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志第十八 五行下

關燈
陰之表,人之類也。

    天戒若曰,君人擁威重,将崩壞,百姓不得其所。

    ”時帝興遼東之師,百姓不堪其役,四海怨叛。

    帝不能悟,卒以滅亡。

      《洪範五行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

    厥咎瞀,厥罰常陰,厥極弱。

    時則有射妖,則有龍蛇之孽,則有馬禍。

    ” 雲陰開皇二十年十月,久陰不雨。

    劉向曰:“王者失中,臣下強盛而蔽君明,則雲陰。

    ”是時,獨孤後遂與楊素陰谮太子勇,廢為庶人。

      射妖東魏武定四年,後齊神武作宰,親率諸軍,攻西魏于玉壁。

    其年十一月,帝不豫,班師。

    将士震懼,皆曰:“韋孝寬以定功弩射殺丞相。

    ”西魏下令國中曰:“勁弩一發,兇身自殒。

    ”神武聞而惡之,其疾暴增,近射妖也。

    《洪範五行傳》曰:“射者,兵戎禍亂之象,氣逆天則禍亂将起。

    ”神武行,殿中将軍曹魏祖谏曰:“王以死氣逆生氣,為客不利,主人則可。

    ”帝不從,頓軍五旬,頻戰沮衄。

    又聽孤虛之言,于城北斷汾水,起土山。

    其處天險千餘尺,功竟不就,死者七萬。

    氣逆天之咎也。

    其年帝崩。

    明年,王思政擾河南。

     武平,後主自并州還鄴,至八公嶺,夜與左右歌而行。

    有一人忽發狂,意後主以為狐媚,伏草中彎弓而射之。

    傷數人,幾中後主。

    後主執而斬之。

    其人不自覺也。

      狐而能媚,獸之妖妄也。

    時帝不恤國政,專與内人閹豎酣歌為樂。

    或衣褴縷衣,行乞為娛。

    此妖妄之象。

    人又射之,兵戎禍亂之應也。

    未幾而國滅。

     龍蛇之孽梁天監二年,北梁州潭中有龍鬥,濆霧數裡。

    龍蛇之孽。

    《洪範五行傳》曰:“龍,獸之難害者也。

    天之類,君之象。

    天氣害,君道傷,則龍亦害。

    鬥者兵革之象也。

    ”京房《易飛候》曰:“衆心不安,厥妖龍鬥。

    ”是時帝初即位,而有陳伯之、劉季連之亂,國内危懼。

     普通五年六月,龍鬥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經之處,樹木皆折開數十丈。

    與天監二年同占。

    經建陵而樹木折者,國有兵革之禍,園陵殘毀之象。

    時帝專以講論為務,不崇耕戰,将輕而卒惰。

    君道既傷,故有龍孽之應。

    帝殊不悟。

     至太清元年,黎州水中又有龍鬥。

    波浪湧起,雲霧四合,而見白龍南走,黑龍随之。

     其年,侯景以兵來降,帝納之而無備,國人皆懼。

    俄而難作,帝以憂崩。

     大同十年夏,有龍夜因雷而堕延陵人家井中,明旦視之,大如驢。

    将以戟刺之,俄見庭中及室中各有大蛇,如數百斛船,家人奔走。

    《洪範五行傳》曰:“龍,陽類,貴象也。

    上則在天,下則在地,不當見庶人邑裡室家。

    井中,幽深之象也,諸侯且有幽執之禍,皇不建之咎也。

    ”後侯景反,果幽殺簡文于酒庫,宗室王侯皆幽死。

     陳太建十一年正月,龍見南兗州池中,與梁大同十年同占。

    未幾,後主嗣位,驕淫荒怠,動不得中。

    其後竟以國亡,身被幽執。

     東魏武定元年,有大蛇見武牢城。

    是時,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妻李氏,慧而豔。

