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志第十六 天文下

關燈
俟城而旋。

    吐谷渾寇邊,天下不安之應也。

    六月庚午,熒惑入鬼。

    占曰:“有喪旱。

    ”其七月,京師旱。

    十月戊午,歲星犯大陵。

    又己未、庚申,月連暈,規昴、畢、五車及參。

    占曰:“兵起争地。

    ”又曰:“王自将兵。

    ”又曰:“天下大赦。

    ”癸亥,帝率衆攻晉州。

    是日虹見晉州城上,首向南,尾入紫宮,長十餘丈。

    庚午,克之。

    丁卯夜,白虹見,長十餘丈,頭在南,尾入紫宮中。

    占曰:“其下兵戰流血。

    ”又曰:“若無兵,必有大喪。

    ”至六年正月,平齊,與齊軍大戰。

    十一月稽胡反,齊王讨平之。

     六年四月,先此熒惑入太微宮二百日,犯東蕃上相,西蕃上将,句已往還。

    至此月甲子,出端門。

    占曰:“為大臣代主。

    ”又曰:“臣不臣,有反者。

    ”又曰:“必有大喪。

    ”後宣、武繼崩,高祖以大運代起。

    十月癸卯,月食,熒惑在鬥。

    占曰:“國敗,其君亡,兵大起,破軍殺将。

    鬥為吳、越之星,陳之分野。

    ”十一月,陳将吳明徹侵呂梁,徐州總管梁士彥出軍與戰,不利。

    明年三月,郯公王軌讨擒陳将吳明徹,俘斬三萬餘人。

    十一月甲辰,晡時,日中有黑子,大如杯。

    占曰:“君有過而臣不谏,人主惡之。

    ”十二月癸醜,流星大如月,西流有聲,蛇行屈曲,光照地。

    占曰:“兵大起,下有戰場。

    ”戌辰平旦,有流星大如三鬥器,色赤,出紫宮,凝著天,乃北下。

    占曰:“人主去其宮殿。

    ”是月,營州刺史高寶甯據州反。

      其明年五月,帝總戎北伐。

    後年,武帝崩。

     宣政元年正月丙子,月食昴。

    占曰:“有白衣之會。

    ”又曰:“匈奴侵邊。

    ” 其月,突厥寇幽州,殺略吏人。

    五月,帝總戎北伐。

    六月,帝疾甚,還京,次雲陽而崩。

    六月壬午,癸醜,木火金三星合,在井。

    占曰:“其國霸。

    ”又曰:“其國外内有兵喪,改立侯王。

    ”是月,幽州人盧昌期據範陽反,改立王侯,兵喪之驗也。

     七年辛醜,月犯心前星。

    占曰:“太子惡之,若失位。

    ”後靜帝立為天子,不終之徵也。

    丙辰,熒惑、太白合,在七星,相去二尺八寸所。

    占曰:“君憂。

    ”又曰:“其國有兵,改立王侯,有德興,無德亡。

    ”後年,改署四輔官,傳位太子,改立王侯之應也。

    己未,太白犯軒轅大星。

    占曰:“女主兇。

    ”後二年,宣帝崩,楊後令其父隋公為大丞相,總軍國事。

    隋氏受命,廢後為樂平公主,餘四後悉廢為比丘尼。

    八月庚辰,太白入太微。

    占曰:“為天下驚。

    ”又曰:“近臣起兵,大臣相殺,國有憂。

    ”其後,趙、陳等五王為執政所誅,大臣相殺之應也。

    九月丁酉,熒惑入太微西掖門,庚申,犯左執法,相去三寸。

    占曰:“天下不安,大臣有憂。

    ”又曰:“執法者誅若有罪。

    ”是月,汾州稽胡反,讨平之。

    十一月,突厥寇邊,圍酒泉,殺略吏人。

    明年二月,殺柱國、郯公王軌。

    皆其應也。

    十二月癸未,熒惑入氐,守犯之三十日。

    占曰:“天子失其宮。

    ”又曰:“賊臣在内,下有反者。

    ”又曰:“國君有系饑死,若毒死者。

    ”靜帝禅位,隋高祖幽殺之。

     宣帝大成元年正月丙午、癸醜,日皆有背。

    占曰:“臣為逆,有反叛,邊将去之。

    ”又曰:“卿大夫欲為主。

    ”其後,隋公作霸,尉迥、王謙、司馬消難各舉兵反。

