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志第十八 五行下
關燈
小
中
大
《洪範五行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知。
厥咎舒,厥罰常燠,厥極疾。
時則有草妖,時則有羽蟲之孽。
故有羊禍,故有目疾,有赤眚赤祥。
惟水沴火。
” 常燠後齊天保八年三月,大熱,人或?曷死。
劉向《五行傳》曰:“視不明,用近習,賢者不進,不肖不退,百職廢壞,庶事不從,其過在政教舒緩。
”時帝狂躁、荒淫無度之應。
草妖高祖時,上黨有人,宅後每夜有人呼聲,求之不得。
去宅一裡所,但見人參一本,枝葉峻茂。
因掘去之,其根五尺餘,具體人狀,呼聲遂絕。
蓋草妖也。
視不明之咎。
時晉王陰有奪宗之計,谄事親要,以求聲譽谮皇太子,高祖惑之。
人參不當言,有物憑之。
上黨,黨與也。
親要之人,乃黨晉王而谮太子。
高祖不悟,聽邪言,廢無辜,有罪用,因此而亂也。
羽蟲之孽梁中大同元年,邵陵王綸在南徐州,坐?事。
有野鳥如鸢數百,飛屋梁上,彈射不中。
俄頃失所在。
京房《易飛候》曰:“野鳥入君室,其邑虛,君亡之他方。
” 後綸為湘東王所襲,竟緻奔亡,為西魏所殺。
侯景在梁,将受錫命,陳備物于庭。
有野鳥如山鵲,赤嘴,集于冊書之上,鸺鹠鳥鳴于殿。
與中大同元年同占。
景尋敗,将亡入海中,為羊鹍所殺。
陳後主時,蔣山有衆鳥,鼓翼而鳴曰:“奈何帝。
”京房《易飛候》曰:“鳥鳴門阙,如人音,邑且亡。
”蔣山,吳之望也。
鳥于上鳴,吳空虛之象。
及陳亡,建康為墟。
又陳未亡時,有一足鳥集于殿庭,以嘴畫地成文,曰:“獨足上高台,盛草變成灰。
”獨足者,叔寶獨行無衆之應。
成草成灰者,陳政無穢,被隋火德所焚除也。
叔寶至長安,館于都水台上,高台之義也。
後齊孝昭帝即位之後,有雉飛上禦座。
占同中大同元年。
又有鳥止于後園,其色赤,形似鴨而有九頭。
其年帝崩。
天統三年九月,萬春鳥集仙都苑。
京房《易飛候》曰:“非常之鳥,來宿于邑中,邑有兵。
”周師入鄴之應也。
武成胡後生後主初,有枭升後帳而鳴。
枭不孝之鳥,不祥之應也。
後主嗣位,胡後淫亂事彰,遂幽後于北宮焉。
武平七年,有鹳巢太極殿,又巢并州嘉陽殿。
雉集晉陽宮禦座,獲之。
京房《易飛候》曰:“鳥無故巢居君門及殿屋上,邑且虛。
”其年國滅。
周大象二年二月,有秃鹙集洛陽宮太極殿。
其年帝崩,後宮常虛。
開皇初,梁主蕭琮新起後,有鸺鳥集其帳隅。
未幾,琮入朝,被留于長安。
梁國遂廢。
大業末,京師宮室中,恆有鴻雁之類無數,翔集其間。
俄而長安不守。
十三年十一月,烏鵲巢帝帳幄,驅不能止。
帝尋逢弑。
羊禍開皇十二年六月,繁昌楊悅見雲中二物,如羝羊,黃色,大如新生犬,鬥而墜。
悅獲其一,數旬失所在。
近羊禍也。
《洪範五行傳》曰:“君不明,逆火政之所緻也。
”狀如新生犬者,羔類也。
雲體掩蔽,邪佞之象。
羊,國姓。
羔,羊子也。
皇太子勇既升儲貳,晉王陰毀而被廢黜。
二羔鬥,一羔墜之應也。
恭帝義甯二年,麟遊太守司馬武,獻羊羔,生而無尾。
時議者以為楊氏子孫無後之象。
是歲,炀帝被殺于江都,恭帝遜位。
赤眚赤祥梁天監十五年七月,荊州市殺人而身不僵,首堕于地,動口張目,血如竹箭,直上丈餘,然後如雨細下。
是歲荊州大旱。
近赤祥,冤氣之應。
陳太建十四年三月,禦座幄上見一物,如車輪,色正赤。
尋而帝患,無故大叫數聲而崩。
至德三年十二月,有赤物隕于太極殿前,初下時,鐘皆鳴。
又嘗進白飲,忽變為血。
又有血沾殿階,瀝瀝然至禦榻。
尋而國滅。
後齊河清二年,太原雨血。
劉向曰:“血者陰之精,傷害之象,僵屍之類也。
” 明年,周師與突厥入并州,大戰城西,伏屍百餘裡。
京房《易飛候》曰:“天雨血染衣,國亡君戮。
”亦後主亡國之應。
四年三月,有物隕于殿庭,色赤,形如數鬥器,衆星随者如小鈴。
