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志第十六 天文下
關燈
小
中
大
在烏氣中,如人十十五五,或如旌旗,在烏氣中,有赤氣在前者,敵人精悍,不可當。
敵上有雲如山,不可說。
有雲如引素,如陣前銳,或一或四,黑色有陰謀,赤色饑,青色兵有反,黃色急去。
凡氣,上黃下白,名曰善氣。
所臨之軍,欲求和退。
若氣出北方,求退向北,其衆死散。
向東則不可信,終能為害。
向南将死。
敵上氣囚廢枯散。
或如馬肝色,如死灰色,或類偃蓋,或類偃魚,皆為将敗。
軍上氣乍見乍不見,如霧起,此衰氣,可擊。
上大下小,士卒日減。
凡軍營上十日無氣發,則軍必勝。
而有赤白氣乍出即滅,外聲欲戰,其實欲退散。
黑氣如壞山堕軍上者,名曰營頭之氣,其軍必敗。
軍上氣昏發連夜,夜照人,則軍士散亂。
軍上氣半而絕,一敗,再絕再敗,三絕三敗。
在東發白氣者,災深。
軍上氣中有黑雲如牛形,或如豬形者,此是瓦解之氣,軍必敗。
敵上氣如粉如塵者,勃勃如煙,或五色雜亂,或東西南北不定者,其軍欲敗。
軍上氣如群羊群豬在氣中,此衰氣,擊之必勝。
軍上有赤氣,炎降于天,則将死,士衆亂。
赤光從天流下入軍,軍亂将死。
彼軍上有蒼氣,須臾散去,擊之必勝。
在我軍上,須自堅守。
軍有黑氣如牛形,或如馬形,從氣霧中下,漸漸入軍,名曰天狗下食血,則軍破。
軍上氣或如群鳥亂飛,或如懸衣,如人相随,或紛紛如轉蓬,或如揚灰,或雲如卷席,如匹布亂穰者,皆為敗徵。
氣乍見乍沒,乍聚乍散,如霧之始起,為敗氣。
氣如系牛,如人卧,如敗車,如雙蛇,如飛鳥,如決堤垣,如壞屋,如人相指,如人無頭,如驚鹿相逐,如兩雞相向,皆為敗氣。
凡降人氣,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頭。
又雲,如人叉手相向。
白氣如群鳥,趣入屯營,連結百餘裡不絕,而能徘徊,須臾不見者,當有他國來降。
氣如黑山,以黃為緣者,欲降服。
敵上氣青而高漸黑者,将欲死散。
軍上氣如燔生草之煙,前雖銳,後必退。
黑氣臨營,或聚或散,如鳥将宿,敵人畏我,心意不定,終必逃背,逼之大勝。
凡白氣從城中南北出者,不可攻,城不可屠。
城中有黑雲如星,名曰軍精,急解圍去,有突兵出,客敗。
城上白氣如旌旗,或青雲臨城,有喜慶。
黃雲臨城,有大喜慶,青色從中南北出者,城不可攻。
或氣如青色,如牛頭觸人者,城不可屠。
城中氣出東方,其色黃,此太一。
城白氣從中出,青氣從城北入,反向還者,軍不得入。
攻城圍邑,過旬雷雨者,為城有輔。
疾去之,勿攻。
城上氣如煙火,主人欲出戰。
其氣無極者,不可攻。
城上氣如雙蛇者,難攻。
赤氣如杵形,從城中向外者,内兵突出,主人戰勝。
城上有雲,分為兩彗狀,攻不可得。
赤氣在城上,黃氣四面繞之,城中大将死,城降。
城上赤氣如飛鳥,如敗車,及無雲氣,士卒必散。
城營中有赤黑氣,如狸皮斑及赤者,并亡。
城上氣上赤而下白色,或城中氣聚如樓,出見于外,城皆可屠。
城營上有雲如衆人頭,赤色,下多死喪流血。
城上氣如灰,城可屠。
氣出而北,城可克。
其氣出複入,城中人欲逃亡。
其氣出而覆其軍,軍必病。
氣出而高,無所止,用日久長。
有白氣如蛇來指城,可急攻。
白氣從城指營,宜急固守。
攻城若雨霧死風至,兵勝。
日色無光為日死。
