉市薪菜,園池果實。
統平準、太倉、鈎盾、典農、導官、梁州水次倉、石濟水次倉、藉田等署令、丞。
而鈎盾又别領大囿、上林、遊獵、柴草、池薮、苜蓿等六部丞。
典農署,又别領山陽、平頭、督亢等三部丞。
導官署,又有禦細部、曲面部、典庫部等倉督員。
太府寺,掌金帛府庫,營造器物。
統左、中、右三尚方,左藏、司染、諸冶東西道署、黃藏、右藏、細作、左校、甄官等署令、丞。
左尚方,又别領别局、樂器、器作三局丞。
中尚方,又别領别局、泾州絲局、雍州絲局、定州?绫局四局丞。
右尚方,又别領别局丞。
司染署,又别領京坊、河東、信都三局丞。
諸冶東道,又别領滏口、武安、白間三局丞。
諸冶西道,又别領晉陽冶、泉部、大虧阝、原仇四局丞。
甄官署,又别領石窟丞。
國子寺,掌訓教胄子。
祭酒一人,亦置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員。
領博士五人,助教十人,學生七十二人。
太學博士十人,助教二十人,太學生二百人。
四門學博士二十人,助教二十人,學生三百人。
長秋寺,掌諸宮閣。
卿、中尹各一人,并用宦者。
丞二人。
亦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員。
領中黃門、掖庭、晉陽宮、中山宮、園池、中宮仆、奚官等署令、丞。
又有暴室局丞。
其中黃門,又有冗從仆射及博士四人。
掖庭、晉陽、中山,各有宮教博士二人。
中山署,又别有面豆局丞。
園池署,又别有桑園部丞。
中宮仆署,又别有乘黃局教尉、細馬車都督、車府部丞。
奚官署,又别有染局丞。
将作寺,掌諸營建。
大匠一人,丞四人。
亦有功曹,主簿,錄事員。
若有營作,則立将、副将、長史、司馬、主簿、錄事各一人。
又領軍主、副,幢主、副等。
昭玄寺,掌諸佛教。
置大統一人,統一人,都維那三人。
亦置功曹、主簿員,以管諸州郡縣沙門曹。
領軍府,将軍一人,掌禁衛宮掖。
硃華閣外,凡禁衛官,皆主之。
輿駕出入,督攝仗衛。
中領軍亦同。
有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錄直,厘其府事。
又領左右衛、領左右等府。
左右衛府,将軍各一人,掌左右廂。
所主硃華閣以外,各武衛将軍二人貳之。
皆有司馬、功曹、主簿、錄事,厘其府事。
其禦仗屬官,有禦仗正副都督、禦仗五職、禦仗等員。
其直蕩屬官,有直蕩正副都督、直入正副都督、勳武前鋒正副都督、勳武前鋒五藏等員。
直衛屬官,有直衛正副都督、翊衛正副都督、前鋒正副都督等員。
直突屬官,有直突都督、勳武前鋒散都督等員。
直閣屬官,有硃衣直閣、直閣将軍、直寝、直齋、直後之屬。
又有武騎、雲騎将軍各一人,骁騎、遊擊、前後左右等四軍将軍,左右中郎将,各五人,步兵、越騎、射聲、屯騎、長水等校尉,奉車都尉等,各十人,武贲中郎将,羽林監各十五人,冗從仆射三十人,騎都尉六十人,積弩、積射、強弩等将軍及武騎常侍,各二十五人,殿中将軍五十人,員外将軍一百人,殿中司馬督五十人,員外司馬督一百人。
領左右府,有領左右将軍、領千牛備身,又有左右備身正副都督、左右備身五職、左右備身員。
又有刀劍備身正副都督、刀劍備身五職、刀劍備身員。
又有備身正副督、備身五職員。
護軍府,将軍一人,掌四中關津。
輿駕出則護駕。
中護軍亦同,有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厘其府事。
其屬官,東西南北四中府皆統之。
四府各中郎将一人,長史、司馬、錄事參軍、統府錄事各一人。
又有統府直兵及功曹、倉曹、中兵、外兵、騎兵、長
協律郎、二人,掌監調律呂音樂。
八書博士二人。
等員。
統諸陵、掌守衛山陵等事。
太廟、掌郊廟社稷等事。
太樂、掌諸樂及行禮節奏等事。
衣冠、掌冠帻、舄履之屬等事。
鼓吹、掌百戲、鼓吹樂人等事。
太祝、掌郊廟贊祝,祭社衣服等事。
太史、掌天文地動,風雲氣色,律曆蔔筮等事。
太醫、掌醫藥等事。
廪犧、掌養犧牲,供祭群祀等事。
太宰掌諸神祀烹宰行禮事。
等署令、丞。
而太廟兼領郊祠、掌五郊群神事。
崇虛掌五嶽四渎神祀,在京及諸州道士簿帳等事。
二局丞,太樂兼領清商部丞,掌清商音樂等事。
鼓吹兼領黃戶局丞,掌供樂人衣服。
太史兼領靈台、掌天文觀候。
太蔔掌諸蔔筮。
二局丞。
光祿寺,掌諸膳食,帳幕器物,宮殿門戶等事。
統守宮、掌凡張設等事。
太官、掌食膳事。
宮門、主諸門籥事。
供府、掌供禦衣服玩弄之事。
肴藏、掌器物鲑味等事。
清漳、主酒,歲二萬石。
春秋中半。
華林掌禁禦林木等事。
等署。
宮門署,置仆射六人,以司其事。
餘各有令、丞。
又領東園局丞員。
掌諸兇具。
衛尉寺,掌禁衛甲兵。
統城門寺,置校尉二人,以司其職。
掌宮殿城門,并諸倉庫管籥等事。