四月,婁太後崩。
武平中,有血點地,自鹹陽王斛律明月宅而至于太廟。
大将,社稷之臣也,後主以讒言殺之。
天戒若曰,殺明月,則宗廟随而覆矣。
後主不悟,國祚竟絕。
《洪範五行傳》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
厥咎急,厥罰寒,厥極貧。
時則有鼓妖,有魚孽,有彘禍,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
” 寒東魏武定四年二月,大寒。
人畜凍死者,相望于道。
京房《易飛候》曰:“誅過深,當燠而寒。
”是時後齊神武作相。
先是爾硃文暢等謀害神武,事洩伏誅,諸與交通者,多有濫死。
河清元年,歲大寒。
京房《易傳》曰:“有德遭險,茲謂逆命。
厥異寒。
”?曰:“殺無罪,其寒必異。
”是時帝淫于文宣李後,因生子,後愧恨,不舉之。
帝大怒,于後前殺其子太原王紹德。
後大哭,帝倮後而撻殺之,投于水中,良久乃蘇。
冤酷之應。
梁天監三年三月,六年三月,并隕霜殺草。
京房《易傳》曰:“興兵妄誅,謂亡法,厥罰霜。
”是時,大發卒,拒魏軍于鐘離,連兵數歲。
大同三年六月,朐山隕霜。
陳太建十年八月,隕霜,殺稻菽。
是時,大興師選衆,遣将吳明徹,與周師相拒于呂梁。
鼓妖梁天監四年十一月,天清朗,西南有電光,有雷聲二。
《易》曰:“鼓之以雷霆。
”霆近鼓妖。
《洪範五行傳》曰:“雷霆托于雲,猶君之托于人也。
君不恤于天下,故兆人有怨叛之心也。
”是歲,交州刺史李凱舉兵反。
十九年九月,西北隐隐有聲如雷,赤氣下至地。
是歲,盜殺東莞、琅邪二郡守,以朐山引魏軍。
中大通六年十二月,西南有聲如雷。
其年北梁州刺史蘭欽舉兵反。
陳太建二年十二月,西北有聲如雷。
其年湘州刺史華皎舉兵反。
齊天保四年四月,西南有聲如雷。
是時,帝不恤天下,興師旅。
後周建德六年正月,西方有聲如雷。
未幾,吐谷渾寇邊。
開皇十四年正月旦,廓州連雲山有聲如雷。
是時五羌反叛,侵擾邊鎮。
二十年,無雲而雷。
厥咎舒,厥罰常燠,厥極疾。
時則有草妖,時則有羽蟲之孽。
故有羊禍,故有目疾,有赤眚赤祥。
惟水沴火。
” 常燠後齊天保八年三月,大熱,人或?曷死。
劉向《五行傳》曰:“視不明,用近習,賢者不進,不肖不退,百職廢壞,庶事不從,其過在政教舒緩。
”時帝狂躁、荒淫無度之應。
草妖高祖時,上黨有人,宅後每夜有人呼聲,求之不得。
去宅一裡所,但見人參一本,枝葉峻茂。
因掘去之,其根五尺餘,具體人狀,呼聲遂絕。
蓋草妖也。
視不明之咎。
時晉王陰有奪宗之計,谄事親要,以求聲譽谮皇太子,高祖惑之。
人參不當言,有物憑之。
上黨,黨與也。
親要之人,乃黨晉王而谮太子。
高祖不悟,聽邪言,廢無辜,有罪用,因此而亂也。
羽蟲之孽梁中大同元年,邵陵王綸在南徐州,坐?事。
有野鳥如鸢數百,飛屋梁上,彈射不中。
俄頃失所在。
京房《易飛候》曰:“野鳥入君室,其邑虛,君亡之他方。
” 後綸為湘東王所襲,竟緻奔亡,為西魏所殺。
侯景在梁,将受錫命,陳備物于庭。
有野鳥如山鵲,赤嘴,集于冊書之上,鸺鹠鳥鳴于殿。
與中大同元年同占。
景尋敗,将亡入海中,為羊鹍所殺。
陳後主時,蔣山有衆鳥,鼓翼而鳴曰:“奈何帝。
”京房《易飛候》曰:“鳥鳴門阙,如人音,邑且亡。
”蔣山,吳之望也。
鳥于上鳴,吳空虛之象。
及陳亡,建康為墟。
又陳未亡時,有一足鳥集于殿庭,以嘴畫地成文,曰:“獨足上高台,盛草變成灰。
”獨足者,叔寶獨行無衆之應。
成草成灰者,陳政無穢,被隋火德所焚除也。
叔寶至長安,館于都水台上,高台之義也。
後齊孝昭帝即位之後,有雉飛上禦座。
占同中大同元年。
又有鳥止于後園,其色赤,形似鴨而有九頭。
其年帝崩。
天統三年九月,萬春鳥集仙都苑。
京房《易飛候》曰:“非常之鳥,來宿于邑中,邑有兵。
”周師入鄴之應也。
武成胡後生後主初,有枭升後帳而鳴。