雲氣如雄雉臨城,其下必有降者。
濛氛圍城而入城者,外勝,得入。
有雲如立人五枚,或如三牛,邊城圍。
凡軍上有黑氣,渾渾圓長,赤氣在其中,其下必有伏兵。
白氣粉沸起,如樓狀,其下必有藏兵萬人,皆不可輕擊。
伏兵之氣,如幢節狀,在烏雲中,或如赤杵在烏雲中,或如烏人在赤雲中。
凡暴兵氣,白如瓜蔓連結,部隊相逐,須臾罷而複出,至八九來而不斷,急賊卒至,宜防固之。
白氣如仙人衣,千萬連結,部隊相逐,罷而複興,如是八九者,當有千裡兵來,視所起備之。
黑雲從敵上來,之我軍上,欲襲我。
敵人告發,宜備不宜戰。
壬子日,候四望無雲,獨見赤雲如旌旗,其下有兵起,若遍四方者,天下盡有兵。
若四望無雲,獨見黑雲極天,天下兵大起。
半天,半起。
三日内有雨,災解。
敵欲來者,其氣上有雲,下有氛零,中天而下,敵必至。
雲氣如旌旗,賊兵暴起。
暴兵氣,如人持刀楯,雲如人,赤色,所臨城邑,有卒兵至,驚怖,須臾去。
赤氣如人持節,兵來未息。
雲如方虹,有暴兵。
赤雲如火者,所向兵至。
天有白氣,狀如匹布,經醜未者,天下多兵。
凡戰氣,青白如膏,将勇。
大戰氣,如人無頭,如死人卧。
敵上氣如丹蛇,赤氣随之,必大戰,殺将。
四望無雲,見赤氣如狗入營,其下有流血。
凡連陰十日,晝不見日,夜不見月,亂風四起,欲雨而無雨,名曰蒙,臣謀君。
故曰,久陰不雨臣謀主。
霧氣若晝若夜,其色青黃,更相掩冒,乍合乍散,臣謀君,逆者喪。
山中冬霧十日不解者,欲崩之候。
視四方常有大雲,五色具者,其下有賢人隐也。
青雲潤澤蔽日,在西北為舉賢良。
雲氣如亂穰,大風将至,視所從來避之。
雲甚潤而厚,大雨必暴至。
四始之日,有黑雲氣如陣,厚重大者,多雨。
氣若霧非霧,衣冠不雨而濡,見則其城帶甲而趣。
日出沒時,有雲橫截之,白者喪,烏者驚。
三日内雨者各解。
有黑氣入營者,兵相殘。
有赤青氣入營者,兵弱。
有雲如蛟龍,所見處将軍失魄。
有雲如鹄尾,來廕國上,三日亡。
有雲如日月暈,赤色,其國兇。
青白色,有大水。
有雲狀如龍行,國有大水,人流亡。
有雲赤黃色,四塞終日,竟夜照地者,大臣縱恣。
有雲如氣,昧而濁,賢人去,小人在位。
凡白虹者,百殃之本,衆亂所基。
霧者,衆邪之氣,陰來冒陽。
凡遇四方盛氣,無向之戰。
甲乙日青氣在東方,丙丁日赤氣在南方,庚辛日白氣在西方,壬癸日黑氣在北方,戊巳日黃氣在中央。
四季戰當此日氣,背之吉。
日中有黑氣,君有小過而臣不谏,又掩君惡而揚君善,故日中有黑氣不明也。
凡白虹霧,奸臣謀君,擅權立威。
晝霧夜明,臣志得申,夜霧晝明,臣志不申。
霧終日終時,君有憂。
色黃小雨。
白言兵喪,青言疾,黑有暴水,赤有兵喪,黃言土功,或有大風。
凡夜霧,白虹見,臣有憂。
晝霧白虹見,君有憂。
虹頭尾至地,流血之象。
凡霧氣不順四時,逆相交錯,微風小雨,為陰陽氣亂之象。
從寅至辰巳上,周而複始,為逆者不成。
積日不解,晝夜昏暗,天下欲分離。
凡霧四合,有虹各見其方,随四時色吉,非時色兇。
氣色青黃,更相掩覆,乍合乍散,臣欲謀君,為逆者不成,自亡。
凡霧氣四方俱起,百步不見人,名曰晝昏,不有破國,必有滅門。
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十日五日以上,或一日,或一時,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故曰,天地霾,君臣乖,大旱。