     世子澄悅之,仲密内不自安,遂以武牢叛,陰引西魏,大戰于河陽。

    神武為西兵所窘,僅而獲免,死者數千。

      後齊天保九年,有龍長七八丈,見齊州大堂。

    占同大同十年。

    時常山、長廣二王權重,帝不思抑損。

    明年帝崩,太子殷嗣立。

    常山王演果廢帝為濟南王,幽而害之。

     河清元年,龍見濟州浴堂中。

    占同天保九年。

    先是平秦王歸彥受昭帝遺诏,立太子百年為嗣。

    而歸彥遂立長廣王湛,是為武成帝。

    而廢百年為樂陵王,竟以幽死。

     天統四年,貴鄉人伐枯木,得一黃龍,折腳,死于孔中,齊稱木德。

    龍,君象。

     木枯龍死,不祥之甚。

    其年武成崩。

     武平三年,龍見邯鄲井中,其氣五色屬天。

    又見汲郡佛寺涸井中。

    占同河清元年。

    後主竟降周,後被誅。

     武平七年,并州招遠樓下,有赤蛇與黑蛇鬥,數日,赤蛇死。

    赤,齊尚色;黑,周尚色。

    鬥而死,滅亡之象也。

    後主任用邪佞,與周師連兵于晉州之下。

    委軍于孽臣高阿那肱,竟啟敵人,皇不建之咎也。

    後主遂為周師所虜。

      琅邪王俨壞北宮中白馬浮圖,石趙時澄公所建。

    見白蛇長數丈,回旋失所在。

     時俨專誅,失中之咎也。

    見變不知戒,以及于難。

     後周建德五年,黑龍墜于亳州而死。

    龍,君之象。

    黑,周所尚色。

    墜而死,不祥之甚。

    時皇太子不才,帝每以為慮,直臣王軌、宇文孝伯等驟請廢立,帝不能用。

     後二歲,帝崩,太子立,虐殺齊王及孝伯等,因而國亡。

     仁壽四年,龍見代州總管府井中。

    其龍或變為鐵馬甲士彎弓上射之象。

    變為鐵馬,近馬禍也。

    彎弓上射,又近射妖,諸侯将有兵革之變,以緻幽囚也。

    是時漢王諒潛謀逆亂,故變兵戒之。

    諒不悟,遂興兵反,事敗,廢為庶人,幽囚數年而死。

     馬禍侯景僭尊号于江南,每将戰,其所乘白馬,長鳴蹀足者辄勝,垂頭者辄不利。

      西州之役,馬卧不起,景拜請,且棰之,竟不動。

    近馬禍也。

    《洪範五行傳》曰:“馬者兵象。

    将有寇戎之事,故馬為怪。

    ”景因此大敗。

     陳太建五年,衡州馬生角。

    《洪範五行傳》曰:“馬生角,兵之象,敗亡之表也。

    ”是時宣帝遣吳明徹出師呂梁,與周師拒。

    連兵數歲,衆軍覆沒,明徹竟為周師所虜。

     天保中,廣宗有馬,兩耳間生角,如羊尾。

    京房《易傳》曰:“天子親伐,則馬生角。

    ”四年,契丹犯塞,文宣帝親禦六軍以擊之。

     大業四年,太原廄馬死者太半,帝怒,遣使案問。

    主者曰:“每夜廄中馬無故自驚,因而緻死。

    ”帝令巫者視之。

    巫者知帝将有遼東之役,因希旨言曰:“先帝令楊素、史萬歲取之,将鬼兵以伐遼東也。

    ”帝大悅,因釋主者。

    《洪範五行傳》曰:“逆天氣,故馬多死。

    ”是時,帝每歲巡幸,北事長城,西通且末,國内虛耗,天戒若曰,除廄馬,無事巡幸。

    帝不悟,遂至亂。

     十一年,河南、扶風三郡,并有馬生角,長數寸。

    與天保初同占。

    是時,帝頻歲親征高麗。

     義甯元年,帝在江都宮,龍廄馬無故而死,旬日,死至數百匹。

    與大業四年同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