枭不孝之鳥,不祥之應也。
後主嗣位,胡後淫亂事彰,遂幽後于北宮焉。
武平七年,有鹳巢太極殿,又巢并州嘉陽殿。
雉集晉陽宮禦座,獲之。
京房《易飛候》曰:“鳥無故巢居君門及殿屋上,邑且虛。
”其年國滅。
周大象二年二月,有秃鹙集洛陽宮太極殿。
其年帝崩,後宮常虛。
開皇初,梁主蕭琮新起後,有鸺鳥集其帳隅。
未幾,琮入朝,被留于長安。
梁國遂廢。
大業末,京師宮室中,恆有鴻雁之類無數,翔集其間。
俄而長安不守。
十三年十一月,烏鵲巢帝帳幄,驅不能止。
帝尋逢弑。
羊禍開皇十二年六月,繁昌楊悅見雲中二物,如羝羊,黃色,大如新生犬,鬥而墜。
悅獲其一,數旬失所在。
近羊禍也。
《洪範五行傳》曰:“君不明,逆火政之所緻也。
”狀如新生犬者,羔類也。
雲體掩蔽,邪佞之象。
羊,國姓。
羔,羊子也。
皇太子勇既升儲貳,晉王陰毀而被廢黜。
二羔鬥,一羔墜之應也。
恭帝義甯二年,麟遊太守司馬武,獻羊羔,生而無尾。
時議者以為楊氏子孫無後之象。
是歲,炀帝被殺于江都,恭帝遜位。
赤眚赤祥梁天監十五年七月,荊州市殺人而身不僵,首堕于地,動口張目,血如竹箭,直上丈餘,然後如雨細下。
是歲荊州大旱。
近赤祥,冤氣之應。
陳太建十四年三月,禦座幄上見一物,如車輪,色正赤。
尋而帝患,無故大叫數聲而崩。
至德三年十二月,有赤物隕于太極殿前,初下時,鐘皆鳴。
又嘗進白飲,忽變為血。
又有血沾殿階,瀝瀝然至禦榻。
尋而國滅。
後齊河清二年,太原雨血。
劉向曰:“血者陰之精,傷害之象,僵屍之類也。
” 明年,周師與突厥入并州,大戰城西,伏屍百餘裡。
京房《易飛候》曰:“天雨血染衣,國亡君戮。
”亦後主亡國之應。
四年三月,有物隕于殿庭,色赤,形如數鬥器,衆星随者如小鈴。
四月,婁太後崩。
武平中,有血點地,自鹹陽王斛律明月宅而至于太廟。
大将,社稷之臣也,後主以讒言殺之。
天戒若曰,殺明月,則宗廟随而覆矣。
後主不悟,國祚竟絕。
《洪範五行傳》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
厥咎急,厥罰寒,厥極貧。
時則有鼓妖,有魚孽,有彘禍,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
” 寒東魏武定四年二月,大寒。
人畜凍死者,相望于道。
京房《易飛候》曰:“誅過深,當燠而寒。
”是時後齊神武作相。
先是爾硃文暢等謀害神武,事洩伏誅,諸與交通者,多有濫死。
河清元年,歲大寒。
京房《易傳》曰:“有德遭險,茲謂逆命。
厥異寒。
”?曰:“殺無罪,其寒必異。
”是時帝淫于文宣李後,因生子,後愧恨,不舉之。
帝大怒,于後前殺其子太原王紹德。
後大哭,帝倮後而撻殺之,投于水中,良久乃蘇。
冤酷之應。
梁天監三年三月,六年三月,并隕霜殺草。
京房《易傳》曰:“興兵妄誅,謂亡法,厥罰霜。
”是時,大發卒,拒魏軍于鐘離,連兵數歲。
大同三年六月,朐山隕霜。
陳太建十年八月,隕霜,殺稻菽。
是時,大興師選衆,遣将吳明徹,與周師相拒于呂梁。
鼓妖梁天監四年十一月,天清朗,西南有電光,有雷聲二。
《易》曰:“鼓之以雷霆。
”霆近鼓妖。
《洪範五行傳》曰:“雷霆托于雲,猶君之托于人也。
君不恤于天下,故兆人有怨叛之心也。
”是歲,交州刺史李凱舉兵反。
十九年九月,西北隐隐有聲如雷,赤氣下至地。
是歲,盜殺東莞、琅邪二郡守,以朐山引魏軍。
中大通六年十二月,西南有聲如雷。
其年北梁州刺史蘭欽舉兵反。
陳太建二年十二月,西北有聲如雷。
其年湘州刺史華皎舉兵反。
齊天保四年四月,西南有聲如雷。
是時,帝不恤天下,興師旅。
後周建德六年正月,西方有聲如雷。
未幾,吐谷渾寇邊。
開皇十四年正月旦,廓州連雲山有聲如雷。
是時五羌反叛,侵擾邊鎮。
二十年,無雲而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