又領公車、掌尚書所不理,有枉屈,經判奏聞。
武庫、掌甲兵及吉兇儀仗。
衛士掌京城及諸門士兵。
等署令。
武庫又有修故局丞。
掌領匠修故甲等事。
大宗正寺,掌宗室屬籍。
統皇子王國、諸王國、諸長公主家。
太仆寺,掌諸車辇、馬、牛、畜産之屬。
統骅骝、掌禦馬及諸鞍乘。
左右龍、左右牝、掌駝馬。
駝牛、掌飼駝騾驢牛。
司羊、掌諸羊。
乘黃、掌諸辇辂。
車府掌諸雜車。
等署令、丞。
骅骝署,又有奉承直長二人。
左龍署,有左龍局。
右龍署,有右龍局。
左牝署,有左牝局。
右牝署,有右牝局。
駝牛署,有典駝、特牛、牸牛三局。
司羊署,有特羊、牸羊局。
諸局并有都尉。
寺又領司訟、典臘、出入等三局丞。
大理寺,掌決正刑獄。
正、監、評各一人,律博士四人,明法掾二十四人,檻車督二人,掾十人,獄丞、掾各二人,司直、明法各十人。
鴻胪寺,掌蕃客朝會,吉兇吊祭。
統典客、典寺、司儀等署令、丞。
典客署,又有京邑薩甫二人,諸州薩甫一人。
典寺署,有僧祗部丞一人。
司儀署,又有奉禮郎三十人。
司農寺,掌倉市薪菜,園池果實。
統平準、太倉、鈎盾、典農、導官、梁州水次倉、石濟水次倉、藉田等署令、丞。
而鈎盾又别領大囿、上林、遊獵、柴草、池薮、苜蓿等六部丞。
典農署,又别領山陽、平頭、督亢等三部丞。
導官署,又有禦細部、曲面部、典庫部等倉督員。
太府寺,掌金帛府庫,營造器物。
統左、中、右三尚方,左藏、司染、諸冶東西道署、黃藏、右藏、細作、左校、甄官等署令、丞。
左尚方,又别領别局、樂器、器作三局丞。
中尚方,又别領别局、泾州絲局、雍州絲局、定州?绫局四局丞。
右尚方,又别領别局丞。
司染署,又别領京坊、河東、信都三局丞。
諸冶東道,又别領滏口、武安、白間三局丞。
諸冶西道,又别領晉陽冶、泉部、大虧阝、原仇四局丞。
甄官署,又别領石窟丞。
國子寺,掌訓教胄子。
祭酒一人,亦置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員。
領博士五人,助教十人,學生七十二人。
太學博士十人,助教二十人,太學生二百人。
四門學博士二十人,助教二十人,學生三百人。
長秋寺,掌諸宮閣。
卿、中尹各一人,并用宦者。
丞二人。
亦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員。
領中黃門、掖庭、晉陽宮、中山宮、園池、中宮仆、奚官等署令、丞。
又有暴室局丞。
其中黃門,又有冗從仆射及博士四人。
掖庭、晉陽、中山,各有宮教博士二人。
中山署,又别有面豆局丞。
園池署,又别有桑園部丞。
中宮仆署,又别有乘黃局教尉、細馬車都督、車府部丞。
奚官署,又别有染局丞。
将作寺,掌諸營建。
大匠一人,丞四人。
亦有功曹,主簿,錄事員。
若有營作,則立将、副将、長史、司馬、主簿、錄事各一人。
又領軍主、副,幢主、副等。
昭玄寺,掌諸佛教。
置大統一人,統一人,都維那三人。
亦置功曹、主簿員,以管諸州郡縣沙門曹。
領軍府,将軍一人,掌禁衛宮掖。
硃華閣外,凡禁衛官,皆主之。
輿駕出入,督攝仗衛。
中領軍亦同。
有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錄直,厘其府事。
又領左右衛、領左右等府。
左右衛府,将軍各一人,掌左右廂。
所主硃華閣以外,各武衛将軍二人貳之。
皆有司馬、功曹、主簿、錄事,厘其府事。
其禦仗屬官,有禦仗正副都督、禦仗五職、禦仗等員。
其直蕩屬官,有直蕩正副都督、直入正副都督、勳武前鋒正副都督、勳武前鋒五藏等員。
直衛屬官,有直衛正副都督、翊衛正副都督、前鋒正副都督等員。
直突屬官,有直突都督、勳武前鋒散都督等員。
直閣屬官,有硃衣直閣、直閣将軍、直寝、直齋、直後之屬。
又有武騎、雲騎将軍各一人,骁騎、遊擊、前後左右等四軍将軍,左右中郎将,各五人,步兵、越騎、射聲、屯騎、長水等校尉,奉車都尉等,各十人,武贲中郎将,羽林監各十五人,冗從仆射三十人,騎都尉六十人,積弩、積射、強弩等将軍及武騎常侍,各二十五人,殿中将軍五十人,員外将軍一百人,殿中司馬督五十人,員外司馬督一百人。
領左右府,有領左右将軍、領千牛備身,又有左右備身正副都督、左右備身五職、左右備身員。
又有刀劍備身正副都督、刀劍備身五職、刀劍備身員。
又有備身正副督、備身五職員。
護軍府,将軍一人,掌四中關津。
輿駕出則護駕。
中護軍亦同,有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厘其府事。
其屬官,東西南北四中府皆統之。
四府各中郎将一人,長史、司馬、錄事參軍、統府錄事各一人。
又有統府直兵及功曹、倉曹、中兵、外兵、騎兵、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