凡海傍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阙,北夷之氣如牛羊群畜穹闾,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
自華以南,氣下黑上赤。
嵩高、三河之郊,氣正赤。
恆山之北,氣青。
勃、碣、海、岱之間,氣皆正黑。
江湖之間,氣皆白。
東海氣如圓簦。
附漢、河水,氣如引布。
江、漢氣勁如杼。
濟水氣如黑?。
滑水氣如狼白尾。
淮南氣如帛。
少室氣如白兔青尾。
恆山氣如黑牛青尾。
東夷氣如樹,西夷氣如室屋,南夷氣如阇台,或類舟船。
陣雲如立垣,杼軸雲類軸搏,兩端銳。
忄勺雲如繩,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V者類阙旗,故鈎雲勾曲。
諸此雲見,以五色占而澤抟密。
其見,動人及有兵,必起合鬥。
其直,雲氣如三匹帛,廣前銳後,大軍行氣也。
韓雲如布,趙雲如牛,楚雲如日,宋雲如車,魯雲如馬,衛雲如犬,周雲如車輪,秦雲如行人,魏雲如鼠,鄭、齊雲如绛衣,越雲如龍,蜀雲如囷。
車氣乍高乍下,往往而聚。
騎氣卑而布,卒氣抟。
前卑後高者疾,前方而高,後銳而卑者卻。
其氣平者,其行徐。
前高後卑者,不止而返。
校騎之氣正蒼黑,長數百丈,遊兵之氣如彗掃,一雲長數百丈,無根本。
喜氣上黃下白,怒氣上下赤,憂氣上下黑,土功氣黃白,徙氣白。
凡候氣之法,氣初出時,若雲非雲,若霧非霧,仿佛若可見。
初出森森然,在桑榆上,高五六尺者,是千五百裡外。
平視則千裡,舉目望則五百裡。
仰瞻中天,則百裡内。
平望桑榆間二千裡,登高而望,下屬地者,三千裡。
凡欲知我軍氣,常以甲巳日及庚、子、辰、戌、午、未、亥日,及八月十八日,去軍十裡許,登高望之可見,依别記占之。
百人以上皆有氣。
凡占災異,先推九宮分野,六壬日月,不應陰霧風雨而陰霧者,乃可占。
對敵而坐,氣來甚卑下,其陰覆人,上掩溝蓋道者,是大賊必至。
敵在東,日出候。
在南,日中候。
在西,日入候。
在北,夜半候。
王相色吉,囚死色兇。
凡軍上氣,高勝下,厚勝薄,實勝虛,長勝短,澤勝枯。
我軍在西,賊軍在東,氣西厚東薄,西長東短,西高東下,西澤東枯,則知我軍必勝。
凡氣初出,似甑上氣,勃勃上升。
氣積為霧,霧為陰,陰氣結為虹蜺姿暈珥之屬。
凡氣不積不結,散漫一方,不能為災。
必須和雜殺氣,森森然疾起,乃可論占。
軍上氣安則軍安,氣不安則軍不安。
氣南北則軍南北,氣東西則軍亦東西。
氣散則為軍破敗。
候氣,常以平旦、下晡、日出沒時處氣,以見知大。
占期内有大風雨久陰,則災不成。
故風以散之,陰以谏之,雲以幡之,雨以厭之。
五代災變應梁武帝天監元年八月壬寅,熒惑守南鬥。
占曰:“籴貴,五谷不成,大旱,多火災,吳、越有憂,宰相死。
”是歲大旱,米鬥五千,人多餓死。
其二年五月,尚書範雲卒。
二年五月丙辰,月犯心。
占曰:“有亂臣,不出三年,有亡國。
”其四年,交州刺史李凱舉兵反。
七月丙子,太白犯軒轅大星。
四年六月壬戌,歲星晝見。
占曰:“歲色黃潤,立竿影見,大熟。
”是歲大穰,米斛三十。
又曰:“星與日争光,武且弱,文且強。
”自此後,帝崇尚文儒,躬自講說,終于太清,不修武備。