     大象元年四月戊子,太白、歲星、辰星合,在井。

    占曰:“是謂驚立,是謂絕行,其國内外有兵喪,改立王公。

    ”又曰:“其國可霸,修德者強,無德受殃。

    ” 其五月,趙、陳、越、代、滕五王并入國。

    後二年,隋王受命,宇文氏宗族相繼誅滅。

    六月丁卯,有流星一,大如雞子,出氐中,西北流,有尾迹,長一丈所,入月中,即滅。

    占曰:“不出三年,人主有憂。

    ”又曰:“有亡國。

    ”靜帝幽閉之應也。

     己醜,有流星一,大如鬥,色青,有光明照地,出營室,抵壁入濁。

    七月壬辰,熒惑掩房北頭第一星。

    占曰:“亡君之誡。

    ”又曰:“将軍為亂,王者惡之,大臣有反者,天子憂。

    ”其十二月,帝親禦驿馬,日行三百裡。

    四皇後及文武侍衛數百人,并乘驲以從。

    房為天驷,熒惑主亂,此宣帝亂道德,馳騁車騎,将亡之誡。

    八月辛巳,熒惑犯南鬥第五星。

    占曰:“且有反臣,道路不通,破軍殺将。

    ”尉迥、王謙等起兵敗亡之徵也。

    九月己酉,太白入南鬥魁中。

    占曰:“天下有大亂,将相謀反,國易政。

    ”又曰:“君死,不死則疾。

    ”又曰:“天下爵祿。

    ”皆高祖受命、群臣分爵之徵也。

    十月壬戌,歲星犯軒轅大星。

    占曰:“女主憂,若失勢。

    ”周自宣政元年,熒惑、太白從歲星聚東井。

    大象元年四月,太白、歲星、辰星又聚井。

    十月,歲星守軒轅。

    其年,又守翼。

    東井,秦分,翼,楚分,漢東為楚地,軒轅後族,隋以後族興于秦地之象,而周之後妃失勢之徵也。

    乙酉,熒惑在虛,與填星合。

    占曰:“兵大起,将軍為亂,大人惡之。

    ”是月,相州段德舉謀反,伏誅。

    其明年三月,杞公宇文亮舉兵反,擒殺之。

     二年四月乙醜,有星大如鬥,出天廚,流入紫宮,抵鈎陳乃滅。

    占曰:“有大喪,兵大起,将軍戮。

    ”又曰:“臣犯上,主有憂。

    ”其五月,帝崩,隋公執國政,大喪、臣犯主之應。

    趙王、越王以謀執政被誅。

    又荊、豫、襄三州諸蠻反,尉迥、王謙、司馬消難各舉兵畔,不從執政,終以敗亡。

    皆大兵起、将軍戮之應也。

    五月甲辰,有流星一,大如三鬥器,出太微端門,流入翼,色青白,光明照地,聲若風吹幡旗。

    占曰:“有立王,若徙王。

    ”又曰:“國失君。

    ”其月己酉,帝崩,劉昉矯制,以隋公受遺诏輔政,終受天命,立王、徙王、失君之應也。

    七月壬子,歲星、太白合于張,有流星,大如鬥,出五車東北流,光明燭地。

    九月甲申,熒惑、歲星合于翼。

      靜帝大定元年正月乙酉,歲星逆行,守右執法,熒惑掩房北第一星。

    占曰:“房為明堂,布政之宮,無德者失之。

    ”二月甲子,隋王稱尊号。

     高祖文皇帝開皇元年三月甲申,太白晝見。

    占曰:“太白經天晝見,為臣強,為革政。

    ”四月壬午,歲星晝見。

    占曰:“大臣強,有逆謀,王者不安。

    ”其後,劉昉等謀反,伏誅。

    十一月己巳,有流星,聲如隤牆,光燭地。

    占曰:“流星有光有聲,名曰天保,所墜國安有喜。

    ”其九年,平陳,天下一統。

    五年八月戊申,有流星數百,四散而下。

    占曰:“小星四面流行者,庶人流移之象也。

    ”其九年,平陳,江南士人,悉播遷入京師。

     八年二月庚子,填星入東井。

    占曰:“填星所居有德,利以稱兵。

    ”其年大舉伐陳,克之。

    十月甲子,有星孛于牽牛。

    占曰:“臣殺君,天下合謀。

    ”又曰:“内不有大亂,則外有大兵。

    牛,吳、越之星,陳之分野。

    ”後年,陳氏滅。

     九年正月己巳,白虹夾日。

    占曰:“白虹銜日,臣有背主。