八月庚子,老人星見。
占曰:“老人星見,人主壽昌。
” 自此後,每年恆以秋分後見于參南,至春分而伏
敵上有雲如山,不可說。
有雲如引素,如陣前銳,或一或四,黑色有陰謀,赤色饑,青色兵有反,黃色急去。
凡氣,上黃下白,名曰善氣。
所臨之軍,欲求和退。
若氣出北方,求退向北,其衆死散。
向東則不可信,終能為害。
向南将死。
敵上氣囚廢枯散。
或如馬肝色,如死灰色,或類偃蓋,或類偃魚,皆為将敗。
軍上氣乍見乍不見,如霧起,此衰氣,可擊。
上大下小,士卒日減。
凡軍營上十日無氣發,則軍必勝。
而有赤白氣乍出即滅,外聲欲戰,其實欲退散。
黑氣如壞山堕軍上者,名曰營頭之氣,其軍必敗。
軍上氣昏發連夜,夜照人,則軍士散亂。
軍上氣半而絕,一敗,再絕再敗,三絕三敗。
在東發白氣者,災深。
軍上氣中有黑雲如牛形,或如豬形者,此是瓦解之氣,軍必敗。
敵上氣如粉如塵者,勃勃如煙,或五色雜亂,或東西南北不定者,其軍欲敗。
軍上氣如群羊群豬在氣中,此衰氣,擊之必勝。
軍上有赤氣,炎降于天,則将死,士衆亂。
赤光從天流下入軍,軍亂将死。
彼軍上有蒼氣,須臾散去,擊之必勝。
在我軍上,須自堅守。
軍有黑氣如牛形,或如馬形,從氣霧中下,漸漸入軍,名曰天狗下食血,則軍破。
軍上氣或如群鳥亂飛,或如懸衣,如人相随,或紛紛如轉蓬,或如揚灰,或雲如卷席,如匹布亂穰者,皆為敗徵。
氣乍見乍沒,乍聚乍散,如霧之始起,為敗氣。
氣如系牛,如人卧,如敗車,如雙蛇,如飛鳥,如決堤垣,如壞屋,如人相指,如人無頭,如驚鹿相逐,如兩雞相向,皆為敗氣。
凡降人氣,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頭。
又雲,如人叉手相向。
白氣如群鳥,趣入屯營,連結百餘裡不絕,而能徘徊,須臾不見者,當有他國來降。
氣如黑山,以黃為緣者,欲降服。
敵上氣青而高漸黑者,将欲死散。
軍上氣如燔生草之煙,前雖銳,後必退。
黑氣臨營,或聚或散,如鳥将宿,敵人畏我,心意不定,終必逃背,逼之大勝。
凡白氣從城中南北出者,不可攻,城不可屠。
城中有黑雲如星,名曰軍精,急解圍去,有突兵出,客敗。
城上白氣如旌旗,或青雲臨城,有喜慶。
黃雲臨城,有大喜慶,青色從中南北出者,城不可攻。
或氣如青色,如牛頭觸人者,城不可屠。
城中氣出東方,其色黃,此太一。
城白氣從中出,青氣從城北入,反向還者,軍不得入。
攻城圍邑,過旬雷雨者,為城有輔。
疾去之,勿攻。
城上氣如煙火,主人欲出戰。
其氣無極者,不可攻。
城上氣如雙蛇者,難攻。
赤氣如杵形,從城中向外者,内兵突出,主人戰勝。
城上有雲,分為兩彗狀,攻不可得。
赤氣在城上,黃氣四面繞之,城中大将死,城降。
城上赤氣如飛鳥,如敗車,及無雲氣,士卒必散。
城營中有赤黑氣,如狸皮斑及赤者,并亡。
城上氣上赤而下白色,或城中氣聚如樓,出見于外,城皆可屠。
城營上有雲如衆人頭,赤色,下多死喪流血。
城上氣如灰,城可屠。
氣出而北,城可克。
其氣出複入,城中人欲逃亡。
其氣出而覆其軍,軍必病。
氣出而高,無所止,用日久長。
有白氣如蛇來指城,可急攻。
白氣從城指營,宜急固守。
攻城若雨霧死風至,兵勝。
日色無光為日死。
雲氣如雄雉臨城,其下必有降者。
濛氛圍城而入城者,外勝,得入。
有雲如立人五枚,或如三牛,邊城圍。