    ”又曰:“人主無德者亡。

    ”是月,滅陳。

     十四年十一月癸未,有彗星孛于虛危及奎婁,齊、魯之分野。

    其後魯公虞慶則伏法,齊公高颎除名。

     十九年十二月乙未,星隕于渤海。

    占曰:“陽失其位,災害之萌也。

    ”又曰:“大人憂。

    ”二十年十月,太白晝見。

    占曰:“大臣強,為革政,為易王。

    ”右仆射楊素,熒惑高祖及獻後,勸廢嫡立庶。

    其月乙醜,廢皇太子勇為庶人。

    明年改元。

     皆陽失位及革政易王之驗也。

     仁壽四年六月庚午,有星入于月中。

    占曰:“有大喪,有大兵,有亡國,有破軍殺将。

    ”七月乙未,日青無光,八日乃複。

    占曰:“主勢奪。

    ”又曰:“日無光,有死王。

    ”甲辰,上疾甚,丁未,宮車晏駕。

    漢王諒反,楊素讨平之。

    皆兵喪亡國死王之應。

     炀帝大業元年六月甲子,熒惑入太微。

    占曰:“熒惑為賊,為亂入宮,宮中不安。

    ”  三年三月辛亥,長星見西方,竟天,幹曆奎婁、角亢而沒;至九月辛未,轉見南方,亦竟天,又幹角亢,頻掃太微帝座,幹犯列宿,唯不及參、井。

    經歲乃滅。

      占曰:“去穢布新,天所以去無道,建有德,見久者災深,星大者事大,行遲者期遠。

    兵大起,國大亂而亡。

    餘殃為水旱饑馑,土功疾疫。

    ”其後,築長城,讨吐谷渾及高麗,兵戎歲駕,略無甯息。

    水旱饑馑疾疫,土功相仍,而有群盜并起,邑落空虛。

    九年五月,禮部尚書楊玄感于黎陽舉兵反。

    丁未,熒惑逆行入南鬥,色赤如血,如三鬥器,光芒震耀,長七八尺,于鬥中句巳而行。

    占曰:“有反臣,道路不通,國大亂,兵大起。

    ”鬥,吳、越分野,玄感父封于越,後徙封楚地,又次之,天意若曰,使熒惑句巳之,除其分野。

    至七月,宇文述讨平之。

    其兄弟悉枭首車裂,斬其黨與數萬人。

    其年,硃燮、管崇亦于吳郡擁衆反。

    此後群盜屯聚,剽略郡縣,屍橫草野,道路不通,赍诏敕使人,皆步涉夜行,不敢遵路。

     十一年六月,有星孛于文昌東南,長五六寸,色黑而銳,夜動搖,西北行,數日至文昌,去宮四五寸,不入,卻行而滅。

    占曰:“為急兵。

    ”其八月,突厥圍帝于雁門,從兵悉馮城禦寇,矢及帝前。

    七月,熒惑守羽林。

    占曰:“衛兵反。

    ”十二月戊寅,大流星如斛,墜賊盧明月營,破其沖輣,壓殺十餘人。

    占曰:“奔星所墜,破軍殺将。

    ”其年,王充擊盧明月城,破之。

     十二年五月丙戌朔,日有食之,既。

    占曰:“日食既,人主亡,陰侵陽,下伐上。

    ”其後宇文化及等行殺逆。

    癸巳,大流星隕于吳郡,為石。

    占曰:“有亡國,有死王,有大戰,破軍殺将。

    ”其後大軍破逆賊劉元進于吳郡,斬之。

    八月壬子,有大流星如鬥,出王良閣道,聲如隕牆;癸醜,大流星如甕,出羽林。

    九月戊午,有枉矢二,出北鬥魁,委曲蛇形,注于南鬥。

    占曰:“主以兵去,天之所伐。

    ”亦曰:“以亂伐亂,執矢者不正。

    ”後二年,化及殺帝僭号,王充亦于東都殺恭帝,篡号鄭。

    皆殺逆無道,以亂代亂之應也。

     十三年五月辛亥,大流星如甕,墜于江都。

    占曰:“其下有大兵戰,流血破軍殺将。

    ”六月,有星孛于太微五帝座,色黃赤,長三四尺所,數日而滅。

    占曰:“有亡國,有殺君。

    ”明年三月,宇文化及等殺帝也。

    十一月辛酉,熒惑犯太微,日光四散如流血。

    占曰:“賊入宮,主以急兵見伐。

    ”又曰:“臣逆君。

    ”明年三月,化及等殺帝,諸王及幸臣并被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