凡軍上有黑氣,渾渾圓長,赤氣在其中,其下必有伏兵。
白氣粉沸起,如樓狀,其下必有藏兵萬人,皆不可輕擊。
伏兵之氣,如幢節狀,在烏雲中,或如赤杵在烏雲中,或如烏人在赤雲中。
凡暴兵氣,白如瓜蔓連結,部隊相逐,須臾罷而複出,至八九來而不斷,急賊卒至,宜防固之。
白氣如仙人衣,千萬連結,部隊相逐,罷而複興,如是八九者,當有千裡兵來,視所起備之。
黑雲從敵上來,之我軍上,欲襲我。
敵人告發,宜備不宜戰。
壬子日,候四望無雲,獨見赤雲如旌旗,其下有兵起,若遍四方者,天下盡有兵。
若四望無雲,獨見黑雲極天,天下兵大起。
半天,半起。
三日内有雨,災解。
敵欲來者,其氣上有雲,下有氛零,中天而下,敵必至。
雲氣如旌旗,賊兵暴起。
暴兵氣,如人持刀楯,雲如人,赤色,所臨城邑,有卒兵至,驚怖,須臾去。
赤氣如人持節,兵來未息。
雲如方虹,有暴兵。
赤雲如火者,所向兵至。
天有白氣,狀如匹布,經醜未者,天下多兵。
凡戰氣,青白如膏,将勇。
大戰氣,如人無頭,如死人卧。
敵上氣如丹蛇,赤氣随之,必大戰,殺将。
四望無雲,見赤氣如狗入營,其下有流血。
凡連陰十日,晝不見日,夜不見月,亂風四起,欲雨而無雨,名曰蒙,臣謀君。
故曰,久陰不雨臣謀主。
霧氣若晝若夜,其色青黃,更相掩冒,乍合乍散,臣謀君,逆者喪。
山中冬霧十日不解者,欲崩之候。
視四方常有大雲,五色具者,其下有賢人隐也。
青雲潤澤蔽日,在西北為舉賢良。
雲氣如亂穰,大風将至,視所從來避之。
雲甚潤而厚,大雨必暴至。
四始之日,有黑雲氣如陣,厚重大者,多雨。
氣若霧非霧,衣冠不雨而濡,見則其城帶甲而趣。
日出沒時,有雲橫截之,白者喪,烏者驚。
三日内雨者各解。
有黑氣入營者,兵相殘。
有赤青氣入營者,兵弱。
有雲如蛟龍,所見處将軍失魄。
有雲如鹄尾,來廕國上,三日亡。
有雲如日月暈,赤色,其國兇。
青白色,有大水。
有雲狀如龍行,國有大水,人流亡。
有雲赤黃色,四塞終日,竟夜照地者,大臣縱恣。
有雲如氣,昧而濁,賢人去,小人在位。
凡白虹者,百殃之本,衆亂所基。
霧者,衆邪之氣,陰來冒陽。
凡遇四方盛氣,無向之戰。
甲乙日青氣在東方,丙丁日赤氣在南方,庚辛日白氣在西方,壬癸日黑氣在北方,戊巳日黃氣在中央。
四季戰當此日氣,背之吉。
日中有黑氣,君有小過而臣不谏,又掩君惡而揚君善,故日中有黑氣不明也。
凡白虹霧,奸臣謀君,擅權立威。
晝霧夜明,臣志得申,夜霧晝明,臣志不申。
霧終日終時,君有憂。
色黃小雨。
白言兵喪,青言疾,黑有暴水,赤有兵喪,黃言土功,或有大風。
凡夜霧,白虹見,臣有憂。
晝霧白虹見,君有憂。
虹頭尾至地,流血之象。
凡霧氣不順四時,逆相交錯,微風小雨,為陰陽氣亂之象。
從寅至辰巳上,周而複始,為逆者不成。
積日不解,晝夜昏暗,天下欲分離。
凡霧四合,有虹各見其方,随四時色吉,非時色兇。
氣色青黃,更相掩覆,乍合乍散,臣欲謀君,為逆者不成,自亡。
凡霧氣四方俱起,百步不見人,名曰晝昏,不有破國,必有滅門。
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十日五日以上,或一日,或一時,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故曰,天地霾,君臣乖,大旱。
凡海傍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阙,北夷之氣如牛羊群畜穹闾,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
自華以南,氣下黑上赤。
嵩高、三河之郊,氣正赤。
恆山之北,氣青。
勃、碣、海、岱之間,氣皆正黑。
江湖之間,氣皆白。
東海氣如圓簦。
附漢、河水,氣如引布。
江、漢氣勁如杼。
濟水氣如黑?。
滑水氣如狼白尾。
淮南氣如帛。
少室氣如白兔青尾。
恆山氣如黑牛青尾。
東夷氣如樹,西夷氣如室屋,南夷氣如阇台,或類舟船。
陣雲如立垣,杼軸雲類軸搏,兩端銳。
忄勺雲如繩,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V者類阙旗,故鈎雲勾曲。
諸此雲見,以五色占而澤抟密。
其見,動人及有兵,必起合鬥。
其直,雲氣如三匹帛,廣前銳後,大軍行氣也。
韓雲如布,趙雲如牛,楚雲如日,宋雲如車,魯雲如馬,衛雲如犬,周雲如車輪,秦雲如行人,魏雲如鼠,鄭、齊雲如绛衣,越雲如龍,蜀雲如囷。
車氣乍高乍下,往往而聚。
騎氣卑而布,卒氣抟。
前卑後高者疾,前方而高,後銳而卑者卻。
其氣平者,其行徐。
前高後卑者,不止而返。
校騎之氣正蒼黑,長數百丈,遊兵之氣如彗掃,一雲長數百丈,無根本。
喜氣上黃下白,怒氣上下赤,憂氣上下黑,土功氣黃白,徙氣白。
凡候氣之法,氣初出時,若雲非雲,若霧非霧,仿佛若可見。
初出森森然,在桑榆上,高五六尺者,是千五百裡外。
平視則千裡,舉目望則五百裡。
仰瞻中天,則百裡内。
平望桑榆間二千裡,登高而望,下屬地者,三千裡。
凡欲知我軍氣,常以甲巳日及庚、子、辰、戌、午、未、亥日,及八月十八日,去軍十裡許,登高望之可見,依别記占之。
百人以上皆有氣。
凡占災異,先推九宮分野,六壬日月,不應陰霧風雨而陰霧者,乃可占。
對敵而坐,氣來甚卑下,其陰覆人,上掩溝蓋道者,是大賊必至。
敵在東,日出候。
在南,日中候。
在西,日入候。
在北,夜半候。
王相色吉,囚死色兇。
凡軍上氣,高勝下,厚勝薄,實勝虛,長勝短,澤勝枯。
我軍在西,賊軍在東,氣西厚東薄,西長東短,西高東下,西澤東枯,則知我軍必勝。
凡氣初出,似甑上氣,勃勃上升。
氣積為霧,霧為陰,陰氣結為虹蜺姿暈珥之屬。
凡氣不積不結,散漫一方,不能為災。
必須和雜殺氣,森森然疾起,乃可論占。
軍上氣安則軍安,氣不安則軍不安。
氣南北則軍南北,氣東西則軍亦東西。
氣散則為軍破敗。
候氣,常以平旦、下晡、日出沒時處氣,以見知大。
占期内有大風雨久陰,則災不成。
故風以散之,陰以谏之,雲以幡之,雨以厭之。
五代災變應梁武帝天監元年八月壬寅,熒惑守南鬥。
占曰:“籴貴,五谷不成,大旱,多火災,吳、越有憂,宰相死。
”是歲大旱,米鬥五千,人多餓死。
其二年五月,尚書範雲卒。
二年五月丙辰,月犯心。
占曰:“有亂臣,不出三年,有亡國。
”其四年,交州刺史李凱舉兵反。
七月丙子,太白犯軒轅大星。
四年六月壬戌,歲星晝見。
占曰:“歲色黃潤,立竿影見,大熟。
”是歲大穰,米斛三十。
又曰:“星與日争光,武且弱,文且強。
”自此後,帝崇尚文儒,躬自講說,終于太清,不修武備。
八月庚子,老人星見。
占曰:“老人星見,人主壽昌。
” 自此後,每年恆以秋分後見于參南,至春分而伏